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190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90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多数都是科普知识,并无多少实际作用,但引起普通人的兴趣是没有问题的。

    除此之外还有朱聿键特别要求的一个版面,专门书写建奴入侵的暴行,这是朱聿键为了将来抗击建奴做的舆论准备。朱聿键没有见识过建奴的残暴,他直接将对日军侵华战争中的各种描述照搬了过来,还真像那么回事。

    将报纸通读了一遍,朱聿键点头道:“很不错,第一次发行就这样好了,等到以后再给我留个版面,我打算写一些小故事发行。”

    “一个版面可不行,这报纸一出就是两版,你打算让我另外一半版面开天窗吗?”商景徽噘着嘴说到。

    “当然不是开天窗,你不会帮我宣传一下产品吗?把浙南出产的特色商品都写成广告登上去,肯定会引起轰动效果的,我会让工厂给你广告费的。”朱聿键笑道。

    “可以赚钱的啊,太好了。我就给你登三版广告,让你多交钱。”商景徽笑道。

    朱聿键摇摇头:“小姑娘别太贪心了,广告多了会令人反感的,我看只有一个版面的广告,价高者得赚的更多,另外每次出售三个月的版面广告,这样免得每天都要换广告麻烦。”

    “对啊,你还真是聪明。”商景徽笑道,不过登广告是下次版面的事情了,第一版就这样发了出去。

    第二天一大早,陈九如往常一般,挑着箩筐进程卖货,他是个住在郊区的小商贩,专门经营日用百货。每天早上他就会挑着满满的货物,到宁波府城最繁华的一条大街上,撂地摆摊子。

    陈九如往常一般讲挑子放在了一家药铺和一家绸缎庄的中间,这里是他经常摆摊的地方,与两家店面也颇为熟悉,甚至见到掌柜还会打个招呼。他将箩筐打开,把那些针头线脑的东西铺开,坐等着生意上门。

第四百零五章宁波日报() 
刚刚一会儿工夫,陈九如就看到了绸缎庄的赵掌柜走了出来,不过他并非如平时一般,拿着自己拿两个锃光瓦亮的铁胆在手里晃,而是拿着一大堆纸。

    看到这种反常的情况,陈九凑了过去笑道:“赵掌柜你老发财啊。”

    “啊,陈货郎啊,你来得这么早,又把摊子摆上啦。”赵掌柜被声音惊动抬起头来,发现眼前站着的正是陈九如。

    陈九如呵呵笑道:“赵掌柜也早,您这么一大早拿着一堆纸,这是去哪里啊。”

    “这不是纸,是宁波日报。今天刚刚开始发行的,我铺子也代卖,我这不买了一份看看,还真是不错。”

    原来从今天清晨开始,大街小巷不少店铺的柜台上就多了一大摞报纸。因为报社向许多摊贩推荐了报纸发售,并许诺卖出有抽成,卖不出去允许退货,那些商贩都欣然接受了,赵掌柜的绸缎庄就是这条街上代卖报纸的五个商铺之一。

    “宁波日报?是个什么东西?”陈九如挠着头问道。

    “这东西上有时事,有各地商情,还有。”赵掌柜道:“你不是参加过夜校了吗?也来一份看看?才两个大子一份,相当便宜啊。”

    陈九如摆摆手:“赵掌柜见效了,我学得那几个字,怎么看得懂这么大段的文章。”

    “你不是学了拼音吗?这里每个字上都有拼音,我本来认字也不多,这报纸却看得下来。”赵掌柜将报纸递了过去,他指着最后面那一段说道:“你看看这里么还写了去年建奴在京师附近的种种恶行,真是令人发指啊。整个的城镇被屠灭,这还是人吗?”

    陈九如伸头过去看了几眼,发现那些不认识的字果然可以通过拼音认下来。虽然拼读比较麻烦,但能看懂大篇文章还是让他颇感兴奋。“这个宁波日报还真不错,也给我来一份。”他每日在这里等着卖货,闲来无事也是气闷,有这个东西就好多了,足以打发时间。

    宁波城内对宁波日报产生兴趣的人还有很多,如今大家都有闲钱,也喜欢找个乐子,而报纸正好填补了这些精神上的空虚。在发行报纸的同时,印刷厂也开始同步发售华夏字典,各学校包括夜校也接到了全面普及查字典技巧的要求,以此来补全拼音报纸的不足,同时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

    陈九如没有想到,他买得那份报纸才看了一半,竟然被顾客以五个铜板的价格买走了。商景徽也没有想到,第一期试发行的十万份报纸,一个早上就被抢光了,一些商铺甚至找来要求加印。

    本来商景徽不知道能卖出多少,打算只印一万份的,这还是朱聿键的提议下,她抱着亏本的想法,才多印了这么多,结果还是如此抢手。一份日报是每日都有的,加印是不可能的,她只好答应明天多印一些。

    这一天商景徽的工作热情很高,她指挥着那些找来的文人,将明天的报纸也编辑了出来,然后直接催着排版,给印刷厂下达了三十万份的印刷任务。没想到第二天清晨报社刚刚开门,竟然有商铺的伙计在等着领着报纸,连送去都省了。

    在新的报纸上,不但开始出现了广告版面,还有朱聿键亲自写的一篇小故事。这个故事是朱聿键乱编的,读过许多网络的他,编这种小故事相当轻松。他只是描写了一个华夏的年轻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到达了美洲,并在那里发现了金矿。里面的情节大多照搬后世的狗血剧情,这些东西在后世已经烂大街了,如今却还是相当新鲜的。

    朱聿键希望依靠这样的故事,想要吸引百姓们对外探险的兴趣,让华夏人能够走出去,创建自己的大航海时代。事实证明狗血剧情之所以被反复引用,以至于到了烂大街的地步,是因为那是真正的经典剧情,能够吸引人引起共鸣的存在,结果朱聿键这篇漏洞百出的小文章,竟然一下子火了,这份报纸被百姓们争相传阅。激起了不少年轻人的雄心壮志。

    得到这么好的反响,朱聿键也是大喜过望,他不知道自己居然还有当作家的潜质。随后他的写手生涯一发而不可收拾,甚至写起了长篇,情节他大致选自金银岛,只是人物都改成了华夏人。

    在这部同样叫做金银岛的里,他将一个华夏少年偶然登上了一艘海船,开始了航海生涯,不畏艰险最终挖到海盗财宝的事情写得相当生动,其中还加入了许多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奇异景色,将航海生活写得令人向往。

    这部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只是初学者的水平,但其中的写作方式和内容在这个时代确是破天荒的。它很是吸引力一大部分人,不少人成了报纸的忠实读者,甚至有人就为了每天如豆腐块那般大的,专门买报纸。很快说书先生们那些陈旧的评书就不能招揽客人了,大家纷纷都在议论这部关于航海的。

    一些头脑灵活的说书先生,将这部金银岛变成了评书,每日在茶馆里述说,果然吸引了许多人,只不过他们大部分用惯常的评书手法去编撰,将一本冒险编的犹如武侠,也惹出了不少笑话。

    商人们同样在关注宁波日报,他们当然不会只为了而买报纸,报纸上所写的各地商情,让他们如获至宝,而朱聿键特意加上去的,在欧洲地区香料、丝绸、瓷器和茶叶的价格,也让他们啧啧称奇。商人们这才知道,为什么欧洲船只冒着极大的风险,航行万里跑到东方来做生意,因为那些商品买回欧洲所得回报,简直如同抢钱。

    许多华夏商人,尤其是海商开始琢磨起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尤其是做欧洲贸易,这样的风险虽然大,利润却足以让他们心动。很快宁波帮和龙游帮的几个大佬一起来找朱聿键了。

    听说沈仲文、虞世枫、林庆怀和吴正鑫四个人联袂而来,朱聿键也是吃惊不小,这两大商帮本来可是对立的,今天居然一起来见自己,他完全想不出是为了什么事情。

第四百零六章远洋贸易() 
朱聿键连忙命木兰卫将四人引到银安殿内,四人叩头之后被朱聿键赐了座位。“上次宁波商帮和龙游商帮在本王危难之际,肯于出手相助,认购了所有债券,本王还未道谢。”

    “王爷客气了,这本是我等应该做的。”沈仲文笑着回答。

    “上次的事情的确很谢谢大家,如果大家需要用钱,现在就可以兑换债券,我会足额付给利息。”朱聿键以为这两大商帮的人是因为资金不足,想要过来赎买债券的。

    龙游商帮大佬吴正鑫笑道:“王爷客气了,实际上那些钱都是帮内大商们凑得,分摊到个人也没有多少。自从跟着王爷以后,我们赚得钱远远不止这些,还算不上什么。”

    “哦?”朱聿键有些奇怪了,这些家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上次购买了债券都没有上门来。自己急着去京城,也没来得及与他们聊聊天,结果今天这些人居然过来了,这是什么情况。难道还有比债券的资金更加严重的问题?

    朱聿键疑惑的看着几个人,等着他们说出来意。林庆怀脾气最直,他首先说道:“大家有事情就说嘛,王爷每次都是支持我们的,难道这次会例外不成。王爷,我们来是希望能开辟海外贸易航线,比如与欧洲贸易。”

    “欧洲贸易?”朱聿键听了他们的这些话,立刻就明白了过来。看来自己在报纸上的一系列后招,终于开始发挥作用了。看到华夏的各种商品,在欧洲是那样的畅销,这些人已经心动了。

    “是的,我们希望开辟欧洲航线,去那边进行贸易。”虞世枫说道:“我们已经雇佣了几个葡萄牙海员作为我们的向导,他们可以帮我们联络,在葡萄牙的港口进行补给。”

    “大船有没有?这可不是在家门口航行,必须要有大海船,而且是需要安装大炮的武装商船。”朱聿键询问道。

    “回禀王爷,我们宁波商帮已经从船厂订购了不少船只,这次我们打算派出十二艘两千料的海船进行贸易。这些船都是福船型的,适于海上运输。”沈仲文解释道。

    “我们龙游商帮刚好也订购了六艘两千料大船,下个月就能交付了。”吴正鑫也笑嘻嘻的说到。依靠陆上运营的龙游商帮,居然早就订购了海船,很显然他是不满足于目前的势力,早就打算向海外发展了。

    朱聿键点头道:“十八艘两千料大船,这很好啊。既然你们有了向导,又有大船,而且不缺物资,为什么还要来找我?”

    “王爷,我们早就打听清楚了,这一路去欧洲有万里之遥,差不多一年才能往返一次。途中到处都是险恶的风暴和海盗,去的人十不存一,所以我们希望王爷能够卖给一些火炮,让我们能有自保之力。”沈仲文说道。

    旁边的吴正鑫还解释了一句:“据说欧洲各国惯例,商船都可以携带火炮,不知咱们是否可以。”自从朱聿键给两帮划分了势力范围之后,他们之间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甚至因为两帮都认为自己成了八贤王的王商,应该互相合作共同盈利,所以他们彼此主动缓和关系,现在又打算联合出船队,去欧洲捞上一票。

    几人饶了半天圈子,原来是希望能够从军方购买火炮武装商船,以便在海上能够更加安全。只不过华夏对火器向来控制很严,他们害怕犯了忌讳,所以才来王府探探口风的。

    朱聿键看着几个心中惴惴不安的商人,心中在盘算着如何应对。华夏虽然出产各种令欧洲为之疯狂的产品,利润的大头却被那些倒卖的二手商人赚去了。朱聿键一直希望让华夏商人成为其中一员,并依靠货源筹集便利的优势,最终击垮各国海商。如今果然有人挺身而出,要做这个大胆尝试的先锋,他自然是希望鼓励的。

    有需要鼓励的一面也有顾虑,朱聿键很清楚华夏这个时代的海商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兼职海盗工作。万一自己将火炮卖给两家,让他们玩起了海盗,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可是如果不卖火炮,这些人肯定不敢出海,这等于将刚刚兴起的积极性扼杀了,于自己未来的计划有很大影响。火炮究竟卖还是不卖,这让朱聿键一时间犹豫了。

    看到朱聿键不说话,几位商帮大佬心下黯然,他们以为朱聿键有所顾虑,肯定是不会卖给他们火炮了。沈仲文看看其他三人,对着朱聿键拱手道:“我们也清楚国家法度,既然王爷不能出售火炮,我等这就告辞了。”

    “且慢。”朱聿键起身道:“火炮是可以卖的,我只是在担心你们的船都是商船,就算有火炮也无法保护自己的安全,此去依然危险。所以我谋划着划出一部分水师,跟着你们一起去欧洲,并随行保护你们。”

    听说朱聿键要派兵保护,四人大喜过望连忙拜谢。朱聿键摆摆手道:“你们不用致谢,你们一起将货物集中起来出发,这样可以让水师重点保护。另外我在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