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754部分

汉逆之吕布新传-第754部分

小说: 汉逆之吕布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微臣明白。”一听严嫣此言,杨修立刻就大喜过望了。这点眼色,他还是有的。

    此次内朝终于议事已毕,朝臣们三三两两,坐上自己的马车,返回自己的府邸去了。在华美的八宝辒辌车上,蔡侯爷父女二人相对而坐。“父亲,王凌是拘谨了些,这一次没看准风向,以至于触怒昭懿夫人。可是,王家毕竟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大司马的世家大族。像杨德祖说得那般措置,譬如一棵大树,主干衰微,旁支强盛,太原王家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吗?”

    文姬虽然蕙质兰心,博览群书,可是,她毕竟是一个温婉的女子,如何能理解那些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文姬,你说对了。昭懿夫人要的,就是王家天下大乱!你仔细捋一捋,自从昭懿夫人秉政以来,朝廷上发生的那些事儿。桩桩件件儿,无一不是裁抑大族,防微杜渐!”

    蔡侯爷美滋滋儿地饮了一口茶,这才缓缓说下去了。“本朝的天下,一向是外戚和宦官交替执政,何也?无不出于秉政者的意思。就因为太原王家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昭懿夫人才不得不加以裁抑。老王述和王隗在世之时,哪一个不是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这才堪堪换来了一十四载的平安。没想到王凌一当了家主,就给大司马和昭懿夫人甩起臭脸子了!”

    “大司马是念旧情的人,他或许念及老王述和王隗的好处,对王凌一笑置之了。可是,昭懿夫人是什么人?吕太后一流的任人物,她的眼里是不揉沙子的,正逢着瞌睡,正好儿来了一个枕头。文姬,你看着吧,这一次,太原王家可是要倒大霉了。虽说不会被连根拔起,可是,靠边站是免不了的。冷板凳、热屁股,王凌一干人做上十几年,他们就全都明白喽!”

    蔡侯爷终于说完了,他双手捧着茶盏,双眼定定地望着文姬。经过了一十四载的风霜雨雪、宦海浮沉,昔日热血澎湃的蔡伯喈,早就变成了今日的万户侯蔡邕。其中的是是非非,雄心壮志,还有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早已被岁月的杀猪刀斩杀得干干净净,一去不回了。

    “噫!原来如此,如今,我全都明白了!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儿,天下的小民百姓,就好比羊群,公卿大臣们,就好比牧羊犬。君王,则是牧羊人。这牧羊犬不能太能干,太能干了,就会喧宾夺主,显不出牧羊人的重要了,如此一来,就该被烹杀了。可是,牧羊犬又不能太平庸了,太平庸,无法牧羊,也会被主人烹杀的。如此一来,这牧羊犬该当如何呢?”

    文姬睁大了美丽的双眼,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皱着眉头问道。“无它。该能干时能干,该平庸时平庸,而且,时时刻刻要站在牧羊人的角度想问题。至于运用之妙,就只能存乎一心了。经历的风风雨雨多了,你自然就品出来了。”蔡侯爷抚掌大笑了,脸上全是欣慰之色。

    “文姬,我明日去问问张仲景和华佗,昭懿夫人到底儿是怎么回事儿。”

第1083章:新官制() 
就在蔡侯爷父女两人议论牧羊犬之时,在大司马府的书房之内,吕布夫妻俩也在商谈。

    书房的正中是一面硕大的屏风,屏风之上,挂着一大张洁白的宣纸,密密麻麻写满了官职名称,尚书令、中书令、大将军、礼部尚书、太常卿,乃至于冀州牧、冀州都督都名列其上。仔细看来,赫然是新官制之中,三品以上官职的名称儿。原来,夫妻俩正在措置人事。

    灵骓布衣荆钗,黑亮的长发披肩而下,只是在底部扎了一个纂儿。她一手执笔,一手攥着一个墨囊儿,正微笑着看向吕布和严嫣。“灵骓,今日措置朝廷百官,吕安又不在眼前,你母亲的身子又不太好,只好劳烦你来捉刀代劳喽。”吕布向灵骓点点头,微笑着说道。

    “父亲请放心,小事儿一桩儿!只是我的这一笔字儿不怎么样。”灵骓抽了一下鼻子,爽朗地说道。她自幼从军,跟随乃父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如今终于见到了曙光,心中自然是一片和煦。灵骓抬起笔来,在最上面写了一行字儿:温王,吕布。她的字儿确实写得不怎么好,比蔡伯喈的飞白体差远了,可是,结构却很好,铁画银钩,大开大阖,颇有一番浴血沙场的样子。写完了,她仔细看了看,又加上了一行: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看到灵骓信笔写来,吕布和严嫣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儿,不由得在心中暗暗赞叹了。灵骓虽是虎女,可是这一份心思儿,却是异常缜密。这几个字儿加得好!“奉先,这三条儿群臣执意要加的。你虽然辞让了九锡,这三条儿可是辞让不了的。”严嫣抚摸着吕布的肩膀道。

    “温王,虽然是本朝第一个异姓王,在新官制中,却是郡王,而不是亲王。郡王本来是二字王,只是群臣以为,二字王不足以庸酬你的盖世之功,这才议定了一个一字王。至于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这三条儿,也是众望所归,无法辞让的。”严嫣在一旁轻声道。

    本朝的规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三种待遇是给予极少数功高盖世的大臣的。非如此,不足以庸酬其功,非如此,不足以示朝廷善待功臣。先说赞拜不名,臣子觐见皇帝,首先要在宫门外等候,殿中侍御史或者司仪官大声禀报:“大司马吕布求见!”皇帝同意之后,殿中侍御史或者司仪官再喊“宣大司马吕布觐见!”这,就是本朝的朝仪。

    这个朝仪,和军营之中下官觐见上司,要“报名而入”多少有些相似。可是,有了“赞拜不名”的特权之后,就不一样了,只称呼官衔儿,而不喊出名字。如此习惯,是因为儒家的礼仪,直接称呼人的名字是非常不礼貌的,一般称呼官衔儿或者名字,关系比较近的,则称呼表字。只有那些粗鲁少文的赳赳武夫,才会直接称呼别人的名字。当然,皇帝是例外的。

    再说,入朝不趋,本朝的大臣觐见天子,不能直起腰大摇大摆走路,只能弯着腰小步快走,这个动作就叫做“趋”。“趋”的意思是“君命召,不俟驾而行”。天子要见你,肯定是有大事儿,不应该等待车马,应该立即起身。入朝不趋,自然就可以直起腰正常走路了。

    最后,是剑履上殿。大臣进宫或者拜见长者,不仅要小步快走,还得脱掉鞋子、更不准携带兵器。脱掉鞋去拜见,地位高一些的穿袜子、地位低的只能赤脚(称为“跣足”)。剑履上殿,不仅可以带着兵器入殿觐见,还可以穿着鞋子,这份荣誉,已经足以傲视群臣了。

    “好吧,既然是群臣的意思,我接受。可是,平日里,我可以放弃这些优待。”吕布长叹一声,徐徐说道。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很是纠结。作为一个热血沸腾的纯粹武将,他打心眼里讨厌这些繁文缛节,也不愿意做一个权臣。可是,他的背后有千万部曲,还有千万的小民百姓,这些人都在眼巴巴地看着他。只要他吕布一倒下,一切就会如同海市蜃楼一般,瞬间坍塌。事到如今,很多事儿已经由不得他了,都是部曲和百姓推着他一直向前,无法回头。

    “这是个好办法儿!但是,需要显示朝廷威严之时,你还是要用这些特权的。”严嫣自然知道他的心思儿,在一旁提醒道。“那是自然!”吕布应道。其实,他心中明镜儿似得,即便是他再坚持下去,也无法改变眼前的形势。他吕布不封王,那些跟着他浴血拼杀,终于打下了这偌大地盘的部曲怎么办?大家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跟着你干,图的不就是高官得做,骏马得骑,封妻荫子吗?一旦所求不遂,以至于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大业就难成了。

    “现在,就是新官制的措置了。新官制中,文武百官是按照品级划分的,从正一品到流外之官,一共三十级。一品到三品,算是高官,每一品都有正从之分。从四品到九品,正从之内,又有上下之分。从九品下之外,就是流外之官了。”严嫣扳着手指头儿为吕布解说着。

    “这个官制是众臣廷议定下来的,我认为没什么大问题。三十级的官位,足够文武百官们一级一级慢慢儿向上爬了。本朝的旧官制,两千石以下,就是一千石、六百石,来得太过突兀。这么一改儿,看上去就好多了。这样措置,你意下如何?”“甚妥。”吕布大笑道。

    “接下来就是宰相的人选了。新官制中,正一品是原来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从一品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这些都是崇官,向不轻授。如此一来,宰相的官阶,就定为正二品了。原来的九卿、各州的州牧、都督,在正三品上下。郡国的太守,在正四品左右,河南尹和京兆尹可以提上半格儿,从三品好了。”

    说到这里,严嫣觉得有些疲倦了,她停下来饮了一口茶,这才继续说下去了。“县令,定在正七品左右。从从四品到正七品,之间的这些阶级,就是留给文武百官慢慢儿往上爬的。如此一来,天下的清流名士们的出路就多了,‘察举’和‘科举’并行,阻碍就不大了。”

    “三省之中,中枢省主管决策,长官是中书令,正二品,副长官是左右侍郎,从二品。门下省主管审核,长官是门下侍中,正二品,副长官是左右侍郎,从二品。尚书省主管执行,长官是尚书令,正二品,副手是左右仆射,从二品。尚书省之下,分为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各部长官是尚书,正三品,副长官是左右侍郎,从三品。各州的州牧、都督,和六部长官平级,都是正三品。”一口气儿说完了这一大番话,严嫣有些累了。

    “母亲,剩下的我来解释吧。”就在这时,灵骓接过了话茬儿。严嫣轻轻地点了点头儿,伸手端起了茶盏儿。“新官制的制定,我可是一直参与其中的,其中的利弊,我尽皆了然于胸。”看到严嫣允许了,灵骓这才朗声说道。“你慢慢儿说,此前我心中只有大概。”吕布道。

    “这是三省六部,除此之外,还有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司农寺、鸿胪寺、太府司九寺。诸寺的长官为卿,太常寺卿是从二品,其余是正三品,副长官是少卿,太常少卿正四品上,其余诸少卿从四品四品上。五监,指的是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国子监长官为祭酒,都水监长官为都水使者,娶她三监长官都为监,从三品。国子监副长官为左右司业,其余诸监的副长官为少监,品级为从四品下。”

    “在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之外,另有秘书省、殿中省、內侍省三省,诸省长官称监,从四品上,副长官称为少监,正五品上。至于监察机构,仍为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正三品,副长官左右御史中丞,正四品上。御史台中设立台院、殿院、察院。台院,执掌纠弹中央百官,参与大理寺审判和审理皇帝交付的重大案件。台院有侍御史六人,从六品下。”

    “殿院,主管殿中之事,有殿中侍御史六人,从七品上。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凡冬至、元正大朝会,则具服升殿。若郊祀、巡幸,则于卤簿中纠察非违,具服从于旌门,视文物有所亏阙,则纠之。凡两京城内,则分知左右巡,各察其所巡之内有不法之事。”

    “察院,有监察御史十五人,正七品上,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以上,就是新官制中文官的部分。”

第1084章:怎么就忘了历练灵骓了呢?() 
灵骓边说边写,口讲指画,在各个官衔名称的旁边儿注明了品级。眼看着新官制之中,文官系统的大框架儿已经解说完毕,灵骓停了下来,望向了吕布。“这些,经过了多少次百官廷议?可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一并说来听听。”吕布点点头,他的这句话是问严嫣的。

    “奉先,这次的更化改制,我们是下了大功夫的。前前后后,大的百官廷议,就有七次之多。至于小范围内的会议,更是开了百余次。朝堂之上,六百石以上的官员,都表明了自己的意见。大致的意见,一共有三条儿:其一,是否允许有女官?除了内廷之外,可否有女官?其二,大幅度提升御史台的品级,否则,无以察查大案。其三:授官的标准如何?”

    “对于女官之事,我认为当有女官,无论内廷外廷。提升御史台的品级,有四分之一的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会出现武帝之时,酷吏横行的局面。授官的标准,当以才干为先,德行其次,杂以家世、声望。这三条是朝野之间最关心的。这些不过是大框架儿,接下来还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