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里河山别样红 >

第13部分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13部分

小说: 万里河山别样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善初摇摇头。

    “我和李是卿以前的师傅在没入道门前是师兄弟,加上现在又同属道家全真一脉,因此他对我这个师叔也还不错。当时,他来找我,说要在太清宫等有缘人,要在此盘桓一个月。”

    “我问他究竟,他说是他去年仙去的师傅遗命,并给我出示了一张书笺。上面只有十六个字‘沧海狂澜,天机有变;紫气东来,太清有缘。’他那师傅,别的我不好说,但几十年沉浸道门各艺,其造诣却是胜我许多。”

    “看到那书笺后,我问他,既然是太清有缘,那岂非是说有缘人将属意太清宫?他说师有遗命,他但知奉行,但不会与太清相争,只凭有缘人自己选择。”

    “一个月即将过去,没有等到什么有缘人,我也以为师兄推算有误。可谁知就在最后一天他要离开时,在太清宫外遇到了那三个孩子。随后,三个孩子又自己选择离宫而居,被他收为徒弟。”

    赵善初听闻这些,有些目瞪口呆,感觉自己仿佛在听传奇故事。

    “那三个孩子你说是人中龙凤,这也不差。三人举止气度,从容沉稳,那个大的在武学上天赋异禀,资质惊人,重情义,明变通,是三人中带头的,其相不可言;女的端庄善良,大贵之相;小的聪明伶俐,福缘深厚。”

    “我现在八十有六,以前曾有所感,几次推算,却都基本不差。未来华夏大地将有外族入侵,一片兵戈杀伐,烽烟四起,血腥遍地……便是我太清宫将来也要遭受灭顶大劫。只是在这几个孩子到来后,我却推算出太清宫一脉多了一线生机。关照这几个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会先天太极拳的那份香火情义,更是想为太清宫结下一份善缘。哪怕推算有误,我们也算行善积德,并不损失什么。这次听李是卿说,他离开十多天,是去找自家俗世后人,动员其后人全部来和他一起。让家里几个后辈小孩子和他那几个新徒弟一同学习生活,以求将来浩劫中一线生机,同时自己也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这个李老道,到老了却起了凡心。”赵善初笑着摇头评论道。

    “何谓凡心?何谓道心?道经上不也说说道法自然?只要能破除迷障,不沉迷,不偏执,不风魔,谨守我心,从容观世界,那就难能可贵了。”周旅学也摇摇头,说道。

    “我明白了,师叔。”赵善初道,“以后我会尽量帮那几个孩子的。”

    不说周旅学、赵善初在这边云山雾绕的合计,回头再说赵振中一行。

    从太清宫回来后,赵振中等人又回到了紧张有序的生活状态中。赵振中每天依然在练习武功、挖洞、上山采集等事情上忙碌。只不过,现在练习武功中增加了一项飞镖内容。而上山采集时李是卿又常跟在他身边指点他熟悉各种药草,以及如何采集、炮制等。

    赵振中为师傅深厚的武功和中医药知识所折服。而李是卿见到徒弟武功进境飞速加上又在山上看到赵振中所布设的陷阱、机关构思巧妙简单实用也忍不住赞叹有加。

    有着对附近情况相对熟悉的李是卿帮助,赵振中对山林的探索距离深入了一大截。陷阱和机关的布设也随之深入。收获的山鸡、野兔等各种猎物和柰果、核桃、银杏等野果以及黄精、山药、黄芩、党参等多种中草药。

    周恬每天的增加了熟悉各种有关中草药的产地、特性、药性、采集、炮制等相关知识。周昊每天在完成日常锻炼后帮助周恬处理一些杂务。

    几天时间很快过去,中秋节到了。

    这一天,几人除了早晚锻炼外,其他手头上的事情都停了下来,专心忙碌制作各种吃食。

    赵振中下厨,中午整治了山鸡炖蘑菇、麻辣兔肉、红烧獾肉、红烧黄鱼、清炒野菜、清炒山药、清蒸螃蟹、凉拌海蛰、海米龙须菜、海蛎豆腐汤等菜肴。周恬则忙活做了几碗抻面。

    到了晚上,新做菜肴只有一个,就是赵振中忙碌一下午的“龙凤呈祥”。而周恬则将做好的海蛎子肉馅的水饺和自制的枣泥月饼拿了出来。

    这一天,老道胃口大开,吃得眉开眼笑,加上自酿山葡萄酒,可谓酒足饭饱。周昊也不甘示弱,肚皮滚圆仍自不舍“山葡萄果汁。”

    “看不出来,你们小夫妻在厨艺上还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啊。”老到吃得畅快,捋着胡子,难得地开起了赵振中、周恬的玩笑。

    赵振中一窒,干咳几声道:“吃饭,吃饭。”

    周恬满脸通红,轻啐一声,嘀咕道:“为老不尊!”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老姐,谁的姐夫老赵。”周昊喝得满脸红晕,得意洋洋地自夸道。

    周恬对周昊斥道:“不许胡说八道!吃你的饭!”

    老道嘿嘿一乐,说:“周小子,等几天我给你也找个小媳妇?”

    “师傅你还有这本事?”周昊喝的有点高,没大没小。

    “我说行就肯定行!”老道不容置疑,“过几天我有几个孙子、孙女要过来。我跟你说,我有个小孙女和你差不多大,可长得很好看。”

    “师傅,是你孙女?那要是你孙女给我作媳妇,那我叫你师傅呢?还是叫爷爷呢?还是叫师傅爷爷呢?”周昊不但有些酒上头,问号也开始上头。

    老道听了周昊的问题,也开始纠结起来,扯着胡子开始思索:“是啊,叫我师傅还是爷爷呢?还是师傅爷爷?”

    一边正在吃饭的周恬听着这老少两位酒后耍宝,差点忍不住喷出来。赵振中也是忍俊不住。

    *******

    新人新作,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第六章 :乱世图存(一)() 
新人新作,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中秋节过后已经五、六天了,早晚的天气也越来越凉。可变凉的天气却对赵振中没有多大影响,他每天早晚依旧是练习武功,上午仍是在石dong中大汗淋漓地挖dong不止,下午则到山里采集各种野果,检查陷阱、机关有没有收获。

    随着石dong中的空间越来越大,赵振中心里有关石dong内部的建造方案也几经变化,不断完善。只是由于石dong内白天也昏暗得多,加上dong中空间宽敞,一时难以解决照明问题,赵振中最终将石dong定位在休息及物资储藏中心。但不管怎样,都要先把里面的杂物彻底清理出来后,再根据空间大xiao进行内部建造。不仅要有通风烟道,取暖设置,还要做一些隔断,将内部空间分隔成几个卧室,以及水源、粮食、燃料等生活物资储备场所。

    这几天,老道没有再和赵振中到山上,每天一个人到附近的聚仙宫那里等待。只是每天早上出去时脸上期盼的神色到傍晚回来时就变成有些失落和担忧。

    赵振中等三人也知道,老道是去等他将要到来的俗世亲人。

    自从中秋节老道和周昊喝高了,言谈间透1u出节后有俗世亲人要过来看望老道,老道那一副风轻云淡世外高人的样子就似乎没了踪影,成了一个期待亲情,渴望天伦之乐的普通老人。

    在几人的好奇,特别是周昊的追问下,老道把自身情况简单地告诉了几人。

    老道原本并非山东人,而是湖北人,今年63岁。在太平天国和捻军之1uan时与家人辗转逃难来到胶县附近,并最终居住下来。十岁左右时遇到一位曾经在武当山修行过的武功高手,被收为徒弟。后来才知道,那位高人曾参加太平军和捻军。在捻军失败后,隐姓埋名留在了胶县附近,后来又到白云dong出家做了道士。

    李老道第一个孩子,前前后后一共有六个。在老道4o岁左右时,他老婆又因病去世,孩子还活着的也都大了。老道感觉世事无常,就到了白云dong找到师傅,也出家做了道士。不过,李老道对家中后人还是有一些牵挂,有时也会回去给后人接济一些。老道的六个孩子,因病夭折了两个,因战1uan去了一个,前几年因水灾又去了两个,现在竟只有最xiao的一个儿子还活着。其他的亲人中和老道一辈的还有一个5o多岁的妹妹健在;子侄辈的除了xiao儿子夫fu外,就是妹妹的儿子、女儿两家人;孙子辈的就有十多个了。这次是由匡真觉带着老道的妹妹、老道的xiao儿子和几个失去父母的孙子、孙女。

    本来说好,过完中秋节就到这里来,可现在中秋节都过去五、六天了,却仍没有消息,老道又怎能不着急?

    这天晚饭时,赵振中看老道神情有些忧虑,就劝道:“师傅,你别太担心,有两位师兄和师姑三个大人在,何况,匡师兄身手了得,路上不用担心安全。他们带着几个xiao孩子,走慢点也应该。说不定这几天就到了。”

    李老道听了想想三人的能耐,心下宽了不少,胃口也不觉间好了许多。

    两天后的上午,匡真觉带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婆婆、一个三十六、七的壮年汉子,还有穿着各异,年龄从大致在五到十一、二岁之间的十九个孩子。其中男孩有十一个,女孩八个。

    见到一下子多了这样二十二个人,老道和赵振中几人不禁有些目瞪口呆。

    “师傅,这些都是你的孙子、孙女?”赵振中有些头大的问老道。

    “这里面有我孙子、孙女一共七个,还包括我妹子家的。剩下的就要问他们怎么回事了。”老道也有些mo不清情况。

    本来老道想把已经去世的几个子女留下的年纪不满十岁的四个孙子辈的孩子接过来一起生活,自己能照料一下,也减轻xiao儿子一家的负担。后来到自己妹子知道这事情,求自己把她那边失去双亲的三个孩子也一起带着,至少能有口吃的可以活命。老道考虑后也就答应了。可现在一下子出现十九个孩子,加上自己妹妹、儿子,还有自己师徒几人,别的不说,这大xiao二十六人的住所和日常吃食应用就是一个大问题。而老道更担心这样一来会让赵振中、周恬、周昊三人不满。

    自从在这里落脚后,除了太清宫每月送来的一点米粮,现在几人的吃食几乎都是赵振中三人收获的,又因为周恬、周昊年龄xiao、力气xiao,这些工作几乎可以说都是赵振中一人完成的。虽然赵振中资质人,天赋异禀,可他年龄毕竟也不过十岁多点而已。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其中又几乎都是缺乏劳动力还需要人来照顾的xiao孩子……

    见到眼前的情况,老道本来见到孙子、孙女的高兴劲消退不xiao,沉着脸对他儿子和匡真觉两人问道:“这些孩子是怎么回事?”

    “师傅,这些孩子都是从沂门g那边过来孤儿。听说两个月前,在西南面大汶河、泗水、沂水因连日大雨,河水泛滥。周遭受灾的有几个县。这些孩子是和大人逃难讨饭到胶县和青岛附近,父母在路途中过世的孤儿。我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有的在垃圾堆里找东西,有的饿倒在路边奄奄一息,有的还在已经去世的父母身边哭。惨啊……”匡真觉说着,想起当时景象,不由得两眼红。

    “爹,实在不行,我把侄子们再带回去吧。家里虽然也不宽裕,可咬咬牙,还能活。可这些孩子,要是不管的话,用不了几天就都没了。这可是十几条命啊。没遇上,咱也不说啥,可遇上了,在眼前的事,咱不能不理啊。”一旁站着的老道的儿子说道。

    老道听了叹口气,转过头问:“赵xiao子,周丫头,周xiao子,你们三个怎么说?”

    赵振中也叹了口气,说道:“既然都来了,总不能撵出去把他们往死路上赶。都先安顿下来吧。”接着,又对老道说:“师傅,介绍一下这位大叔和这位nainai吧。”

    李老道指着那个晒得黑瘦,身高一米七左右,年纪3o多岁的汉子说道:“这就是我那不成器的xiao儿子,叫李桐生,你们叫师兄;这是我妹子,叫李仕芬,你们叫师姑。”赵振中三人连忙问候。随即,老道指着赵振中三人对两人介绍说:“这就是我曾经和你们提到过了几个徒弟,赵振中、周恬、周昊。”

    接着,老道又补充说道:“到这里一个多月,我有近半个月不在。虽然他们三个年纪xiao,可不要xiao看他们。这里的一切收获差不多都是他们三人nong的,基本上都是赵xiao子的功劳,连老道我都是在占他们的便宜。”老道的这番解说让李桐生和李仕芬明白了刚才老道为什么要征求三个xiao孩子的意见。

    赵振中谦虚几句后,就开始做安排:

    “周恬,你和匡师兄去nong些水让他们清洗干净,可能的话让师傅帮忙找些防治疫病的yao草加进去。包括匡师兄、李师兄、师姑在内的新到的二十二人全部都要清洗。衣服全部要经过开水消毒,不能穿的就都扔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