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金手指 >

第136部分

大宋金手指-第136部分

小说: 大宋金手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不宜迟。”史弥远当机立断:“你再回王府,与殿下在一起,切记切记,不得再外出离府半步!”

    郑清之拱手应命,转身而去。史弥远又向薛极道:“薛会之,杨家那边,你立刻去,定要杨家兄弟入宫!”

    薛极也拱手应命,此时不是溜须拍马的时候,故此他也极为利落。

    “相公,如今贵诚还只是皇侄……”宣缯神情有些迟疑。

    “无妨,我这里有天子之诏,立皇侄贵诚为皇子。”史弥远捻须眯眼,不紧不慢地说道。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78章 一三五、帝星夜耀天子堂() 
刻钟时间晚上六时三十分,临安城丞相府。

    “天子之诏?”

    宣缯有些愕然,他为枢密使,算是位官权重了,但对于这个诏书,却是丝毫不知。

    史弥远笑着自家袖子里掏出一张纸来,将之递给了宣缯,宣缯接过一看,果然写着立皇侄贵诚为皇子改名为昀的字句,还盖着玉玺大印。不过这纸上字迹,却不是天子御批,而是史弥远所写。

    “矫诏!”

    这个念头在宣缯心中浮起,但瞬间他便哑然失笑。

    满朝大臣,几乎近半是史弥远党羽,只须得史弥远不说这是矫诏,便是还有一二人嗡嗡不止,那又能如何!

    “既是如此,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这个只欠的东风便是杨皇后的支持,立皇子之事,可以由史弥远矫诏行之,可立太子之事,若是得不到杨皇后的配合,必然是不稳妥的。要说服杨皇后,凭借史弥远还不够,必须要让杨皇后的娘家侄儿前去动之以情。

    “诸位,我们先进宫,虽说我出来时有交待,出来时间太久了总是不好。”史弥远起身迈步道。

    刻钟时间晚上八时正,皇宫之中。

    “此事不可,陛下最后心意……如何能改得!”皇后杨氏眼圈泛红:“你们休要再说了,就让天子……就让天子安心去吧!”

    杨氏出身卑微,原本只是太皇太后吴氏宫中养的歌女,后来与天子赵扩相悦,这才有为国母之日。对于已经驾崩的天子赵扩,她是真正爱着的,只不过这些年来权势赫赫,让她忽视了这种爱,直到天子驾崩,她才猛然意识到,当年那个在太皇太后殿中,用温柔的目光看着自己的男子,已经永远离开了她。

    杨石焦急地看了看正在报时的刻钟,这已经是他们在半时辰内第四次来劝说杨皇后了,前三次都是无功而返。

    他虽为贵戚,却不是无能之辈,嘉泰四年(西元1204年)时,金国使者来大宋,言语多有不逊,辱及大宋君臣。当时他还年轻,官也只是承信郎,大怒之下,他从容而起,挽弓搭箭三矢三中,惊得金国使者噤口不语,极大地维护了大宋尊严。

    只因为他是杨皇后娘家侄儿,而皇子赵竑又与杨皇后不睦,故此他也不得赵竑青眼。他也是个极自负之人,赵竑又不是天子亲子,不过是运数好捡了个皇子罢了,故此他也对赵竑没有什么好感。

    “你们退下去吧。”皇后以袖掩面,不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泪水。

    刻钟时间晚上八时五分,沂王府。

    赵与莒放下《资治通鉴》,唤来韩妤,命她取酒菜来。

    “霍广梁处有好酒,据闻又有下酒好菜,你遣人去与他说,将酒菜送进王府来,我要与郑先生痛饮一番。”

    “殿下此时还有心宴饮……”郑清之苦笑,也不知道这位皇子是真的渊默如海,还是迟钝无比。

    赵与莒镇静自若,看了看郑清之,从容不迫地道:“有史相公、郑先生,学生只需垂拱仰成即可。”

    郑清之闻言心中一暖,那位皇子赵竑之所以不得史弥远支持,便是因为性子暴躁急切,对史弥远如终有成见,不通为政之道,如何能当这大国之君!

    刻钟时间晚上八时三十分,万岁巷皇子府。

    赵竑背着手,在院子里转来转去,因为四处都挂起了马灯的缘故,院子里被照得雪亮。所有的仆役宫女,都屏着气息,尽量不让自己的目光与他的目光接触在一起。

    他看了一眼特意让人搬出来的刻钟,焦急地来到门口向外观望。

    仍然没有任何人影,这让他的心更加不安,他渴望,却又害怕即将到来的结果。

    “为何还不来人,为何还不来人?”他喃喃自语,然后指着一个仆役:“你出去看看!”

    那个仆役艰难地咽了口口水,拖着步子向外走去。

    顿了顿,皇子赵竑还是觉得不安,他又挥手,将那姓柳的亲信门客唤来:“你去两府执政处,还有翰林学士处,务必将宫内消息传与他们!”

    刻钟时间晚上九时,皇宫之内。

    “本宫已经说过,这绝对不成!”杨皇后端坐在座,方才伤心欲绝的神情已经淡了些。她扫过杨石与杨谷,二人都是一脸惶恐,她叹息了声:“皇子赵竑乃先帝所立,岂可擅变,此事非你二人可预,还是回去,早些安歇吧。”

    “娘娘!”

    杨谷叩首于地,他们已经失败了六次,这是第七次了。想到自家身家性命已经完全与史弥远绑在了一起,他话语中便带上了哭腔:“娘娘,如今内外军民皆已归心,苟不立之,祸必变生,则杨氏……则杨氏无噍类矣!”

    说完之后,他便放声大哭起来。

    刻钟时间晚上九时二分,沂王府中。

    自“群英会”送来的只是几碟小菜,并无大鱼大肉,却都是郑清之从未见过的。一盘金灿灿的,那是煮玉米粒,另一盘红通通的,则是炒花生米,至于土豆片之类、番茄果,也瞧上去极为新奇。

    这些自美洲来的物产,都是流求带来,象番茄便是第一季果。

    “先生请用。”赵与莒劝道:“这些珍物,咱们大宋向来不曾见过呢。”

    “殿下……”郑清之长长吁了口气,然后抓起筷子,他很敬佩晋朝那位宰相谢安,想着他在淝水战时的风范,郑清之便努力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

    守在门口的龙十二目光炯炯地扫过自己面前的六人,这是“群英会”派来送食物的,他们尽皆是二十余数的壮小伙儿。

    在一旁侍候着的韩妤靠在书橱边,在她身后的墙壁上,挂着一双锋利的短剑。

    刻钟时间晚上九时十分,皇宫中。

    杨皇后已经沉默了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她一声不响,始终沉吟。杨谷与杨石的痛哭变成了抽泣,但两人仍旧长跪不起。

    “杨氏无噍类矣……”

    这句话始终在杨皇后心中回响,当初她支持史弥远杀掉韩侂胄,那是因为韩侂胄等人曾反对她为皇后,她出身低微,对此极是敏感,故此才会与朝臣杨次山认为兄妹,为的便是有杨氏为外援。

    若是没有了杨氏在外朝的支持,她绝不会有今日,而此后若是赵竑登基,以他的性子,便是奈何不了自己这个太后,也定然要寻杨家的纰漏。失了外援,自己这个太后,岂能有往日风光?

    “其人安在?”寻思许久之后,她终于开口了。

    刻钟时间晚上九时十五分,皇宫之中。

    “皇后……太后要见贵诚!”

    薛极面色赤红,因为激动的缘故,他的脸都有些扭曲了。听得他带来的消息,史弥远以右拳击左掌,也是兴奋异常:“大事定矣!”

    旋即他又道:“直学士院程珌到了么?”

    “到了,不过……两府执政与翰林学士都齐聚于宫门前……”回答的是殿帅夏震。

    “切莫让他们进宫,切记切记!”史弥远又变了颜色,下令道:“拖住他们,也莫让他们离去……只说天子,不,皇后有旨,令他们在宫前候传!”

    说完之后,他又补充了一句:“让程珌进来草诏!”

    夏震前脚出去,史弥远召来被称为“快行”的宫使:“去宣皇子来。”

    宫使正要离开,史弥远又唤住他们:“切记,是沂靖惠王府的皇子,而非万岁巷的皇子!”

    刻钟时间晚上九时三十五分,万岁巷皇子府。

    赵竑焦急地倚门观望,两府执政、翰林学士都已经赴宫,但暂时还不曾有回讯来。当他听得脚步声,又看到一盏马灯快速过来时,他心中狂喜,但那队人只是自皇子府前经过。

    赵竑懊恼地摇了摇头,目送那盏马灯远去,隐约之中,他觉得那似乎是一队宫使,却不知是出来传递什么的了。

    又过了一刻钟,他再次听得脚步声,只不过这脚步声不是从皇宫处传来,而是自那队宫使消失的方向。赵竑倚门观望,却见这行人此次并未亮灯,淡淡的月光下,看不清有多少人,是什么人物。

    “怎么还没有消息?”赵竑顿了顿脚。

    刻钟时间晚上十时十分,皇宫之中。

    杨谷与杨石拥着赵与莒,脚步匆匆地走进大殿,这还是赵与莒第一次进入皇宫,若是放在他时,他免不了要左右看看,后世他曾经参观过故宫博物院,但那与如今大宋皇宫却是不一样的。

    杨皇后脸上的悲恸之色已经没有了,她完全从失去丈夫的打击中醒了过来,这个时候,她又是那个手握权柄的皇后了。

    “快拜见皇后!”

    这个时候,分秒必争,杨谷与杨石已经顾不得一些礼仪。一进门,他们便催促赵与莒,倒是赵与莒,依旧是那不慌不忙的神情。

    他已经伪装了三年,不在乎多伪装一段时间。

    “臣赵贵诚拜见皇后。”他正了正衣襟,然后跪拜下去,行了大礼。

    这个皇侄的传闻,杨皇后也曾经听人窃窃私语过,有关他出生之时的种种异兆,还有他在被册立为皇侄之后的端重沉稳。自一年多以前,杨石、杨谷便反复在她面前赞叹过这位皇侄是如何谦恭有礼。

    “抬起头来。”这个时候还如此从容,杨皇后心中颇为欢喜,但还想看看他的相貌。

    赵与莒抬起脸,他相貌堂堂,身材也高大匀称,与皇子赵竑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因为养气更深的缘故,他目光是内敛的、柔和的,与皇子赵竑那种锋芒毕露的刚锐完全不同。

    此时赵与莒的目光里含着一抹哀伤,并没有多少欢喜。杨皇后心中突的一动,只觉得内心深处又被触动,她觉得赵与莒的这种悲伤是真诚的。

    “被迎立为帝,却无自得之色……此子赤诚,实属难得!”这个念头一起,杨皇后对赵与莒更是好感大增,她向前欠身,含泪将赵与莒扶了起来,抚着他的背道:“汝今为吾子矣。”

    刻钟时间晚十时三十五分,万岁巷皇子府。

    “果真是有召传我?”见着来的宫使,皇子赵竑大喜:“天子……天子如何了?”

    “御驾龙驭了。”那宫使低声说了一句,然后躬身道:“殿下还请速速前往。”

    “好,好!”赵竑长长出了口气,面上俱是喜色,向前走了两步,回头看了看身后,指着自家侍卫道:“你们随我一起来。”

    二十余个侍卫跟在他的身后,走在深幽的夜巷中,很快,他们便到了皇宫御门之前。因为天子龙双归天的缘故,御门前护卫比往常更多一些,赵竑急步入内,他身后的护卫却被拦住。

    “殿下,宫禁之中,不必带许多人手,免得惹人非议。”宫门前的武官行礼道:“殿下只带随身侍卫入内便可。”

    赵竑点点头,此时他已经无心分辨太多,一颗心早已飞到御座之上了,他向随侍的侍卫使了个眼色,六个侍卫随他进了御门。

    到第二道门时,又被拦住,这次在门前迎接他的是史弥远本人,他拱手道:“殿下,举哀重地,不可令闲杂人等入内,此乃礼制。”

    赵竑皱了皱眉,又向那几个侍卫点点头,示意他们留下来。史弥远如今对他态度,与往日大不相同,颇有恭顺之意,赵竑斜睨了他一眼,心中冷哼了一声。

    将赵竑引入大殿之中,皇帝的灵柩便停在那儿,在一片帷帐之中,赵竑干哭了几声,然后迫不及待地结束了举哀。

    “殿下,现在臣去宣召百官,夏震会在此侍候殿下,过会儿便升殿,请殿下稍候。”礼毕之后,史弥远向殿帅夏震使了个眼色,夏震点了点头,寸步不离地跟在了皇子赵竑的身侧。

    这一等也不知过了多久,皇子赵竑心焦如焚,他原本便是个急脾气,如今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

    终于百官召齐,众人立班听遗制,夏震引着皇子赵竑到了他原先上朝立班之处,他有些愕然:“今日此时,我原不当立于此。”

    “尚未宣制,当立于此,宣制之后,方可即位。”夏震拱手道。

    天色很晚了,赵竑转首四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