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566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566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员时,整个欧洲五千万人口中,已经有十分之一成为了他庞大传销体系的下线,近三分之一欧洲人口染上了天使圣膏的毒瘾,未来这将是大明帝国控制欧洲的另外一道枷锁。

    也正是在这一年,宁波象山港造船厂内,最新的一号战船宣布下水。关于这艘新战舰的设计,曾经在国内引起了许多争论,大部分都认为二号战船和三号战船已经足以让大明海军变成无敌的存在,又何必耗费大量资金继续发展海军新战舰。

    对此朱聿键进行了严厉的批驳,他认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军队的保驾护航,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有马放南山的情况出现,否则那将是亡国的开始。至于许多人诟病的军事占用国家发展资金的问题,朱聿键也给出了合理解释,军事科技的发展能够带动民用科技,这是国家科研机构能够不计成本发展新技术的动力之一,能够极大促进国家科技发展。更何况未来大明帝国将倡导军民融合技术,让军事科研的研究产生大量利润,让大明帝国越来越强大。

    在朱聿键的这种倡议下,一号战船成为了新的试点。这艘排水量达到13360吨的钢甲战列舰,第一次使用了八座小水管燃煤锅炉和两台三气缸立式三膨胀式蒸汽机,让三轴双舵推进的军舰拥有一万一千马力的超强输出功率,也让这艘军舰的航速达到了恐怖的18节。

    引入了铁甲堡式装甲概念的新战舰舷侧主装甲带长约77米,高2。64米,其中水线以下延伸1。52米,舷侧中部主装甲带最厚处达457毫米,然后分别以406毫米和356毫米向前和向后递减,内里是102-203毫米厚的柚木支撑层。舷侧上部装甲厚102毫米,舷侧装甲的总高度约4。5米。

    首尾两端的防水隔舱壁分别厚406毫米和356毫米。在这个主装甲带区域的上方是厚76毫米的中部甲板装甲,主装甲带前部和后部的下甲板装甲厚为63毫米。主甲板和中部甲板之间的舷侧上部装甲是102毫米厚的镍铬合金钢装甲,两头则是76毫米厚的防水隔舱壁。

    主炮的防护炮座、动作与装填机械部分俯视的外形为梨形,顶部装甲厚432毫米,向下递减至406毫米,至上部水线装甲带以下侧面为280毫米。指挥塔装甲厚305-356毫米,后部指挥塔76毫米。在主装甲甲板与上部舷侧装甲带之间的区域为煤舱,为舰体提供额外的防护能力。

    在军事研究所拿出最新的液压缓冲机构之后,大明帝国的火炮终于进入管退时代,也让战舰拥有了更强的火炮系统。在这艘新战舰上,前后各布置了一个装甲炮塔,安装有四门350毫米主炮,两侧分别以单装炮形式安置了10门150毫米速射炮和16门75毫米速射炮。如此强大的火力和武备,已经具备以单舰粉碎除大明外任何一国海军的能力。一号战船的下水,让海军上下欣喜若狂,朱聿键亲自将其命名为镇远号战列舰。

    镇远号战列舰入役,标志着大明海军进入了钢铁战列舰时代,也表示着大明帝国全面掌控海洋的时代来临。与此同时新的小水管锅炉和三膨胀式蒸汽机也被用在民船上,加上建造镇远级战列舰让华夏拥有了建造万吨以上级别钢铁船只的能力,也让各大海洋上漂浮着的大明商船开始了鸟枪换炮的时代。

    以三万吨排水量为起点,采用新式蒸汽机的新宝船开始设计下水,依靠着超前的设计与极为低廉的运输成本,大明帝国翻开了大航海时代新的一页。

    在整个大明帝国境内,工商业蓬勃发展,科技的进步始终没有放松。4341年五月,已经胶卷式照相机为基础的摄像机投入使用,随后华夏百姓们有了娱乐方式电影。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功成身退(大结局)() 
4341年七月,第一辆采用二冲程汽油机的摩托车下线,让大明帝国进入了内燃机时代,同年九月,采用四冲程发动机的四轮汽车下线,十一月使用黑胶唱片的留声机在一家民用研究所试制成功,百姓们听戏再也不用去戏园子了,而在一个月后,大明帝国颁布了版权法,以防止艺人的权利被留声机厂商侵害。

    4342年三月,柴油机动力的拖拉机投入使用,华夏农业进入机械化时代,各种收割机和拖拉机配套设备开始生产。七月电动脱粒机加入夏收工作,让农民摆脱了晒谷场上繁重的体力劳动。十一月大明帝国第一艘科考船抵达南极,并宣誓了对南极大陆的主权,这片寒冷的大陆并入大明帝国疆域。

    4343年六月,华夏科学院第一枚探空火箭发射成功,这种以液氧煤油为动力的火箭飞行高度只有32米,水平方向只飞行了53米,却开启了华夏液体火箭时代。对此朱聿键大力支持,作为华夏战略科技来研究,他相信只要长期稳定的进行投资,华夏在百年内将能够实行太空战略。

    4344年四月,洛阳开始建设第一条地铁线路,它将只用大明帝国最新科技生产的有轨电车,这也将成为华夏新交通体系的开端。大明帝国已经正式迈入了被后世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力内燃机时代,并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飞速前进。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华夏已经不再需要朱聿键这个带着历史记忆的引导者,继续扶持和纠正了,他最终选择了急流勇退。

    黄帝纪元4345年春天,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朱聿键花费了八年时间,终于完善了这套独特的行政体系,让大明帝国拥有了完全现代化的官员和政治流程,让国家能够继续健康的发展,而就在半个月之后,他宣布卸任监国摄政王职务。

    朱聿键选择在四十五岁退休,的确有些太早了,为此全国各大城市甚至爆发近百万人规模的请愿活动要求他继续留任,直到法定的六十岁再退休,但是朱聿键婉言谢绝了。

    他以自己的真名在洛阳日报上发表了声明,其中写到新的国家政体已经产生,监国摄政王这个临时的职务也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他一生都想着如何让大明帝国能更加强盛更加健康的发展,不能让自己成为国家的绊脚石。

    除了鼓励全国民众在各行各业中努力工作,为了华夏继续繁荣昌盛而努力之外,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朱聿键语重心长的嘱咐所有人,大明帝国已经走上正轨,但并不代表着就会永远昌盛下去。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任何人处于这个国家之中,都不应该抱怨别人,要记住国家是个人的组合,你所站立之地即为国土,你之行为即为国民素质,你之思想即为国民思想,你若内心光明国家便不会黑暗。

    至于已经没落的欧洲,并不算是安全,更何况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危险,不仅仅来自于外部,也有可能是自身。无论大明帝国强盛到何种地步,都不应该忘记一句话: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朱聿键的这篇文章,成为了大明帝国永远的经典,激励着一代代年轻人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为了国家强盛而努力奋斗,未来国家和民族不断攀上盛世高峰已经可以预见了。

    并不知道自己会激励起多少人为了国家而努力,朱聿键已经坐上了巨大的宝船,带着全家浩浩荡荡的向着夏威夷群岛进发。他在那里买下了一个大岛并进行了最高档的建设,未来那里将成为他的养老之地。

    迎着海风站在船首,朱聿键的思绪不禁飘向了远方。自从回到这个时代以后,他努力奋斗了二十年,最终挽回了大明帝国覆亡的命运,并将华夏民族推向了巅峰。如今大明已经占据了地球上九成土地和绝大部分的资源,国家强盛已经是大势所趋,而这个国家的皇帝确是他的儿子。

    说起来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皇室都与朱聿键有血缘关系,清国皇帝福临是他与布木布泰的儿子,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他与安妮王后的儿子,甚至未来葡萄牙的国王也将是他与苏珊娜公主的儿子。

    这么多儿子掌控的国家,未来会不会发生手足相残的战争,这不是朱聿键要管的。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们今后会如何发展,都要凭他们自己的本事,正如大女儿朱淑苧、二女儿朱琳晽、二儿子朱琳楚、三儿子朱琳权都被允许自由发展爱好一样,未来又有谁可以真的预见,想到孩子们如今的发展,朱聿键就不禁露出了一抹微笑。

    “相公在笑什么?”一个娇俏的声音传来,朱聿键回头望去,发现孙巧婷已经来到了身侧。

    “我只是在想孩子们如今发展的很不错,我们的国家也发展的很不错。我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唯一有些对不起的就是汤若望。他虽然是我们的盟友,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如今连祖国都被日本和清国蚕食了不少。”朱聿键笑着说道。

    “国家之间哪有什么道义可讲,再说咱们也算尽了盟友的责任,至于未来欧洲会乱成什么样子,可不是我们能管的了。”孙巧婷笑着说道。

    “没错,现在不是想这些事情的时候了,我要尽快适应悠闲的退休生活。”朱聿键说到开心处仰天长笑道。

    “啊,我就说他们在这里,果然如此。”朱聿键不用回头就听的出来,这是商景徽的声音,都已经三十岁了,她却依然如此天真活泼。

    朱聿键转头看去,发现叶纨纨、商景徽、郝玉兰、索菲亚、上官芸清、海兰珠、张乔、邢红娘、陈圆圆、柳如是、顾魅、田秀英、克里斯蒂娜、苏珊娜、安云、酒井晴美,甚至是秘密赶来的安妮王后都赫然在列,一双双美目在朱聿键身上打量着,仿佛要看透他的心思一般。

    “老婆们居然都在,实在太好了。咱们就在甲板上摆起酒席,对着海天一色开怀畅饮怎么样?”朱聿键提议道。

    “太好了。”商景徽第一个表示同意。

    “相公,未来我们都要这样了吗?”郝玉兰笑着问道。

    “当然,别人以为我是急流勇退不贪恋权势,实际上谁知道上位者的苦楚,我还巴不得赶快卸任。今后再也不需要去管什么国家大事,计算外交中的利害得失,老子终于解放了。”朱聿键哈哈大笑道:“老婆们,美好的退休生活来临了,让我们尽情狂欢吧。”
://176192 。
手机阅读请点击://17619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