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140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40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被区别对待,哪怕另外那个人是自己最好的姐妹也不行。

    对于这个在朱聿键看来尚未成年的才女,他也有着不小的好感,不过如今在这个紧急关头,他却没心情谈情说爱。两人正说话间,李际遇急匆匆走了进来,他一看到朱聿键就跪倒说道:“王爷在上,属下来迟还请恕罪。”

    “没关系,你是否带了与大沽寨联络的信鸽?”朱聿键询问道,自从发现通讯系统落后,崇祯又大幅裁撤驿站系统,朱聿键就感觉消息传递实在太慢了。在没有电报之前,朱聿键所能想到最快的通讯系统,就是信鸽传信系统了。

    依靠托庇与封地的那些走南闯北的商人,以及夜枭的网络,信鸽系统被很快安置到东南和西南数省,京城附近也有一个小的信鸽系统,是以大沽寨为核心与朝鲜联络的,这次朱聿键来北京,为了以防万一才带了几只鸽子。

    飞鸽传书迅捷无比,但是也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这个自然环境还相当好的年代,各种猛禽都会成为鸽子的致命杀手,因此每次传讯都要放飞多只鸽子以保万全。当然凭借朱聿键从电影里看来的密码加密技术,至少也算是一战水平的,就算密信丢失别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这些鸽子都是在紧要关头才会动用的传续手段,听到朱聿键如此询问,李际遇心中一沉:“我们带了十五只信鸽,王爷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金蒙联军突破了长城一线,如今正在围攻遵化城。”朱聿键轻描淡写的说出这个消息,引起了众人的惊呼。

    “如果那些建虏打到北京城怎么办?”商景徽不安的问道。

    “放心吧,就算他们打过来,也没法攻入城中的。”朱聿键笑着安慰道。不知为什么,看到他自信的笑容,商景徽原本慌乱的心情很快平静了下来。

    就在京城侦骑四出,探查遵化方向的情况时,在鸭绿江畔的另一场战斗正在展开。在一连查探了两处水流缓和处,都发现了坚固的堡垒之后,阿敏和莽古尔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立刻派出更多侦骑,沿着河道向上下游两个方向探寻。

    八旗军侦骑不敢怠慢,夜以继日的赶路查探,经过五天的查看侦骑都带回了消息,所有水流缓和处都有大型堡垒安置,整条水路上总共有六处堡垒,但是山地方面并未探查。

    收到这个消息,阿敏与莽古尔泰商议道:“莽古尔泰,你说咱们应该如何下手?现在渡河的河口都已经被封锁了,我们要度过宽阔的鸭绿江进攻堡垒,损失一定不小。”

    “不如我们走山区绕过去。”莽古尔泰建议道。

    阿敏摇了摇头:“朝鲜军会注意不到如此明显的漏洞吗?长白山区形貌险峻,我们又都是骑兵,要想从那里过去就必须放弃马匹。更何况对方在山区或许同样有堡垒,我们的目标这么大,到时一旦进退两难,很可能遭到对方的围困。”

    莽古尔泰闻言大惊:“照这么说来,咱们岂不是没办法了?”

    “那也不是。”阿敏冷笑道:“朝鲜北方虽然多山,但是靠南的海边的地形平坦那里更适合我们的骑兵冲锋。鸭绿江入海口处虽然河面宽阔但是水流平缓,也没有堡垒驻守。更何况现在已经快要入冬了,正是枯水期的时候,河面宽度不会超过五十丈,只要我们扎筏子过去,还是没有问题的。”

    “对呀,咱们就从那里过去,让朝鲜人知道知道,没有什么堡垒挡得住咱们八旗精锐。”莽古尔泰此话一出,两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八旗骑兵和汉军重新集结起来,开始在鸭绿江河口处打造木筏,同时派出侦骑,隔江查看对面军队的调动情况,以防止朝鲜军队有了防备。让阿敏非常满意的是江对岸似乎没有人察觉,朝鲜军队甚至连个巡逻队也没有出现过。

    后金军队放心大胆的扎起木筏,选择好了渡河的地点。阿敏心思缜密,他对莽古尔泰说道:“兄弟,我先带上一千骑兵和汉军一起过河,等我在对面立好了阵势,你再带人过河怎么样?”

    “有这么麻烦?咱们一起过去就行了吧。”莽古尔泰感觉这样做有些小心过度了。

    阿敏摇头道:“你我兄弟反对进攻大明,这才来了朝鲜,如果真的出了问题,咱们四大贝勒的位置还能保住吗?所以呀,小心无大错。”

    “明白了,不过你是主帅,先留在这里比较安全。我先带人过去,万一真的有埋伏,你也好接应我。”莽古尔泰提议道。

    阿敏感觉这样分配也有理,莽古尔泰有勇无谋,让他支援自己还真是办法不多,他只好点点头同意了。

    已经有了定计,大军即刻开始了渡河。因为已经到了深秋时节,水温都快要结冰了,直接涉水渡河会非常寒冷,更何况八旗骑兵多穿棉甲,这东西一旦吸水相当沉重,所以就算水深只到腰际,也必须做木筏以隔绝冷水。

    相比于人员,用木筏运送战马要困难得多,基本上能坐十个人的木筏装上一匹战马,还能勉强再坐两个人就不错了。幸好第一批过河的人中,只有一千名骑兵,虽然后金骑兵都是三马配置,用木筏也能勉强运送了。

    开始渡河之后,阿敏始终提心吊胆的站在江边小山上,查看着江对岸的情况,心中暗暗担心,生怕从哪里窜出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来,对着他们半渡而击。阿敏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直到莽古尔泰率领的一千八旗骑兵和五千汉军全都渡过河去,也没有发现敌军的踪迹。

    看着莽古尔泰将渡河的军队重新编组列成阵势,在河边一片开阔地上站住了脚,阿敏长长松了一口气,他挥手发出命令:“全体渡河,先过马匹。”

第二百九十九章前锋接触战() 
八旗骑兵马匹众多,第二次渡河比第一次耗费的时间还要长,为了让马匹便于管理,阿敏命令先让马过河,由对面的骑兵看管在将士兵渡过河去。

    这样的想法在平时非常正确,但在有突然情况时候,就会显得手忙脚乱了。就在阿敏大军陆续渡河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了喊杀声,一群数量不少的步兵,快速的推进了过来。

    见到有朝鲜军冲来,莽古尔泰立刻命令戒备,同时将自己的一千骑兵放到了左翼,随时准备出击。按照八旗骑兵的惯用战术,他们将从侧翼偷袭敌军,以骑射工夫搅乱对方阵型,然后再让步兵上前扩大战果。

    见到对方越来越近,莽古尔泰眯起了眼睛,他感觉对方的朝鲜军队似乎有些不同,至于是什么地方有不同,他却说不上来。对面的军队武器都是朝鲜军制式武器,军服也是毫无二致,但莽古尔泰看在眼里感觉就是有些不一样。

    很快莽古尔泰就反应了过来,这支军队与平时朝鲜军最不一样的地方是训练有素。按照往常的朝鲜军队,那都是临时征召的农民,排出队形松松散散,脚步杂乱无章,一看就是乌合之众。

    反观今日的朝鲜军队,队列极为齐整,士兵之间保持的距离都完全一致,再看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行进间丝毫不乱,这样的军队无论从任何地方看都会给人同一种感觉——训练有素。

    一支训练有素的朝鲜军队,也只会让莽古尔泰感到些许惊诧而已。在他看来八旗骑兵就是天下无敌的代名词,野战中根本不会有任何敌手,对面的敌人就算精锐,也只是多费些手脚而已,根本不会造成太大的困扰,只不过如今主帅阿敏尚未过河,他不敢轻举妄动。

    莽古尔泰虽然有勇无谋,却也不是傻子,对方敢于以步兵靠近名震天下的八旗骑兵,必然有所依仗。如今莽古尔泰最大的任务,是掩护阿敏的主力骑兵渡河,绝不可以擅离职守。否则万一对方是调虎离山之计,将他调走之后,再派军围剿阿敏的骑兵,他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八旗骑兵已经过河了上千人,这个情况似乎在对方的意料之外,当发现一排衣甲鲜明的八旗骑兵站在那里,随时准备出击的时候,对方的主帅似乎有些犹豫。在距离后金阵型尚有两里路的时候,他们突然停了下来,在犹豫了一阵之后,这些士兵竟然开始缓缓后退。

    此时经过计算,莽古尔泰也已经大致清楚了对方的数量,这支军队应该在五千人左右,显然是无法对后金军队构成威胁的,只要出击就能有所斩获。看了看身后已经渡过了大半的阿敏部队,又看了看即将退走的朝鲜军队,莽古尔泰对着一个汉军佐领说道:“你们严守阵线,等到阿敏贝勒前来再行决断,我去消灭这种朝鲜军队。”

    也不等对方回答,莽古尔泰唿哨一声,带着千名八旗骑兵陡然加速,朝着那支朝鲜军队追去。双方的距离本来已经拉大到了三里多路,但是骑兵马快,仅仅一刻钟时间就追了上来。

    见到八旗骑兵越逼越紧,那支朝鲜军队停止了后撤,开始密集的集结起队形,做对抗的准备。

    “冲上去,打散他们。”莽古尔泰呼喝着,打算带着骑兵队伍如往常一般,从对方的阵型旁滑过,利用骑射工夫慢慢消耗对方的人数。然而这支军队的精锐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见到八旗骑兵靠近,这支军队并未显得如何慌张。

    刀盾兵很快冲前组成一道道盾墙,后面的长矛兵就将三米的长矛后端插入地面,将枪头斜刺向前,从刀盾兵的缝隙间伸出来,而在后面大量的弓箭手张弓搭箭,斜向了四十五度的天空。

    “放箭。”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阵中央的三千多名弓手同时放箭,密集的箭雨犹如飞扑而下的苍鹰,冲向正在高速移动中的敌人。朝鲜军队使用的角弓,本就比后金的骑弓射程远,加上又是四十五度角仰射,其射程更是不得了。最致命的是指挥官计算了提前量,当这一波箭雨铺天盖地的落下时,莽古尔泰的骑兵队刚好抵达那片区域。

    密集的箭雨从天而降,带着巨大的惯性射向骑兵,这无形中增加了羽箭的穿透力,让原本破甲能力很低的羽箭有了更大威力。一波箭雨射过,虽然身穿棉甲的八旗骑兵损失不大,但没有披甲的战马却倒了霉,至少有两百匹战马被命中,哀嚎着倒了下去。

    莽古尔泰被吓了一跳,但使用这样的仰射需要距离,骑兵们加快马速一瞬间就冲了过去。但随后迎接他们的情况则更加可怕,密集的盾牌阵抵挡着八旗骑兵的骑射工夫,道道箭雨却难以奏效,偶尔有被射中无防护区域的刀盾兵,很快就被救走,紧接着新的一名刀盾兵会填补缺口,让对方的攻击毫无用处。

    如果对方只是被动应对,莽古尔泰还能应付,但很快他们又出了新的招数,一些朝鲜士兵在阵地中居然转起了飞石索,当八旗骑兵经过的时候,他们直接抛出飞石索,不管是被石头命中,还是被皮索缠住马腿,对于高速冲锋的骑兵都是个噩梦。

    幸好八旗骑兵的骑射距离大约在五十米左右,这里已经是飞石索的极限距离,准头和威力都会大打折扣,但即便如此八旗骑兵两轮冲击下来,还是有数十人落马。这样的损失虽然不大,对士气的打击却是严重的,朝鲜军方面则正好相反,有了反击的能力,他们的阵型自然更加稳固了。

    见到情况不对头,莽古尔泰立刻放弃了进攻,带着骑兵返回了本阵之中。见到八旗骑兵撤退,这支朝鲜步兵再次起行,向着远方撤退。这个时候的阿敏已经渡过河来,并看到了莽古尔泰与对方作战的大部分情况,他看得也是暗暗吃惊,没想到两年不见,朝鲜军队已经成长到了这样的地步。他甚至开始担心,如果朝鲜军队都变成了这种素质,劫掠朝鲜是否还有可能。

第三百章半渡而击() 
“二贝勒,朝鲜人比以前厉害了许多啊。”莽古尔泰奔驰到阿敏身边急切的说道。

    阿敏也紧皱着眉头:“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我敢肯定这两年朝鲜发生了大事,而且这样精锐的军队,在朝鲜数量也不会太多。”

    “这么说,只要打败了这支军队,朝鲜就失去了抵抗能力?”莽古尔泰询问道。

    “我还不敢肯定,不过我们要做好必要的打探,万一有问题就立刻渡河返回。”阿敏是非常谨慎的,哪怕他再认为朝鲜军队是鱼腩,也不会轻易放松警惕。

    然而情况不会随着阿敏的设想而走,鸭绿江也不是任由他来去自如的,就在阿敏打算留下一些人,在江边建立一个营寨,用于看管木筏并防止偷袭的时候,后面的士兵突然喊了起来:“有大船。”

    这句话让阿敏吃了一惊,他转头看去,发现江面上一艘巨大的战舰扯满了风帆,迅速的朝着渡口处驶来。此时马匹已经全部过了江,八旗骑兵也过了近三千人,尚有一千多人还在江上行驶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