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疆图 >

第220部分

大宋疆图-第220部分

小说: 大宋疆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匡胤激励士之后,就在众官员的陪同下,前往训练营的办公室休息。

    郭文斌吩咐众军官解散,自由活动。由于是最后一天,人心惶动,无心授课,所以众军官回到宿营,大多数都心情沉重,各自留下联络方式,以待以后还能相见。

    熙谨正在宿舍中和众战友聊天,这时,郭文斌的一个部下匆匆前来,说道:“章熙,皇上命令你过去见驾。”

    熙谨一怔,不明白赵匡胤见他做什么,只得跟着那士兵,快步向办公室走去。

    办公室中,只有赵匡胤和郭文斌二人,别的官员并没在这里,显然是赵匡胤早就吩咐别的官员暂避了。

    熙谨进了办公室,对赵匡胤跪下行礼,恭敬地说道:“卑职章熙,参见皇上。”

    赵匡胤坐在椅上,和颜悦色,微一抬手,笑道:“起来说话。”

    熙谨道:“谢皇上。”

    熙谨挺身站起,站在赵匡胤的面前五步之后,双手下垂,脑袋微垂,态度恭敬。

    赵匡胤微笑着望着熙谨,笑道:“章熙,训练营明天就要解散了,你有什么打算?”

    熙谨说道:“启禀皇上,卑职打算回转易州,向巡检大人复命。”

    赵匡胤道:“章熙,一众军官之中,朕最看好你,你可愿留在京城,留在朕的身边?”

    熙谨一怔,一时沉吟未答。

    郭文斌连忙说道:“章熙,陛下器重你,才要把你留下,你还不快快谢恩?”

    熙谨却并不立即谢恩,而是又沉吟了一会,才缓缓说道:“皇上,您是皇帝,您要是命令卑职留下,卑职不敢不遵命,但你要问卑职自己的想法,卑职不愿意留下。”

    郭文斌脸色一变,正要说话,赵匡胤对郭文斌一摆手,郭文斌只好不说,但却担心地望着赵匡胤,担心龙颜大怒。

    赵匡胤却脸色如常,看着熙谨,笑道:“章熙,能留在京城,留在朕的身边,是别的军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你为何竟然不愿意留下?”

    熙谨脸色镇静,恭敬而庄容地说道:“启禀皇上,京城之中,皇帝身侧,人才济济,少章熙一人不少,多章熙一人不多。但易州与辽国接界,随时会发生战争,卑职希望能以一躯之力,以平生所学,保卫国家,不受辽国的侵略,尽我一个军人的职责。”

    赵匡胤龙颜大悦:“原来你是这样想的,朕能有你这样的军人,朕心中甚慰,若是我大宋军人,人人都能像你一样,朕何愁大宋江山不保,何惧辽国的侵略。”

    熙谨说道:“我大宋的军中健儿,何止千千万万,卑职只不过其中之一,大宋的江山,靠得是陛下的英明,靠得是千千万万的将士,卑职只是苍海一粟。”

    赵匡胤笑道:“章熙,你不但才能出众,还虚怀若度,朕真是没看错你。朕实在很想把你留在身边,不过,既然你想回易州,朕也不拦你,放你回去就是了。”

    熙谨道:“谢谢陛下。”

    赵匡胤望着熙谨,脸色忽然闪过一丝异样,凝目盯着熙谨,半晌不语,忽然对郭文斌说道:“文斌,你先出去一下,我有些话和章熙说。”

    郭文斌隐隐猜到赵匡胤的用意,连忙说道:“陛下……”

    赵匡胤摆摆手,郭文斌不敢再说,只好退出办公室。

    赵匡胤从椅子上站起身子,缓步走近熙谨。

    熙谨不明白赵匡胤的用意,只好站立不动,保持着谨慎恭敬的态度。

    赵匡胤走近熙谨,又仔细地打量了熙谨几眼,忽然说道:“章熙,你和朕的一位兄长,长得很像。”

    熙谨不由心中大震。

第四百三十一章:不再追究() 
熙谨心中虽然震惊,脸色却镇静如常,说道:“不知卑职和陛下的哪位兄长相似?”

    赵匡胤并没有说出是何人,道:“以前朕和你见面时,并没有这样近距离看过你,现在走得近了,越看越像。”

    熙谨知道自己和父皇柴荣长得相像,潘美和曹彬都认出他来了,只不过没有挑明而已,现在竟然连赵匡胤都怀疑他了,今天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熙谨虽然心中惊凛,却也昂然不惧,淡淡说道:“陛下,卑职和您那位故友长得相似,是卑职的幸运,还是卑职的不幸呢?”

    赵匡胤没有回答熙谨的话,皱眉思索着什么。

    熙谨挺立不动,等着赵匡胤的动静,若是赵匡胤下令杀他,他也不会反抗,更不会刺杀赵匡胤,并不是他不敢刺杀赵匡胤,只是杀了赵匡胤,宋国必然大乱。

    赵匡胤沉吟了一会,忽然笑了笑,说道:“章熙,我那位兄长已经故世,你便是和他长得像了,也没什么。这件事,咱们就略过不谈了。”

    熙谨心中暗松一口气,知道赵匡胤虽然对他有了怀疑,但却选择不再追究下去,也就是说饶过他了。

    熙谨恭敬地说道:“谢谢陛下。”

    赵匡胤笑了笑,说道:“章熙,无论你以前的身份是什么,你现在是章熙,是我大宋的一名军人,只要你效忠大宋,我便不会亏待你。”

    熙谨道:“卑职将会全力以赴,保卫国家和百姓。”

    赵匡胤点点头:“好了,你回去吧。”

    熙谨行礼道:“卑职告退。”

    熙谨转身向外走去。

    赵匡胤忽然又喊住熙谨,说道:“站住。”

    熙谨心中一凛,以为赵匡胤又改变了主意,对他起了杀机,但他却凛然不惧,脸色镇静,转过身来,说道:“陛下还有何吩咐?”

    赵匡胤望着熙谨,眼神极为复杂,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道:“章熙,边关危机丛生,你好好保重自己!”

    熙谨忽然心头一热,就凭赵匡胤这句话,这十年来他对赵匡胤的仇恨,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知道赵匡胤已经怀疑他的身份,却选择不追究下去,而且还关心他的安全,无论赵匡胤窃取他周国的政权是对是错,单凭赵匡胤的这份气度,他也不能再仇恨赵匡胤了。

    熙谨抱抱拳,凝视着赵匡胤,缓缓说道:“陛下也多保重龙体!”

    熙谨说完,转身快步而去。

    赵匡胤望着熙谨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喟然长叹一声,坐回到椅子上。

    郭文斌悄悄走了进来,低声道:“陛下……”

    赵匡胤道:“文斌,你都听到了?”

    郭文斌道:“请陛下恕罪,微臣担心章熙会对陛下不利,所以一直在外边听着,若是章熙真有异动,微臣也能及时应对。”

    赵匡胤道:“你也怀疑他就是柴荣兄的儿子柴熙谨吗?”

    郭文斌沉吟了一下,说道:“章熙和柴世宗长得太过相似,微臣不能不有所怀疑。只是微臣不明白,陛下明明也看出来了,为何不……”

    郭文斌没有说下去,但赵匡胤已经明白郭文斌要说什么。

    赵匡胤叹道:“我已经夺了人家柴家的江山,岂能再夺人家的性命?我能留下柴宗训的性命,难道不能留他柴熙谨的性命吗?”

    郭文斌敬佩道:“陛下仁慈。”

    赵匡胤道:“我刚才叫你出去,其实已经暗中戒备,若是这柴熙谨对我怀有杀心,我也不会容他,可他不但对我没有杀心,还处处维护于我,维护我宋国的尊严,我又岂忍心伤害他?”

    郭文斌道:“这个章熙倒是奇怪,若他真是柴熙谨,为何对陛下没有恶意?请恕微臣斗胆一言,柴熙谨应该仇视陛下才对。”

    赵匡胤笑了笑:“你忘了他曾经是谁的部下了?”

    郭文斌一怔,随即会意:“陛下,您是说,是曹彬将军打消了柴熙谨对陛下的杀机?”

    赵匡胤道:“曹彬忠义正直,对我忠心耿耿,他必然对章熙的影响极大,章熙才对我忠心耿耿……不,章熙也许不是为了保护我,他是为了中原的百姓,才一心想着保卫宋国。曹彬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他心中,也许中原的百姓,比我这个皇帝还要重要。”

    郭文斌道:“陛下,当初陛下要把柴世宗的两个儿子送给潘大人为侄,后来被晋王派人截杀,两位小王爷从此下落不明,若是这章熙便是那柴熙谨,那另一位小王爷柴熙让,不知是否尚在人世。”

    赵匡胤淡淡一笑,说道:“只怕那位辽国的韩德让,便是柴熙让了。”

    郭文斌大吃一惊:“陛下,柴熙让如何会成了辽国的韩德让?”

    赵匡胤道:“若是柴熙谨能成为易州军章熙,柴熙让又为何不能成为辽国的韩德让?一年多前,易州巡检郭进在奏表之中,曾经上奏过,我军杀死了辽国南京留守韩匡嗣之子韩德让,当时我没在意,前几天感到那位韩德让对我好像怀有极大的仇恨,我再去翻阅易州的奏章,发现奏章上面果然写着,韩德让已经被杀,既然韩德让已经死了,那这个韩德让肯定不是韩匡嗣的亲生儿子,而是他收养的义子,既然是义子,便有可能是柴熙让。”

    郭文斌越听越是心惊,说道:“陛下,柴熙谨对我大宋忠心耿耿,柴熙让对我大宋却怀有仇恨,而且他是辽国的重臣,只怕会对我大宋不利。”

    赵匡胤淡淡一笑:“你不必担心,无论他是柴熙让还是韩德让,只不过是辽国的一个臣下,辽国皇帝不对我大宋用兵,他一个臣子,敢对我大宋用兵吗?”

    郭文斌脸色凝重道:“陛下,我和那些辽人闲聊之时,也曾打探过这位韩德让,他和辽帝和萧皇后,都有非同一般的交情,若是他在辽帝面前进谏,只怕辽帝会听他的话,对我大宋用兵。”

    赵匡胤道:“那位辽帝耶律景虽然年轻,但却很有谋略,不会因为和一个臣子的交情好,就对我大宋发动战争。他若要发动战争,就不会派使者出使我宋国了。”忽然笑了笑,悠悠说道:“也许一切都是我们多想了,韩德让就是韩德让,章熙就是章熙,随他们去吧。”

    郭文斌知道赵匡胤已经准备放下这件事了,当下点点头,说道:“陛下说的是,随他们去吧。”

第四百三十二章:探望姨母() 
第十天一早,训练营正式结束,来自天南地北的军官,挥泪而别,各自回转自己的所属部队。

    熙谨辞别了同窗战友,背了行李,骑了战马小雄,离开兵部的训练营,来到城南五里外的一个路边茶铺,等侯着哥哥熙让和妹妹阿罗的到来。

    辽国使者团今天正式离开宋国京城,结束了为期十天的访问。昨晚上赵匡胤已经宴请过使者团,今早便不再宴请,由赵普等大臣送辽使团出了京城的北城门,并安派了一支宋兵沿途护送到宋辽关卡之地。

    熙让等人辞别了赵普,行了不到一个时辰,熙让向耶律沙告假,请耶律沙率部先回辽国,他留在宋国还有事要处理,事后会自己回转辽国。耶律沙也无法禁止熙让,只好任由他去,只叮嘱他在宋国不要惹事生非。

    熙让和阿罗找了个机会,悄悄脱离大部队,调转马头,绕过京城,直奔城南而去。来到城南五里外的路边茶铺,见到了熙谨。

    兄妹三人,各骑一匹健马,快马加鞭向房州赶路。

    熙谨熙让阿罗三人刚走不久,又有一骑独自而行,来到这个茶铺。

    这个独行的少女正是云枫。

    这几个月来,云枫一直在乾州养伤,同时跟随诸葛神医学习医术,不久之前,诸葛神医寿终正寝,仙逝而去,云枫在乾州无依无靠,便离开乾州,飘荡江湖,随意而行。

    她虽是随意而行,但心中有所牵挂,不知不觉,又来到京城附近。远远看到京城高耸的城墙,才忽然醒悟自己到了京城。

    她坐到熙谨刚走不久的茶铺中,要了茶水和点心,望着远处的京城的城墙,心情复杂之极,脑海中又掠过了赵德昭的身影。

    她和赵德昭相处的时日虽然不多,但她对赵德昭却情丝纠缠,心中牵挂。按说她应该仇恨赵德昭,但赵德昭却一再帮她助她,还派人暗中保护她,她对赵德昭却恨不起来,却又无法抛弃仇恨,无法去全心爱慕。

    她望着京城的城墙,想像着赵德昭此时也许就在城内,只要她去见赵德昭,她相信赵德昭必会欣然接待她,但是,见到了又如何呢?她即不能爱他,又不能恨他,相见也只是徒增烦恼。

    云枫忽然感到一阵巨大的孤独和悲哀,这天下虽大,她竟然没有亲人可以投奔,没有房屋可以居住,就像天上那只独自飞行的孤雁,无依无靠,不知要飞到何处。

    云枫正在伤感悲哀之时,从大路上走来了一对母子。

    那母亲只有三十岁左右,牵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从二人的衣著可以判断她们是附近的农民。

    母子二人来到茶铺,坐在云枫旁边的座位上,只要了壶茶水,没要点心。

    小孩子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