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三国大领主 >

第116部分

三国大领主-第116部分

小说: 三国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先,步军仅有两万。如今青州已一统,修魂者数量攀升,步军已扩充至六万人。

    步军,分三大军:复甄禁卫军、步尉军、重步军。

    复甄禁卫军,三千数量的修魂者精英组成,清一色的师级修魂者,由青州兵曹武安国统领,训练目标是擅长守城战及短途内的突进袭击。

    步尉军,数量五万,青州左都尉华雄统领,下辖郭援、李肃等部,短期训练目标是拥有‘中等’层次的战力。其中有弩兵,数量一万,短期训练目标是能配合各兵种作战,任务尤为繁重。

    重步军,数量七千,装备重甲,由青州右都尉关羽统领,短期训练目标是拥有‘偏高’层次的战力。

    鉴于张飞有鞭打士卒的陋习,同时也为了发挥修魂的长处,卫铭特以张飞为贴为侍卫,专注修魂。经过半年的修炼,张飞已踏入神级。拥有神级巅峰战力,与王越战力持平。

    卫铭在文书上批复:从速。从严。

    “这是半年来,修魂者数量调查。”卫东将文书递上。

    青州。拥有人口七百多万,其中修魂者的数量,达到20万。修魂普及率为2。8%。大汉其它各州,均量在3%,最高的是袁绍治理下的翼州,达到5%。

    建在各县城的修魂舍,除去军用之外,民用已经突破历史数量,高达4000座。拥有修魂位4万,年培养修魂者8万。

    一年之后,可以提高1。1%,达到3。9%。

    两年之后,可以达到5%。

    “现在的经济,由于币制改革,已经取着成效。有实力再建4000座。”卫铭说着,在文书批示,再建4000座修魂舍。

    这4000座。几天内就可以完工。局时,年培养修魂者高达16万,修魂普及率今年就可以赶上翼州。

    “主公!”曾经的少府,现在的金曹。急步走进来,“币制改革,在齐县出事了。”

    曾经的青州府治所齐郡国。郡县制改为州县制后,大部分的地域划为齐县。因为曾经是州府之地。所以门阀世家、豪强巨富聚集。

    齐县的所有建筑,是推倒后新建。全部归为县府所有,旧势力受到极大的削弱。而旧势力凭借着以往聚集的财富,势力仍然庞大。虽遭县府的数次打压,冒头的都铲除了,但是深藏水下的则是大鳄。

    卫铭就曾做过批示,密切关注齐县的局势。所以齐县的方方面面一有异常,县府就动了起来,将情况上报州府。

    卫铭抬头,“报。”

    “齐县府遵州府指示,推行第三步的币制改革,下令百姓与商人,将市面上的黄铜币,以十兑一的方式,兑换成新铸的一文钱。限制是五个月内,完成兑换。按照齐县黄铜币的流通量,县府每天投放市场的小面额货币量,完全可以在五个月内完成目标。但是,据齐县府报告,小面额货币已发行一个月,在市面上极少见到。调查后发现,小面额货币的流通量,不足发行的一成。”金曹禀道。

    币制改革,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启动。

    第一步,推行大面额的大卫货币,即千文、万文,以收集黄金币。正因为有了大量的黄金币,卫铭才能扩军、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第一步进展顺利。

    第二步,推行超大面额的大卫货币,即十万文、百万文、千万文,促进大商之间的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第三步,推行小面额,即一文、十文、百文,促进小商之间的交易效率,全面收集黄铜币。

    小面额的量大,所以最后推行。而黄铜币是基础货币,替换容易引起商品价格波动、在代替期间内必然会引起经济的小幅波动。有前面大面额货币的支持,可以将波动降到最低。

    中、大面额的货币流通量充足,发行小面额货币一个月后,绝无可能出现流通量仅为发行的一成。

    “齐县府推测,可能是旧势力在背后兴风作浪。”金曹道,“县府的少府、贼曹掾史等联合调查,结果在调查后遇到了阻碍,特来请示。”

    卫铭看向金曹,阻碍?这个阻碍,只能是来自于官场。而幕后势力,这么做的目的,只能是为阻止我进行币制改革。

    币制改革,会损了谁的利益?在青州范围内,可是双赢的事!是谁?究竟是谁?此事绝没有表面的这么简单。

    “详细说。”卫铭重视道,居然有势力能够影响到执法,是何方势力?律法是依仗,执法是行动,行动受阻,有律法等于没有律法。我的理念,就是依法治理,阻碍执法的存在,绝不容许。

    律法规定,胡乱执法,重罪;阻碍执法,也是重罪。而当某势力能够阻碍执法,律法的制裁,对它也就没有效力。此种情况,必须杜绝!

    “请主公允许,传召齐县府主持此事的贼曹掾史满宠。”金曹禀道,我的所知,也是从他那来的,只有他才能说的最仔细。

    “传。”卫铭点头,早就听闻,满宠是酷吏。早在半年前,我就有心调他来州府任职。不过,酷吏并不好当。他能在县府作半年酷吏,却深受齐县百姓爱戴,足见其才。

    片刻,齐县府主持此事的满宠进堂下跪。

    “属下拜见刺史大人!”满宠道。

    “起身回话。”卫铭说道。

    “谢大人。”满宠早在随着金曹进州府时,就收到金曹的吩咐,立即将事情详细说出,“五天前……”

    “……经过证实,有人在黑市高价收购小面额货币。九百文,换一枚黄金币。转手就可以赚一百文,百姓商贩都乐意换。所以,九成的小面额货币当天发行出去,就没能在市面流通。按照律法,这事属于自愿,县府无权干涉。但是黄金币禁止私人拥有,属下等人以此为律法依据,继续寻找线索。”

    “最终查到,此事与城内的几家大户有关联。那几家大户,往日是临淄城的风云人物,财力雄厚。保守估计,总家财也有1000千万文。以他们的财力,做此事,极为简单。当属下等人,以私藏黄金币为依据,搜查其中一家的‘柳府’时,柳府的主人柳元折,出言恫吓。”

    满宠续道:“柳元折说,我知道你们在查什么。告就你们,我们是奉了上封的命令。此人的来头,就大了,可以说是手眼通天。你们要查,最好去问问他。但我事先告诉你们,别说是你们了,就算是州府的金曹亲自来了,也要掂量掂量。”

    “属下们是正当执法,不理睬他,凭借着法曹掾史下发的搜查令入府搜查,最终查到数以千万计的一文、十文、百文的小面额货币。同时,搜查到数十万枚黄金币。所有金钱,通通收入县府,待裁决。”

    “属下们陆续查封了其它几家,而他们都有恃无恐,都说有一位大来头者,住在复甄城。就在查封的第四天,州府下令,释放他们,归还一切财物。”

    “属下知事急,未经县令大人允许,前来州府请示。”

    “居然将黑手伸到了州府!”卫铭拍案大怒,我自以为吏治清明,却不知,已有黑手伸入。而且,依满宠的意思,齐县令也有嫌疑。“谁是幕后指使?”

    “没有证据,属下不敢断言。”满宠拱手,额头竟流下汗来。

    卫铭看着满宠,看来,你是有了目标了。

    “主公,依满宠所禀,此事仅从表面看,就不一般。相信其中,必有逆魁。”金曹禀道。

    “即刻起,此案便由你负责,给本刺史一查到底,找出幕后。所有涉案人员,不论职权高低,严厉不贷。”卫铭翻手,抛下‘元金令牌’。满宠机警,依法办不能不依法办的事,是个人才。而满宠在齐县府任职,不会牵涉到州府。由满宠缉查此事,最合适。

    “谢大人信任!”满宠手持颇有重量的元金令牌,这就是传言中的元金令牌?

    元金令牌,卫铭专设的一种处理临时要事的从权型令牌。以卫铭临驾律法之上的无上权威,所持元金牌者,不受律法限制,青州所有官员、衙门,都要予以配合,有先斩后奏之权。

    “敢问大人,若是卫氏族人犯罪,该当如何?”满宠问道。

    卫铭面色一沉,满宠不会无的放矢。如今的大卫庄卫氏,已经是青州贵族。而自古以来,总是有一些贵族族人,有着优质的物质享受,却依然做着非法的勾当。

    有得就有失!有了物质享受,就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作为贵族,可以无所作为,但是胡作非为,绝不允许。

    “罪加一等!”

    ————

    第一篇开局。未完待续。

    

第三章 变局() 
卫铭跪坐案席:袁术显然是不想我趁机坐大,他可是一直以为可以操控我的。

    现在各路诸侯当中,属袁术的实力最为强大。其次就是袁绍、董卓、公孙瓒、刘焉。

    袁术忙着平定荆州,与刘表大战。孙坚作为袁术的前锋大将,节节报捷。但是在攻打江夏时,遭到黄祖的狙击,意外兵败身死,全军覆没,输的十分诡异。

    卫铭很难相信,拥有王级强者巅峰战力的孙坚,会死于黄祖之手。就算孙坚兵败,可是在大军中独自逃离,凭借着高超的战力,黄祖军是拦不住的。除非是中了毒箭。

    “大人,庐江太守送来奏章。”门下掾史禀道。

    卫铭阅览着奏章,“就知道,你孙坚没这么容易战死。”

    ……

    庐江郡,属于扬州治下,位于荆州江夏郡以东,是长江北岸的重要据点。

    庐江城内,孙坚充满欣赏的看着年仅十七岁的隐隐有着儒将之风的周瑜。

    周瑜,孙策的总角之友,昔日洛阳令周异之子。洛阳遭董卓焚毁,周异无法面对,自尽以谢汉室。周异既死,周家没了支柱,没落下来。

    孙策得知后,赶赴落阳,开解周瑜,反被周瑜开导:男儿生于乱世,当掌神器,令百万雄师,逐鹿中原!

    周瑜将天下大势,展现在孙策面前,“西蜀有绵竹王刘焉,西凉有马腾韩遂,董卓掌司隶。袁术、曹操、陶谦、卫铭掌中原大地,河北有袁绍、公孙瓒。大汉十三州,只有江东之地。无强主。大汉河流纵横,无水师不可到达之地。若能入主江东,训练水师,进,可达蜀地、河北;退,凭借长江天险可保无虞。”

    孙策稚嫩的雄心,被周瑜的一番话激起,两人立即回到江夏前线,说于孙坚。

    孙坚早在洛阳得到玉玺。日夜谋划脱离袁术,独自起事。一直没有十足的把握,而问题就纠结在地盘上。

    孙坚曾在荆州长沙郡任太守,根基全在长沙。而如今的长沙,已是刘表的治下,孙坚作为前锋全力攻打刘表,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要夺回长沙旧地。

    听到周瑜的分析后,孙坚立即决定,脱离袁术。回江东起事。孙坚亲自谋划了整个事件,遣使暗通荆州刺史刘表。

    刘表被袁术攻打甚急,又屡遭孙坚攻城掠地,如今孙坚欲去庐江自立。脱离袁术,已经是削弱了袁术的实力。更能结为同盟,共抗袁术。刘表欣然答应,并许诺支持孙坚发展落后的庐江。于是同孙坚演了一出好戏。

    即。孙坚军在江夏‘全军覆没’。

    孙坚军顺江而下,到达庐江。庐江仍属大汉的扬州治下。而孙坚军神兵天降,庐江郡守出城投降。孙坚遂自立为庐江太守,奏章欲送往长安献皇帝。

    周瑜谏言,应送往复甄城少皇帝。

    孙坚道:“少皇帝是卫铭的傀儡,卫铭与袁术交好,不会封我为太守。”

    “若是拥立献皇帝,恐怕遭到周围诸郡的讨伐,陷入难境,刘表也不会与您同盟。”

    周瑜谏道:“孙伯,瑜以为,卫铭与袁术交好,只是假象。卫铭能拥立少皇帝,至今的所作所为,极为明智。他交好袁术,封袁术为丞相,只是因为袁术势大。若在以前,他断不会承认孙伯的太守之位。但是如今形势不同,整个天下,绝大多数的诸侯,已经拥立少皇帝。对卫铭来说,袁术才是大敌,想办法削弱实力都来不及,哪还会助他对付您。您可向卫铭索要征南将军封号,以利于南进江东。”

    ……

    “索要征南将军封号?看来是要向江东发展。”卫铭合上奏章:袁术势大,孙坚能剥离出来,等于是削弱了袁术的实力,当然是好事。只是就这么让孙坚得好处,平稳的向江东发展,等于是养虎为患。

    “有请先生。”

    “诺。”门下掾史拱手退下。

    卫铭看向堂下跪着的满宠,说道:“此事就到为止,不用再查。从即日起,你便为复甄令,为本刺史治理复甄城。”

    “谢大人。”满宠磕头,从小小的贼曹掾史,一跃升迁为复甄令——复甄城,卫铭统治区的核心,等同是大汉的帝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