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331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31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最靠近乌法的萨马拉和奥伦堡都过小,根本容纳不下二十万俄军,他只好让大部分人都在野外扎营,同时依靠伏尔加河的水上运输,大量运送军用补给物资,准备向乌法展开进攻,然而伊里奇侯爵却没有想到,危险来自于他的背后。

    满桂不想让俄军看出破绽,所以虽然是佯攻萨马拉堡,他却对作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完全按照攻克此地的目标制定计划。农历十月十七日,骑兵师夜袭萨马拉堡,幸存的七门火炮成了最好的偷袭力量。

    因为俄军毫不知情,他们趁夜将火炮推到了距离萨马拉堡仅有八百米的地方,对着城头一顿狂轰滥炸。俄军在城头的只有少量巡逻队,结果自然是毫无反抗之力,等到城内的大队俄军和炮兵赶到城门口的时候,已经有放弃了马匹的骑兵师战士抢占了一段城墙。

    双方围绕着这段城墙,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唐军依靠着手雷大占上风,炸得俄军死伤惨重。而城内俄军凭借着数量优势,一波波的发起进攻,利用射程稍占上风的火绳枪,与唐军骑兵展开对射。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双方火器对射中展现出了燧发枪的独特优势。俄军使用的都是火绳枪,在黑夜中燃烧的火绳成了最好的目标,看着面前一大片星星点点的火绳亮光,唐军骑兵根本不需要如何瞄准,只要找准大概方位射击即可。他们每射击一枪就换个地方,让那些对着枪口火光射击的俄军往往无功而返。

    这等于是明眼人与盲人的战斗,反击的俄军处处受制损失了大量人手,反观唐军骑兵却损失轻微。双方激战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眼看着启明星已经挂在了天空中,满桂知道不能继续僵持了。现在是黑夜中,唐军作战有比较大的优势,一旦天明之后双方的视界会变得清晰,加之俄军可能出现的援军,人数优势便会显露出来,到时候骑兵师就很难脱身了。

    满桂立刻命令缴获的各种火炮拼命发射了半个小时,随后将火炮全部炸毁,所有官兵放弃城墙,骑上战马向南方而去。伊里奇侯爵摸着黑率领官兵打了大半夜,死伤超过三千人结果发现对方几乎是毫发无伤的撤退,这让他大为光火。

    伊里奇侯爵立刻命令集结中的俄军全面向南推进,务必将这支唐军骑兵封锁在伏尔加河与亚依克河之间的冲积平原上,将其彻底消灭掉。同时三万多哥萨克骑兵出击,去寻找和追歼这支骑兵,务必不让其有时间渡过河流。

    俄军的大规模调动,等于了放开了萨马拉到奥伦堡一线,露出了一个巨大的空隙。借着俄军全线向南挺进,将乌拉尔斯克到奥伦堡一线暴露出来的机会,巴特掩护着二十万土尔扈特部族人加速东归,向着乌法的方向而去。

    依靠着大量侦察兵的帮助,伊里奇侯爵手下的近二十万俄军并未发现这个迁徙的族群,让他们得以轻松摆脱了对方离开,但是满桂和朋楚克率领的一万多人,却陷入了绝境之中。

    俄军采取齐头并进的策略,十五万俄国步兵以团为单位列成一条线,将伏尔加河与亚依克河之间的通道彻底封死并步步向南挺进,压缩着满桂等人的活动空间,如果照这样下去,他们将被逼到里海沿岸加以消灭。

    如今摆脱俄军唯一的办法,就是越过亚依克河进入小帐汗国境内,然后再绕道返回唐军的统治区。然而三万多哥萨克骑兵如跗骨之蛆的跟了上来,让他们没有办法安心制作渡河的木筏,情况变得越来越危急了。

    满桂和朋楚克带着人没日没夜的在狭小区域内兜圈子,却依然无法甩脱哥萨克骑兵的追击,幸好朋楚克的族人们对此地异常熟悉,每每能够避免对方的围歼,但是随着包围地域越来越狭小,他们的处境也变得困难起来,满桂不得不找到朋楚克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我们现在被困在这里了。”满桂指着地图上的狭小地域说道:“现在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回头消灭哥萨克骑兵,然后渡过亚依克河进入小帐汗国。除此之外,我们别不生路。”

    “三万多哥萨克骑兵啊,就算我能打得赢,也会把人拼光的,那样回不回去还有什么区别?”朋楚克叹气道。

    “根据侦察兵的回报,土尔扈特部的族人已经安然摆脱了俄军,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就算这里的所有人都死在此地,我们也是胜利了。”满桂对生死却毫不在乎,尽管在最近几天与哥萨克骑兵的数次遭遇中,让他损失了近千部下,他却并未放弃胜利的信心。现在他最希望的不是返回西伯利亚边疆区,而是与哥萨克人打个痛快,将这些俄军最强的机动力量全部消灭掉。

    朋楚克显然看出了满桂的意图,他摇头道:“消灭敌人应该在保存自己的情况下完成,如今我们处于劣势,就算击败了哥萨克人也会遭遇重大伤亡。我们不应该这么做,而是应该逃出此地,将来再带着优势兵力返回这里,找俄国人算账。”

    “可是我们已经陷入包围了,与其拼那些廉价的俄国步兵,我宁可与哥萨克人对决。”满桂认为他的任务已经完成,能否活着回去已经不重要了。步兵是沙俄能够大量征召的,与其多消耗一些廉价的步兵,他更愿意消耗一下沙俄宝贵的哥萨克骑兵。

    “不,我们还有生路。”朋楚克说道:“我们要先与哥萨克人打一场,让他们不敢追得太近,然后我们去这里。”作为二十万人的大族长,朋楚克的睿智毋庸置疑,他很快想出了唯一的生路,位于伏尔加河与亚依克河下游的沙漠地区。

    这里是典型的内陆气候,尽管有两条淡水河流经,却无法将这一片沙漠改造成气候湿润的草原。实际上在两条河的下游地区,只有伏尔加河两岸和靠近里海的部分地区是绿洲,其他大部分地方早已荒漠化。

第七百零七章尾随的哥萨克() 
这里没有足够的水源,也没有绿色植被,到处都是坚硬的石质戈壁滩或者沙漠区,很难有人长期生存下来,即使居住在这里的土尔扈特部,也很难得进入此地,而朋楚克所说的沙漠地区就是这里。

    朋楚克指着军用地图上的亚依克河说道:“只要我们进入荒漠区后渡过这条河,就能进入小帐汗国境内,那里虽然也有大片荒漠,但绿洲的数量也不少。我们只有一万多人,足以靠着这些绿洲一路返回国内去,而哥萨克人暂时还不敢进入此地。”

    “为什么?”满桂好奇的询问道。

    朋楚克微微一笑:“这里到处都是蒙古部族,以我们的身份穿越没有问题,那些部族许多还与我们有联系,但如果哥萨克人进入这里,必然遭到各部族的围攻,他们就会有来无回了。”

    “好吧,我们试试看,但必须先让哥萨克人离我们远一些。”满桂的眼中精芒一闪,显然想到了什么好主意。

    哥萨克骑兵军长斯捷潘子爵紧皱着眉头,查看着远处若隐若现的骑兵,这已经是今天第五次发现唐军侦察游骑了,而且一次比一次近,这让他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因为来自东方的商贸活动比历史上要频繁得多,尤其是从河南生产的大量产品,经由陆路沿着喀尔喀蒙古和准噶尔部的边缘处穿过,送往沙俄再进入欧洲,这让如今的沙俄比历史上要强大许多。

    负责对外贸易的李春玉也不知道,自己无意识的商业活动,给华夏提前造就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因为东西方货物的陆路交流,远比这个时代的海贸路程近得多,加之河南处于内陆对外海贸不方便,李春玉的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只不过沙俄有了钱之后,造成国内经济更加稳定,他们也有足够的实力提前降服了哥萨克人。

    早在十六世纪初,波兰国王就开始把札波罗热的哥萨克人编入军事殖民团,用他们保卫波兰的边境。后来沙俄也发现了哥萨克人的好处,他们开始将顿河流域、伏尔加河流域的哥萨克人编入军队,给予他们军事贵族的地位,让这些马背上的民族发扬劫掠的天性,不断向着东方掠夺。

    依靠着哥萨克骑兵来去如风下手狠辣的特点,沙俄持续的向东推进,直到在北海,也就是后世的贝加尔湖畔迎面撞上了唐军。自从与唐军遭遇之后,哥萨克人似乎就走了背运,集结大兵团对唐军堡垒作战,却被人家偷袭了后方,结果大片土地和堡垒被吞并。

    本来哥萨克军事贵族高层希望沙皇俄国投入更多物资和军队,支持哥萨克人的复仇行动,不但要夺回鄂毕河以东的土地,还要夺取唐军的北海地区并继续向东进攻。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米哈伊尔一世和国内掌权的大贵族们却认为欧洲激战正酣,波兰和瑞典这两个尚侵占着俄国不少领土的国家将主力军都集中到了中欧战场上,这正是他们反败为胜的机会。

    哥萨克骑兵因此被大量抽调到西方作战,结果战果是辉煌了,借此一战新建立的俄国罗曼诺夫王朝收复了西方的全部土地,这让国家声望得到了极大提升,政府也因此变得稳固下来,但是哥萨克人却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在于波兰和瑞典军队的作战中,哥萨克骑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是伤亡最大的,而更可怕的是因为东部的兵力空虚,又被唐军偷袭失去了大片领土,险些连伏尔加河西岸的老家也丢了。

    这次伊里奇侯爵被任命为东线作战的总指挥,在抽调兵力的时候军方却只允许最多抽调一个哥萨克骑兵军回防,斯捷潘子爵仗着与侯爵的关系密切,最终抢到了这个前往东线作战的机会。

    这次斯捷潘子爵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洗刷哥萨克骑兵两年前的耻辱,一举击败唐军主力。然而就在大军出击之前的数天,作为后勤基地的萨马拉却遭到了唐军骑兵袭击,甚至一度被攻上城墙。

    这件事情让伊里奇侯爵大为震惊,如果在全军进攻乌法的时候,后勤基地被唐军骑兵攻克,那么前线大军将会不战自乱。他很快判断出这些唐军骑兵,就是尼古拉伯爵报告上所写的那些,这些精锐的唐军骑兵战斗力极强,不是轻易能够击败的,如果放任这些人在自己的后方,将对接下来的军事行动造成致命威胁。

    正是因为伊里奇侯爵有这样清醒的认识,所以他才会不顾之前的作战计划,调动全军回头围剿这支人数不详的骑兵队伍。在这个时代对付骑兵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骑兵,所以斯捷潘子爵的骑兵军就成了主要作战力量。

    经过十来天的几次遭遇战,斯捷潘子爵大致摸清了对付的人数和实力。对方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看样子大部分都是蒙古人,他们的骑术之精通绝不在哥萨克人之下,更可怕的是他们武器精良,就连最基本的马刀质量也好到令人惊诧,双方几次骑兵混战,哥萨克人都吃了大亏。

    今天对方的侦察活动比往日又多了不少,这让斯捷潘子爵感到对方可能在酝酿什么阴谋。为了不给敌军各个击破的机会,斯捷潘子爵命令全军的三个万人队分成三队向前平推,每队的人数都与对方相差不多,彼此间隔十五里。这样一来搜索面大了许多,各队之间也可以互相呼应,其中一队遭到攻击,另外两队都能迅速支援。

    斯捷潘子爵认为自己的这种做法很保险,绝对能够阻止对方的偷袭,又能加快对此地的清剿速度,然而很快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左翼万人队的方向传来喊杀声,紧接着是枪声和手雷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很快就有人来回报,发现唐军骑兵主力,目前能看到的大约有数千人,正在向左翼的万人队发起进攻。他们的火力非常凶猛,目前万人队已经伤亡三百多人。

第七百零八章诱敌深入() 
对于唐军明目张胆的袭击,斯捷潘子爵感到极为恼火,对方显然是不将他们看在眼里,竟然大白天就如此肆无忌惮。斯捷潘子爵刚想命令全军向左翼靠拢,突然右翼传来了消息,有大批唐军突袭他们,对方武器使用得是弓箭因此没有太大的声音,但是右翼几乎是与左翼同时爆发战斗的。

    两个方向都遭遇了唐军袭击,而且都说是大部分,这让斯捷潘子爵感到非常头疼。哥萨克骑兵战斗的确勇猛,但文化水平就低上许多,他们大部分都是文盲根本不知道数学为何物,数量超过一百就只会说很多。当然这些报信的骑兵说碰到对方主力,那么数量上自然不会少,最保守估计也是两千人以上,可是在这个关键时期,精确的数字就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情况非常明显,唐军是在迷惑他,这两个进攻方向上,有一个是假的,是用来引诱他上当的。只是因为两方报信的士兵都无法计算出大概数字,这让斯捷潘子爵很难判断出哪一个是实攻,哪一个是诱饵。到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