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350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50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加尔德斯总督的军队有被困在山谷里无法突围,经历了数轮炮击之后,他只好命令全军放弃抵抗。超过一万两千名西班牙士兵放下了武器,向唐军投降。

    对于加尔德斯总督的投降,刘芳亮给予了很高的优待,他不但有自己单独的监牢,也能享受到柔软的行军床和丰盛的美食,对此出身贵族的总督大人很满意。在刘芳亮的劝说下,他也同意了给萨卡特卡斯城的守军写劝降信。

    加尔德斯总督很清楚,在自己的这支军队被消灭之后,西班牙人在中北美洲的力量已经不多了,既然抵抗已经没有胜算,又何必增加己方伤亡。毕竟西班牙的人口只有七百万左右,如果死伤太多会让国力遭到巨大影响,倒不如让这些人能够保住性命,回国后不至于让国家的力量衰败太多。

    总督的亲笔劝降信很快被送到萨卡特卡斯城内,守军在得知援军被歼灭的情况下,只好选择了投降。与此同时,孙可望已经率领骑兵师以最快的速度向南挺进,如风卷残云一般将缺少防守兵力的克雷塔罗、塞拉亚、阿亚拉、普埃布拉和墨西哥城等重镇一一攻克。

第七百四十七章无烟火药() 
随后位于墨西哥湾沿岸的马塔莫罗斯和维拉克鲁斯也宣布投降,在尤卡坦半岛和危地马拉以西地区,就只剩下了科利马一个孤零零的据点,还掌握在西班牙人手中,刘芳亮的这次进攻可谓取得了巨大胜利。

    这次大战胜利之后,位于奇瓦瓦半岛的陈子龙所部唐军也与主力军有了陆上联系,这让他们得以集中力量向中北美洲发展。与此同时刘芳亮配合海军,派出两个团增援巴拿马地峡,帮助郑彩掌控这一地区,以阻止秘鲁总督区派出的援军增援中美洲。

    为了彻底堵死秘鲁总督区的援军,位于太平洋的明唐海军舰队全部归郑彩管理,统一围堵西班牙人可能的海上增援,而在墨西哥湾方向上,陈永疆率领的舰队也在堵截西班牙人的加勒比舰队。

    他们使用着墨西哥湾造船厂新进制造是三十多艘军舰,利用速度更快转弯更加灵活的北美纵帆船战舰,让西班牙人不敢运送陆军出海,这让秘鲁总督区的军队不得不老老实实的想要打通巴拿马地峡的陆上联系,双方的战事再一次陷入了僵持状态。

    就在北美洲战事顺利进行的时候,在华夏科学院内,正有一个足以改变后世战争方式的发明,在不经意间悄悄出现了。

    听说与西班牙人开战之后,华夏科学院里也是群情激奋,尤其是军事研究所的那群人更是忘我的工作,希望能够研制出更好的武器,降低唐军在战争中的伤亡。尤其是在朱聿键将带回的那支膛线枪交给毕懋康之后,他就亲自组织了一个枪械小组,重点研究这种武器的优缺点,以及发扬光大其性能的方式。

    毕懋康全心投入研究的时候,廖忠生也没有闲着,他在继续试制硝化甘油炸药,同时试验让其能够稳定使用的方法。如今廖忠生的实验室被安置在了无人的山顶地区,而且他的实验室进行了特别的改装。

    化学试剂仓库被安置在拥有坚固水泥工事的地下,那里可以保持恒温恒湿,让各种化学试剂不至于迅速失效,而他的实验室则做成了框架结构。朱聿键对建筑结构有着相当的了解,这个实验室就是他亲自设计的成果。

    整个实验室拥有水泥浇筑的梁架结构,避免出现坍塌的问题,而为了避免冲击波在室内因为反复叠加增大,进而威胁到实验人员,他将实验室的屋顶和四周墙壁全都换上了石棉瓦。

    这种材质非常保温但不够结实,铺设起来非常容易,更重要的是在发生爆炸的时候,冲击波可以第一时间破碎石棉瓦释放出去,避免了对人员的伤害,这等于是给整个实验室加上了防爆膜。

    此外在实验室的所有人员都需要穿上薄钢板制造的防爆服,头盔上还安装有刚刚试制成功的钢化玻璃,手上也带着乳胶或者石棉手套。这样的配置虽然无法保证人员在剧烈的爆炸中不受伤,但至少能够让他们生还。

    这样种种的安全措施下,实验人员的安全得到了最大保证,也让他们能够安心的进行试验。如果说这身装备唯一的缺点,就是重量达到了十五公斤,让实验人员们被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让他们更加容易劳累,而乳胶手套也不如直接用手灵便,总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这次就是同样的问题,一名实验员在倾倒硝酸的时候,因为带着乳胶手套的手不太灵便,结果将部分硝酸洒在了试验台上。硝酸在试验台上蔓延,很可能会波及到旁边写好的实验报告,危急之下他赶快抄起桌子上的一块棉布擦拭起来。

    用吸水性好的棉布,很快将桌上的硝酸擦干了,可是那块棉布也彻底湿透了。害怕副所长廖忠生见到被浪费的硝酸发脾气,这个实验员赶快拿着棉布跑到宿舍,打算用那里的火炉将棉布烤干。

    跑去宿舍烤棉布,不是因为害怕廖忠生看到,而是因为实验室里易燃易爆物品太多,那里是不会安置火炉的,所以实验员才会跑到宿舍去烤干棉布。结果当他将棉布靠近炉火的时候,棉布突然烧了起来。实验员还没有反应过来,一块棉布已经被烧得无影无踪,连灰也没留下分毫,这让他大为吃惊。

    发现了这个异常的情况,实验员只好将情况向廖忠生做了汇报。没想到听见汇报的廖忠生非但没有责怪他,而是兴奋的要他再做一遍。实验员怀着忐忑的心情,将沾饱了硝酸的棉布靠近火炉,结果情况一如既往,棉布很快被完全烧掉了。

    廖忠生一拍大腿欢呼道:“太好了,这不就是比黑火药更好的燧发枪发射药吗?”他很快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当硝酸之中的硝基与植物纤维接触的时候,会迅速将植物纤维硝化,进而成为可以使用的硝化纤维。

    这个重大的发现让廖忠生兴奋不已,他立刻将情况向毕懋康做了汇报。在经过试验之后,他们发现这种新型火药的残渣非常少,而且在射击中几乎没有硝烟产生,是非常好的发射药。

    射击的硝烟减少是非常有利于作战的,因为射击中产生的硝烟会阻挡射手的视线,让后续的作战中火器效能降低,而有了硝化纤维之后,硝烟就不会再影响射手的视线了,这会让射击准确率大大提升。毕懋康在试用之后大为高兴,当即将其命名为无烟火药,并在军中大量推广。

    无烟火药的制造,省去了提炼硫磺和研磨木炭的时间,只需要化工厂大量制造硫酸之后与硝石反应生成硝酸,再用硝酸与棉花进行硝化反应就能制作,这大大简化了制造工序。同时消化纤维可以直接采用物理冲压的方式制作成条状,避免了黑火药必须隔水蒸制再碾压的繁琐工序,让弹药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

    如果说无烟火药有什么缺点,那就是因为硝化纤维的烧蚀速度太快,造成后劲不足,难以作为火炮的发射药使用,但用于燧发枪还是没有问题的。在得到这个情况之后,廖忠生没有放弃研究,他很快想到了始终无法稳定使用的硝化甘油炸药。

第七百四十八章殖民方式() 
原来在研究中廖忠生发现,硝化纤维的硝化并不完全,在燃烧后还会出现部分残渣,所以他将经过一次消化的纤维再投入硝化甘油之中,进行了二次硝化结果情况非常不错。经过二次硝化的无烟火药成了双基火药,还有了不错的爆炸威力,不但可以用于火炮发射药,还能装入手雷用于爆破,其威力比黑火药大了许多。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双基火药的燃烧速度同样太快,对炮膛有一定的烧蚀作用,为此廖忠生又在其中加入了丙酮作为稳定剂,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

    以加入丙酮钝化的一次硝化纤维制成的单基发射药,很快成了燧发枪的主要发射药,而利用硝化甘油进行二次消化的双基发射药成了火炮的发射药,并成了唐军使用的第一种大威力炸药。

    由此开始,手雷变得小巧了许多,其重量也完全可以达到步兵使用条件了,朱聿键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大为高兴,当即下令将这个最新的军事成果向全军推广,并将新手雷作为全军配发的标准武器。

    这样的武器换装需要很长时间,至少在即将爆发的大海战之中,是不可能用到这些新式武器了,因为已经完全准备好的本土舰队,已经在张名振的亲自率领下扬帆起锚,向着东南亚地区驶去。

    在得到欧洲四国准备联合对华夏作战的情报之后,张名振就意识到这次的海战不好打了。以如今本土舰队的实力,对付一个西班牙舰队绰绰有余,如果加上葡萄牙人的舰队也勉强可以,但是再加上实力更加强大的尼德兰舰队,还有善于使用纵火船的英国人,恐怕就相当棘手了。

    为了尽快展开舰队决战,不让对方有集中训练,熟悉各自战法的机会,他必须抢先发动进攻,让西班牙人避无可避,只能选择提前决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将目标选定在了西班牙人的老巢马尼拉港。

    以四艘四号战船、十二艘五号战船、六艘改装的尼德兰战舰和二十艘六号战船组成的明唐海军本土舰队首先前往海南,在己方港口补给完毕之后,他们横跨华夏南海,向着苏禄群岛的马尼拉港驶去,那里如今已经是四国舰队的集结地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朱聿键始终顺风顺水,这才积攒下了如此庞大的舰队,也因此威胁到了欧洲各国在全世界殖民地的统治地位。

    可以说这几年小冰河期的灾害,让朱聿键如鱼得水,他守着旱涝保收的浙江福建地区,以及越来越广大的热带地区殖民地,粮食充足无比。利用手中的粮食,以及越来越多的殖民地,他得以用土地为诱惑大量吸纳流民。

    这是欧洲殖民者连想都不敢想的殖民方式,现在拥有殖民地最多的尼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人口仅数百万的小国。处于劣势的人口基数造成了这些国家船小好调头的政策灵活性,也让他们在管理广大殖民地的时候,只能采取占据重要据点,利用科技优势对殖民地进行直接掠夺的方式。

    后世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人口达到数千万,也同样只能采用间接统治的方式,利用部分兵力据守要点,同时控制当地首领间接统治当地人口。这些殖民方式需要的人口少,但是殖民的成本更高,而且随着当地民族主义的觉醒,控制就越来越难,最终导致殖民统治的彻底崩溃。

    华夏两亿多的人口基数,却让朱聿键能够利用更加彻底的殖民方式。先对殖民地进行全面占领,再利用移民强行改变当地人口结构,随后或是采取文化入侵的方式同化当地民族,或是直接将当地原住民驱逐并变成奴隶,让华夏百姓成为当地主体民族。

    依靠这样的殖民方式,可以将殖民地逐步变成国家的固有领土,完全稳定当地的政治和文化背景。这样的土地可以作为国土直接统治,不但能大幅降低治理成本,还可以如本土一般进行开发建设,成为自身国力的一部分。

    如今乌拉尔山以东的北方殖民地、高丽省、几内亚岛、澳洲和北美洲都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华夏的固有领土了,这个消息如果传到欧洲,肯定会让那些国家产生巨大的危机感。

    实际上欧洲各国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于唐军的压力,这次四国联合出兵就是这种状况的体现。本来利用欧洲的内斗,可以让朱聿键埋头内部建设,将这些新入手的地方都巩固下来,完全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实力,这样才能大幅改善战略环境,让朱聿键有轻松对付欧洲各国联合进攻的实力。

    可惜天不遂人愿,因为钱百万的大肆敛财,让始终准备全面金融改革,在国内发行纸币的朱聿键不得不前往欧洲,并顺势与法国签订贸易条约。这样的做法等于是摆明了华夏准备清理亚洲殖民地,驱逐欧洲各殖民强国的想法,这也让面对压力的欧洲列强不得不放下彼此之间的仇恨,联合起来应对来自东方的危机。

    亚洲殖民地对欧洲殖民者有多重要,从欧洲人的日常行为习惯就能看得出来。因为欧洲的饮食习惯,造成他们对香料的需求量非常巨大,而盛产香料最多的地方,就是亚洲的东印度群岛,这也是此地又被称作香料群岛的原因。

    因为欧洲巨大的需求量,让香料贸易有利可图,即使大量商船日夜不停的将香料运送到欧洲,也能获得极高的利润。这样一条财路,是欧洲各殖民国家在掠夺殖民地金银矿产之外,最大的利润来源。

    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朱聿键打算一统亚洲的想法,等于是剥夺了四个殖民国家最大的财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