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支点 >

第339部分

支点-第339部分

小说: 支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豫陕交界处的风陵渡一带地势平缓,才黄土高原奔流而下的黄河到了这里便犹如散步般的放缓了脚步,似乎想要喘上一口气,因此每到隆冬季节,流经这里的黄河就会进入结冰期,冰层最厚时可达两尺多,正常也有大半尺。这样的冰层厚度虽然不能通过汽车大炮,但在冰面上铺上木板麦秸之后,步兵和载着重机枪和迫击炮的马匹均可安全通过。

    看来日军在占领了中条山之后,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打西安的主意了。如能攻下西安,就可沿斜谷函谷等几条谷道直抵汉中,威胁重庆和成都,估计那时中国政府就要考虑谈判的问题了。

    再有,一旦占领县,陕北供往各地的石油制品就将被中断,而且还可进一步拿下这个原油基地而获得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

    日军的算盘确实打得很精明。

    不过现在在陕西有三十八集团军和二一六师以及七十五师的一个团,还有四航司西北指挥部的几十架次飞机,这边四航司一旦腾出手也可及时增援,所以谢昌云对日军渡过黄河之后对陕西的进攻并不怎么担心,看完之后便把通报放到了一边。

    不过蒋介石却不这样想,西北现在对中国太重要了!

    于是当天下午就专门为西北的局势打电话找到了谢昌云。

    在简单询问了九战区的战况之后,蒋介石便问道:“昌云,军令部今天发的战情通报你看了没有?你对日军可能渡过黄河的作战意图怎么判定?”

    谢昌云道:“日军去年占领中条山的目的就是为了渡河,这一仗肯定是要打的。”

    蒋介石紧接着道:“你有什么对策?”

    谢昌云道:“当然是首先集中兵力全力阻击日军过河,如果河防被日军突破,再转入第二道防线对日军进行抗击。不管是豫西还是陕东,地形总的来说对防御还是十分有利的。”

    蒋介石道:“中条山的地形也不无不利,但仗却打成了那个样子。这个能让我放心吗?”

    谢昌云道:“陕西潼关一带有三十八集团军布防,还有三十四集团军可以调用,问题不是很大。关键是如果日军向西攻击不成,再把矛头转向东,那倒是很让人担心了。一战区现在缺少一支特别能打的中坚部队。”

    蒋介石道:“如果要是把孙蔚如的第四集团军调去加强河防,你觉得会效果如何?”

    谢昌云道:“如果这样,我相信第四集团军能够成功阻挡住日军,不过第四集团军在陕西的河防任务必须由三十四集团军迅速填补,以免日军多处渡河,造成第四集团军腹背受敌。”

    “这个”蒋介石犹豫了起来。

    胡宗南部很大的任务是限制陕北的中共,一旦移防,中共再趁机扩张怎么办?

    谢昌云猜透了蒋介石的心思,于是就道:“委员长放心,中共在此关头绝不会做落井下石之事。为维护陕北的工业,我也不愿意看到陕北出现任何动荡。以现有防区为界,如果出现了中共的越界行为,由我来负责和中共交涉。”

    蒋介石道:“有昌云你的这个保证,我马上就让军令部调整部署。昌云,听说你再过十天就要结婚了,我提前向你和欣怡表示一下祝贺,届时我和夫人还另有贺礼。”

    谢昌云道:“谢谢委员长。个人之事,就不劳委员长和夫人如此挂心了!”

    蒋介石道:“这个说不通的。我和夫人如果不做表示,一来夫人肯定不愿意,二来别人该做何想?这个你就不必再有推却了。”

    谢昌云道:“那好,我就准备安心受之。对了委员长,经国兄那里我已经给他下了请帖。”

    蒋介石道:“这个很好,很好!我再给经国督促一下,让他一定前去祝贺。到时候你们再很好交流一下。”

    对自己婚礼在四战区内的参加人员的邀请,谢昌云一概都没有操心过问,这方面相信方鸿进会考虑周到的,但对战区以外的部分人的邀请,则是他亲自来办理的,或是电报或是信函,其中包括了陈诚、何国柱、潘文华、孙蔚如、蒋经国、顾祝同、薛岳,以及共产党方面的贺子珍、邓颖超、康克清和刘英等几位参加过长征的中共领导人的夫人。

    在战事方面,十二集团军的两个师和三个装甲营连夜兼程,终于在九日的凌晨四点赶到了汨罗江南岸。不过已经晚了一步。

    不是十二集团军动作迟缓,按九战区下达的命令他们还提前了一个小时。只是日军被打精了,虽然九战区采取了种种迷惑手段,但日军华中方面军还是于半夜零点向汨罗江以北的两个师团下达了即刻撤退的命令。

    具有严密组织性的日军撤退得很悄然,与之隔江相对的中国军队竟丝毫没有察觉到。

    到了早上七点,当十二集团军、七十四军和七十九军在空军配合下发起了渡江战斗之后,才发现江对岸的日军阵地上竟然已是空无一人。

    “追,给我追!”薛岳闻讯之后气得大拍桌子。

    不过,由于日军在汨罗江以北三十公里处开始设置了防御阵地,而且连夜派工兵抢修好了被飞机炸毁的桥梁,使得中国军队十几个师的大规模追击,最终只围住了负责断后的一个日军旅团和一个辎重联队。

    “让你的部队进驻原来汨罗的营地,这一个多旅团就不要和其他部队争了。”谢昌云打电话向廖广泽作了安排。

    也是,动用了七十四军和七十九军两个主力军和其他两个军,却只围住了不到一万的日军,装备精良的十二集团军两个师三万多人如果再上去一打,就没别人多少事了。

    四个军打一个孤立的日军旅团,又有空中的支援,如果再不能全歼日军,这四个军长就不要再想当下去了。

    “上次在印度支那搞了一回,这次在湘北又来了一次,看来自己对日军敢于断腕的决心还是估计不足呀!如果战役晚发动一天,将十二集团军一部隐蔽向北运动几十公里,结果肯定就将大不一样了。”对跑了三万多日军,谢昌云在心里狠狠的检讨了一番。

    不过薛岳对留四个军打日军一个旅团显然很不情愿,于是当天就下令七十四军向南调动,参加对长沙以北被围日军的作战。

    谢昌云给了薛岳七天时间,可薛岳却想在三天之内全部解决战斗。

    三十一集团军在广州外围全歼了有坚固工事的两个日军师团,只用了三十一个小时,九战区虽然不能和三十一集团军堪比,但差距也不能太大不是?

    对这一点收尾的事,谢昌云便不再进行干预了。那个七天,实际他也是随口一说,当时的主要意思是对已经煮在锅里的肉不必着急。

    一月十四日,第四集团军尚未全部到达风陵渡,日军的渡河行动便开始了,先到达的第三十八军立刻投入了战斗。

    三十八军已全部换装三六式装备,虽然运用的还不是十分熟练,但火力强度仍得到了数倍的提高,加上河岸原来就构筑有完备的工事,所以一开火,便给了暴露在河床表面上无掩蔽物可利用的日军与相当大的杀伤,第一天的战斗就连续打退了上万日军的四次冲锋,毙伤日军两千多。

    这次中国军队的换防很突然也很隐蔽,完全出乎了日军之前掌握的情报。因此受到严重损失的日军不得不暂停了一天攻击,以便查明情况和进一步进行准备。

    也正是这两夜一天的时间,第四集团军的九十六军和集团军炮兵旅赶到了,使整个宽达十六公里的风陵渡正面河防稳定了下来。

    黄河虽长,但许多地方两岸均无道路,即便人过来了,但辎重和重武器却跟不上,很难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和遭受打击,所以并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过河的。

    第四集团军在友军两个军的协助下稳固的扼守住了风陵渡,日军要想过河,要么是付出极大的代价、要么就是向下游绕行几十公里再另选地点。

    但下游的冰面强渡不够,而且数万部队的移动也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更主要的是如果那样,即使能成功渡河再西进,实际等于给中国军队增加了几十公里的防御纵深,付出的代价也会相当大。

    于是,日军于十六日以一整个师团的兵力,再次在风陵渡地段发起了强渡作战。

    当日军炮兵正在向对岸的中国军队阵地进行炮击时,第四集团军炮兵旅和两个军的炮兵团的一百二十余门105mm和75mm火炮,出其不意的对日军四个炮兵阵地展开了火力急袭,不到十分钟便将日军的四个炮兵大队的四十八门火炮摧毁了大半。接着,第四集团军炮兵又对日军步兵的集结地点展开了射击,四航司的八架轰炸机在十余架战斗机的护航下也及时赶到对日军进行了轰炸,使准备在炮击结束好就发起冲锋的日军步兵集群损失惨重。

    前天的战斗第四集团军没有使用大口径火炮,四航司也没有出动,让日军又一次犯了估计不足的错误。

    上午九点三十分,重整队伍的日军不顾没有炮火掩护,仍以近两万兵力向河对岸的中国军队阵地发动了强攻。

    第四集团军各类武器齐射,将日军严密压制在了冰面上,使日军近半个小时才刚刚过了河面的中心线,但已经至少伤亡了千人。

    虽然伤亡大了一些,但毕竟还在推进,而且掷弹筒和轻重机枪都到了可以发挥威力的距离,因此河面上的日军也死战不退,后续兵力也源源投入,战斗越打越激烈,中国军队的阵地上也随之出现了不小的伤亡。

    而就在这时,一个双方都没有料到的情况发生了。

    随着天空中一阵巨大轰响,八架谁也没见过的五个头(四个发动机加一个机头)的大飞机飞到了战场的上空,由于飞机飞得太高,谁也不知这是哪一方来的飞机和是来干什么的?

    只见这八架飞机盘旋一圈之后,又排着一队从远处沿着黄河的河道飞了过来,紧接着第一架飞机的机肚子下面就吐出了密密麻麻的小黑点,然后第二架、第三架

    “是炸弹!快隐蔽!”由于判断不出炸弹的落点,地面双方的指挥官都声嘶力竭的呼喊了起来。

    不过十几秒钟之后,所有人都看清了炸弹是对着河床落下的。

    “是我们的飞机!”

    “炸他狗日的!”

    河岸上的中国官兵们都欢呼了起来!

    另一侧河岸上的日军师团长仰望着天上数不清的正在向河面急速接近的炸弹,此刻他的心似乎已经沉到了黄河底,而且如同冰块一样冰凉。

第三六九章婚前() 
随着炸弹开始在冰面上爆炸,三公里长、一公里多宽的黄河河面就向开了锅一般沸腾起来。

    三四千米的高度投弹,又没有高射炮火的干扰,炸航行的军舰都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命中率,更别说是这样下雨般的只讲求覆盖的地毯式投弹了。

    四千余棵十五公斤级的炸弹集中丢在了既定的区域内,河心最密集处几十平方米就摊上了一颗,不管是人的肉体、还是近一尺厚的冰层都经不起这一炸。

    在漫天肢体和零件的飞舞中,黄河的冰面开始了大面积的破裂,落入冰冷的河水中的日军至少有三四千人。

    “哈哈,这一定是谢长官派来的飞机!命令,所以炮火都往河面上开火!”孙蔚如放下望远镜,大笑几声之后便下达了命令。

    轰炸结束几分钟后,又是千余发炮弹落下,又有更多的日军或死或伤、或掉入了河中。

    之前第四集团军也不是没有想到炸冰面,只是炮弹打少了没有用,打多了又舍不得。不缺大炮和炮弹的日子第四集团军还没有过习惯,哪会有谢昌云用不花钱的美国飞机和美国炸弹这样大方。

    “今天的战斗结束了。组织优秀射手猎杀河面上的日军。注意防空,炮兵立刻转移!”孙蔚如搓了搓手,离开了观察孔坐到一旁的炭盆边考起了火。

    河上的冰层被炸得支离破碎、千疮百孔,就是再加一个师团的增援,在冰层没有彻底恢复之前,谅日军也不敢过河了。

    就是冰层可以了,敢不敢过也是个问号。

    “就这么打完了!”阵地上的第四集团军官兵你看我、我看你,在看看河面上布满的日军尸体和正在冰水中挣扎的日军,都有些感到不甘心。

    孙蔚如坐了一会儿,想着还是应该给谢昌云发个电报感谢一下才好,于是便把战况和大致的歼敌数量以及几句感谢话写在一起发给了谢昌云。

    半个多小时候,谢昌云的回电到了,“恭贺孙总司令和第四集团军!明天还有飞机到达,不过是空投喜烟喜糖和新式干粮。前线有战事不可贻误,改日一定把喜酒给孙总司令和赵军长补上。”

    孙蔚如和赵寿山虽然因日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