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支点 >

第73部分

支点-第73部分

小说: 支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欣怡见谢昌云连楼都没上就匆匆走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便马上心惊胆战的要通了廖广泽的电话,把刚才发生的事对他说了。

    “我这里没有听说有什么重要军情。大小姐不要急,我马上问好了就给你回话。”廖广泽也是一头雾水。

    正如廖广泽所说,这份电报确实不是什么重要军情,但对谢昌云却不能再重要了。

    原来昨天半夜,一只几十人的红军游击队袭击了江西信封县内的一个镇公所,打死当地团丁数人并夺走了一批枪支和粮食盐巴等物。驻扎在附近的粤军闻讯速出动,俘获了一名受伤掉队的游击队员,并把其他因带着粮食而行动迟缓的游击队包围在了一座山上,准备天一亮就进行围剿。

    被俘的那个游击队员经不住拷问和一碗大米饭的诱惑,除了供出游击队的人数和装备情况后,还交代了游击队的负责人姓名。

    粤军一个团长听到游击队的副政委是个女的,名叫谢昌敏,不由心中一动,立刻联想到了集团军总参谋长谢昌云,只有最后一字之差的姓名,让团长觉得总参谋长与这个女共党之间说不定会有什么关联。

    于是,这个团长立刻下令部队不得妄自行动,然后急速返回了团部,将这一情况用电话向师部作了报告,师部也不敢怠慢,立即就报告了第一军军部,同时令团长调派更多的部队去加强封锁,暂时围而不攻,但也必须保证不能让游击队跑掉。

    猛的听到了姐姐的消息,而且是处在重兵包围之中,谢昌云怎么能不心急火燎。

    不过经路上的冷风一吹,谢昌云也很快的冷静了下来。姐姐的事情好办,自己一个命令就可以撤掉包围,对民团大不了赔些钱了事。可是这仅仅是一小股游击队,在整个粤军管辖的粤赣交界一带,大股小股的游击队不知还有多少,这样相互你打我、我打你,矛盾越积越深,将来的仇恨就不好化解了。而且自己如果还是一味的护着游击队并限制粤军的手脚,时间一长粤军将领必然会产生怨气,对自己在粤军中的威信也将是一个打击。

    可如果放任粤军?经过了一年多的系统新式训练、而且装备得到极大改善的粤军,其战斗力自是前世这个时候所远不能比的,一旦认真发狠起来,共产党在粤赣边保存下来的力量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到了那一步,自己还有何面目去见毛泽东?以前付出的努力和今后的一系列计划岂不都将付诸东流?

    看来自己原想暂维持现状,待一年后再处理这个问题的想法还是大意了!现在就必须想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来。

第九十四章亲往营救() 
经过路上的思考,等到了集团军作战值班室,谢昌云就已完全恢复了常态。他先是让作战参谋在地图上标出游击队被围的位置,接又寻问了你那一带的道路交通情况,这才对参谋们道:“辛苦各位了,有什么新情况及时通知我。”

    谢昌云离开了值班室,来到集团军司令部自己那间宽敞的办公室坐下,便首先要通了第一军军长余汉谋的电话。

    “余军长,我是谢昌云,在信封小野山被围的确实是我的亲姐姐,谢谢你的及时通告和处置。我准备立刻赶过去,之前想请你再转告部下,对游击队一定要围而不攻,必要的时候就以我的名义告诉游击队,只要他们不强行突围,这边也不会主动进攻,一切由我来以后再妥善处理。”

    之后,谢昌云又给何欣怡打了个电话。

    何欣怡正等在电话机旁,铃声一响她还以为是廖广泽回的,赶紧拿起听筒,一听,原来是谢昌云。

    “小弟,事情处理完了吗?”何欣怡没好直接问是什么事。

    “欣怡姐,遇到一点事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等会儿回去我再详细和你说。”谢昌云说完就挂了的话。接着又要通了陈济棠的电话,说想要马上去见他。

    陈济棠知是急事,便立刻的答应了。

    坐着李廷秀带来的车到了陈济棠府邸,谢昌云先是把当游击队的姐姐在信封被围,自己要尽快赶去见姐姐的事报告了一遍,然后又提出了想利用这个机会寻求化解与共产党游击队冲突的途径的建议。

    陈济棠听了以后道:“昌云,保证谢小姐的安全是首先的,你与谢小姐同胞姐弟,又几年彼此无音讯,马上赶去也是情理之中,我再给幄奇(余汉谋字)去个电话。至于处理与游击队关系的问题,虽然办得好对我们来说是利大于弊,但是由于涉及面太大,稍有不慎就会传到南京耳朵里,所以还需容我和人仔细斟酌。这样,时间急迫,你先坐飞机到南雄,然后去信封和谢小姐先见了面再说。”

    有了陈济棠的首肯,谢昌云就当着他的面给黄光锐打了个电话,说自己马上要到南雄去,请他准备一架飞机。

    把行前的事都落实完之后,谢昌云就赶紧回到住处,一边收拾行装、一边把突然出发的原因告诉了何欣怡。

    何欣怡一听谢昌云竟是去营救姐姐,也顾不上多问了,一边帮助谢昌云收拾行装,一边直劝他不要着急。

    本来何欣怡有心想陪谢昌云一起去,但估计他不会同意,所以就没敢张口,而是打开衣柜取出了几件自己穿的衣物另装了一个小提包,随着谢昌云来到楼下之后交给了李廷秀。

    谢昌云带着李廷秀等四名卫士,先是从广州坐上一架小型运输机到了南雄简易机场,然后在一个排兵力护送下的换乘两辆卡车赶了六十多里,再弃车徒步走了两个多小时,中间又遇到了从江西方向前来接应的一股部队,最后终于来到了被粤军重重包围的小野山。

    这时夜幕已落下,粤军点起的两道篝火把山下照的通亮。

    见是果真谢昌云亲自到了,粤军团长跑上前道:“粤军第二师第五团团长梁金恒向长官报告!”

    没有立正,也没有敬礼。看来梁金恒对谢昌云定的在阵前暴露处不得立正敬礼的规定执行的很认真。

    谢昌云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便指了一下前方黑幽幽的山峰道:“梁团长,感谢的话回头再说。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梁金恒道:“报告总参谋长,共党游击队还在山上。我们总共出动了两个营和团直属队一千四百多人,布置了两道包围圈,并在山脚附近展开了搜索,但没有发现有游击队突围的痕迹。我们下午已经向山上喊话,报上了长官的名讳,但是山上一直都没有回应,不过可以看到一些烟雾,判断他们正在点火烧饭。接下来的行动请长官示下。”

    谢昌云想了一下后又问:“被俘的那个游击队还在不在这?”

    “还在。职下已经派军医给他治了伤,现在关在镇公所里。”

    “让人把他抬过来,我就在这里问他话。”谢昌云此刻不想再远离姐姐一步了。

    当几名士兵把被俘的游击队员用担架抬来放在谢昌云面前时,看到他衣衫褴褛,瘦得皮包骨头的模样,谢昌云本来厌恶的心里反倒出现了一丝怜悯,于是就摆手止住了要把游击队员从担架上扶起来的士兵。

    “就让他躺在那里吧!”

    接着谢昌云抄起了一口瑞金话对游击队员道:“这位弟兄不必害怕,你现在重点把谢昌敏副政委的情况给我说一说。”

    梁金恒见状赶紧挥手示意卫士和部下都走开,自己也退到了十几米外。

    那名游击队员见谢昌云虽然很年轻,但军装笔挺、脖子处的领章在火光映照下金光闪闪,所有人都对他毕恭毕敬,便知道是个大官在向他问话,于是就在谢昌云的正视下低着头道:“我在的这个游击队是去年六月主要由好几个连队剩下的人拼起来的,从地方来的有五个,两个女的三个男的,都是谢副政委带来的。不要看谢副政委年轻,又是个女的,但是很能干,还认识很多字,听说以前还是一个县苏维埃的什么部长。她一有时间就帮我们学文化和补衣服,行军和打仗也不落后,所以我们都很敬重她。我就知道这些了。”

    “她的身体现在怎么样?”见那人一下说不出太多的东西,谢昌云干脆就直接提问到。

    “唉!还能怎么样呢?我们所有人都一样,看看我就知道了。开始将近两百人的队伍现在只剩了三十多个,快一年了,天天就在山上转,住在一个地方最长没有超过六七天,去年十月副队长下山投降了,结果那次我们连着一个多月每天都要转移好几次。夏天蚊虫咬,冬天冻得要死,连火都不敢点。饿肚子是常事,特别是山下建立了保甲和联防以后,群众不敢上山给我们送吃的,所以一大半的时间没有粮食吃,只好挖野菜竹笋和抓蛇,勉强是饿不死。但是没有盐吃就受不了了,时间一长就觉得一点力气都没有,路都走不动。要不然这次我们也不会冒险下来夺粮食和盐巴,我也不会因为跑不动落在后面被打了一枪。我们队长政委和谢副政委他们也都是跑不动了才被围在这里的。我们计算过打镇公所的时间,本来应该是够的,可是没想到白军来的这么快,再加上没想到一人身上只多了十几斤东西后,只跑了百多米就累得腿都快迈不动了。”这个游击队员这次讲了很多,可能也是想通过对困难的诉说来表明他被俘的不得已。

    “留下掩护中央和主力突围、以及接下来大半年的打游击,其艰难困苦绝不亚于长征。姐姐受苦了!”谢昌云内心感慨万千。

    “你们在山上有没有听说红军主力的消息?”谢昌云又问。

    “去年开始的时候听说过两次。说是主力突破了敌人的包围,还打了几个大胜仗,很快就会打回来了。可是后来就没有再听说了。”

    谢昌云见问得差不多了,于是就喊道:“梁团长,把他抬回去,弄套衣服换了,再搞点好吃的。”

    等游击队员被抬离之后,谢昌云又道:“梁团长,夜长梦多,我们必须抓紧行动。你们再到镇子里多找几个老乡来,要他们连夜上山传话,就说谢昌敏的弟弟在山下等她,只要她能下来我们立刻就撤围,粮食、食盐、还有其他东西他们可以带走,还可以另外送给他们一些药品和过冬衣物。”

    游击队有了粮食和盐,经过了一整天的补充缓息之后很有可能会在后半夜选择突围,所以谢昌云必须抢在这之前搅乱他们的计划。

    等找来的七八个当地老乡分做几路打着火把上了山,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除去姐弟之情不说,单就许下了那么诱人的条件,游击队也应该动心了。”谢昌云晚饭仅吃了两块饼干,但现在一点饿的感觉都没有,心中一直焦急的在盘算着山上什么时候会有消息传下来。

    而这时,山上的游击队已经接到老乡传来的话,于是马上就陷入了不同意见的争论之中。

    “谢昌敏同志,你能不能把你弟弟谢昌云的情况再给大家说一遍?”游击队长借着山洞中一堆不大的篝火的光亮,用目光寻到了坐在后面的谢昌敏。

    “好吧!”谢昌敏在刚才的争论中一直没有说话,纷乱的心绪和处于夹缝中的地位,让她不知说什么是好。

    听见队长在问,谢昌敏答应了一声以后,镇定了一下情绪又接着道:“我弟弟谢昌云是三一年底参加红军、三二年四月入党的,在作战中先后立过好几次大功,所以不到一年就担任了一军团十一师教导队的副队长,上级还专门给他配了警卫员。九月份他回家养伤时跟毛主席去了长汀以后,就再没有了消息,但肯定不是叛变投敌去了,不然我和家里肯定会受到牵涉。至于他现在为什么会和白军搞到了一起,我就不清楚了。哦!我父亲有一次悄悄和我说过,我弟弟曾经用飞机给苏区投下了好多盐巴和药品,当时飞机上带下来的写着‘送给红军’的纸条,我父亲认出了是我弟弟写的字。那次飞机丢东西,中央领导和瑞金的很多人都知道。”

    谢昌敏说到这里便不再做声了,等待着其他支部成员根据自己刚才所说的情况来作出判断。

第九十五章姐弟相见() 
“我认为谢昌云肯定是投降了国民党。不管他以前为革命做过了什么,但他现在能这么快就知道了消息,而且还能这么快赶到,还敢公开喊出自己的名字,不是和白军一起的还是什么?我们队伍里有人原来不也是表现很好,可是后来不还是投敌叛变了吗?所以,我认为让谢昌敏同志下山一定是敌人的一个阴谋,我们决不能上敌人当。”游击队政委在大家的沉默中发了言。

    “我不完全这么看。谢昌云是不是敌人我不敢断定,但是他现在想见谢昌敏同志应该是真的。我还是坚持我们应该利用这一点,让谢昌敏同志下山去探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