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支点 >

第92部分

支点-第92部分

小说: 支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谈话表面上虽然是很平淡,但实际上双方都在小心谨慎回避着一些敏感的字句或事情,甚至对刚经历过的西安事变,除了一开始作为见面的引子说了几句之外,以后便连一字都为提及,显示了三个人都具有很强的社交及控制能力,当然其中也包含有互相都在做进一步观察的因素。而且,各自也都得到了想得到的信息。

    焦急等在客厅里的何其轩一家,见到谢昌云终于回来了都松了一口气,何雅君赶紧的催促谢昌云去洗了手,然后大家一起来到了餐厅,里面精美的餐具和冷菜已经琳琅满目的摆了一桌。

    见何欣怡身旁连空着两把椅子,谢昌云就过去挨着她坐下了,何雅君紧跟着也坐在了谢昌云的另一侧。

    今天在何家,除了谢昌云进卫生间那一会儿,其他的时间里何雅君都是距离他最近的人,这虽是何雅君主动,但何其轩夫妇的纵容也显而易见,不由让谢昌云都对自己能否顺利的熬过这几天连一点信心都没有。

    果然,当晚饭后何其轩夫妇支开了两个女儿与谢昌云单独谈话时,张湘茵就挑明了这个问题。

第一一七章委员长要见你() 
“昌云,我家雅君的意思你肯定也看出来了,她这么大个姑娘对你这么痴情,对别的男孩连正眼都不看一下,你能不能考虑考虑给雅君一个答复?”张湘茵的语气中透着罕见的严肃。

    谢昌云想了一会儿,终于下了决心道:“伯父伯母,雅君确实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好姑娘,但是结婚对我来说还是一个遥远的事,而且我已经答应过欣怡姐了,一旦我要结婚,新娘肯定是她。所以我和雅君是不可能的,还请伯父伯母帮着我向她解释一下。”

    “哦!你和欣怡已经定下来了?昌云,你就没有考虑到她比你要大好几岁?”虽是听谢昌云亲口突然说出,但张湘茵并没有表现出过分的吃惊,显然是在心里早就有了揣测。

    谢昌云赶紧解释道:“伯母,我和欣怡姐也不能说是完全定下来了。因为我们现在都不想把关系定位在恋人的位置,都想给对方尽可能大的自由空间。而且将来要欣怡姐做我的新娘也是我一个人的想法,欣怡姐还没有答应。不过也正是因为欣怡姐比我大几岁,我和她之间才找到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所以我绝没有年龄上的偏见,这一点请伯父伯母相信我。”

    “你和欣怡在广州是不是已经住在一起了?”张湘茵又问了一个致命的问题,连一直神色淡定的何其轩,听到这句话也睁大了眼睛。

    “这是是的。”谢昌云憋了半天,终于低下了头小声道。

    书房里即刻寂静下来了!

    谢昌云是满怀羞愧,不敢再开口,而何其轩夫妇心里却是复杂纷乱。

    如果何雅君能同意就此停住,而同时何欣怡能确定下来谢昌云未婚妻的名分,也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局了,毕竟都是亲生的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

    可现在的关键是谢昌云和何欣怡的关系并没有明确,而且还把女儿家的身子也搭了进去,这么长时间的不清不白下去,万一再发生了什么变故,何家不仅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还将贻笑天下。何家可丢不起这个脸!

    但能为此和谢昌云闹翻吗?这绝对不可。谢昌云可以离开何家,但何家却不能没有谢昌云。何况这里面也不只是利益关系,更有几年相处形成下来的那份近似亲情的缠绕。何家是这样,而谢昌云也同样,不然他不会来上海以后就直接住进了何家,而且竟婉拒宋子文的邀请,赶回来与何家吃了这顿团圆饭。

    到底如何是好?何其轩夫妇左思右想也拿不定主义,张湘茵想着想着,最后竟拿着手帕摸起了眼泪。

    俗话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谢昌云见自己这个祸确实惹得不小,而且把人家女儿都那个了,所以也不能光用好听话来搪塞,于是想定了之后就道:“伯父伯母,我和欣怡姐的事是我对不起你们,但我也不想因为这件事就破坏了我和伯父伯母之间的感情,既然我一直是和欣怡姐以干姐弟相称,那我就斗胆请伯父伯母做我的干爸干妈,让雅君做我的妹妹。不知伯父伯母能否答应我的冒昧?”

    “昌云,你说的是真的?”何其轩和张湘茵同时站了起来。

    “昌云,你把刚才说的再说一遍!”张湘茵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谢昌云也站起来一字一句的重复道:“我想请伯父伯母做我的干爸干妈。”

    “其轩,你听!你听到没有!我们有儿子了,我们有一个当将军的儿子了!呜呜呜呜”张湘茵兴奋的喊着,随即拉住谢昌云的手哭出了声。

    “好啊!好啊!”何其轩双手颤抖,嘴里反反复复的只是一句话。

    谢昌云见此赶紧把何其轩夫妇扶着坐下,然后自己也向后退了几步站好。

    “爸,妈,请受儿子一拜!”谢昌云说完话就一连来了三个深鞠躬,而且连那个“干”字也一并去掉了。

    何其轩夫妇坐在沙发上受了谢昌云的拜礼,又分别从谢昌云手中接过茶盅各饮了一口,认谢昌云为干儿子的事就算礼成了。

    这下何家捡了个天大的便宜不说,而且今后的麻烦也会减少许多,不但那些纷纷奔着何家财产而来的求亲者,都得因何家有了一个强势的后继之人而望而止步,而且何欣怡与谢昌云的亲密关系也有了更好的掩盖,至于什么时候能成亲,这就不是很着急很重要的了。

    至于何雅君那里怎么办?何其轩和张湘茵这一会儿心里也各自都有了打算。

    就在何其轩与谢昌云转到谈论重庆投资的情况时,张湘茵则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便来到何欣怡的房间,把刚认了谢昌云当儿子喜讯告诉了正在窃窃私语的姐妹俩。

    何欣怡听了不由一愣,接着脸上就显出了会心的笑意。

    而何雅君却高兴的跳了起来,接着一转身就向外跑去。

    “昌云哥,我们现在真的是一家人了?”没等谢昌云回答,何雅君就扑过去抱住了他的脖子,然后在他的脸上使劲的亲了一口,接着又转身跑出了书房。

    “这个你看这个昌云,我想过一个多月就让雅君出去留学,你觉得怎么样?”看到刚才一幕,何其轩不得不换了个话题,说出了自己才考虑不久的想法。

    “伯爸,我觉得这件事还是以雅君自己的意见为准好一些,如果她实在不愿意也不要强免她,我以后注意些尽量不和她见面。”让一个女孩子孤零在外,谢昌云实在于心不忍,于是便说出了一条很牵强的理由。

    果然,何其轩听了之后摇头道:“这不妥,这是你的家,雅君是你的妹妹,你有理由躲得过去吗?”

    “爸,要不就缓几个月吧!等到暑假以后再说,反正这段时间估计我也不一定能有时间能回来。”谢昌云是在想暑假时抗战就要爆发了,到时情况一变,何雅君何去何从只能视情而定。

    “我们先不说雅君了。昌云,今年能不能把你的父母接到上海来过年,我们也好当面和他们把两家的事情说清楚,而且你拜了我们,欣怡和雅君也要拜他们才对。”何其轩说得也有道理。

    谢昌云道:“我原来是想回老家陪父母过年,可后来考虑到我们瑞金一带死在国民党手里的人太多了,怕乡亲们对我的身份不理解,而且我姐姐也在外面不能回去,所以我就给父母去了信,准备还是把他们接到广州过年。不过既然爸提出来了,我就再和他们商量一下。但是今年和往年不同,我年前年后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就是能到上海,呆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谢昌云刚才也想了,还有半个多月就是春节了,自己到时候怎么也得来上海一趟,不然刚认了干爸干妈,如果第一个年就不来,情理上也说不过去,另外还有何家在上海商界的面子也需要维护。

    何其轩听出谢昌云已表示了要到上海过年的意思,自然是满心喜欢,心里迅速的就有了借过年之机,把何家认了一个前途无量的儿子的事宣扬出去的打算。

    而张湘茵就着一会儿功夫,已经对家里的下人保镖等全都做了吩咐:“从今天以后,对谢公子要改称‘少爷’,都要记住了!”

    第二天上午刚近八点半,宋子文的秘书就亲自找上了门来,通知谢昌云上午十点钟赶到虹桥机场,蒋夫人要借用他的飞机带他一同去杭州。

    何其轩夫妇和谢昌云都立刻猜到了这是去见蒋介石。

    于是谢昌云赶紧从院子的平房里把李廷秀叫出来,让他立刻通知机组做好准备,随后自己也简单的准备了一下,又和还没有起床的何欣怡说了一声,便带着卫士匆匆赶往了虹桥机场。

    宋美龄说是十点钟到,可谢昌云哪敢掐着点去,何况还要看一下飞机的准备情况。

    果然,十点还差七分钟,宋美龄的一行两辆卧车就驶进了机场的停机坪。

    “夫人好!”谢昌云赶紧迎到了卧车旁。

    “昌云,这么匆忙叫你到杭州是因为委员长要见你,我也是昨天半夜才知道的。”宋美龄一见面就表示了歉意。

    昨天在宋子文公馆客厅里第一眼见到谢昌云时,宋美龄就被这个年轻人身上具有的特殊气质所吸引,又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之后,宋美龄认定了面前这个对宋家有恩的年轻人,确实是一个极为罕见的英才,并且当晚就通过保密电话,把与谢昌云见面的情况和对他的评价告诉了在杭州临时休养的蒋介石。

    宋氏兄妹在上海会见谢昌云,除了要向他当面表示谢意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替蒋介石对谢昌云进行考察,所以蒋介石听了夫人的评价之后,便调整了与其他人的约见时间,请夫人明天把谢昌云领到杭州来面见。

    两广危机时,蒋介石对谢昌云拉拢不成、反又被他兵不刃血的就挫了锐气,本已把他列入了潜在的对手。可谁知西安事发仅一天后、形势还在扑朔迷离之时,谢昌云就赶到了西安,先是向张学良和杨虎城以及全国表明了希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立场,同时用大笔金钱稳定住了西安的人心,接着又联络各地实力派遥相呼应,在全国形成了拥戴蒋介石出面领导抗日的主流趋势。

    而且估计对共产党方面谢昌云也做了不少工作,因为端纳后来说到过谢昌云曾告诉他共产党的态度很快就会转变,而且张学良也说谢昌云离开西安前曾经和周恩来、叶剑英连夜进行过会谈。

    蒋介石从离开西安伊始,就不断的听到了周围的人对谢昌云的夸赞,这使他对谢昌云再次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蒋介石仔细的阅读了报纸上登载的谢昌云历次讲话和各界对他的评价,又对戴笠汇总的谢昌云在西安的活动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

    毕竟是领袖级的人物,蒋介石抽丝剥茧很快就从更高的角度上看出了一个根本性的现象,谢昌云是一个非常具有向发展潜力的人,他不但有自己独立的视野和思想,同时还有着非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极善于引导他人来接受自己的观点。

    蒋介石认为对谢昌云这样的人,自己必须要考虑重新调整和他的关系,即便是不能让他完全听命于自己,但最起码也不要把他划入对立面。何况西安事变余波未了,也要借此让世人看到,他蒋中正还是知道知恩图报的,否则将来如果再有什么危急的事情发生,还有谁会挺身而出来为自己效力?

    于是就有了夫人和大舅子先去探路这一幕。

第一一八章坦诚应对() 
飞机从上海起飞,到杭州笕桥机场降落正好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宋美龄和谢昌云到达位于西湖畔的“澄庐”别墅时,还差几分钟才十一点半。

    宋美龄让谢昌云在楼下稍侯,然后自己就先上了楼。

    谢昌云在楼下等了没一会儿,就有一名穿着中上装的侍从过来把他领上了二楼。刚来到平台上,谢昌云一眼就看到了身穿黑色长衫的蒋介石,此刻正坐在一个软椅上面对外侧,旁边还放着一副精致的手杖。

    “达令,这就是谢昌云。昌云,过来让委员长仔细看看你。”宋美龄从蒋介石对面的椅子上站起来微笑的做了介绍。

    “报告蒋委员长,谢昌云奉命来到!”虽然谢昌云是以军人的姿态报告,但由于蒋介石没有穿军装,而他自己也穿的是一身中山装,所以是向蒋介石行了一个欠身礼。

    “嗯,好的,好的!”蒋介石缓缓转过了身,短暂的打量了谢昌云一下,然后就一边点头、一边杵住拐杖想站起来。

    见宋美龄没动,谢昌云便赶紧上前几步,扶住蒋介石请他坐下,然后道:“委员长腿伤还未痊愈,千万要注意身体。”

    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