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99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99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匀毡镜拿骋锥颊嫉剿抢蟮暮艽笠徊糠郑绻毡颈⒄秸荒掣鍪屏ν耆滩ⅲ堑纳檀峙乱鹗Т罅坷媪恕

    各国慌乱无比,纷纷派出战舰前往日本探听消息,而唐勇水师则在距离九州岛一百多海里外就调转船头,向着汉城的方向驶去。经过了十余天的航行,唐勇水师已经能够在黎明的薄雾之中,隐约看到一座大岛了。

    “那是什么地方?”朱聿键指着前往的岛屿说道。

    一旁的胡锐波连忙回答:“回禀王爷,那里就是汉城外海的江华岛。”

    “哦?江华岛?”朱聿键忽然想起来一个典故:“我记得以前在那里听说过,江华岛就是朝鲜国王的避难所,每次受到外敌来攻,他们就喜欢躲到这江华岛上避免。”

    “的确如此。”郝玉兰微微笑道:“我听孙先生说过,朝鲜遭遇的侵略大多是来自于蒙古和建州等游牧部落,他们是不会水战的,所以朝鲜国王就凭借自家的舰队,逃到江华岛上避免。这里虽然距离汉城并不算远,但也足够安全了。”

    郝玉兰虽然读过书,后来又随着孙巧婷和叶纨纨学习诗词,但是文化水平并不算高,她能答出这个问题,让朱聿键着实惊讶。不过听到她说是孙先生也就是孙承宗说得,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孙承宗曾经做过蓟辽总督,对关外事务都非常清楚,她必然是为了帮自己的忙,先去偷偷请教了一番,所以才能对答如流。

    想到这里朱聿键忍不住再考考她:“我听说朝鲜有一种龟甲船,威力相当不错,在当年壬辰倭乱的时候,着实立了不小的功勋。”

    “这个孙先生也说过,这种龟甲船上以硬木覆盖形似龟甲,所以才叫这个名字。据说它的外壳上裹有鳞状铁叶,可以抵御弓箭和火器的投射,两边和顶部还有大量铁锥和尖刀。船头呈龙头形,内有两个或四个大炮眼,可以释放毒气。头尾都有大型铁锥,可以用来撞击敌船。不过孙先生也说这种船造价高昂,而是行动速度太慢,只能防御难以进攻。更何况如今火炮愈加犀利,这种船也是防不住的。”郝玉兰显然也不是学舌,她说的有模有样看来是经过自己思考的。

    朱聿键点头道:“你说的不错,不过这种船也只能对付倭寇而已,就算是当年的大明军舰也有红衣大炮和佛郎机,如果轰击这种船也是同样船毁人亡的下场,算不得什么先进战舰。”

    两人聊天的时候,船队已经靠近了江华岛,胡锐波忙道:“王爷,前面旗舰传来旗语,说岛上派了小船过来询问,张提督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他是提督问我做什么?我的目的是要整个朝鲜,让他看着办。”朱聿键一挥手就不再管了。

    张名振本来心中忐忑,见到了朱聿键发回的旗语,他的心头大定,立刻命令将来人拘捕,数艘海沧船和苍山船开始靠岸,将海军陆战队放到海滩上。江华岛的驻军本来就不多,看到如此庞大的舰队早就吓得六魂无主了,而对方确是丝毫也不谈判,直接就登陆作战。守在海边的十几个朝鲜兵看到对方衣甲鲜明武器耀眼,吓得连抵抗的力气都没有了,直接返身逃了回去。

    唐勇的海军陆战队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很快就有超过三百名士兵登上了江华岛,并控制了那里的局面。等到朱聿键登岛的时候,岛上的五十名朝鲜士兵已经全部缴械投降。

    因为江华岛太小,陆军并未登陆,海军在登陆了五百人以后,也不再继续登陆了,他们只是将商船都停靠在岛的周围休息,战舰则依然摆成战斗队形,准备迎接朝鲜水师的反击。

    朱聿键本来没打算登岛,可是前锋传来消息,在岛上抓到一个衣着华丽双目全盲的老头。这个老头声称是朝鲜国王,听说是大明朝唐王到此非要见上一面。朱聿键听得好奇,索性也借此下船活动一下腿脚,毕竟他从未坐过这么长时间的船,全身都感觉不舒服。

    踏上了松软的沙滩,朱聿键才有了脚踏实地的感觉,他的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很快张名振也用小船到了岸上,发现唐王已经登岛,他赶快过来见礼。“王爷。”

    朱聿键颇感惊讶,他似乎没有要求张名振跟着来,这个家伙为什么主动登岛了。他询问道:“侯服兄这是怎么了?你上岛做什么?万一朝鲜水师过来捣乱,谁来指挥?”

    “我已经把指挥权临时交给了陈永疆,让他先替我指挥好了。我这次登岛,是有要事先与王爷商量,至于见那个老头是否可以押后?”张名振询问道。

    “哦?你有什么事说说看。”朱聿键直接找了块礁石坐在海滩上,一副就在这里商量的样子。

    张名振挥挥手,让其他护卫都距离远一些,至于郝玉兰他也知道其与朱聿键的关系,就不需要避讳了。等到其他人都走远,张名振说道:“王爷,这个老头的身份我大致可以猜得出来。现在有个迅速控制朝鲜极好的机会,如果王爷应允,咱们就从这个老头的身上入手,说不定只需要几天时间,整个朝鲜都将归于王爷。”

第二百一十一章光海君() 
“什么?”朱聿键为之动容,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在朝鲜的作战旷日持久。后金的威胁越来越大,开辟侧后的第二战场刻不容缓,而他也没有时间在这里久留。更何况朝鲜北部多山地,万一朝鲜人坚决抵抗,他部下损失过大就得不偿失了。最坏的情况是朝鲜人情急之下投靠后金,这等于是在给后金送上帮手。如今听说居然有办法让朝鲜数日平复,朱聿键自然要听一听了。

    朱聿键询问之下,张名振微微一笑说道:“这个方法还要从那个盲老人说起,其实他的名字叫做李珲,在朝鲜国内还有个名字叫做光海君。”

    “光海君?这个名字好像听说过。”朱聿键知道自己在历史课上曾经听过这个名字,但记忆太过久远了,怎么也想不起来。

    张名振自然不会等朱聿键想起来再说,他继续解释道:“这个光海君是朝鲜宣祖李昖与其爱妃恭嫔金氏所生的第二位儿子。万历二十年壬辰倭乱的时候,临海君李珒被俘,李昖仓皇出奔平壤,命令十七岁的光海君摄国事。他当时收集流散的军队和义兵,号召通国勤王以图恢复,也算是有些手段的人物。万历二十一年,倭寇撤出汉城退守釜山,并将虏获的临海君和顺和君两位王子送还,倭乱暂时告一段落。此时,宣祖已经属意于光海君了。万历二十三年,宣祖册封光海君为世子,并上表朝廷请求批准。只不过朝廷认为继统大义,长幼定分,不宜僭差,所以并未答应。”

    “这就是朝廷的不对了,管人家的家事做什么?藩属国又不是奴才。”朱聿键对这样的表态颇为不满,他认为朝廷实在太过古板,管得也太宽了。这样的言论估计也就是这位唐王说的出口,其他人可不敢如此诽谤朝廷。

    张名振只要假装没听到,继续解释:“光海君概因此事,是对我大明暗有怨言。万历二十四年和三十三年,朝鲜两次上表请求易储,其时明朝也正为立储的事情头疼,又发生了梃击案,所以一概不许。后来在李昖去世的前两年,朝鲜国内在立储问题上也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因为当时仁穆王后已经生有一子叫做永昌大君,弃嫡立庶,与儒家宗法观念不合。朝廷中的北人党因此分裂为以李尔瞻为首、主张拥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柳永庆为首、主张拥立嫡子的小北派。万历三十六年,李昖大王病逝,事实上的世子光海君嗣位。并上表明朝,自称权署国事,请求册封。万历皇帝恶其专擅,不予理睬。但是当时辽东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努尔哈赤对明朝构成了威胁。为了确保边疆无虞,需要拉拢朝鲜,所以朝廷在拖延了几个月之后,于是年十月乃册封李珲为朝鲜国王。”

    “说了半天礼法还不是遮羞布?有了实际利益立刻就抛开了。”朱聿键愤愤得说道。他已经把张名振介绍的情况的,当成听故事了。

    张名振见到朱聿键言语大胆,只好尴尬的轻咳两声继续往下说:“李珲也算是个狠人,他即位后,宣布仁穆王后为废妃,囚禁在西宫之内,自己则搬到新修复的昌德宫去住。而将对其王位威胁最大的同母兄弟,也是宣祖李昖的长子临海君和年仅两岁的弟弟,嫡子永昌大君全部秘密害死。支持嫡子的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后也受到打击,其首领柳永庆被赐死,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浊小北,而大北派则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总之朝鲜的党争更是混乱,比朝廷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名振说顺了嘴,竟然将自己心里话都说了出来。他话一出口立刻知道不妥,这等于诽谤朝政了。他偷眼看了看朱聿键,发现对方并未在意,这才放心的继续往下说:“当初萨尔浒之战的时候,朝廷也曾经要求朝鲜出兵协助攻打后金。光海君也算是不错,派出了一万多人的军队,但是朝鲜军队一战即溃,光海君不得不试图与后金议和。天启三年,西人党的李贵、李适、金自点等人在仁穆王后和新崛起的南人党势力的协助下,召集军队在绫阳君的别墅内会合,打入庆云宫,发动宫廷政变。大北派的李尔瞻、郑仁弘等被赐死,绫阳君李倧遂即位为如今的朝鲜国王。被废黜的光海君则被带到仁穆王后面前接受斥责,然后用石灰烧瞎双目,流放于江华岛的乔桐,也就是如今的盲老人了。”

    “朝廷对这样的事情不管吗?”朱聿键问道。

    张名振摇摇头:“当然要管,纲常伦理根深蒂固,况且朝鲜一直沿袭着朝廷的宗藩关系。朝鲜人擅自发动政变废除一个合法且与明有交的君主,绝对是一件忤逆不道的大事,是朝廷所不能接受的。负责节制朝鲜的登莱巡抚袁可立第一个就表示反对,后来还曾经上书朝廷,希望能够率军反正。只不过朝廷为北方边患日盛,早已自顾不暇了。后来那个李倧上表,要求得到朝廷册封,却是一直不予应允的。”

    朱聿键听的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利用好这个光海君,说不定就能以朝廷的名义拨乱反正,让整个朝鲜迅速平复?”

    “王爷明鉴,的确是这个道理。当初光海君虽然谋害兄弟,但事机甚密,他人只是猜测而抓不到把柄。毕竟光海君是堂堂正正的朝鲜国王,也是经过朝廷册封的。而当今的国王李倧却是叛乱登位,而且没有朝廷册封,可谓是名不正言不顺,正好给了我们借口。”

    “非常好,我们就照此去和他谈判,看看他是什么想法。”朱聿键的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

    朱聿键与张名振一起,朝着光海君所居的乔桐而去,与此同时在距离江华岛数十里外的汉城内,朝会已经开始了。天蒙蒙亮的时候,朝鲜国王李倧已经上朝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朝鲜水师() 
因为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这个时代的朝鲜李氏王朝就如小华夏一般,一切的规制仪仗服饰都与中原王朝相同,甚至连早朝的习惯也是一样的。

    看着无精打采站立两旁的朝臣们,他感到非常满意,自从十几年前登上王位之后,李倧就非常享受这种上朝时,居高临下一览无余的情况。看着那些大臣们一个个睡不醒的样子,他的心情非常之好。

    李倧一如既往的精神抖擞,对朝臣们所提出的各种事情的解决方案,做出自认为最正确的论断。正当他指点江山,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坐在位子上侃侃而谈的时候,镇殿将军朴桐兴急匆匆的跑入大殿跪倒说道:“王上,出大事了。”

    “何事如此惊慌?这成何体统?”大将军李适看到朴桐兴气喘吁吁的样子,禁不住皱起了眉头,当即叱责了起来。

    朴桐兴见到上官叱责,这才发现自己失仪了。他赶快深呼吸几口平复了一下气息,又整了整衣冠跪倒说道:“启奏王上,外海来了大队军舰,如今已经靠近了汉江口,还请王上定夺。”

    “什么?”众人皆是失声惊叫,李倧更是吓得六神无主,他当即说道:“快,快命人准备大船,我要去江华岛。”

    李倧这句话只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因为在历史上朝鲜国王遇到危难,都习惯性的去江华岛避难,就连前两年后金攻打朝鲜,他也是一样去避了次难。不过这次似乎不太一样,听到李倧的话朴桐兴说道:“王上,敌人就是从海上而来,他们如今已经占据了江华岛。”

    “啊?这这该如何是好?”李倧已经彻底傻眼了,他对来自海上的威胁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现在事情发生,他已经不知道应该如何做了。

    李适毕竟是大将军,见到满朝文武和国王李倧全都惊慌失措,顿时感到了一股怒意。他上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