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61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61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峨眉弟子实在太可恶了,自己没有能耐就用下作手段,实在是男人中的耻辱。”朱聿键听得愤慨不已。

    上官芸清道:“如果世间男子都如殿下般光明磊落,为我们女子着想,那就天下太平了。实际上师祖也更加重视男弟子,在听到是师父先动手以后,也不管对方挑衅在先,竟然罚师父面壁思过三年,而对那些男弟子不予处罚。师父知道这是自己的女儿身受到歧视,她一气之下反出峨眉派成了弃徒。”

    “一群目光短浅的家伙,难怪当今武林越来越是衰微,实在是自己的体制问题。”朱聿键气得口不择言。

    见到朱聿键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上官芸清满脸的惊讶:“女子不受重视,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根本无法更改。而我师父叛出师门以后,遭到同门追杀,无奈之下才剃度成了尼姑。”

    “你的师父经历还真是坎坷,不过这惯例却并非无法更改,只要是不对的就应该改变,这是自古以来颠不破的定律。任何民族或者势力如果固步自封,注定会走向灭亡。歧视妇女的现象必须要得到更正,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必然能够做到的。”朱聿键自信满满的说道。

第一百二十九章急流勇退() 
上官芸清起身对着朱聿键施礼:“殿下肯如此为女子着想,芸清感激不尽。师父愿意脱离佛门跟随殿下,也是因此而来。她不愿意其他女子再遭受同样的坎坷,所以才希望能够辅助殿下,为天下女子做一点事。实际上我们这些加入佛门的女子,多多少少都有着不堪回首的往事,如果不是师父收留,我们之中的多数人都可能已经死了。如今师父跟定了殿下,认为殿下能为全天下的女子平反,我们才愿意跟从,实际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自愿留下来,辅助殿下成就功业的。”

    “多谢诸位的看重,朱聿键定然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朱聿键心中满是歉疚,他要为这些舍生忘死保护他的女子,完成这个在后世看起来如此容易实现的心愿。

    两人正说话间,肖甯已经回来了,她将那个纸盒也带了回来。朱聿键接过纸盒一看,正是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是复方新诺明片,朱聿键手中为数不多的消炎药。这些药品都来自后世,是很常见的药品,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朱聿键使用这些药品向来非常节省,轻易不肯动用,而今天郝玉兰是为了救他而受伤,他又如何能够小气。

    忍痛将三次的药量交到肖甯的手上,嘱咐她应该何时如何给郝玉兰服用,直到确信她完全弄明白了,朱聿键这次啊放心的走了出来。

    “殿下。”朱聿键刚出门,上官芸清就追了出来。

    “还有事情吗?”朱聿键惊讶的看着上官芸清,刚才两人聊了那么多,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要急着说的,她又为何会追了出来。

    看着满脸好奇神色的朱聿键,上官芸清扭捏了半晌才说道:“师父曾经对我们说过,殿下是为全天下女子解除束缚的希望,使我们最应该全力保护的人。师父还说我们应该为殿下付出所有的一切,包括包括”上官芸清结巴了半天才说道:“包括我们的身体都属于殿下,如果殿下愿意可以随便取用。”说完这句话之后,上官芸清的脸上已经布满绯红,她赶快转身逃也似得冲入了房间之中。

    上官芸清那最后一句话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相信是个男人都会身心巨震,朱聿键自然也不免神情一荡,心头布满了火热。任谁被如此漂亮的女子表白,而是还是代替三十多个美艳女子一起表白,是男人都承受不住。

    朱聿键感觉到有些飘飘然,但旋即他又暗暗自责,为什么自己一个后世的五好青年,如今到了明末却堕落成了花花公子。刚刚娶了一个美艳无双的小娇妻,竟然又对自己的那么多女护卫有了心思,这简直就是禽兽之举。

    朱聿键暗暗检讨着自己思想,快步返回了后宅的正房之中。对已经醒来的孙巧婷安抚了一番,朱聿键回到了自己书房之中。最近他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实在不足,尤其是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还需要大力的学习。为此朱聿键找来了自己所能找到了的所有政治和经济方面著作,决定从今天开始在书房里埋头苦读。

    正在朱聿键努力用功的时候,书房的门突然被敲响了。

    “是谁?进来吧,门没有锁。”朱聿键感觉很奇怪,他平时在书房都有侍卫守护,今天为什么有人敲门却没人进来通报。

    门吱呀一声开了,进来的却是拄着拐棍的徐光启,朱聿键这才恍然大悟。徐光启和孙承宗都是他特别吩咐过,有特权无需通报的人,所以他才会敲门进入书房。

    见到是老师来了,朱聿键赶忙起身给徐光启让座,直到他坐在的位置上,朱聿键这才询问道:“老师,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徐光启看了看朱聿键,又看了看书桌上展开的几本书询问道:“刚才在大殿之中,殿下为何不高兴?难道宫中有事发生?”

    朱聿键知道瞒不过老师,他点了点头承认道:“是啊,今日为了惩办阉党的问题,我与皇上发生了些不愉快。我可以看得出来,皇上对我非常不满。”

    朱聿键将今天朝会的情况娓娓道来,听到徐光启叹了口气:“皇上毕竟年幼,不懂得体恤下臣的道理。殿下所做非常对,相信皇上日后会明白殿下的苦衷。”

    “但愿如此吧。”朱聿键仰头叹气道:“我让老师失望了,现在的我竟然有些厌恶了朝中的尔虞我诈,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了。或许我注定无法适应政治的险恶,适应常伴君王的危险。”

    “不,相反我很满意。”徐光启捋着自己的胡须说道:“大丈夫在世,无外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已,但人必有好胜之心,所谓能上者众能下着寡。急流勇退方显英雄本色,你能够这么快领悟到进退之道,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

    “这么说来,老师支持我返回封地埋头发展经济了?”朱聿键听得眼前一亮。

    “当然支持。”徐光启呵呵笑道:“我想明日皇上会正式发出上谕了,但你要做好思想准备,皇上毕竟还是小孩心性,他是否会在封赏的程度上报复你一下,可是很难说的。”

    “皇上要怎么都可以,只要朝堂能够安稳一些,我受点损失没什么。”朱聿键笑着回答道。

    不出徐光启的意料,第二天一大早,崇祯的上谕就发出了,首先是对魏忠贤余党的清算。因为朱聿键的力争,与魏忠贤有关的许多官员都被属于宽赦之列,就算是魏忠贤**的叛逆者,发落也不算太重。

    除了魏忠贤至今无踪以外,只有田尔耕等属于五虎五彪的几个重要人物被砍了头,其他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辈,仅仅被判了个流放而已,他们的家属也只是被抄没家产返乡罢了。至于客氏却因为是先皇养母,并未受到重罚,甚至并未在上谕中体现出来。她只是被圈禁于宫外的一处院落,仍然由原本的宫女太监服侍,只不过外围受到京营士兵和锦衣卫的监视,终身不许离开罢了。

第一百三十章封赏缩水() 
崇祯这样的决断,让朝中大多数人都放了心,众人纷纷歌功颂德,说崇祯有文王之仁德,朝中情况迅速平稳了下来。至于嘉奖令并不算多,除了将不少被罢官的东林党人召回担任要职以外,武将只有吴汝胤和王应选得了实惠,被分别升为兵部侍郎和锦衣卫都指挥使,除此之外就是对朱聿键的分封了。

    对于朱聿键的这次分封上谕,基本上与朝堂上议论的相同,只不过崇祯似乎是要表示自己对朱聿键顶撞他的不满,没有给他八贤王的尊号。对于崇祯帝犹如小孩子脾气一般的做法,朱聿键只是一笑置之,反正他对八贤王的尊号也没有多么在意。唯一让朱聿键心中不安的,就是徐光启和孙承宗,他们本来在崇祯的起用名单之中,但因为两人与自己的关系,这次都没有被要求入朝为官。

    对于无法再当官,两人都是一笑置之,他们经过了宦海浮沉,早就对功名利禄看淡了。尤其是徐光启,如今他一心编纂自己的农政新书,同时研究各种来自于朱聿键的新知识,哪里还有心思去管当官的问题,所以在朱聿键向两人道歉的时候,他们也都表示并不在意。

    如今崇祯帝的朝政已经稳固,朱聿键自认为没有多少可以帮忙的,他想要尽快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发展自己一直希望的基地。陪伴君王始终太过危险了,能够远离一些,朱聿键还是愿意的,毕竟如非必要他不希望过多的接近政治。

    对于朱聿键请求南返的条陈,崇祯想也没想就批了下来。他已经完全掌控了整个朝廷,对朱聿键的依赖之心少了许多。加上对付魏忠贤的不快,他也愿意让朱聿键离得远一点,只是崇祯似乎忘记了,或者说他是故意忘记的,朱聿键那个宗人府左宗正的位置却并未被撤去,或许这也是崇祯对自己这位王兄最后一丝感情牵挂吧。

    朱聿键南下前往浙南地区之前,他已经规划好了自己未来的建设方案。如今天津卫大沽寨的建设才刚刚开始,虽然已经能够赚取不少银两,但必须投入到城寨和工厂的继续建设之中,同时朱聿键打算在这里训练一支至少三千人的唐勇,以防止建虏南下破坏。这样一来此处的利润只能刚够维持自身的运转,要想发展只能从河南抽调人员和资金。

    在经过商讨之后,朱聿键决定让李信和田见秀回南阳府主持大局。同时让自己的弟弟朱聿镆坐镇南阳唐王府,将所有权利都交付给两个义弟,让他们尽量在河南发展。不过他给两人的要求是尽量先山区后平原的发展模式,争取通过联通几大山脉扩展到陕西和四川,多建立山寨以控制地方。

    朱聿键的想法非常简单,明末的起义军屡战屡败,被官军打得东奔西走。尤其是灭亡大明的李自成,在商洛山和伏牛山中都躲过很长时间,可以说这两片山区成了他的救命稻草和后方基地,这才让他挺过了大明最后的疯狂,结果问鼎中原。

    如今朱聿键要做的就是抢先控制这些山区,建立起稳固的地方政权和武装,让李自成的农民军势力根本插不进去,这样一来也就能够达到削弱农民军,避免其成为后金帮凶的目的了。

    对于朱聿键要求的发展模式,李信是心领神会,至于具体的发展方式,他会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制定,但大的趋势不会改变。除了这件事情以外,朱聿键已经将浙南作为了自己未来的发展基地,所以河南大量工匠都要向浙南迁徙。除此之外,要来此处的还有大量唐勇和资金,朱聿键打算在短时间内把五府打造成坚固的基地,防止任何势力的渗入,这样他才能够集中精力经营海外。

    商量好了之后,李信带上部分人返回河南,朱聿键则带着大队去浙南。去浙南的路有许多条,不过如今郝玉兰伤势依然严重,不能忍受陆路的奔波之苦,朱聿键打算走水路前往。

    走水路南下只有两条,其一就是从京城坐船走京杭大运河,沿河南下一直抵达杭州,然后再走一段不长的陆路抵达宁波城。另外一条路就是走海上了,他们可以从天津卫出海,绕行山东半岛、江苏和应天府,直接抵达宁波的象山港。

    这两条路各有利弊,走运河自然会平稳许多,但速度很慢,有时候还要为漕运让路。走海路较为颠簸,也更加危险,但胜在速度极快,尤其是如今西北信风将起,他们一路顺风向南,抵达宁波港至少能比走运河快上三天。

    朱聿键斟酌之后,决定让大部分人带着郝玉兰走运河,他自己则带上少量随从走海路。朱聿键走海路是有深意的,他知道未来自己想要发展,海上贸易是必由之路。如今有了机会,他需要考察一番这条路是否可靠,此外他也想知道明朝水师如今实力如何,能否给自己一些助力。

    接到朱聿键走海路去宁波的消息,登莱巡抚立刻命令水师全部出动,去天津卫迎接朱聿键以保护他南下。东海是登莱总兵的职责范围,如果藩王在这里出了事情他的责任极大,所以对此事他非常重视。

    朱聿键在参观了大沽寨的建设情况之后,就登上了一艘海船。因为应用之物和大量人手都经过大运河运输,朱聿键只带了李侔和二十名护卫随行,甚至连木兰卫也一个没带。这不是因为郝玉兰重伤,木兰卫无人统带的原因,而是水师之中有不成文的规定,不许让女人上海船。尽管朱聿键对此不以为然,但还是尽量避嫌。

    来接朱聿键南行的是作为登莱水师旗舰的一艘五百料的战船,按照他的估计排水量在两百五十吨左右,应该与欧洲如今的主流船只差不多。只不过作为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