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496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496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聿键看到邢红娘眼前一亮当即说道:“我有件事情忘记告诉你了,你的姐姐找到了。”

    “什么?我的姐姐,她在哪里?”邢红娘闻言眼睛一亮,上前一把抓住了朱聿键的袖子。

    朱聿键顺势将邢红娘揽住怀中说道:“江北四镇总兵之中有个高杰你知道吧。”

    “知道啊,他不是在徐州府吗?”邢红娘对江北四镇还是比较熟悉的,这也是因为跟随朱聿键来扬州府,她特意了解过的。

    “高杰如今的夫人就是邢秀娘,也就是你的姐姐了。”朱聿键终于将这个消息说了出来。

    “太好了,我要去见姐姐。”邢红娘激动的说道,只不过她现在作为朱聿键的妾室,不可能自己做主出门,所以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她始终看着朱聿键。

    “现在兵荒马乱的,你的身份又是我的妾室,单独去高杰大营内并不合适,我看你先写封信与姐姐联系上再说,等到有合适的机会见面即可。”朱聿键说道。

    邢红娘也知道现在不是时候,只要点头同意了。她急忙回去写信,希望早点与姐姐取得联系,朱聿键则安安稳稳的住在了扬州府内,静待政务院派出的官员,一点点掌控整个扬州府。

    扬州府的形势慢慢稳定下来,但是八贤王入驻扬州府的事情,却在应天府引起了轩然大波。弘光帝朱由崧是个二世祖,他除了玩女人就只会着迷于昆曲,对于国政毫无想法,也没有掌控权力的欲望,而这才是马士英选择他的原因。

    在马士英联合江北四镇,将弘光帝扶上帝位之后,四镇很快派出大军护送皇帝前往应天府登基。面对着江北四镇强大的军力,始终在吵吵嚷嚷的南京六部终于安定了下来,只会高谈阔论的东林党人如今才发现,真正能够掌控局势的不是看他多么会引经据典,而是看他手里有多大的兵权。

    面对着江北四镇的咄咄逼人,东林党人只好选择低头,很快作为中间派的新任兵部尚书史可法被派往采石矶渡口迎接弘光帝圣驾,将朱由崧和马士英等人接回了应天府。

    在那群东林党人看来,只要将弘光帝接回应天府,恢复了朝廷的运转,他们就有可以大权在握了。掌控国家大权,时不时高谈阔论,顶撞一下皇帝以显示自己的风骨,这就是东林党人想要的生活。不过他们想得太简单了,大明已经不是过去的大明,没有军权的官员注定只能成为陪衬。

    朱由崧对那些排斥他的东林党人也没有什么好感,而他真正能够依靠的则是将他扶上帝位的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人。在应天府的皇宫内登基坐殿之后,朱由崧发布了一系列的任命决定,凤阳总督马士英因为拥立有功,直接跃升东阁大学士、督察员右副都御史,奉命组阁成为首辅。

第一千零六十章阴狠的阮大铖() 
曾经因为依附魏忠贤,而被东林党指为逆党而丢官多年的阮大铖,如今也是拥立有功,与马士英做了同样的位置,成了内阁次辅。阮大铖却也不手软,上任之后就一手炮制了新逆案,宣称北方归来的官员全部要进行审查,以查明其中是否有投降建奴的奸细。同时宣布南下的北方官员不随先帝自杀就是不忠,即使没有投降建奴,朝廷对于这样的人也是永不叙用的。

    阮大铖这一手是专门针对当年东林党侦办的旧逆案,那是在崇祯皇帝的支持下,东林党残酷迫害魏忠贤余党的大案,他也被牵连其中被判了个永不录用。如今终于翻了身,阮大铖自然要好好的借题发挥,出出心中这口恶气。

    马士英和阮大铖之所以这么跋扈,是因为他们背后有大军的支撑。为了更好的将军队掌握在手中,两人对拥立有功的四个武将不惜代价的重赏笼络。马士英以弘光帝的名义下旨设立四藩,其中高杰被封为兴平伯,镇守徐州和泗州,刘泽清受封东平伯,掌控淮安、扬州两府,广昌伯刘良佐掌握凤阳、寿州,兵力最少但最为忠于朝廷的黄得功晋升侯爵,镇守滁州、和州。

    四个本来只能达到总兵职衔的武将,却获得了封爵的意外惊喜,这让他们变得愈发交横跋扈,然而这个圣旨才刚刚下达就被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本来应该属于刘泽清的扬州府被朱聿键亲自占据,还击溃了刘泽清的大军,简直没有将弘光朝放在眼里。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朱聿键根本没把咱们的朝廷放在眼中。”看着刘泽清传回的消息,阮大铖气得大骂。

    “欺负咱们又能如何?八贤王麾下数十万唐军精锐,如今又占据了江南大片土地,我们与之直接对抗,根本就是找死。”马士英摇头叹道:“我看咱们也只能隐忍了,如果下旨斥责对方却驳回,丢面子的反而是我们。”

    “总不能被朱聿键如此欺压下去,毕竟现在咱们有皇帝在手,就是占据了大义的名份。”阮大铖这个文人显然还有些不切实际,认为凭借大义名份就能压垮对方。

    马士英曾经身为凤阳总督,他在朝中多年自然比阮大铖看得透彻,听到对方所说他摇头道:“怎么会如此容易,毕竟人家兵强马壮,可不是我们能够随意触碰的。如果惹恼了八贤王,对方大不了来个清君侧,你我一样倒霉。更何况八贤王这个监国的名份乃是先帝临终前所立,我们的弘光帝却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先帝临终所立?”阮大铖冷笑道:“我看恐怕是朱聿键自己写得诏书吧,说不定皇上的玉玺落入他的手中也说不定。”

    “或许吧,但我们无法怀疑,否则很可能惹祸上身,让大义也变成不义。”马士英还是认为手中实力最重要,否则对方随便要个理由,就能将大势翻转。这样的圣旨还不能指责是假的,否则那就是欺君罔上的谋逆大罪了。

    “就算他实力强,也不一定要明着灭掉他。”阮大铖是个阴狠的文人,他却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既然明的不成就玩暗的,正面对抗不行就耍阴招,这也是他们明代文人经常做的事情,就连东林党也不能免俗,更何况阮大铖这个曾经的墙头草。

    “你打算做什么?”马士英听出了阮大铖话中含义,禁不住心头一寒。

    阮大铖笑道:“如今我们有了江北四镇在手,实力也不算弱,还有湖广的左良玉可以拉拢,另外江南土地刚刚并入封地,恐怕人心未附,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做做文章。”

    “你可不要玩火自焚啊。”马士英吓了一跳,生怕对方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让朱聿键恼羞成怒。

    “你放心,这件事情我会做得妥妥当当,绝不牵连到咱们的身上来。”阮大铖的嘴角露出了一抹阴险的微笑。

    在占据整个江南之地以后,政务院的地方工作就开始了,统计各地人口数量这是民政司的事情,了解各地产业结构属于工商司,查探各地农业产量和种植结构属于农业司的工作范畴,基建司则忙着勘探各地情况,准备修建新的铁路和公路,就在各司忙着地方工作,逐步掌控各地情况的时候,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

    最先出现的问题就是农业司方面的,根据封地法律规定,各地致仕官员等特权阶层不得免税,所有租种土地最高地租为三成。在信号中继塔尚在建设之中,宁波广播电台尚无法覆盖各州城府县的时候,处于军管状态的各地从各部队师级文化宣传排和政治部抽调人手,将法律条文通过各地开始修建的高音喇叭进行宣传。

    当地百姓或许不识字,但总能听得懂消息,更何况唐军采用高音喇叭这样的大范围宣传工具,根本不存在各地隐瞒消息的可能。当听说八贤王封地内有如此利民条款,百姓们顿时沸腾了。

    听到这些条款的致仕官员和地主们却是满心不愿意,以前朱聿键在封地内实行这一套,那些致仕官员还可以搬家到省外躲避,如今江南几乎都成了八贤王的封地,再想搬家不是去湖广就是去江北。

    这两个地方同样很难存活,湖广的左良玉搜刮地方非常狠,甚至会让地方遭受更大损失。江北的清军在迅速南下吞并土地,跑到那里去可是要掉脑袋的。算来算去还是躲在封地内最安全,可是要缴纳十分之一的农税尚在其次,最高三成的地租却要了他们的老命。

    在明末的这段时间,地主阶层和致仕官员们都非常凶狠,他们每年收取的地租,一般要达到田地产量的七成,如今陡然降低了一半还多,再加上纳税的一进一出,每年的收入就要减损大半了。

    大明一朝官府的管理范围最多只到县城,乡村的控制大多在当地士绅和宗族族长们手中,地方反抗官府的情况很是常见。发现封地法律如此严苛之后,自然有人按照习惯办事了。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沈三万告状() 
那些致仕官员都与朝廷中有所勾连,知道八贤王对地方掌控,以及对那些不法行为的镇压力度。他们还算收敛,虽然收入比往年少了许多,却也忍气吞声不敢逾越,那些地方宗族的族长却仗着宗族势力一手遮天,在族中依然实行往日的租税制度,没有丝毫改变。

    这些贪得无厌的族长和地主们只会遵从于他们有利的法律,对于农税降低到一成是坚决执行的,田租却丝毫不降低,这让佃农们心中满是怨气。如果不知道封地如此的政策还好说,一旦听了高音喇叭的宣传之后,他们的心就活了,只是碍于向来官商勾结钱能通神的固有思想,不敢去告发而已。

    不可能所有人都胆小怕事,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利益面前总会有人挺身而出,为了自己的权益而斗争的。一个叫做赵三万的江西农民,很快将族长赵金富搞上了法庭。

    对于穷人诉讼,法院是有相关规定的,只要证明是无地户可以免去一切诉讼费用,同时由法院免费配给检察官帮忙进行法律咨询和庭审,赵三万就这样幸运的免费了递上诉状。

    赵三万的情况非常简单,赵家在饶州府鄱阳县也算是一家大户,拥有近三千人口。这样多的人口祖祖辈辈算下来,其实那些支脉的血缘已经非常淡薄了。作为赵家族长,赵金富掌握着族中近半土地,有许多族人都在给他家做佃农,哪怕是家中亲戚,他同样剥削得极为凶狠。

    例如赵三万如果论家谱算,也要称赵金富一声族叔,可是他家中困苦没有土地,只好租种了赵金富家三十亩水田。就算是与赵金富有亲戚关系,每季七成的地租却照收不误,结果是贫者欲贫富者愈富。今年三月份,赵三万的老娘生病抓药,因为家中清苦付不起药钱,结果就借了赵金富五十枚大钱。

    没想到这么一笔微薄的借款,到了夏季收粮的时候却成了阎王债,被赵金富的账房一算,当时就变成了一两纹银。赵三万家徒四壁,哪里有钱还上这笔债,结果种出来的所有粮食都被折成低价收走,忙了半年的赵三万到头来却是颗粒无存。即便如此,他居然还欠着对方七钱银子,而且按照账房的说法,如果春节的时候还不还,就会变成五两白银了。

    看着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以及重病卧床的老娘,赵三万将牙一咬到了县城告状。他在法院门口喊冤,结果被法警请了进去并交给检察官询问情况。赵三万走投无路之下只是试试看,没想到他说完了自己的情况,法院当即接了这个案子,同时派人前往赵家调查。

    “啪”的一声脆响,赵金富将茶碗扔在了地上。他听说赵三万去告状,气得七窍生烟,心中又担心因为此事必然会遭到官府讹诈,恐怕又要损失一笔钱了。“爹,赵三万如此不识抬举,咱们该怎么办?”赵金富的儿子赵洪胤问道。

    “怎么办?”赵金富眼珠一转冷哼道:“吃里扒外的东西,吃着我的用着我的,还敢去县城告我,那就别怪我不讲同族情分了,带上几十个人跟我走。”

    赵金富带着一群家丁奴仆,很快来到了赵三万家的破房子前。看着眼前四处漏风的房子,赵金富冷笑道:“来人啊,给我砸开门,把里面的人和东西都给我扔出去。”

    “是。”一群家丁拿着棍子咚咚一阵砸,很快打破了房门冲入屋内,将赵三万的妻儿和重病的母亲都拉出了屋外,除此之外那一床填了稻草的被子和两个破碗也给扔了出来。

    “赵大家兄弟,你这是要做什么?”赵三万的母亲颤巍巍的爬起身问道。

    尽管赵三万的母亲与赵金富平辈,论年龄还是他的姐姐,但赵三万却丝毫没有尊敬的意思。他对着赵三万的母亲冷笑道:“做什么?三万那孩子不走正道,非要到官府去告我,他也不想想我是什么人?能让他告倒吗?如今他坏了规矩,我总不能让大家戳脊梁骨,这规矩是要维护的,凡事对家族不利的都要清理出去。你们就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