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支点 >

第378部分

支点-第378部分

小说: 支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航司的三十架攻击机也分为两批轮换进入战场,保证不间断的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

    与蒙哥马利一样,德意联军指挥官隆美尔对中国远征军的战斗力和进展速度也严重的低估。

    以前英军除了逃跑之外,战斗后的停歇、吃饭休息等一样都不会耽误,什么时候能移动多远距离基本上都能算的出来。

    而中国远征军从突破两道防线、到八十公里推进、然后短暂准备就发起了攻击,衔接之快步步都出乎了隆美尔的预料之外,以至于他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战线后方的详细情况,担任预备队的一个德军师就被中国远征军所吞没,两百余辆集结在后方的坦克,也被中国远征军的立体攻击打得几近覆灭。

    杀进联军的核心阵地并消灭了其装甲部队之后,中国远征军便全面的掌控了战场局面,随后以一部分兵力和新西兰师配合扼守联军的退路,大部兵力则分作四个集群展开,从后向前将联军往里压缩,并不断的发动短距离装甲突击,一块块的吞吃着滞后的联军。

    要是与日本人作战,不打到日军全部毙命战斗就不会结束,但德意军队却大不一样,在判断了无突围的希望之后,一个德军师和三个意大利师便在下午十七点三十分宣布了投降。

    “不打了?敌人投降了?”望着成千上万放下武器,或举起双手、或挥动白色物品的大鼻子敌军,中国远征军官兵都反复的揉着自己的眼睛。

    而这时,对面的蒙哥马利等还得等工兵排除地雷之后,才能过来代表盟军北非战区受降;德意联军的装备物资也全部落入中国远征军之手。

    对英国人来说,这场战斗的过程和结局与其说是胜利,不如说更是一种羞辱。

    而“沙漠之狐”隆美尔幸亏是远程指挥,否则也将成为中国远征军的俘虏。

    阿拉曼一战消灭了德意军队在北非的大部有生力量,一举彻底扭转了北非的战局。而中国远征军也以其傲视英联邦军队的卓著战绩一战成名,被誉为“东方战车”。

    这个誉称来自于一名目睹了中国远征军整个战斗过程的新西兰准将,他在评价中国军队时道:“天空和地下、步兵和坦克,就像一步战车那样配合的完美。是的,他们就是一部来自东方的巨型战车!”

    中国远征军出兵北非的消息一直没有公开,因此国内民众对远征军的战绩无从知晓,但高层人士却很快的获悉了详情。

    在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相继发来感谢电和贺电之后,蒋介石兴致盎然,与几名军事委员会委员通报之后,便发表了授予林道庸加上将军衔、实授陈绪中将军衔的命令。

    鉴于北非的局势已经稳定,谢昌云便直接下令远征军一个摩托化步兵团和一个工兵营回撤至阿联酋的迪拜,在那里开始修筑基地和专用码头,同时又把陈绪调回了国内。

    对谢昌云的独立行事,蒙哥马利也不好说什么,中国远征军立下奇功,一个军堪比二十余万英联邦军队,就是就此罢战他也没办法。

    正所谓是强者为王,以实力来说话!

    北非阿拉曼战役结束没有几天,在缅甸的日军就攻占了仰光,同时还在缅甸中南部迫使一个英军师和一个印度师投降。接着,日军又开始向北进攻,准备攻取缅甸中部重镇曼德勒。

    眼看驻缅英军无力阻挡日军的进攻,这次丘吉尔不好意思再找罗斯福出面了,而是直接指示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和武官飞往韶关,与谢昌云商量中国军队进入缅甸和马来西亚作战的可能。

    英国人知道谢昌云是要开出价码的,于是就主动提出了将香港和九龙归还给中国、并承担中国出兵费用的条件。

    而谢昌云在接受了这两项条件的同时有附加了一个条件,要求将缅甸和马来西亚并入盟军中国战区,驻缅英军必须接受中国战区的指挥。

    英国方面在于美国磋商之后,很快就答复了谢昌云的要求。

    其实谢昌云现在也急于派军队进入缅甸和马来半岛,日军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又占领了仰光,中国通往中东和欧洲的海上航线已全部中断,致使中国的出口货物受到了阻碍,谢昌云绝不可能长时间容忍这种情况存在。否则谢昌云肯定会把进入缅甸和马来半岛的时间延后至日军差不多打下了整个缅甸。

    条件谈好之后,谢昌云立刻连续下达了几项命令:

    一、命美国一个战斗机团和一个轰炸机团进驻曼德勒机场;

    二、命史迪威带领一个军事小组赴缅甸整顿英军防务,并协调中国军队和美国航空兵进驻事宜;

    三、命在暹罗清莱的三十五集团军二二七师迅速进入缅甸,在登陆以南展开布防;

    四、命三十五集团军以一个师为二二七师后应,另以五个师进入马来半岛,以其中一个师切断马来半岛日军与缅甸日军的陆路联系,以四个师和一个坦克旅、一个炮兵旅向南进攻马来半岛;

    五、命三十七集团军新九军进入印度支那,填补三十五集团军留下的防御空白。并作为其预备力量;

    六、命四航司和海防舰队、美国太平洋舰队西南太平洋分舰队、菲律宾美国陆军航空兵全面封锁日本通往马来半岛海上运输;

    七、命四航司和美国陆军航空兵彻底摧毁海南岛的日军机场。

    达到了把战火引入缅甸的目的之后,谢昌云不会再让日军在海上自由通行了。只要把海上航线封锁住,再把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夺回来,缅甸日军的补给就将全部中断,即便有再多的兵力,其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

    所以谢昌云向史迪威和李汉魂交代的具体部署,是在缅甸中部用防御来消耗日军而将第一期的进攻重点放在夺取马来半岛上面,等拿下了马来半岛,主力再掉头北上夺取印度洋沿岸和仰光,将缅甸日军封死在缅甸境内。

    日军面前在马来半岛和缅甸总共有四个师团零两个混成旅团、一个炮兵旅团的兵力和一百零几架作战飞机,但其中只有一个常设师团第十八师团,谢昌云以七个满编的野战师加一个装甲旅和一个炮兵旅出战,并且是首先集中四个师打掉马来半岛的日军一个师团和一个旅团,此外还有驻缅甸英军的七万多部队和一百余架飞机、美国航空兵的两个团、四航司在暹罗和印度支那的一百余架飞机、部署在内地的b…17随时也可出动,在兵力和打击火力上完全够用了。

    南方的部队按照谢昌云的命令开始了一系列紧张的调动,北面战线也按预定的计划实施了一项重大行动。

    十月二十八日,四战区赣北集群在九江和湖口之间发起了渡江战斗。

    之所以成为战斗而不是战役,主要是因为相对的长江北岸只有不到一千的日军在防御,而且既无完备工事、也没有重火力的支援,独立三师和新六军的一个师在规模不大的炮火和十余架飞机的掩护下,没费什么劲就到达了长江北岸。

    江北的黄梅一带原有一个师团的日军驻守,其主要任务是防备皖西南与大别山南麓这两个方向的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但为了增援九江已经搭进去了一个旅团,大别山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和皖西南的第三战区部队已乘势逼近,所以日军以剩余的兵力根本不敢再主动出击。

    听闻中国军队渡过了长江,日军华中方面军又一次陷入了恐慌,急忙又一次收缩兵力,放弃了随县、应城、孝感的部分区域,从各师团和独立旅团拼凑出了六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和一个骑兵联队调往汉口以东至黄冈之间布防,以期能够阻止中国军队在江北向汉口的推进。

    日军华中方面军基本是处于了中国军队的四面包围之中,现在已经惨到了连一个旅团的成建制部队都抽不出来的境地。

    虽然近两万日军根本不是新六军和独立三师以及四十九军的对手,蔡南指挥的江北集群如果全力进军,最多只需十天左右就可抵达汉口以东地区,但夺取武汉是一个很复杂的重大战役,其中牵涉到了日军华北方面军和华东方面军是否会拼命增援、牵涉到了怎样尽可能的保存武汉的完好、甚至还有夺取武汉之后各方利益的分配这样微妙的事情在里面,所以必须要由一个充分的准备时间。

    因此谢昌云的总体计划是江北部队首先消灭黄梅的日军,在长江两岸建立针对东面来敌的稳固的防御体系,然后在放心的吃掉汉口以东之地,在十二月十五日完成对汉口的三面包围即可。

    于繁忙之中,谢昌云必须还得应对另一件事,何欣怡临产了!

    何欣怡的预产期已经过了一个星期,在众多人焦急的等待中,终于在十月二十九日下午两点多出现了临产症状,整个十号院立刻一片忙碌,第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将何欣怡送往医院。

    在这个年代,何欣怡绝对是大龄产妇,而且地位又特别重要,韶关第一医院妇产科的病房早已预备好了两间连在一起的房间,何欣怡一住进病房,马上两名妇产科医生来给她做了检查,最后估计生产的时间将在今天前半夜。

第四零四章有了儿子() 
何欣怡被送往医院时,谢昌云正在参加一个联勤方面的会议,麦德彪在向谢昌云报告时故意不压低声音,结果王相礼等听见后立刻中断了会议,赶紧把谢昌云送出了会场。

    不过这会儿谢昌云也确实没有心思再管其他的事了,而一条心的都在何欣怡身上,什么男孩女孩对他来说都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何欣怡能平平安安的度过这一关!

    于是谢昌云带着王秋和王思雯赶紧的就赶往了医院,一直陪在了何欣怡的身旁说了无数的宽心话,连晚饭都是在病房吃的,直到将近晚上十点把何欣怡送进了产房,然后就与父母和岳父母一起守候在了产房门口,一旁陪同的有陈济棠夫人,廖广泽夫人,王雨珠和她的母亲等十几个人。

    何欣怡进了产房二十多分钟后,产房里就传出了她阵阵的嘶喊声,听得谢昌云心里一个劲的颤动,站起身捏紧了拳头,与何其轩一起在地上来回的走动。

    张相茵干脆扒在了产房门口,大声喊着安慰里面的女儿。

    再看谢刘氏,也是双手微微颤抖,连脑门上都渗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

    将近十点五十,随着产房里一声婴儿响亮的哭声,外面众人的心都放回了大半。

    这里有经验的女人不少,都说生产的时间用的不长,小孩又哭的这么响亮,应该是母子平安。

    不一会儿,产房的门被打开了,一名戴口罩的护士出现在了门口,十几个人连忙涌上前去。

    之间那名女护士摘开口罩道:“是顺产,十点四十八分出生、六斤八两。”

    说完,女护士便把产房的门关上了。

    众人一愣!“还有关键的话没说呢!怎么这就走了?”

    张相茵忍不住刚想上去敲产房的门,只见门突然又被打开了。

    还是刚才那名女护士伸出头微微一笑道:“刚才忘了,何主任生的是个男孩!”

    “阿弥陀佛!”随着廖广泽夫人的一声佛颂,谢刘氏和张相茵的眼泪同时落了下来。

    谢昌云赶上一步想问下何欣怡的情况,产房的门却又关上了。

    “昌云,恭喜你了!”陈济棠夫人先是祝贺了谢茂学夫妇和何其轩夫妇,然后又转过身对谢昌云道贺了一句。

    “是呀!欣怡生的可是长房长孙,贵重得很呀!”王相礼太太也紧跟着道了一句。

    “这就当爹了?”谢昌云的脑袋一会还没有适应过来,眼睛睁得大大的也不知回应一下。

    又过了几分钟,当产房的门打三次被打开时,头发半湿漉、面色苍白的何欣怡躺在车上被推了出来,身后一名护士怀里抱着用襁褓包裹的紧紧的婴儿。

    有人去看何欣怡,有人去看新生婴儿,谢昌云毫无疑问的选择了前者。

    “欣怡姐,你辛苦了!你一个劲的叫,可把我给吓得魂飞出窍,差点就要闯进去了!”谢昌云扶着推车一边走一边弯着腰对何欣怡献殷勤。

    “小弟,你怎么不去看看儿子?”何欣怡眉宇间透着幸福表情,有气无力的问了谢昌云一句。

    谢昌云道:“儿子晚点看没关系,没有老婆哪有儿子?还是老婆重要。”

    何欣怡道:“这话趁儿子还听不懂你就多说几次,免得以后不敢说了。”

    谢昌云道:“以后当着儿子女儿都照说不误。谁不服气就打谁的屁股!”

    何欣怡道:“不行!我儿子你要是敢打一下我跟你没完!”

    谢昌云道:“要是他打我了怎么办?”

    何欣怡以及周围的人不由都笑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