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里河山别样红 >

第20部分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20部分

小说: 万里河山别样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旅学呵呵笑着解释:“道门护法不见得就非入道门,也有俗家的。平时也不需要参与道门事务,只是在道门有危难的时候要出手襄助。”

    “那若是到时候我认为将要有危难,太清宫里的众位道长却不认同,不听我这后生晚辈的又怎么算?”赵振中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个,应该不会吧……”赵善初只是觉得让赵振中成为道门护法对将来太清宫在劫难中会有所帮助,却明显没有想到宫里的人到时候是不是会听这个小护法的。

    “如果真有这种情况,你可以行使监院长老的权限”周旅学在一旁道:“如果你同意为太清宫道门护法,我们将会商后授予你监院长老的权限,届时可以此弹压不服。”

    “要是太清宫真有危难的话,我会尽力相助。但要是太清宫里的众人都不听从安排的话,我就不再承担这个护法身份。”赵振中提出自己的条件。

    两位长老思索一会儿,同意了赵振中的要求。

    接下来,太清宫里选择了10月下旬的一个黄道吉日,与赵振中签定了土地无偿租借协议。同时也立文承认赵振中的道门护法身份,并昭告太清宫及附近一带道观、庙宇。

    从11月份开始,李老道等众人又开始了忙碌。一边请人帮忙在石洞附近建造了十二间土坯茅草房,一边开始筹备石头、沙子、石灰、木料等建筑材料,好在明年开春后运送到南窑以南选定地面建造校舍。太清宫也出面帮忙,与周围一些乡绅商量了各自认捐的数额,好在义学开办后出钱为那些孩童帮办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具。

    在冬季到来前,山里的赵振中等人已经准备好了这个冬天的用度。与去年冬天众人惴惴不安担忧来年景况不同,今年冬天面对满仓的粮食和各种收获,以及准备充足的木柴等用度,李老道等人要从容安心得多。

    入冬后,经过匡真觉、李桐生等人的忙碌,又收留回67个孤儿。加上为了照料增加的孩子而被李仕芬叫来的儿子、儿媳和三个孙子、孙女,总共人口达到了168人。其中连赵振中三人在内的孤儿一共有141人;李老道和李仕芬一家共21人;匡真觉1人;养蚕的杨氏兄弟及其到来的家人共5人。

    

第八章 :原始积累(三)() 
继续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又一个冬天过去了,时间进入了1920年春天。不觉间,赵振中三人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一年半多了。三人的个头都长高了一截。赵振中现在一米六出头,周恬接近一米六,周昊也有一米五多。经过这一年半的锻炼,三人的精气神明显变化了很多。赵振中更显沉稳内敛,眼神越发深邃;周恬名如其人,恬然清丽;周昊以前的浮躁去了很多,现在是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男孩。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忙碌,春播过后,南窑义学的校舍在附近村民的热心帮助下很快就建立起来。一共是两排18间校舍。出于费用和尽量不要太显眼的考虑,这次修建的校舍主体是砖石结构,但采用茅草、黄泥苫顶。校舍周围为将来扩建预留了大片空地,空地的四围用土坯建造起了一道围墙,方便对孩童的教学管理。

    18间校舍中,前面一排有6间被隔成两个教室,每间教室可容纳学生50人左右;剩余三间作为义学办公管理场所。后面一排建成1间教师宿舍和6间学生宿舍,还有两间成为一个伙房,里面备有一千多斤粮食,可供百人十天左右食用。附近的空地上还开垦了一片菜园,里面种着常见的蔬菜。

    在5月份校舍建成后并没有马上投入应用。送走附近村庄帮忙建设的村民后,赵振中和李老道几人又在学校南面附近的山里忙碌了一通,还顺便整理了通往南窑岛东南端龙王庙的小路。

    忙完这一切后,几人开始了遴选学生的工作。在收留的130多孤儿和李老道等人的后辈亲属中,选出了7岁以上的孩童63人,又招收了附近村民送来的孩童35人,一共98人就成了这所义学的第一批学生。

    1920年夏收后,这所名为“崂山义学”的简陋学校正式开课。

    学校每天早晚在南窑村北面和聚仙宫前的小港之间有聚仙宫的小船往来接送学生,中午免费提供一顿午饭。每七天休息一天。

    由于被褥和取暖等限制,只有在夏天遇到天气恶劣的情况下才安排学生在学校留宿,其他季节一般是不留宿的。当然有几个学生因为离家远,不能每天往返,经家里人和李老道等商议后,就和那些孤儿一起生活。这其中主要是青山村的6、7个孩子,其中就有被周恬指点救活的林老大的儿子。

    附近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所崂山义学是太清宫手笔,精明点的则认为是李老道的情面。与这些人不同,林老大和赵振中见过几次也算熟识,他以前在外的经历让他察觉这所学校能开办很大程度是赵振中三个孩子的主意。

    林老大名叫林海山,今年才34岁,可岁月的磨难和经年在海上风吹日晒,使他看上去40出头。据说早年在外也是一号人物,只是后来成家有孩子了才回到青山村安顿下来。当别人看到这个“崂山义学”实在是过于简陋而不愿把自家孩子送来时,林海山却驾船几次从青山村到李老道、赵振中等人住处,希望他们能把自己儿子林云涛收下。特别是当他到李老道对住地的有关介绍,听到有关赵振中三人的作为,看到这里的变化,更是打定主意要把儿子送来跟赵振中好好学。哪怕将来林云涛能学到赵振中的一分本事那他也不用为儿子担忧。

    林云涛对老爹让自己听赵振中的安排,是从心里不服气的。在他看来,赵振中比自己还小一岁,身高虽说差不多,可体型没有自己壮,力气肯定没有自己大。但当他见识到赵振中、周昊两人每天的锻炼后,心里是彻底服气了。不要说赵振中,在三丈外掷出的木筷竟可洞穿碗口粗细的小树,就是那个比自己小了将近3岁的周昊自己都应付不了。就这样,林云涛死心塌地留了下来。其实,他心里也挺高兴,能有这么多小孩子和自己一块玩,还有好吃的,还能学到武功,还是挺不错的。就是每天要学习识字比较麻烦。

    林海山时常来看望儿子,有时间就找李老道、赵振中几人聊天。

    8月中的一天,因为这几天附近海域风浪大,林海山没有出海,就又带婆娘过来看望儿子。期间聊天时谈起了附近的土匪。主要是关于盘踞海西薛家岛和即墨王哥庄的孙百万部和即墨东边田横岛上马三爷部。

    一战前德国人在的时候,守备甚严,胶州湾和崂山这一带基本上没有土匪、海盗。就是偶尔有海盗上岸,也不敢深入内地。但日本人来了之后,土匪开始大批出现。日本人为操纵土匪与中国官府作对,还不断地向匪徒出售武器弹药,致使土匪日渐猖獗。

    孙百万部土匪是当年居正在胶东所留下的最大的一支土匪。1916年,当时袁世凯称帝之后,孙中山就派同盟会的元老居正到山东来组织一个讨袁的力量,纠集了包括土匪在内各色人等三千多人,孙百万就在其中。这个队伍打了几仗,孙百万慢慢地成为了其中的一个小头目。袁世凯死后这个武装在山东军阀围剿中土匪头子被击毙,人也被打的没剩下多少。这个时候孙百万和一个叫马文龙的人,就领导这支武装变成打家劫舍的土匪。

    孙百万在胶东一带的水、陆黑。道上排行老大,凭着将近两千人马自称“胶东游击队总司令”。马文龙是他手下“四大金刚”的头把交椅。

    从前年到去年底,张树元督鲁期间,大肆剿灭土匪,一些在鲁西南横行多年的惯匪被剿灭后,孙百万为避风头,就开始下大力气经营薛家岛。到现在孙百万部的土匪基本上已经转移到薛家岛一带,但在王哥庄仍留有精干力量。这些留守人员一方面负责为薛家岛匪众提供物资支持,一方面负责踩点,销赃。每十天半个月就有船从薛家岛过来,带着赃物同王哥庄的土匪在狮子岛一带交割。薛家岛过来的土匪把装满粮食和其他物资的船开回去,王哥庄的土匪则带赃物返回。

    田横岛上的马三爷部共有近千土匪。据说和今年因直皖战争而下台不久的原皖系边防军旅长兼济南镇守使马良素有勾结,有人传说马三爷是他是马良本家堂兄弟。这部分土匪大多是溃兵,实力也是不凡。

    这两部分土匪都曾盘踞在崂山东部海域,着实让附近的渔民吃了不少苦头。

    听完林海山所说,赵振中问:“大叔,他们每次交割都有多少船?”

    “这不一定,有时候七、八条船,有时候两、三条船。看他们需要吧”

    “那下次交割大致在什么时候?”赵振中又问道。

    “估计等这几天风浪平息就快了吧。”林海山有些疑惑“你问这个作什么?”

    “我想到时候在附近看看这些土匪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那有什么好看的?离得近了惹恼了土匪可是会挨枪的。”林海山不同意。

    赵振中便也再没提有关土匪的事情。只是,在随后8月上旬的时间里,赵振中却经常跟随附近村庄里渔民的船到青岛城。期间,赵振中开始学习驾驶这个时代的风帆动力的鱼船。在以前那个世界,赵振中曾经学习过驾驶风帆动力的小型船舶,但那是比赛用船型,和这个时代的渔船明显不同。不过,赵振中学习的很快,没用多长时间就掌握了如何驾驶渔船,甚至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可以自己操控渔船行驶。

    随后,赵振中借机到掩藏物资的海底洞穴处,悄悄取出两套夜视设备、两套特战通讯设备、两副望远测距仪,还有两支突击步枪和夜视瞄准镜,30发满装弹夹20个,步枪用消声器2个,塑胶炸药及爆炸装置10份。将这些物资取出并设法在附近山里掩藏好后,赵振中和周恬、周昊借口到山里采摘,暗中携带武器装备开始进行射击训练。两人的训练效果还不错。在周恬、周昊进行射击训练时,赵振中则经常到崂山东侧临海的山峰上,用望远镜观测狮子岛附近的情况。期间观察到土匪在狮子岛进行过两次交接。每次土匪都是交接完后吃喝一顿,然后再驾船趁夜色返航。赵振中决定在下一次土匪交接时行动。这是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一次带有军事色彩的行动,代号就叫做“吃黑”。

    

第八章 :原始积累(四)() 
继续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九月中旬的一天晚上,赵振中三人已经潜行到了狮子岛东侧海域,看着在附近停泊的4艘木帆船。

    在临近匪徒再次交接物资的这几天里,赵振中三人每天上午驾驶一艘借来的小木船到狮子岛上,一直呆到傍晚。要是到傍晚还没有发现,就从隐蔽场所拖出藏好的小木船再返回岸上。今天下午3、4点钟的时候,赵振中三人在小岛的最高处通过望远设备观察到西北方向有4艘船来的时候,就小心隐蔽好。一直等到傍晚前后,西南方向又来了2艘船,双方互相交换船只后,后来的两艘船朝西北方向离去。其他4艘大些的船仍停在离岸不远的地方,一众匪徒聚集到其中最大的那艘船上开始吃喝谈笑起来。

    看看天已经完全黑下来,匪徒开始在船上点起气死风灯继续吃喝时,赵振中吩咐道:“我从附近下海,潜水过去,摸上去解决那些匪徒。你两个在这个制高点注意观察压制。这里与那船的距离大约有300多米,在步枪的有效射程之内,利用夜视和瞄准设备,问题不大。再说,这些只是杀人越货的土匪,不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精兵,只要你们沉住气,别打哆嗦就行。”

    “老赵,我……我想尿尿”周昊第一次参与这种实战性质的行动,还是有些紧张,扭捏的低声对老赵说道。

    “呸!你小子就是麻烦多!”赵振中朝他屁股踹了一脚,“快点解决,不要影响行动,不能发出声音。”

    “你没事吧?”赵振中转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轻声问周恬。

    “我没问题。”周恬发烫的脸隐藏在夜色中,“我以前学医的,在学校上解剖课程时就已经适应这一关了。虽然现在是活人。不过,远距离打土匪,心理没什么障碍。”

    “那就好。我走了。”赵振中又整理了一下身上携带的装好消音器的两支手枪和弹夹、军刀以及夜视设备和通讯设备后道。

    “你一定要小心!”周恬叮嘱道。

    赵振中答应一声,从一处礁石边悄悄下水。

    半个小时后,赵振中已经沿着缆绳顺利地爬上那艘聚集匪徒的大帆船上。在麦克上轻敲两下,随即耳边传来周昊那压低的声音:“一切正常,一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