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325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25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血团的战士们作战经验丰富,他们甚至在辽东平原上,利用暴雨枪对付过冲锋的满清骑兵,对付这样的冲锋显得游刃有余。虽然只有十几个人,但是铁血团战士们分成两组,交替使用暴雨枪压制对方的进攻,而不需要射击的另一组人则迅速装弹,这样保持了火力的持续性,同时又达到了火力密度,俄军连长一度认为有超过三百名敌人占据了城门,将他吓了个半死。

    双方的交火都在百米左右的距离,实际上没有太多伤亡,但是王瑞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密集的弹雨让俄军冲不上来,而在这段时间内,满桂的骑兵已经冲到了城外。

    人喊马嘶之声阵阵传来,昭示着此战已经没有多少悬念了,骑兵队以极高的速度冲入城门洞,沿着街道狂奔。当雪亮的马刀砍到头顶上,那些俄国青壮首先失去了抵抗意志,他们纷纷扔掉手中的火绳枪抱头鼠窜,战场上的抵抗力量顿时少了大半。

    越来越多的骑兵冲入城中,俄军已经没有了坚守下去的可能,俄军连长只好带着城中的残兵,打开西门撤退。然而在西门外,早有严阵以待的两个骑兵营守候,当俄军残兵冲出城的时候,他们立刻发起了冲锋。

    一拥而上的蒙古骑兵,让俄军士兵彻底绝望了。在平原上使用火绳枪对付骑兵,根本就是异想天开。更何况此时的俄军早已经失去了战斗勇气,许多人为了逃命连武器也放弃了,面对着迎面而来的马刀,他们只能选择举手投降。

    满桂为了不走露消息,将整个城封锁得滴水不漏,想从城中逃走的俄国人,无论是士兵还是居民都被全部缉拿。这次作战的最大依仗就是突然性,他们要凭借着这个时代信息传递的缓慢,打沙俄一个时间差,尽可能多的吞并对方领土,将对方打回欧洲去。

    信息传递缓慢,的确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即使以朱聿键麾下速度最快的消息传递方式,也仅仅是依靠速度能够达到十七节的飞剪式帆船,而此时的华夏科学院,正在解决这个问题。

    在宋应星的全力推动下,有线电报在浙南和福建已经全面铺开,同时在北方各省、高丽省、夷州岛、几内亚岛和澳洲都在大力建设有线电报网和铁路线,以加快信息传递和运输速度,然而这些还不够,因为海洋的阻隔,朱聿键手下的封地被分割成许多小块,难以即使进行交互通讯,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应星率领的电讯研究所经过大量技术验证,决定开发一种通讯方式,让各个被大海隔绝的地区,能够很快的进行通讯交互,而这个被财政司拍板先期投入两百万银元的项目,已经在厦门港首先开始了。

    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宋应星带着许多研究员亲赴厦门港,参加这个巨大工程的开幕。如何联通各地的有线电报网,这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但宋应星是个很有想象力的科学家,在发现从南美洲运回的橡胶,具有绝缘、隔水等多种优势之后,他才决定设计一条能够越过大海的电报线路,海底电报线。

    通过物理学的大量计算,宋应星对海水压力、盐度和温度的腐蚀性都有了很深的了解。为了保险起见,他们的第一条海底电报线决定采取六股钢缆绞线作为支撑,这些钢缆绞线每一条都是有多股钢丝铰缠而成,强度和韧度都非常高,足以承载巨大的水压和腐蚀。

    当然这六股钢缆只是起到通讯的辅助作用,毕竟钢铁对电信号的损耗比较大,如果长途进行通讯,就必须要更大的电信号发射机,这是得不偿失的。实际上作为主线路使用的,那是一根同样绞接而成的红铜缆线。这个最粗的红铜缆线在最中间,周围包裹着六根钢缆组成了海底电报线的核心,而在外层则是厚达两厘米的橡胶外皮进行绝缘。

    这些橡胶是根据化学书上的做法,在其中加入了炭黑,以增强橡胶的韧性和机械性能,达到更高的强度。不过这样的包扎依然不能让研究员们放心,他们在外面又增加了一层黄铜外甲。被称作海洋黄铜的铜锌合金在机械强度上并不算高,至少要差于青铜,但其对海水的抗腐蚀作用却是其他材料难以企及的,因此它被选做了海底电报线最外层的保护材料。

    可以想象使用这样的材料制作海底电报线,其成本是极为高昂的,即使是第一条试运行的电报线,仅仅从厦门到夷州岛,跨越一百三十公里的海底,就需要耗费近两万银元,平均一公里就要一百多银元才能完成。

第六百九十四章融资电报线路() 
宋应星此时就站在一条作为电缆铺设船的千吨级民船上,船只以很慢的速度缓缓前进,众多工人利用船尾的绞盘机,一点点的将线路放入水下。每放下一公里的线缆,就要加装一个用黄铜和陶瓷制作的转接器,同时用橡胶防水垫压实,并在外部铆接黄铜外甲加裹油布。

    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得已,因为没有任何船只能够装下如此长的线缆,而且因为线缆很粗难以卷弯,只能勉强的以数十米的半径弯折,所以船上放不下太长的单根线缆。迫于这样的实际问题,每经过一公里的距离,才必须安装转接器,以将两根线缆连接起来。

    除此之外,转接器外侧还装有一根镀铜钢缆,这根钢缆的尽头是一个浮在水中的圆球。圆球内部是木头外面是黄铜,为得就是让其悬浮在海中十几米以下的地方。一旦有某一段线缆出现问题,潜水员可以方便的将船上钢缆系在圆球末段的拉环上,利用钢缆将海底电报线拉上水面维修,或者是整根更换。

    考虑到了如此之全面,宋应星却依然不放心。实验室的计算毕竟是理论知识,究竟在铺设线缆的时候会出现什么问题,大家谁也不知道。幸好这次铺设活动相当顺利,这艘船在铺设了五公里线缆之后,就不得不回航了,而另外一艘船接替上来,继续铺设工作。

    如今的政务院也算是财大气粗,为这次铺设工作动用了超过二十条千吨级商船,足以三班倒完成这样的工作。已经将进入秋末的海面上异常平静,在电报线铺设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高海况的的危险,这让铺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经过二十多天的连续奋战,穿越海峡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条海底电报线终于顺利接通了。当从新竹港发出的一条内容为“新竹本年秋季收获烟草十万担。”的电报被位于厦门港的电报室译出来,由宋应星当众宣读的时候,所有人都沸腾了。

    这是个划时代的杰作,也是人类信息史上的里程碑,从今以后华夏各地的消息传递时间再非以年月日来计算,而是小时分钟甚至秒来计算了。通过这条信息,陪同而来的财政司副司长沈继荣也发现了一个更大的好处。

    各地的消息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证券交易所,只要这样的海底电报线连通道八贤王麾下的各地,整个华夏,甚至是全世界,证券交易所的消息就会非常灵活,股票和期货股指将能够实时显示各地产业和产品变化,拥有更大的灵活性。

    作为如今唐王银行和证券交易所的掌舵人,沈继荣当即表示只要电报系统愿意加入证券交易所的消息传递,他先行代表唐王银行为这项工程融资两百万银元,并以每个月十万银元的价格租借这条线路的部分使用权。

    沈继荣那是什么人,如今他在财政方面的名声,甚至比财政司的正司长孙鋡还要高。在宁波的商人中间,甚至给沈继荣起了个财神爷的绰号,他可是真正掌握八贤王钱袋子的人,如果他都如此推崇海底电报线,这项工程必然是很有前途的。

    就连宋应星也觉得自己这次没有做错,他当即宣布继续铺设从夷州岛连接几内亚岛,甚至是澳洲的海底电报线路。等到积累了足够经验之后,他们将以上海寨为基础,铺设经过舟山群岛前往宫古群岛的电报线路。借助琉球府连串岛屿降低铺设难度,宋应星打算将电报线一直铺设到九州,然后经过对马海峡铺设到高丽省,甚至与北方各府的电报网络连同。如果未来有可能的话,他们还将越过白令海峡,将电报网铺设到美洲大陆去。

    当然这是个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实现的工程,需要一步步的积累经验慢慢摸索出更加高效和安全的铺设方式,不过这项工程的前景,大家还是非常看好的。

    并不知道在封地内,已经开始了全国电报组网的工作,此时的朱聿键才刚刚抵达了魁北克,并向当地的法国总督递交了由路易十三签署的命令。

    接到这份命令的法国北美总督布朗耶侯爵傻眼了,他看着眼前这群远东人,很难相信这份命令是真实的。可是这份命令下面那个优美的花体签名,以及路易十三的私人印章却确信无疑的表明,这份命令真的是路易十三本人签发的。

    他看了看面前的朱聿键说道:“很对不起,来自大明帝国的八贤王阁下,这份命令委实太过惊人了,让我无法完全相信。我希望能够向国内求得证实,再将此地交接给贵方,不知道是否可以?”

    “你这个人真是啰嗦,难道我们还会假传命令不成?”李际遇显得有些不耐烦,他们在接受哈德逊湾公司的财产时,显得非常轻松,殖民地的人很快就完成了交接。在将据点交给接防的唐军海军陆战队之后,他们就乘船返回了欧洲。

    然而公司毕竟只是商业团体,有董事会的决议摆在那里,他们可以轻松完成交接。面对着国家层面的总督,他不得不小心谨慎一些,万一这些人是乔装的海盗,想要赚取殖民地的控制权,他无法识破诡计回去是会受到惩罚的。

    这个时候一个身穿华丽裙装的欧洲女子转了过来对他说道:“布朗耶侯爵何时变得如此小心翼翼了?我记得你当年在巴黎可是非常热衷于决斗的热血青年。”

    已经三十多岁的布朗耶侯爵看清对方的面容惊呼道:“索菲亚公爵夫人?您怎么会在这里?”

    索菲亚大方得揽住朱聿键的胳膊说道:“我已经决定嫁给大明帝国的八贤王,所以现在我不再是公爵夫人了。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跟随丈夫接收北美殖民地的,不知道你有什么问题?”

    “无论如何,您在法国都是尊贵的公爵夫人。只不过完全交接殖民地事关重大,我不得不先证实这件事情,才能将此时办好,还请诸位谅解。”布朗耶侯爵却表现得非常坚持。

第六百九十五章五大连湖() 
“你可以看看这份大明帝国与法兰西王国刚刚签订的贸易条约,我们现在已经是盟国了。”索菲亚将一份合约副本递了过去。

    布朗耶侯爵看完了合约内容惊呼道:“居然有如此优厚的贸易条款,这是主教大人的签名,感谢贵国对法兰西王国的慷慨。只不过这上面并没有转交殖民地的条款,恕我难以相信。”

    索菲亚笑道:“其实这很正常,陛下此次在股票上亏空了三百万利佛尔,所以将殖民地卖了个好价钱以填补亏空。这种丢脸的事情自然只能写在密约里,只是侯爵阁下的级别不够,我们不能出示这份密约。”

    “既然如此,我坚持要向国内验证情况。”这位总督大人还是非常认真负责的,在原则性问题上决不让步。

    “你真是”索菲亚终于皱起了眉头,结果却被朱聿键阻止了。

    他对布朗耶侯爵说道:“我对你的坚持感到非常敬佩,你是一个合格的海外总督。我们可以在此地住上一两个月,等待你派出人员验证消息,不过我有急事需要派遣一小队骑兵通过殖民地前往西面,希望你能够出示放行的文书。”

    “这是没有问题的,作为盟国我很愿意出具通行文书。我很感谢八贤王阁下支持我的工作,我会招待诸位,务必做到宾至如归。”见到朱聿键不再坚持,布朗耶侯爵松了口气。

    朱聿键和随行的众人只好在魁北克住了下来,而李际遇和三十名铁壁团战士被挑选出来,他们将配备一百匹英国纯血马,以最快的速度将与西班牙开战的消息送到李信掌管的殖民地去。朱聿键不但命令在美洲的各个殖民地做好战争准备,也要求他们派出飞剪船,为国内送去消息。

    见到朱聿键阻止了他们的继续争论,叶纨纨皱眉道:“如果我们继续在这里逗留,船上的货物怎么办?”

    “马匹放到岸上来饲养,这里的环境正好养马。其他的东西都存放在我们在哈德逊湾的堡垒里的,等到情况和平时候再运走。”朱聿键说道:“大战很快就要开始了,现在返航实在太过危险,我想咱们只能在美洲住上一段时间了。”

    众人听说要在这个苦寒之地住上一段时间,都有些情绪低落,朱聿键却笑道:“你们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