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是朱由校我喂自己袋盐 >

第75部分

我是朱由校我喂自己袋盐-第75部分

小说: 我是朱由校我喂自己袋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谨慎之策。。。。。。。就依此行事吧。”袁可立认同了这个计划。

    “喏!”

    就算舰炮不能用开花弹,对士兵杀伤很低,起码数量在那呢,估计也会起到不错的效果吧?

    “千总金三炮,令你部前往诱敌,许败不许胜!把大阪城的守军吸引到舰炮范围之内!”郑芝龙布置任务道。

    “喏!”

    金三炮带着人马摸上前,:“上去打几枪,装作不敌,咱就跑!”

    “好叻千总大人,您瞧好吧!”

    “兄弟们,请开始你们的表演!it’sshowtime!药,药,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

    ***上去就给丫一巴掌:“快特么干活炮还特么耍宝。”

    把总三涛子不敢再恶搞,只得老实带人去演戏。

    “冲啊!”三涛子正打算喊:“敌人太强,咱跑吧!”然后转头逃跑之际,只听大阪城里发一声喊“(日语)明国人来了,快跑啊!”没多一会儿,大阪城守军跑光了。

    三涛子不敢看金三炮杀气满满的双眼,一咬牙:“千总,你把我交上去吧,差事办砸了!都是下官的错!不关兄弟们的事儿。”

    金三炮叹气道:“交了你,我也跑不了,不如就我抗了,以后你嫂子那儿。。。”刚想说帮忙照看下,突然觉得不太对,很可能成为绿帽情节!“你小子一趟也别给我去!”

    三涛子暗道:“坏了!我勾搭他老婆的事儿,他发现了?他儿子是我儿子的事儿,难道也瞒不住了?”

    金三炮哭丧着脸回去报信:“报将军,差事办砸了!你,你法办了我吧!”说罢,往那一跪,双眼一闭,待死。

    郑芝龙叹道:“敌将机警,也不怪你。再想其他法子攻打大阪城吧。”

    金三炮疑惑的道:“大阪城都没守军了,派几个人过去占领就行了,还打呀?”

    郑芝龙:“哈?你说啥?”。。。。。。。。。。。。

    听到回报的袁可立“。。。。。。。。。。。他们不是自称强国吗?”袁可立泪目了:“我这几天提心吊胆的,到底都是为了啥呀!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

    本来大阪也不是德川家的嫡系人马在驻守,日本这些大名死心塌地帮德川家看门儿的就那几个御三家什么的。

    日本战国刚刚结束,德川家统治还不算太稳固,这些大名巴不得明军把德川家恁死,他们好再玩一把群雄逐鹿呢。

    拿下了大阪城,就等于拿下了京都的门面。袁可立也不再琢磨这日本军队战力究竟如何,直接挥军北上。

    “后水尾天皇,不好啦,明军打来了!他们已经占领大阪城了!”一个侍从慌张的道。

    “哼,不过是从一个傀儡变成另外一个傀儡罢了。”后水尾天皇连头都没抬,还在想念那个刚出生不久的公主。若是没失去,恐怕他也不会在意,如今被抢走了,他才想到兴子是多可爱。。。。。。。。

    侍从见这位已经一脸生无可恋了,也没招儿,不再规劝,只自己急急跑了。

    袁可立进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一脸提不起劲的后水尾天皇。

    袁可立笑道:“大明南洋奥州总督,袁可立见过日本国王。”

    “称呼什么的无所谓了,你来,是让我当傀儡的?”后水尾天皇以肯定句问道。

    袁可立道:“不是傀儡,除了这些条约之外,您就是真正的日本国王。”

    后水尾看向那张“条约”

    一,日本除帝国称号,改称王国,受大明保护,成其藩属。

    二,日本开放江户,大阪,筑磨,广岛四地为大明专属通商口岸,明人有权建立租界,明人于租界内犯罪享受领事裁判权,由明朝自行审判。

    三,日本皇位将由兴子公主或者兴子公主之子嗣继承。

    原本的那个最惠国待遇,在这几条之下就已经不需要了,以后日本国都是朱由校的种去管。。。。。。。。。

    后水尾天皇道:“我可以除去天皇称号,但是兴子或者我外孙即位必须依旧以天皇称之。藩属之说由继任者自决。”

    袁可立觉得无所谓,反正都是朱由校的种。。。。。。。。。“可以。”

第106章 参将成白菜() 
后水尾天皇的天皇称号都不用除了,朱由校得到袁可立传信之后,回他,反正是自己老丈人,就给他点面子,不用他除天皇称号了,到时候再恢复也费两遍劲何必呢?既然自己儿子可以继承日本,何不大方点。

    后水尾天皇对朱由校这个便宜女婿这个决定很满意,若不是兴子只能当皇妃,当不了皇后,他就更满意了。

    于是双方在本着友好互敬,共同进步,加深合作与了解,促进大汉民族与大和民族亲善友爱的基础上,签署了明…日京都条约。

    条约只规定了开放四个口岸给明朝,还有租界和领事裁判权的内容,其他都是心照不宣的,朱由校也不怕这个没兵没钱的老丈人反悔,大不了再打一次。

    明军从大阪府开始向南推进,一路都是直接献城投降的。他们都不是德川家嫡系。于此日本被分为两部,京畿地区以南由明军控制,以北是德川家控制。这些地区的封建大名被解除了权力,整个南日本被朱由校分成了九州府,高知府,广岛府,和京都府四府。以四名亲天皇大名为知府,只有管理地方的权利,兵权全部归于便宜老丈人。

    如今明军有了后水尾天皇发的讨伐逆贼德川家的文书,自然有理由北上了。

    天启六年五月七日

    赫图阿拉

    黄台吉嘴角直抽:“谁给这些日本人的自信,就这等实力,竟敢和我大清谈联盟!”

    黄台吉现在又抖起来了,他引进明朝玉米,水稻,如今粮食已经能自给自足,人口自然爆发式增长,当然,大多数都还是小孩儿。不过孩子不再大批冻饿而死,这之后自然都是战力。建奴如今的成年男子也能凑出十一万。

    他用严苛的训练方式,练得建奴士兵再不畏死。算是恢复到了建奴兵巅峰时期的战力。

    于是挥师西进,再次征服草原。

    他现在彻底征服了和硕特部和辉特部,蒙八旗又恢复到了二十万人。

    不能不说朱由校议和的决策是对的,但是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他的敌人也同样在发展壮大。

    黄台吉走了几圈,说道:“如今这日本人完全就是废物,看来还是只有和准葛尔部结盟与明国人对抗了。”

    多铎道:“探子传来的消息说。。。。。那准葛尔部怕是不是普通的强大,他们的国土甚至不比明国人少了”(他不知道明朝海外领土多大)

    多尔衮道:“当初喀尔喀部因得草原大火吓破了胆,贵族又死绝了,竟举族相投,这准葛尔实力骤然倍增,这几年南征北讨所战皆胜,如今。。。。。。。。哪怕称帝,亦是不算弱了声势。好在如今和硕特和辉特部都算是准葛尔部赶出南疆北疆的,否则没准蒙古真被这准葛尔部统一了。”

    准葛尔部最大的缺陷就是,他们不是黄金家族的直系血脉。可是如今黄金家族的直系血脉已经断了!所以如今这黄金家族的旁系血脉也算不错了。当然硬要深究的话实际叶尔羌苏丹国的国王也是黄金家族血脉,不过他们都不在草原上了,当然不再被蒙古人承认。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当你抛弃了草原的时候,草原也抛弃了你。

    果然,多尔衮的乌鸦嘴坐实了。

    明军撤出南疆北疆之后,准葛尔部就占据了这里,并以撒马尔罕为都城建国,国号沿用元。当然,这并不被明朝所承认,因为之前准葛尔部是向明朝称臣的,如今准葛尔部以下克上竟成功立国,想和宗主国平等相处?你想多了!不存在的!

    如今朱由校总兵力大约接近五十万人这还不算那三十万保安团,每年军费高达三千万两白银,他还在疯狂扩军!

    袁可立手中就有十二万大军,其中五万不算朱由校序列属于南洋总督自己养活的。也就说袁可立手中有中央军七万

    现在朱由校已经按军区划分军队,不再以镇的形式。

    辽东军区十万人,军区总镇为戚金。

    其中戚金手下六万专责沈阳防御,孙传庭手下四万负责山海关与喜峰口。

    蓟镇宣府镇已经被裁撤,合并入北京军区,北京军区由皇帝直辖军队称为中央军。

    除了在袁可立手下的七万人,还有二十三万人分布在北直隶各要地。

    京北大营刘十三,七万人。

    蓟镇洪承畴,八万人。

    宣府镇曹文昭,五万人。

    勇士营满桂,三万人。

    大同镇和陕西镇合并为西北军区,总镇凌涛,是当年随袁可立远征南洋的功勋将领,当年率领的武骧右卫。

    大同镇凌涛,六万人

    陕西镇齐云,四万人

    如今的腾骧四卫彻底沦为新兵营,不到腾骧四卫训练,并获得合格编号就不能当正规军,顶天去当保安团。正规军和保安团的俸禄差了一倍还多,而且待遇也是天地之差。没办法,朱由校再有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好钢还是要用在刀刃上。

    每年投在科学院的资金,就不下两千万两,各地疯狂的基建也少不,再加上正常官员俸禄的支出,每年都有一亿多两白银支出。虽然财政依旧是绿字,每年都小有盈余,可是这一打仗就得烧钱。朱由校感觉,他和建奴还有准葛尔部的和平,快结束了。

    “如今你即已经集结完毕,就灭了德川家,把军队给朕滕出来,朕这边还有用。。。。。。。”袁可立看着朱由校这圣旨也是哭笑不得,这算是最随意的圣旨了吧?

    他叹了口气“皇上等不及啦,咱们赶紧把德川家光的脑袋给他老丈人送去,好收工了!”

    “喏!”袁可立敢开朱由校玩笑,其他人可不敢。人家袁可立有这资本!为啥?袁可立不止自己手握五万重兵,帮朱由校守着南洋这个钱袋子,还有能耐帮朱由校把大明西南东南的局面给梳理的妥妥当当的,朱由校甚至不用在这边驻军!

    只要有保安团就净够了。

    这就是能力,别人羡慕不来,袁可立作为朱由校手下实权第一人,不止管兵,管财,甚至包揽大明西南东南,南洋,澳洲的治安问题。换个人不得累趴下?人家袁可立吊儿郎当的,就办成了。

    所以朱由校才这么重视他,生怕他和历史上一样1633年就过世,还给他配了一个随身御医。

    有属下对袁可立说:“总督大人,这不会是皇帝想害你吧?”

    袁可立嗤笑道:“我今天早上去厕所,蹲了多久,皇帝都知道,还用费这劲。”只要是那御医开的药,就来者不拒,全喝。

    别说,十几天之后,袁可立竟拉出来一块胆结石。。。。。自那以后袁可立对这御医更看重了。

    朱由校怎么会随便派个人给袁可立?人家这是张景岳得意弟子之一。

    就算再信任臣子,也要防着臣子腐化堕落,朱由校哪怕再信任袁可立,他身边的探子也绝对不少。不如说越是这种位高权重天高皇帝远的地儿,探子越多。袁可立身边各处就有整整五百名锦衣卫,东厂,西厂互不统属的密探。同样待遇的还有卢象升,戚金。剩下其他人就下降一个档次,300名密探套餐。。。。。。。以此类推。

    这每年光花在东厂西厂锦衣卫上面的钱就是天文数字,可朱由校觉得值得。

    袁可立伸了个懒腰:“哎人一老,就懒了。不想动啊,郑芝龙,你去,把那个德川家,灭了吧。记得把德川家光留给皇上他老丈人啊”说罢,这老先生直接在一群人面前躺下了。。。。。。。。。。

    “这袁大人六十多了吧。。。。。。都说老小孩,小小孩,古之人诚不余欺也!”众将还能如何?摇着头出去了。

    本里这么大个军事行动,应该总兵做统帅,可是人家袁可立点将了,郑芝龙就等于是总督代理,再说南洋军也没总兵。

    朱由校感觉军制改革迫在眉睫了,因为总兵之下就是副将,副将却职权却不明确,参将一般带兵四千到六千,少的也有。现在军队人数已经很多,需要更加有效的指挥系统。

    比如如今郑芝龙就看着一大片的参将懵逼中。

    啥时候参将就成大白菜了呀?我记得以前挺值钱来着?

    以袁可立的执行力,南洋军一个副将都没有,新兵和卢象升的眉州军也一样,于是弄的这十二万人整整二十一个参将。

    郑芝龙牙一咬,这是袁可立给他的一次试炼,过了,前程似锦,没过,你还是回家种地吧。

    他仿佛听到了袁可立的潜台词!

    “各位参将大人,承蒙袁总督看得起,这次下官竟得僭越领军。下官这是仗了袁总督的势,各位参将若是违令而行,需得想想袁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