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支点 >

第648部分

支点-第648部分

小说: 支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济棠道:“哼!辛苦是昌云和我们拿了!这些房地产要落到国民政府那些接收大员手上,国民政府能落下几个钱?”

    邓汉祥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不过也不能明着解释。”

    方鸿进一拍脑袋道:“不能明的、我们就来暗的。我们赚的钱用在何处可以公开摆出来,可是国民党敢吗?三战区、六战区、九战区,再加上国民政府接收大员私吞的敌伪资产和无主资产,这个数字可是相当惊人,我们可以反过来抓住这个做文章。也不用我们出面,让顾祝同、陈诚和薛岳去找国民党说。不行大家就都把钱吐出来。我们吐得起,可国民党吐得起吗?”

    邓汉祥点头道:“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这是上策。顾祝同、陈诚他们即便个人没有贪腐,但那些资产的去向也不是完全能说得清的,如果再深一步揭露,国民党的党产、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大部分官员、现在在位的大部分原国民党将领恐怕都要牵涉进来,这是我们可以利用之处。”

    谢昌云道:“国民党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不会给我们留下反击的时间,所以我倒是信了方秘书长前面说的的国民党会在国大代表选举时突然发动的判断。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国民党主动放弃这个企图。我认为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由顾祝同和陈诚、包括其他一些国民党高级官员去在内部阻止。另一方面,可以由参政会会同国大筹备委员会调整各省国大代表的选举时间,以几个省为一批、分批进行,先是那些人员分散、投票难度较大的山区和偏远省份,然后再是人员密集的省份,也要错开几天的时间。这样国民党就无从选择下手时间了。”

    陈济棠道:“这是个双保险,我看可以。参政会和国大筹备委员会我们完全可以控制,如果再联系上共产党方面,就更有把握了。而且这样一来,我们可能连解释都不用解释了。”

    谢昌云道:“上面说的是大策,小计方面也要使用一下。邓先生,我们都不便出面,就由你去南京一趟,也不要直接找陈诚和顾祝同他们,请于右任老先生去和他们谈就可以了。另外那两个小报也要利用一下,他们几人能登我们的消息,那也可以登国民党的消息,给他们一些资料,让张静江先生去找他们,他们不敢不登。先放个信号给国民党看看。”

    邓汉祥道:“那好,过两天我就走一趟。”

    谢昌云道:“记得在于国老那里把欠我的六幅字要回来。”

    一听谢昌云还记得这个、而且紧追不舍,众人都笑了起来。

    连着解决了两个难题,谢昌云心里十分的轻快,送走陈济棠等之后,便对廖广泽道:“廖将军,端午节晚上我们在院子里开烧烤,一起凑个热闹。另外苏联的布尔加宁今天晚上到,明天晚上我宴请他一顿,你也一起参加,再找几个能喝的将军陪同,一定要把布尔加宁给灌趴下。”

    廖广泽笑道:“布尔加宁和你有私仇?”

    谢昌云道:“没有,我就是想高兴一下。”

    廖广泽道:“有件事还真的可以让你先高兴一下,黄埔造船厂造的一艘五千吨海轮准备三十号下水,要请你题写船名和出席下水典礼。”

    五千吨的海轮,是中国历史上建造的最大吨位的船只,标志着中国的造船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确实是一件相当值得高兴的事!

    不过这个记录也保持不了多久了,从日本搬回来的几个造船厂将陆续改造安装完毕,很快中国就能生产万吨级船只了。

    谢昌云想了想道:“题字我就不题了,可以请伯公,但下水仪式我可以去参加。等以后我们造出了第一艘大型军舰,我一定要为它题写舰名。”

    中国的第一艘驱逐舰正在由黄埔造船厂的工程师们进行设计,这其中融合了谢昌云的大量理念,绝对是一艘世界最先进的战舰;下水之时,必会引起世界的巨大震动。

    这艘军舰,相信就是让别人题字,也没有哪一个敢担此殊荣。

第六五四章犹太复国() 
谢昌云与廖广泽正说着,何欣怡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小弟,广东犹太人社团主席格拉姆在我这里,希望我们能够明确支持犹太人建国。这方面的情况我不太好把握,你是不是给定个基调下来?”

    谢昌云看了看表,又稍思量一下道:“欣怡姐,你让格拉姆等一下,我过去见他。”

    不一会儿,谢昌云便来到了何欣怡办公室的会客室,路上他已经考虑好了,犹太复国将是他在国际事务中又可以打的一张牌。

    广东十三年前就开始接纳犹太人,最多时竟达到了近二十万人,使广东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犹太人避难中心。

    这些犹太人在广东享受了国民待遇,在工作、学习和信教等方面并无歧视限制,一些犹太人甚至进入了政府机构和军队的后方单位,因此犹太人对广东和这一政策的主导者谢昌云充满了感激。

    从另一个方面,广东也因接纳犹太人而获利匪浅。那些的受过良好教育的犹太人不但充实了广东的教育和科研机构,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广东高速发展所造成的技术人才的不足,加上因犹太人涌入而带来的两亿多美元的资金,对广东的战时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战后,广东又迎来了再一次的犹太人入境高潮,一年之内又有十二万多欧洲犹太人一举广东,使在广东居住的犹太人总数达到了三十一万多。

    好在广东的经济四年前呈现了更高的发展势头,战后又日本拆迁了大量工厂,才使这些新来的犹太人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犹太人要建国,这个趋势谢昌云阻止不了、而且也不想阻止,他要利用犹太复国的机会以及与犹太人良好的关系,把中国在世界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谢昌云不怕因此而得罪阿拉伯国家。前世美国和英国的屁股明显坐在以色列一边,可还不是把阿拉伯国家玩的团团转,哪像中国那样谨小慎微。

    国际问题,一切要以实力来说话,谢昌云自信今世中国已经具备了这个实力!

    中国目前不但控制了海湾最主要的产油区,而且还向中东地区提供了大部分的日用商品、大米和副食,更重要的是中国现在拥有了强大的海外作战能力,可在四十八小时内将一个空降师、在九天内将两个航母作战群和一个装甲师或机械化师投送到中东地区,再有迪拜的一个机场和一个港口做支撑,不管地面还是空中的打击纵深都是相当恐怖的。

    格拉姆是一个将近五十岁的商人,身材不高、体态偏瘦,眼睛里透着犹太人特有的精明,但表情则谦恭十足,在广东十三年了,他很清楚面前这位年轻将军在中国以及国际上的地位以及他的势力,也清楚何欣怡在谢昌云心中的分量,因此没有绕任何弯子,直接就找到了何欣怡这里。

    互相问候坐下之后,格拉姆就道:“谢将军,感谢你能亲自来接见我!在我们犹太人最需要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够得到你的善意帮助,对此我们犹太人始终铭记在心。”

    格拉姆的中国话讲得十分流利。

    谢昌云道:“格拉姆先生不必客气。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作为在世界大战中受害最深的两个民族,理当互相携手,格拉姆有话尽管直言。”

    格拉姆道:“我刚才已经向夫人阐述过了。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正发起展建立犹太国家的运动,中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又是犹太人一贯的朋友,也是目前欧洲以外最大的犹太人聚居地之一,因此世界犹太复国主义大会特意委托我,请求谢将军和中国给与我们明确的支持。”

    谢昌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想格拉姆问道:“你们是想实行一九一七年的英国贝尔福方案吗?”

    格拉姆点头道:“是的,只有巴勒斯坦地区才是犹太人的根基。”

    谢昌云道:“目前那里的情况怎么样呢?”

    格拉姆道:“目前居住在巴勒斯坦英国托管区的犹太人有二十多万,而且在不断的增加,由于英国的分治方案没有完全实施,使得犹太人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冲突日益严重。我们希望能够尽快结束这种无秩序的托管方式,由联合国主持建立独立的犹太国家。”

    谢昌云道:“你们没有考虑到建国之后会遭到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巨大威胁吗?”

    格拉姆道:“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但是相对犹太人在世界各地两千年的颠簸流离、相对几百万犹太人被屠杀,阿拉伯人的威胁就显得次要了。”

    谢昌云道:“但对世界来说,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将是一个可导致世界不安定的因素,有可能是一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无法彻底化解的巨大难题,中国在同情犹太人的同时,也不能不考虑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不能不考虑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所以中国不可能一边倒的支持你们。”

    格拉姆道:“对这点我们可以理解,但在犹太建国这个主要问题上希望中国能够支持我们。”

    谢昌云道:“这点倒不难,如果你们能够策动将巴勒斯坦地区的分治提案提交到联合国,中国不会予以反对。但能否在巴勒斯坦站稳脚并生存下来,主要就靠你们自己了。”

    中国在联合国至少可以掌握七票,谢昌云这一表态非同小可,因此格拉姆马上道:“我很高兴能听到谢将军的明确态度。不过我们由于在广东的犹太人众多,所以还是希望谢将军能够给与一些其他的方便。”

    谢昌云道:“还有什么要求,格拉姆先生就一下说完吧!”

    格拉姆道:“第一,我们希望中国不要限制在中国的犹太人离境;第二,不限制犹太人财产转移;第三,允许犹太人与中国人通婚所生子女自由选择国籍;第四,从对中国的感情上,我们希望一些犹太人能够获得中国和犹太国的双重国籍,希望能够自由往来中国和犹太国之间;第五,希望中国能够帮我们训练并武装一支军队。”

    谢昌云听了格拉姆的请求后,转头对何欣怡道:“夫人,你看呢?”

    何欣怡与谢昌云是多年养成的心有灵犀,一听谢昌云的口气,就知他基本接受了这五点,于是就道:“格拉姆先生,对于你提出的前三点,我认为不存在任何问题,我们不会对犹太人选择居住的权利和合法财产进行任何限制。对于双重国籍,我想也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但也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的犹太人基本都没有获得中国国籍,也没有取消他国国籍,中国目前最多只能承认双重国籍,但暂不能承认多重国籍,所以这其中法律方面的程序比较复杂。你的第五点要求,就是关于训练军队的问题,我想请你在继续说明一下。”

    格拉姆道:“谢谢夫人!目前犹太复国大会在巴勒斯坦有三个军事组织,但一方面是人数较少、另一方面是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因此复国大会想借用中国的力量和在广东的犹太人,建立一支体制和装备都完整的正规军队,以便在犹太国家建立之后立刻担任起保卫国家的责任。经费方面将由犹太复国基金来全额支付。”

    谢昌云道:“训练一支军队需要时间,在广东这些犹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他们能愿意放弃吗?”

    格拉姆正色道:“谢将军请放心。对能够参加犹太人自己的军队,任何一个大卫王的子孙都会义无反顾。我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工程师、一个是商人,他们都将报名参加军队。”

    对参与犹太军队的组建,谢昌云原来没有考虑到,现在猛的一想,觉得倒不失为一个长远影响犹太人的好方式。

    “你们能够抽出多少人来?”谢昌云问到了更详细之处。

    一见有门,格拉姆便道:“五千到六千人之间,怎么样编制和装备全都由谢将军决定。”

    谢昌云道:“格拉姆先生,我只是初步了解一下情况,并不能马上答复你,不过我们会尽快做出最后的决定。还有一点,刚才你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我们也要反过来也要提一个要求,犹太建国之后,必须尊重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存在。”

    格拉姆道:“中国在中东的存在将会让我们犹太人感到更放心。”

    谢昌云道:“那好,后续的问题就由我的夫人和外交部们来和你们商议吧!”

    见谢昌云有了结束谈话的意思,格拉姆便站起身道:“我再次向谢将军和夫人表示感谢!我会及时与夫人取得联系。”

    送走了格拉姆之后,谢昌云看了看表道:“欣怡姐,快十二点了,月月要饿了。”

    何欣怡笑道:“是你饿了还是月月饿了?”

    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