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158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58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的本意是轻徭薄赋,让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但是因为他的行政经验几乎等于零,好心却办了坏事。因为朝廷对地方控制非常薄弱,几乎达到了历代王朝的最低水平,让地方豪强无法无天,更加残酷的压榨百姓,也让民间起义不断,官军叛乱连连。

    因为朱元璋定下的税收制度,让地方官员没有多少收税的想法。按照规定在政绩考核的时候,多收税不但无功反而有过,加之朝堂上言官虎视眈眈,一旦有些许过错就参上一本,让地方官员小心翼翼,总是抱着不做事就无过的想法。

    民间缺乏管控,造成了地主阶级的独立性强。他们没有多少忠君爱国的思想,只是一味注重自己的私利。这些人的行事没有管控,出了问题罪名是国家的,巧取豪夺得实惠是自己的,这让他们得以肆无忌惮的压榨百姓。

    这样的国家形式造成了民间富商豪阔之人众多,国家却贫弱不堪。富豪们非但对国家发展没有贡献,反而在吸食国家的血液,等到满清打过来的时候,又是这些人纷纷投降效忠新主子。

    国家的赋税打了定额,造成财政吃紧,国家没有钱就无法修缮水利,无法征兵扩军。没有水利工程对灾害的抵抗能力差,出了大灾只能百姓自己苦挨,活不下去就造反。国家却没钱训练军队,更是压不下这些反叛,最后只能临时征税。这个口子一开,官员就大肆贪腐,让百姓愈加贫苦,实在活不下去了又去从贼,结果反而壮大了农民军的势力。

    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国家连自身问题都难以解决,更加不可能抵抗外侮了,这也是为什么满清凭借数十万人口,就可以攻灭大明政府拥有两亿人口的民族了。

    这样的制度如何发挥国家的力量,这样的朝廷又如何抵抗外来的侵略,朱聿键越想越是心烦,他发现将所有的设想综合到了一起,得出了可怕的结论。要想拯救华夏民族,让华夏江山存留下来,不受外族的侵略和压迫,唯一的方法就是推翻大明朝廷,扫清一切障碍从头来过。这就像一台电脑系统已经崩溃无法修复,唯一的办法就是格式化重新安装新的系统一样。

    “我是一个华夏人,不是一个大明人。”朱聿键想到这里心中豁然开朗:“我为什么要维护朝廷的存在,这个腐朽的朝廷已经无法解救,那就让他倒下好了,我要做的就是保留华夏的传统和衣冠,让整个民族浴血重生,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朱聿键终于确定了自己新的人生目标。皇族的身份不足为贵,整个民族的繁荣才是他的毕生追求,在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始终在追求的目标究竟在何方。

第三百三十七章关宁军撤离() 
朱聿键在书房里深思,甚至连饭也不吃,这让八贤王府内的众人都感到非常着急,木兰卫和铁壁卫的人都汇聚到书房门口,静待他的消息。当朱聿键走出书房的时候,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此时的他再非早上愁云惨淡的摸样。现在的朱聿键脸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眼眸中充满着自信和果决,很显然他已经走出了内心的矛盾,他彻底想通了。

    “王爷你没事吧。”郝玉兰上前询问道。

    “没事,只是我现在肚子饿了,快吃饭吧。”朱聿键笑着说道。

    就在朱聿键将自己关在房间中一整天的时候,豪格的骑兵刚刚越过天津卫。正黄旗大军沿着官道缓缓前行,丝毫不顾及明军的阻拦,实际上沿途各个卫所城池都是谨守自己的地盘,根本不敢出来迎敌,哪怕他们在附近的乡村中烧杀抢掠也装作没看见。

    豪格志得意满的坐在马上,心中无比的畅快,他幻想着见到代善之后,又能弄到多少的财富,心中不免痒痒的。就在这个时候,前队见到了溃退的两千余八旗兵。

    见到豪格的帅旗,残存的官兵竟是伏于道旁嚎啕大哭起来。豪格听说前面有变,赶快纵马赶到了前队,却发现了这群犹如乞丐的败兵,他一连问了好几个人,才得到了代善身死大军溃败的消息。

    得到这个消息,豪格惊得肝胆俱裂,他本来以为一万八旗军进攻那样一个小营寨只是半天的事情。之所以派出这么多人,基本上是因为财物太多需要运送的原因。豪格本是想着带兵去帮代善搬东西,没成想却得到了兵败的消息。

    得知敌军强大无比,豪格也不敢再进军,只能带着那些残兵撤回北京城与皇太极汇合。皇太极得知代善已死,进攻大沽寨的军队大败亏输,也是惊得肝胆俱裂,他万万没有想到明朝境内还藏着如此精锐的一支人马。

    皇太极感到了一种危机,如今大明朝廷已经完全动员了起来,各地勤王军队源源不断的汇聚京师,如果其中战力都是这样高超的,他手下这点八旗军的种子恐怕全部会葬送在此地。

    想到这样的可能性,皇太极禁不住汗毛倒竖,他命令驻扎在北京城外的军队立即撤军。不过皇太极不是蠢人,他知道如果自己急匆匆的逃走,肯定会招来明军的追击,若受了损失还真是得不偿失。他遂令豪格率领三千骑兵虚设营寨以为疑兵,自己则带着大队人马趁夜离开。

    只要豪格能够拖上三五天,大队人马连同辎重都已经远离,到时候就算明军清醒过来也晚了。至于豪格的三千人马都是一人三骑的精锐骑兵,他们要想拍拍屁股走人,明军无论如何也追不上的。

    就在皇太极决定撤离的同一天,崇祯也下发了正式诏令,声称袁崇焕勾结后金,企图颠覆大明京师、纵兵劫掠、私自议和、擅杀皮岛总兵毛文龙等十条大罪,将其正式收押,只等皇太极大军撤退后再开刀问斩。

    朱聿键本来日日都在苦劝崇祯,希望他能够回心转意。但是东厂和锦衣卫都是崇祯的心腹,他们搜集到的情报很难被推翻。更加上因为袁崇焕抵达京师过晚,结果让城外那些皇族勋戚的农庄田地纷纷被毁,他们怀恨在心落井下石。

    这些享有国家极高俸禄和便利的勋戚大臣,丝毫没有为国家着想的意思,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利益受损,就要找人出气,却不考虑国家利益是否会受到伤害。在崇祯表露出要治罪袁崇焕之后,这些人纷纷上表告状:“称袁崇焕名为入援,却听任建奴劫掠焚烧民舍,不敢前去阻拦,城外的外戚勋臣的庄园土地被建奴军蹂躏殆尽,实乃同谋。”

    崇祯接到这些奏折也是大怒,结合着东厂和锦衣卫的情报,让他对袁崇焕更是切齿痛恨,这才有了那份斩首的诏书。其实崇祯和那些勋戚也不想想,守卫北京那是京营的事情,让皇太极突破而入的是山西的守军,于袁崇焕有什么责任。可是皇帝一怒,才不管谁有责任,他对谁看不顺眼,谁就必须要死。朱聿键再次看到了君主制的弊端,以及那些王公大臣们腐朽堕落,这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心。

    就在诏书发出的同一天,祖大寿和满桂都接到了这个消息,两位关宁军中现今的最高指挥官凑到了一起商议此事。

    “满桂兄弟,如今袁督师下狱,我看咱们也难逃责罚。”祖大寿叹气道:“这位八贤王保证帮忙,却又变成如此境况。”

    “祖大哥别说这种话,朝廷始终是天子决断,八贤王也没有办法。更何况是东厂和锦衣卫的情报,最近又在大臣中间闹得沸沸扬扬,许多人趁机弹劾袁督师,八贤王也是难以招架。”满桂始终记得朱聿键的救命之恩,此时才会为他说好话。

    “现在袁督师必死无疑,难道我们也要在这里等死不成?我看不如散伙,让那些大官去保卫京师吧。”祖大寿气得拍案而起朗声说道。

    “没错,我满桂投靠朝廷,为得不过是安稳的生活。如今朝廷已经腐朽如此,我等也不愿久留了。我立刻返回辽东,带着族人继续迁徙,此去恐怕相见无期,祖兄见谅。”满桂拱拱手说道。

    祖大寿叹了口气:“如果能够走,我也想走啊。只是我家族规模庞大,人口土地皆在辽东,也只能忍着了。不过京师我是不会待了,咱们今日就一起离开得好。”

    “如此最好,反正皇上也不信任咱们,连城都不让进,咱们索性离开了事。”满桂与祖大寿互相道别之后,两部人马收拾东西立刻起行。

    朱聿键是在半个时辰之后,得到辽东人马已经起行撤走消息的。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朱聿键被吓了一跳,眼下皇太极大军尚在,如今京城安全就靠辽东精锐的关宁军,如果他们离开了,他可不认为那些素质低下的京营能守住城门不失。

第三百三十八章规劝与刺杀() 
“立刻备马,随我去追。”朱聿键吓得赶快命人备马,随后他带着众多护卫一起,骑着马奔出北京城,向着辽东的方向而去。

    朱聿键等人所骑的,都是京城中官家所养的好马,都是最上等的蒙古战马。这些战马平时都由官家专门的马场饲养,以供皇家勋戚出门游猎游玩之用,各个养得都是膘肥体壮耐力十足。

    用这样的战马去追辽东的大军,自然事半功倍。更何况祖大寿全军虽然都是骑兵,但也有辎重粮草需要携带,行进速度不可能太快,因此朱聿键在狂奔了一个时辰之后,就追上来关宁军。

    “停下来,快停下来。”朱聿键一面喊着,一面纵马向着队伍前方而去。他身上穿着金黄色的蟒袍,就算没有打起王爷的依仗,众人也知道他的身份,所以并不怕误会。

    见到朱聿键亲自追了上来,祖大寿连忙命令大军停步,他自己带着一干副将参将迎了上来。“参见八贤王千岁千岁千千岁。”众多将官跪在路边见礼,士兵们也停止前进纷纷跪了下去。

    “诸位平身。”朱聿键亲自将祖大寿扶起来说道:“将军走得好快啊。”

    “末将有罪,还请王爷责罚。”祖大寿低着头拱手说道。

    朱聿键摆了摆手:“袁督师下狱,将军离开乃是人之常情。虽然此事有碍军法,但并非本王所管辖,所以并无怪罪的意思。只是如今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我等不能以个人的得失行事,一切当以大局为重。”

    “末将知罪了,只是袁督师”祖大寿还想说话,却被朱聿键制止了:“祖将军请放心,本王必定保得袁督师一命,还请将军为国家计,返回京师布防。”

    “王爷能保袁督师不死,末将代表数万关宁军谢过了,至于返回京师却是万万不能。”祖大寿摇头道:“如今因为袁督师被抓,军心士气已然衰落,就算再次对阵建奴大军,也只不过是送死而已。末将唯一能做的,就是守住密云,与京师遥相呼应而已。”

    见到祖大寿已经退了一步,朱聿键也只好点头:“如此多谢祖江军了,本王也不久留,即可回到京师,全力营救袁督师。”

    “多谢王爷。”祖大寿、何可纲等众多关宁铁骑将领纷纷施礼。

    “对了,为何不见满桂将军。”朱聿键问道。

    祖大寿摇了摇头:“满桂将军已经对朝廷彻底心寒,他走了另一条路去召集部众,打算脱离大明控制继续迁徙去了。”

    听到祖大寿的解释,朱聿键不甚唏嘘,一支精锐的蒙古骑兵就这么没有了。可是满桂军又不比祖大寿所部,他们身为蒙古骑兵并不需要携带过多给养,作战来去如风移动速度极快,就算他的战马再好,也是追之不及了。

    朱聿键转身打算离开,他忽然想起自己未来的作战构想,精锐的关宁铁骑也是必须拉拢的对象。如今他对八旗兵的战斗力有了全面了解,也知道了自己当初计划很难实行,所以支援关宁铁骑,让他们能够抵挡住对方的进攻,是非常有用的。

    想到利用关宁铁骑牵制住皇太极,自己就能争取到发展时间,朱聿键又凑到祖大寿耳边低声道:“本王与朝鲜已经达成协议,如果祖江军将来有任何困难,可以遣使去平壤接洽,朝鲜军必定给予全力支持。不管是军器还是粮草,皆可敞开供应,切记切记。”

    祖大寿听的眼前一亮,他脱离京师最怕的就是天子震怒之下,断了关宁军的粮饷。如果关宁军因此而溃散,不但宁锦防线会功亏一篑,就连他们在辽东的家人难以保全。如今有朱聿键这句话,他的心里就有底了,不过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也非常深,祖大寿隐隐感觉到其中有什么问题。

    朱聿键并未在关宁铁骑的军中停留太久,在与祖大寿说了一番话之后,他又快马加鞭的返回了京师。刚刚进门家中管事就送来了一封密信,这是夜枭在京中情报系统给他送来的加急密信,上面还封着火漆。

    朱聿键连忙烤化火漆将里面的信纸抽了出来,一看之下他大吃了一惊。原来自从在云台召见时,朱聿键想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