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127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27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兄,你怎么在这里?”一个青衣男子走到另外一名蓝衣男子身边笑着说道。

    “原来是陈兄,你竟然回来这里。”蓝衣男子见到对方容貌颇为惊讶。两人是认识的,实际上他们都是在江南颇有才名的人,青衣男子叫做陈子龙,刚满二十岁,他是松江府的人,今年刚刚参加乡试得了第一名,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另外这一位也不是简单人物,他叫做侯歧曾同样是南直隶人士,不过他并不是松江府的人,而是在苏州府。他的兄长叫做候峒曾,是天启五年的进士,如今是南京兵部主事,也算是一方人物。不过这位侯歧曾并不喜欢做官,如今虽然有功名在身,却始终赋闲在家里。

    见到陈子龙在这里,侯歧曾笑着说道:“陈兄来这里,难道是想投入唐王府门下?”

    “侯兄此来难道不是?”陈子龙反问道。

    侯歧曾摇了摇头道:“我本来是为了招贤令而来,却没想到一来就见到如此模样。看来唐王贤德都是虚名,竟然激起如此民愤,我还是自行离开的好。”

    侯歧曾叹了口气就要离开,却被陈子龙一把拉住了:“等一等再走,说不定还有转机。反正也不急于一时,不如在这里看看情况再说。”

    “好吧,那我就陪陈兄在这里站一会儿。”见到陈子龙阻拦,侯歧曾只好暂时停了下来。

    朱聿键是个愿意倾听民间声音的人,听说又数万百姓在门前集结,他不顾郝玉兰的阻止,亲自出了王府。见到朱聿键亲自出来,百姓们纷纷跪倒口称千岁。

    见到地上密密麻麻跪满了人,朱聿键一阵头皮发麻,也幸好唐王府临近东钱湖,前方是一大片空地,否则还真难以容纳下如此多的人。想到自己什么政策又犯了众怒,朱聿键就感到惴惴不安,他只好让自己尽量保持着和煦的笑容问道:“诸位父老,不知道今日在此有何事?”

    听闻朱聿键说话了,几个老儒生走了出来跪倒在地,其中一人说道:“我们听闻王爷的钱庄要发行债券,有一事不明,还希望王爷解惑。”

    听说是债券的问题,朱聿键心里咯噔一下,他暗想会不会是沈继荣发行债券用了什么强制做法,例如向百姓们强行摊派,所以才惹恼了这么多人。这么多人集结起来,朱聿键不可能打马虎眼,他只好硬着头皮承认了。

    朱聿键没有想到,他承认之后老者又说道:“如今坊间多有传播,说王爷发行债券是因为唐王府没钱了。”

    “这个问题是有一些的,但并不严重。”朱聿键有些尴尬的说道:“我很快就会解决这个问题,诸位父老不必担心。”

    老儒生道:“王爷掌管浙南五府以来,税赋极低又不许官员衙役勒索财物,同时修路造桥,修葺水利以利农耕,大家看在眼里都深感王爷大德。如今唐王府钱财不足,我等愿意献纳家财以为官用。”

    “什么?”朱聿键吃了一惊,看着那托出一个小布袋的老者显然不是在开玩笑,他直接愣在了当场。

    “什么?”同样吃惊的还有侯歧曾:“这肯定是在演戏,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可能的。”陈子龙拍了拍好友的肩膀说道:“我从踏入浙南五府之后,就预感到了这种情况。一位真心顾念百姓的藩王,他理应得到这样的拥戴。”

    “你说唐王是不是在收买民心,为了造反做准备?就像当年宁王那样。”侯歧曾不安的问道。

    陈子龙扑哧一声笑道:“你这个人还真是难伺候,横征暴敛搞得民怨沸腾你骂人家虚名,人家对百姓好,你又说收买人心。到底在你的心里什么样的藩王才是好的?死的吗?”

    陈子龙这么一说,侯歧曾也笑了:“我只是担心而已,毕竟我打算投入唐王的麾下,总要搞清楚这一点。”

    “一个为了造反而收买人心的藩王,只会施小恩小惠,因为他的大部分财富都要投入到招兵买马之中。唐王手中兵马并不多,他是在倾其所有为百姓办事,你看看他推出的法令和几年来的所作所为,他当得起百姓如此爱戴。”陈子龙意味深长的说道。

    “这么说陈兄已经决定了?”侯歧曾问道。

    “难道你还在犹豫?”陈子龙并未回答而是反问了一一句,两人同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就在陈子龙和侯歧曾决定投奔唐王府的时候,朱聿键已经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跪了下去。这一跪并不是收买人心,而是朱聿键太过感动情不自禁。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自己资金匮乏不得不举债的时候,百姓们会自发的聚集到这里,为得竟然是献上自己的家财,以解决王府的财政危机。

第二百七十一章陈式舫的感动() 
朱聿键自认为只不过是为百姓做了些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而已,他们却愿意用自己的全部财富来报效,只为了让自己能够渡过难关。这样可爱又可敬的百姓,如何不让他感动。

    见到朱聿键跪了下去,随他出来的人也都跪了下去,百姓们吓得赶快都跪了下去,伏在地上不敢动弹。朱聿键就跪在那里,对着台阶下众多百姓拱手道:“本王何德何能,受百姓如此爱戴,朱聿键在这里谢过了。但是我也知道你们家财并不丰厚,不能为了我唐王府而倾其所有,你们的捐赠我是不会接受的。如果大家信得过我,就去买唐王钱庄出售的债券,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

    “多谢王爷仁慈。”百姓们听到朱聿键这么说,纷纷磕头称谢。能够有这样一位不贪财的王爷,他们感到无比的幸福。就在这个时候,沈继荣气喘吁吁的跑了来,见到唐王府门前这么多人他也下了一跳,等到他走到人群中,见到朱聿键也跪着,他赶快也跪在了旁边。

    “沈继荣,你来这里做什么?”朱聿键看到刚刚任命的钱庄经理跑到这里来,不禁皱了皱眉头。

    沈继荣回答道:“启禀王爷,宁波商帮和龙游商帮联合起来,将五百万两的债券全部认购,下官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发行。”

    “还发行?你当我开金铺啊,债券不用还吗?”朱聿键翻了翻白眼说道:“你只要正常运作钱庄即可,慢慢扩大钱庄规模,争取在一个月内将分部开边浙南五府,并向整个江南发展。”

    “下官明白。”沈继荣说完就告退了。

    朱聿键站起身来,对着众多百姓拱手道:“各位父老,本王刚刚得到消息,债券已经全部认购,看来大家是买不到债券了。不过将钱存入钱庄,一样可以帮助本王,钱庄将给大家每年一厘的利息。”

    “存入钱庄?还有一厘的利息?”这样的存款付利息方式,比起现有的各地钱庄存钱还要保管费的做法大相径庭。众人皆交头接耳起来,将手中没用的闲钱都存入钱庄,不但可以帮助到唐王,还能让自己的钱生钱,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希望去钱庄试试看了。在朱聿键的规劝下,百姓们很快就散去了。

    朱聿键刚回到王府内,就听到传报说陈式舫和吴城都来了,询问应该先见哪一个。朱聿键摆摆手道:“让他们两个都进来吧。”

    很快陈式舫和吴城都进来了,他们并非是一起来的,只不顾恰巧碰到了而已。见到两人都站在台阶下,似乎吴城还夹着一卷图纸,应该耗费的时间更长,朱聿键所想先看向了陈式舫。

    “陈老板,你来这里做什么?最近海贸公司的事情不是很忙吗?”朱聿键先问道。

    陈式舫看了看旁边的吴城拱手回答道:“回禀王爷,我听说王爷府中钱财不足,特来报效。”

    “哦?报效?你打算报效多少?”朱聿键听说这个因为少赚钱都能抱怨的商人,竟然要开口说报效他感到很有趣,不禁想要逗逗他。

    陈式舫似乎要有思想准备,他咬咬牙说道:“草民打算报效一百万两白银。”

    “什么?”朱聿键吓了一跳,对于这些与他合作的商人,夜枭都是重点监控的,以防被他人所趁。陈式舫的家底他也打听得清清楚楚,之前投入了大笔钱财在海贸公司上,如果陈式舫再付出一百万两,等于是倾尽家财了。一个看上去那么贪得无厌的商人,竟然会倾尽家财报效自己,这让朱聿键怎么也想不通。

    看到朱聿键吃惊的样子,陈式舫就知道他的想法了,他拱手说道:“王爷不必吃惊,实际上草民对财富并无多少留恋,那些只不过是个数字而已。草民所痴迷的是赚钱的过程,是那种奋斗的美妙经历,至于最后能留下多少钱财,我却不在乎。如果王爷钱财不足,我自然愿意报效全部身家,反正我也明白,就算陈家没饭吃,王爷也不会不管我的。”说到最后,陈式舫不禁自嘲了一句。

    “其实唐王府的财政并非你们所想的那么不堪,我只是不愿意停下领地内建设和移民其中任何一项而已。如今两大商帮已经认购了所有的债券,我的资金也就充足了,不需要你们搞什么报效。”朱聿键摆摆手:“唐王府所制定的法律有明确规定,保护个人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就算是我也不能随意剥夺他人财产,这是明确无误的。如果你真的想要报效,不如尽快把海贸公司建起来,给我多赚些钱是真的。”

    “王爷仁圣千古所未有,陈某受教了。”陈式舫感动得都快哭了。想想平日里那些朝廷官吏的横征暴敛,对他们这些没有朝廷势力的商人随意欺压,自己还要陪着笑脸给人家塞银子。如今自己主动报效,王爷却绝不接受,其中高下何止以道里计,他暗暗下了决心,要尽快结束河南的各种业务,把自己的产业都搬到浙南来做。那些商铺低价出售也没有关系,就卖给李春玉当便宜了老朋友好了。

    朱聿键又安抚了几句,陈式舫这才告退。等到陈式舫走了,朱聿键才转过头来对吴城说道:“吴管事,你到这里来做什么?难道也是为了报效?”自从吴城被评定为诸人之中最高的三等工匠之后,他就被任命为唐王府管事,专门管理船厂的造船事宜了,所以朱聿键才会如此叫他。

    吴城摇头笑道:“本来是有这个打算的,不过看到那位商人一百万的报效王爷都不要,我这点小钱自然拿不出手了。”

    “吴管事太客气了,你们是凭手艺吃饭,自然不如商人赚钱快。”朱聿键道:“不过我更加倚重你们,尤其是吴管事这样的造船高手,你今天恐怕不是只为了报效而来吧。”

第二百七十二章吴氏的私藏() 
吴城犹豫了一下说道:“不是的,我还想献出一张海船图纸。”

    “海船图纸?拿来我看。”朱聿键来了兴趣,连忙过来查看。

    吴城一边打开图纸一边说道:“我听人说海船越大贸易越好做,赚的钱也就越多,所以才献出来这一份。”

    朱聿键点着头,心里却是暗暗纳闷,这个老头怎么会有大海船的图纸。当初自己费尽心力设计出一艘六号战船也只有五百料而已,当时有更大的海船图纸他为什么不拿出。如果这是老爷子最近自己设计的也不对,似乎这位老者没有这样的实力。

    朱聿键仔细观察着那份图纸的外层,纸的边角已经微微泛黄,似乎是有了些年头的样子,这更让他肯定不是近代之物了。当整个图纸展开的时候,看着那在巨大的船体和多达六根的桅杆,朱聿键不禁失声惊呼:“郑和宝船。”

    郑和宝船这是一个让多少后世华夏人魂牵梦绕的名字,那个曾经在十五世纪威震大洋,开启华夏大航海时代的名字,几乎是每一个华夏人的骄傲。而因为明朝海禁而被明成祖下令摧毁的宝船和图纸,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谜题。

    在当年描写郑和船队的寥寥资料之中,后世的人们能够看到其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数据,借此计算其排水量达到了一万多吨。当然华夏帆船的长宽比都到2。5到3。5之间,欧洲帆船这普遍在4到4。5之间,郑和宝船更是最低的长宽比2。4,这样的船速度肯定是个大问题。

    后世就有人依照速度的经济性问题,以及木材的受力问题,提出郑和宝船根本不可能达到那样的吨位。因为按照计算,最为科学的木制帆船,其吨位也不可能超过五千吨,这还是十九世纪的技术,而以这个时代的欧洲造船技术,两千吨就应该是极限了。

    郑和宝船的大小之争,在网上曾经被闹得沸沸扬扬,朱聿键也曾经关注过一段时间。对于这艘谜一般的大船他也是充满了兴趣,不过在他凭借专业知识计算之后得出结论,除非采用钢制龙骨和肋材,否则木材的承受能力根本就达不到,但是以郑和宝船的参数采用钢铁,动力就根本不够行驶所用了,因此他当初是小船派的支持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