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422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422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朱聿键被说得尴尬无比只好岔开话题:“啊对了,也不知道被你打残的那个安云,她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如果能再看到她,我可要问问在双腿和一条胳膊都断掉的情况下,她是如何逃出去的。”

    朱聿键借故岔开话题的时候,安云正躺在一艘运输船的底舱内安静的修养。那一次虽然双腿和一只手臂都骨折了,但华夏医生治疗得非常及时,根本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后来听了朱聿键的说法,安云急于向师父求证,所以才会趁着有人送饭岗哨松懈的机会,利用唯一完好的手臂和极强的意志力,忍痛逃出了地下室的牢房。

    当时那些木兰卫都认为她成了废人,根本没有逃走的可能,所以对她防备得很松懈,否则她也没可能这样顺利的逃出。在离开八贤王府之后,安云在一户乡下人家换掉了自己的刺客潜行服,利用流利的华夏语,骗过了一位好心的赶车老汉,将她带出了宁波府的地面。

    安云离开宁波府就想要返回日本去,只是如今大明与日本断绝了贸易往来,回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在旁敲侧击之下,安云从老汉口中问出只有象山港的码头,才有前往日本给驻军运送物资的运输船。安云告别了好心的老汉之后,在附近找了个地方休养了近三个月,这才将伤势全部养好。

    这段时间让安云非常奇怪,自己这样一个刺杀八贤王的重犯逃走,城内竟然没有太大反应,甚至没有进行戒严搜查行动,仿佛这次刺杀完全不存在一般。开始的时候安云还以为这是外松内紧,其实有很多便衣在探查周围的情况,还紧张了好一阵子。后来她发现以自己丰富的刺杀经验,竟然也找不到几个便衣的公务人员,这才彻底放心了。

    在手脚都好利落了之后,她装作是外省来要饭的人,到附近村庄讨要口粮。这样的做法也是无奈之举,要想回到日本就只能偷渡,如果不想在船上被发现,就必须自备口粮。

    准备这些口粮当然能利用身手去偷,但是安云做贼心虚,生怕偷窃会引来官方注意,最终暴露自己的行动,所以她才会以乞讨的方式搜集粮食。如果这样的做法在日本,恐怕连温饱都达不到,但是在大明的八贤王封地内,外地来的流浪人员已经司空见惯了,那些富裕起来的农民思想非常淳朴,他们很乐意给安云一些粮食,并嘱咐她赶快去民政司辖下的流民收容所报到,那里是管食宿的。

    安云在不同的村庄要饭,短短三四天之内,竟然就筹集到了足够的粮食,这让她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不管这件事情是否有隐情,但安云已经切切实实的拿到了足够的粮食,所以她趁着夜色潜入一条事先侦察好的运输船,躲到了底舱里。

    凭借着安云灵活的身手,根本不会被那些押船的普通士兵发现,结果她就在运输船底层货舱安顿了下来。躺在漆黑的底舱,枕着硬邦邦的炮弹箱,安云唯一能看到的光线,就是船板一侧的小缝隙。她就靠在那里,借着这道缝隙,欣赏着象山港的繁华,同时心中思考着应该如何回到日本去。

    这样的军用运输船,在靠近日本以后,肯定会遭到层层的严格检查,避免出现人为失误的情况,万一自己露出马脚,在海上可没有地方能躲避。所以在靠近沿海之后,安云必须再找一条民用船潜伏上去,最好还是日本的本土船只,这样才行比较轻松的返回日本。

    她正思索着回到日本的计划,忽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那是一艘大如山岳的船只,其高大的形象,让安云忍不住想起了家乡的富士山。尽管她现在乘坐的这艘拥有六百吨排水量的军方运输船,比起日本最大的安宅船也已经是难以仰望的存在了,但在这艘大船面前却犹如一艘小舢板。

    安云震惊之余也在暗暗思索着,华夏的强大究竟能到何种程度,日本的未来又在哪里。自从登上华夏土地之后,安云见得越多越感受到内心的震撼。宽敞平坦的公路、六层高的水泥楼房、道路上跑得四轮马车、发达的地下水道系统,以及各种新奇的工业品和丰富的粮食,让同来的所有忍者都感觉到如在天国。

    在日本的广大民众尚挣扎在饥饿线上的时候,华夏却出现了如此繁荣的景象,这样幸福的生活甚至连神官所描绘的,天照大神庇护下的高天原也是远远比不上的。

    在这片土地上,安云甚至对自己的做法产生了怀疑,这样一个处处优越的地方,难道就会因为八贤王被自己刺杀就毁灭吗?她还是第一次对自己的行动产生了怀疑。事实证明她的担心并非多余,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大明国运已经不可逆转,即使八贤王被杀华夏也会继续发展下去,更何况她根本就杀不了朱聿键。

    安云回忆着自己踏上华夏土地之后的种种发现,心中更加绝望了,如果从师父的口中证实了,自己双亲真的是被将军下令所杀,她还是否有必要留在日本。或许在华夏开始新的生活,才是她最明智的选择,但在那之前她必须为自己的双亲报仇,想到如何进入幕府向将军报仇,安云不禁有些发呆。

    军用运输船以八节的速度,带着安云向北方驶去,而她所看到的那些庞大船只则掉头向南,驶向了更加遥远的地方。这些船只正是从欧洲返回的那支宝船队,自从朱聿键抽调了大部分宝船参加欧洲运金活动之后,美洲宝船队大大缩水,连带着运输任务也不得不被各型普通商船接替了。

第九百零二章兵力收缩() 
排水量三百到六百吨不等的大小商船远洋运输效率低下,很难完成这样的长途运送任务,为此朱聿键加大了对宝船建造的力度。

    新的宝船对结构和蒸汽机继续进行优化,让速度和载货量进一步提升,同时大大提升了操帆率,让所需水手人数少了许多。经过一年来的建造,美洲宝船队已经恢复到了二十五艘的数量,足以支撑美洲作战的后勤物资需求了。

    发现宝船队后勤补给优势之后,朱聿键就考虑着给本土舰队也设立一支宝船队。毕竟随着本土舰队的进攻距离越来越远,后勤补给线也越来越长,如果光是靠着经过大明内地的铁路线进行补给,一来难以实现充足的补充,二来一旦官军切断铁路线,驻守前方的军队有弹尽粮绝的危险。

    将自己的命运放在别人手里,这不是朱聿键可以容忍的事情,所以他打算利用宝船队的运输,支撑本土舰队向更远的地方前进。正在新宝船队的建设正在筹划的时候,李俊率领的那支宝船队就回来了。

    原来自从陈永疆率领东美洲舰队一举消灭西班牙海军之后,整个美洲东海岸就出现了势力空窗期。尽管尼德兰人在苏里南的殖民地上,还有一支小舰队,但已经无关大局了。

    趁着西班牙人的新舰队尚未抵达的时间差,李俊毅然率领本来的宝船队和护卫舰队南下,他们绕过德雷克海峡之后,终于回到了太平洋地界。在巴拿马城进行了一次补给之后,李俊率领舰队横越太平洋终于返回了宁波府象山港。

    有了这支宝船队的回归,本土舰队的补给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在将五千多吨黄金悉数存入唐王银行的地下金库之后,李俊率领的宝船队再次接到任务,他们将满载着物资前往苏门答腊岛新的海军基地,为开始准备下一步进攻计划的本土舰队进行最关键的弹药补给。

    当初抽调部分本土舰队返回进攻日本,同时命令暂缓进攻,这其中有先安定内部再进攻外部敌人的原因,也有让后勤部门松口气,先积蓄力量再出击的原因在里面。如今庞大的由二十艘宝船组成的舰队,运送来了十多万吨物资,这足够唐军打到非洲大陆了。

    已经重新集结起来的本土舰队,决定配合陆军一起,对欧洲四国在南方次大陆的殖民地发起进攻,将他们的势力彻底驱逐出印度洋,而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被作为印度洋中转站的锡兰岛。

    锡兰岛面积六万多平方公里,其中部为高原,气候终年如夏,平均年降雨量超过两千毫米,是典型的岛屿热带季风气候。锡兰岛在华夏古书中被称为僧伽罗国,因为盛产狮子,又被称为狮子国,其主要人口成分是从南亚次大陆上迁移来的泰米尔人和当地的僧伽罗人,数量大约在三十万上下。

    早在公元前5世纪,僧伽罗人就迁移到了这里并建立国家,后来孔雀王朝时代的阿育王曾遣子来岛上宣传佛教,从那时候开始僧伽罗人开始摒弃婆罗门教。

    后来泰米尔人也开始迁入,并建立起泰米尔王国,两国开始征战不休,并持续了上千年,直到1521年葡萄牙船队在科伦坡港登陆。

    如果按照历史的发展,二十年后尼德兰军队会攻克这里,再经过一百多年又被英国人赶了出去,自那时起这里便成了英国殖民地,直到1948年独立。当然在这个时空中,其他殖民者已经没有机会了,因为明唐海军强大的舰队,已经将这里看做是进攻欧洲四国在南方次大陆殖民地的最好外围据点。

    当三艘宁波级铁甲舰冒着黑烟,出现在科伦坡港外,葡萄牙人第一时间就拉响了警报。唐军停止进攻的几个月,让葡萄牙人与另外三国的守军一样,都是饱受惊吓的。

    因为唐军将一个守备军开赴南非,并在那里建立起三个海港和坚固的炮台群,同时向莫桑比克发起进攻,欧洲联军自顾不暇,而绕过好望角的航线也被彻底断绝了。

    国内援军的断绝,让在南亚和东非尚保留着几块根据地的四国守军变得孤立无援。这些零星的补给港口,本来是用于支撑亚洲殖民地与本土之间联系的,现在却变成了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

    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没有来自国内的支援,甚至在当地也没有能够支撑战争进行下去的军事工业,四国守军尝到了对殖民地只掠夺不建设的苦果。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依靠现有兵力做最优化的防守布置。

    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奉腓力四世为国王的,两国基本上算是一家人,所以他们之间比较容易沟通。在两国商讨之后认为,南方次大陆的殖民地实在难以守住,而锡兰岛物产丰富易守难攻,反而是能够坚守的坚强堡垒。

    为了能够守住锡兰岛,两国抽调了亚洲现有的所有兵力,放弃了班达群岛、巴林、阿巴斯港、马尔代夫、果阿和霍尔木兹等殖民地,与残存的西班牙殖民军一起,全力防守锡兰岛,总兵力一度达到了三万人。

    果阿总督阿雷亚斯本来打算集合四国兵力,一起防守锡兰岛的,结果只有西班牙人决定与其他一起防守。西班牙人在失去了苏禄群岛等地之后,在亚洲已经没有殖民地了,奎瓦总督又被俘虏,如今残余的西班牙军队只有三千多人,最高长官是索里亚中校。他们没有自己的落脚地,又无法回国,自然只能与葡萄牙人站在一起,并听从这位阿雷亚斯总督的调度了。

    与西班牙人即无高级官员又无殖民地地区情况不同,尼德兰人在南亚尚有数个殖民地,总兵力也有一万七千余人。他们同样感觉到了兵力捉襟见肘,为此尼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科恩也制定了几乎同样的计划,将科罗曼德尔海岸和马拉巴尔海岸的殖民军统统抽调过来,集中防守最重要的荷属孟加拉,这才让他感觉到安全了些。

第九百零三章炮击科伦坡() 
与其他国家拥有多处殖民地不同,英国虽然也参加了四国联盟,但它还是殖民帝国中的后起之秀,殖民地的面积还比不上西葡尼三国的一个零头,在南亚次大陆上,他们只拥有苏拉特和金奈两个港口,驻军人数不足六百人,不过因为其舰队司令罗伯特?布莱克见机够快,他们是唯一将舰队保存下来的国家,尽管如今他们所拥有的也不过是四艘护卫舰而已。

    英国人不与另外三国协同防守,其一是因为自己兵力薄弱,就算协防也用处不大,自己仅有的殖民力量还容易变成炮灰。

    其二是英国人与莫卧儿帝国前任皇帝贾汗吉尔关系非常紧密,与现任皇帝沙贾汗也是关系密切,如果到了危机关头,他们还能得到莫卧儿帝国的庇护。当然如果那位痴情的,正在阿格拉城为已故皇后修建泰姬陵的皇帝陛下,有时间管他们的话。

    其三就是英国人了无牵挂,他们在这里的根基很浅,放弃也没有多么心疼,如果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可以抛弃两个港口,将人员物资都送上商船,由四艘护卫舰保护着撤回国内,也不会有太大危险。

    英国去留皆可稳如泰山,东面又有许多尼德兰和葡萄牙人的殖民地阻隔,这才是他们安稳等待的原因。

    四国这些动作,始终都在夜枭的眼皮子底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