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59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59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聿键看到了坐在床头一脸平静的崇祯,而在旁边跪坐的则是满脸惊慌之色的田贵妃。

    田贵妃乃是乃是扬州人,今年刚刚一十六岁,人生得花容月貌又是才气极高,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所以深得崇祯帝的喜爱。今日情况如此危急,这位贵妃也是吓得花容失色,只不过她那失去血色的脸上,却更显出一种另类的病态美。

    或许是因为心中慌乱,此时她仍是罗裳半解,浑圆的大腿在轻纱间忽隐忽现,莹白如玉的香肩暴露在空气中,朱聿键甚至能够看到那一角葱绿的抹胸。知道这是皇上的妃子,自己偷看如果被崇祯知道了,肯定是大不敬之罪,他赶快收回目光,低着头走到崇祯身前跪下说道:“臣朱聿键救驾来迟,还望皇上恕罪。”

    崇祯始终闭着眼睛,当听到朱聿键的声音时才微微睁开。看着眼前拜倒的朱聿键,他露出了一抹微笑:“王兄辛苦了,正值朕危难之时,唯一能救驾的只有王兄。”

    “朝堂内外忠勇之士甚多,他们恐怕是顾及宫闱禁地不敢擅闯。”朱聿键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只好给其他大臣解释一番。

    “不敢擅闯吗?”崇祯冷笑道:“今日入宫行刺之人,恐怕不少都是各位大臣的家臣吧。”

    “这只是阉党的垂死挣扎而已,本不足为虑。如今阉党阴谋已平,皇上平安无事实乃不幸之中的大幸。”朱聿键最怕的就是崇祯将此事扩大化,现在皇上可是受了袭击,处于保护自己的本能,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

    朱聿键不希望因为此次魏忠贤的叛乱,让大明朝内耗太大,以他的想法能赦免的还是赦免的好。如果不能赦免,最好也不要杀戮太重,那样只能便宜了外人。

    崇祯自然听得出朱聿键的意思,只不过他心中气愤难平,如果不诛杀一批人,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崇祯有心反驳,但看到朱聿键那鲜血染红的坐蟒袍,又想到这是他的新婚之夜,他竟然扔下新娘子带兵来救,忠心实在无可挑剔,他的心顿时就软了。

    “王兄请起来说话吧,来人赐座。”崇祯一说话,顿时有宫女上来,将一个绣墩摆了过来。朱聿键连忙拜谢之后,侧身坐在了那里。

    “臣本来是在家中紧守门户的,可是发现宫中也出现了喊杀声,这才赶过来救驾。吴大人的军队要清扫城中的叛逆本身又是步军,来得自然慢些。想来时间也已经差不多了,估计吴大人很快就会带兵入宫来。”朱聿键解释着自己到来的原因。

    这个时候外面传来阵阵马嘶人喊刀兵交击之声,很快王承恩就进来禀报道:“启禀皇上,吴汝胤正在外面候旨。”

第一百二十五章战后朝会() 
“让他进来吧,爱妃你到后堂去等等。”崇祯回过头对着田贵妃说道。

    “啊。”田贵妃这才醒悟过来,看看自己衣衫半解的样子,又看了看低头的朱聿键,她的脸上顿时布满红晕。赶快整理了一下衣衫,田贵妃快步走入了后堂之中。

    田贵妃刚刚离开,一阵钢铁碰撞之声传来,身穿重甲的吴汝胤走入大殿,面向崇祯跪倒:“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救驾来迟罪该万死。”

    “起来吧,这次没想到魏老贼先发制人,也不能怪你。”崇祯挥挥手道:“你在城内的行动怎么样?”

    吴汝胤道:“臣三更时分出兵,对城中大大小小的阉党分子同时下手,很快就将那些人全都制住了。只是在进攻其府邸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抵抗力很弱,似乎家丁护院人数少了许多。后来又听说皇宫中发生大战,我就亲自带人赶来了。”

    崇祯听得点了点头:“吴爱卿忠心可嘉,朕心甚慰。不知魏老贼是否抓到?”

    “臣无能,魏府虽然快速攻下,却不见魏老贼的踪影。我拷问了其家人,他说魏老贼二更已经带着人出了家门,想来他是亲自指挥进攻紫禁城的。如今魏老贼踪影皆无,已经不知去向。”吴汝胤汇报着情况,心里却是惶恐不安。抓捕魏忠贤可是崇祯给他最大的一个任务,没想到就这也干砸了。

    朱聿键害怕崇祯说出什么话来,伤了吴汝胤的自尊心。毕竟现在吴汝胤执掌京城三大营,可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想要让京城太平无事就必须笼络好他。

    朱聿键当即施礼道:“启禀皇上,此事实在凑巧,魏忠贤不在府中也怪不得吴大人。这次吴大人剿平阉党有功无过,实在应该嘉奖。”

    崇祯知道朱聿键的话中意思,他同样知道其中利害关系。看了看诚惶诚恐的吴汝胤,崇祯说道:“不错,吴爱卿此次立了大功,朕必然会酌情提升的。”

    “谢皇上。”听说自己能升官,吴汝胤心中大定,看来这责任是不会追究了,自己这次押宝也算是成功了。

    “你立刻派人去仁寿宫,将客氏和她的所有亲信都控制起来,朕要亲自审讯其与魏忠贤的阴谋。”崇祯突然想起来,与魏忠贤关系最为密切的天启帝养母客氏还在宫中。吴汝胤接到命令,立刻派人去抓捕了。

    此时东方已经渐渐发白,京城内的纷乱也已经平息了,崇祯离开座位走向窗棱,看着外面的一片狼藉说道:“王兄,吴爱卿,如今大事已定,随我上朝去吧。”

    “遵旨。”朱聿键和吴汝胤连忙起身施礼。

    在崇祯的率领下,朱聿键和吴汝胤带着大批护卫和士兵,浩浩荡荡的前往皇极殿。沿途的尸体还在清理之中,血迹和火烧的乌痕随处可见,让人望之触目惊心。朱聿键急着去救崇祯,都没有好好观察一下周围的情况,如今细看之下他才发现,宫中的战斗是何等惨烈,也难怪崇祯被围承乾宫,却无他处的禁卫前往救援。

    依照朱聿键的估计,这次魏忠贤调集起来的人马至少也有两万余人,加之宫中还有内应,叛贼规模之大乃有明一朝所未见。幸好吴汝胤即时进宫,否则单凭自己的数百护卫根本不够看。

    朱聿键边走心中却在估计,按照他对历史的了解,魏忠贤似乎从未发动过叛乱,而是直接被崇祯免职的。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血腥的一幕,仅仅一个晚上至少就有上万人死亡,显然比历史上要残酷的多。

    朱聿键的心中突然一阵惊恐,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有自己参与的历史,会不会比原本的历史更加惨烈,那样自己岂不是成了民族的罪人。无论如何,自己总算努力过了,政治并非自己所长,但科技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在朝堂之上不能做到游刃有余,至少自己能在地方上发挥自己的科技优势,为华夏民族多做些事情。朱聿键对自己很有信心,至少自己能够推动大明朝提前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

    心中盘算着未来的发展计划,朱聿键跟在崇祯身后已经来到了皇极殿内。虽然皇宫中依然伏尸累累,但前殿已经清理干净了,只是上朝的时间已经到了,上朝的官员却少了一大半。

    朱聿键心中清楚,这并非是官员们被吓得不敢出门,那些没来的官员多半是参加了昨日的反叛,已经被控制起来了。对于崇祯这些天来所做的事情,他的心里非常清楚,随着东厂的刘应选投入其麾下,崇祯很是秘密拉拢了一批东厂和锦衣卫的人。现在这些本来在暗中的人正在帮助京城三大营审讯叛贼,一个个的抓捕那些参与了叛乱的官员,整个京城已经是血雨腥风。

    “昨日夜晚,魏忠贤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兵进攻紫禁城,实乃大逆不道。”崇祯一上来的这句话,吓得那些官员噤若寒蝉。本来昨晚的动静那么大,却很少有人敢出去查看,他们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如今崇祯说了出来,竟然是地位极其尊贵的九千岁叛乱,这样的事情恐怕就麻烦了。

    自古以来,叛乱都是君王所最痛恨的事情,一般每次有叛乱发生,除了镇压之外,还会株连许多无辜的人。想到这种情况,在场的官员们不禁人人自危,回想着自己与魏忠贤是否有瓜葛。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年阉党势大,为了自保京城官员多数都会去阿谀奉承一番,虽然不一定要为虎作伥,至少也能规避风险的。例如没有参加叛乱的这些官员,他们当初或多或少也都给魏忠贤送过礼,有的甚至为其建立生祠,否则他们早就遭到迫害了。如今想起那些事情,他们无不心中惶惶。

    对于下面官员的慌张,崇祯视而不见,他将目光转向了吴汝胤:“吴爱卿何在?”

    “微臣在。”吴汝胤见到皇上点名,赶快出班跪倒。

第一百二十六章朝堂封赏() 
崇祯询问道:“你的京营如今进展如何,是否已经平息叛乱?”

    “回禀皇上,京营全体出动,已经彻底平息了北京城内叛乱。魏忠贤手下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中,除崔成秀畏罪自杀之外,其余竭尽落网。如今京营收监人数已经近两万人,锦衣卫的人正在严刑拷打,以找出更多的同谋者,只是魏忠贤尚未抓到。”吴汝胤的话铿锵有力,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阵骚动。

    崇祯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此次吴爱卿办事得力,擢升兵部左侍郎。”

    “谢皇上。”吴汝胤心头狂喜,自己没费多大力气,就向上爬了两级,这让他兴奋不已。

    崇祯又转向了朱聿键道:“唐王不顾个人安危,亲自率领护卫入宫救驾,实乃忠君爱国之楷模。特封为八贤王,以兹鼓励。”

    “八贤王?”朱聿键一愣,他没想到自己只得到个虚衔,似乎太过轻了些。在他的心目中,这个八贤王的尊号,还不如一府之地更让他感到高兴。只不过皇上的赏赐已经出口,他也只好谢恩了。

    看了看眼前的朱聿键,崇祯语带双关的说道:“这八贤王乃是北宋时期的尊号,只有赵德芳一人获得,王兄可要珍惜啊。”崇祯所说的这句话似乎是废话,但实际上却是隐晦的提出来一个事实。

    北宋时期,赵匡胤之子赵德芳本来应该登基为帝,但是太祖赵匡胤是个孝子,他尊母亲临终遗嘱,将帝位传给了弟弟太宗赵光义。只不过太祖赵匡胤感觉自己实在吃亏,就询问弟弟太宗赵光义如何对待自己的儿子。

    太宗赵光义自然知道兄长的意思,也认为自己夺了侄儿的皇位有所亏欠,他当即表示封赵德芳为八贤王,享受八位亲王的俸禄,同时赐予他一根金简。据说带着这根金简可以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

    这个八贤王多见于民间传说,至于是否真有此事也不好评述,至少正史中并未提及过。只不过崇祯打算借此透露一个信息,当初魏忠贤打算让唐王即位,对方却故意躲了出去,崇祯这才安全上位的。他将唐王封为八贤王,意思就是感念朱聿键这份恩情。

    朱聿键不明白崇祯的这层含义,还在自认倒霉。此时言官之中的张慎言却站了出来:“启禀皇上,微臣认为不妥。”

    “如何不妥?”见到是张慎言出来,崇祯还是问了一句。

    张慎言说道:“本朝开国以来,还从未封过八贤王的称号。”

    “难道没封过就不能封吗?当初开国之时,太祖之前难道封过王爷吗?照你这么说所有藩王都不该封。”崇祯却出奇的反驳了他一次。如今唐王再次救了他的命,他是自觉亏欠这位王兄太多,所以才有这种想法,没想到刚封了一半就有人阻止。

    “当然不是,开国自然要有新气象,只是按照祖制”张慎言还想再说,却被崇祯直接打断了:“按照祖制魏忠贤怎么可能被尊为九千岁,当时你怎么不以死相谏?”

    崇祯今天似乎的头脑特别灵活,言语间说得张慎言哑口无言。当初天启帝根本不理朝政,让魏忠贤势力坐大,他哪里敢反驳。如今被崇祯帝抓住把柄,他又如何说得出口。

    见到张慎言无话可说,崇祯继续说道:“朕虽然能封王兄这个八贤王,却是有名无实了。朕即无法赐你金简,也无法给你八个藩王的俸禄。”

    想了想崇祯突然拍案道:“有了,我看就将松江苏州之地赐予王兄作为封地,这样也算抵了俸禄如何?”崇祯还是少年心性,朱聿键这次拼死救驾,让他感觉自己这些日子以来对王兄的猜忌似乎有些过分,心中想要补偿一番。只不过他登基未久,还不知道松江和苏州对于朝廷意味着什么,竟然如此大方的就要送出去。

    听到崇祯此言,满朝文武都被吓了一跳,众人纷纷跪下高呼皇上三思。崇祯莫名其妙的看着众多文武问道:“怎么?你们全都不愿意我封王兄为八贤王吗?”

    户部主事卢象升出班启奏道:“启禀皇上,并非唐王受封八贤王不妥,只是苏、松两地乃朝廷税赋之地,每年朝廷用度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