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柳娘子 >

第38部分

柳娘子-第38部分

小说: 柳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月娘收拾了一下明天要卖的绣活,用包袱皮装了。“明天要带多少银子?”月娘把箱子角落里的银子拿出来,埋在地下许久,带着些土腥气。家里的银钱是柳月娘收着的,但是月娘已经许久没有去赶集,也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物价。家里没有油灯,两个人早早的就躺在床上准备睡觉了。

    “多带些吧,明天要买的东西多着呢。”孙朗伸手揽了柳月娘在怀里,在她肩侧叹了口气,今天可真是累坏了。

    三伏天,屋里就算是泼了凉水,也还是有些热,一会儿的功夫,后背的衣服都贴身上了。柳月娘伸手拿了蒲扇,慢慢的摇着,凉风一阵一阵的。

    “成!”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满月,亮堂堂的照在屋子里,柳月娘转过身,正对着孙朗的脸。白白的月光照在男人英挺的脸上,古铜色的肤色好像带了蛊惑的味道,柳月娘伸手细细描摹男人的脸庞。

    “有没有觉得很累?”

    “有点。”孙朗疲惫的睁开眼睛看着月娘,然后又闭上了眼,轻轻的拍着柳月娘的后背。

    “那你后不后悔?要是你真的休妻的话,我也不会怪你的,只要你对两个孩子好。”

    孙朗闷笑,睁开眼看着柳月娘,眼里满满的戏谑,“真的?那我再娶个媳妇儿,老婆孩子热炕头了,你就开心了?要是这样,我们现在就回家跟爹娘说。”

    “我就这么一说,你还来劲儿了是吧!”柳月娘伸手在孙朗腰上就拧了一把,孙朗皱了一张脸,咧了嘴喊疼,“哎呦,你还真的下手啊!这可是腰啊,你要是不心疼你就使劲儿的拧巴,反正这可关乎着你下半辈子的幸福了。”

    “谁说你老实的!”柳月娘伸手要去拧孙朗的嘴,孙朗伸手抓住了柳月娘的手,握在手心,细细的摩挲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手心已经长了薄薄的一层茧子。“我没有后悔,不管怎么样,只有你才是孩子娘,咱会好好的,好好的等孩子长大,慢慢一起变老。快点睡吧,天色不早了,明天还要去赶集。”

    第二天一早,孙朗就去牵了四牛家的牛车,带着柳月娘去赶集。因为要去卖绣活,孙朗带着柳月娘去了历阳城。历阳城是个新城,城墙还是新砌起来的石块青砖,没有斑驳的岁月的痕迹。进了城,就是城里的大路,左六尺右六尺,整整一十二尺宽,铺着整齐的青砖,走两辆马车都不成问题。柳月娘虽然是省城出来的,但是也没见过省城的街市,月娘估摸着也就该有这么热闹吧。

    路两边热热闹闹的,小摊小贩有之,吆喝叫卖声不断,琳琅满目,林林总总,柳月娘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看的。孙朗牵着牛车走到一个绣庄门口,早有伙计过来牵了牛车。

    “孙二哥,您这是带着嫂子来卖绣品了?”牵牛的是相熟的伙计,孙朗经常过来卖绣品,一来二去也渐渐的熟了。

    “是啊,掌柜的在不?”孙朗点点头,很是熟稔的样子,跳下牛车,扶着柳月娘下车。

    “正巧刚刚回来呢,赶紧进去吧!”

    柳月娘跟着孙朗进去绣庄,是个很大的绣庄,比柳月娘之前见过的都大了许多。有专门卖成衣的,也有专门定制的,还有卖绸缎的。柳月娘跟在孙朗后面,亦步亦趋的进了里间。

    原来这个绣庄外面的门面是三间,后面还有个小院子,平时掌柜的收东西都到后面隐蔽的房间。还有那客人要买成衣的,也可以到后面的院子试衣服。

    进了院子,正中的天井养了一盆荷花,现在正是盛开的时候,碧绿碧绿的荷叶托着粉色晕开的荷花,让人感受着凉意,好像瞬间觉得清爽了许多。左手边就是掌柜的收货的地方,孙朗带着柳月娘熟门熟路的进了里间,弓着身子,作了一揖。

    “沈掌柜的安好!”

    柳月娘跟着孙朗行了一礼,然后垂着头站着。

    “孙二哥来了啊,来看看今天有些什么好活计。”一边吩咐了上茶,一边就开了那递上来的包袱卷,“这是嫂子吧,赶紧坐吧。”

    沈掌柜很年轻,不过是二十一二的样子,没想到已经是绣庄的掌柜了。看他面前的绣绷,上面正是绣着一副百鸟朝凤,估计是屏风的样式。柳月娘心里就有数了,这沈掌柜的原本就是个极好的绣工,看那绷子上百鸟栩栩如生,那方面没有一个细小的线头,又是一副花开富贵图,这双面绣的功夫甚是了得,非一日之功。

    柳月娘看着就不自觉点了点头,没想到这么一个大男人拿着绣花针倒也是好手。这样的双面绣,自己也只是听师傅提起过,自己却是不会的。

    这家绣庄也是历阳城新开的,要不是误打误撞,孙朗还找不到这个地儿呢。沈掌柜的做事一向爽利,算好了银钱,就给称了银子过来,两分的银子,另数了几十个大钱。

    “嫂子的绣工真是不错,真没想到小小的历阳县还是卧虎藏龙呢。咱们绣庄就缺这样的绣娘呢,要不嫂子来我们绣庄,也省的来来回回的跑,工钱肯定也比这卖绣活来的多啊。” 

75第74章() 
沈掌柜看着柳月娘的针脚细密;上次送过来的帕子虽然是简单的金线牡丹;后面却是粉色的牡丹。虽然只是颜色变幻;但是世人能绣双面绣的就不错了。沈掌柜真的有招入麾下的想法,但是柳月娘的手艺是好,毕竟是嫁了人的;这个时候估摸着也不怎么方便出来干活;沈掌柜话一出口,就觉得有些唐突了。

    “哦,看我,忘了嫂子是有家事要做的,我就是这么一提,您回家绣了送过来也是一样的。”

    柳月娘笑着点点头,自己能够被承认;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好像连日的阴霾都散去了。两个人领了银子,又去那前面的绣庄上挑了许久,买了些做绣活的碎布块,零碎的布块比成匹的便宜了许多。

    两个人包了布出了门去,牵了牛车,街市上很是热闹。

    “这是新近才这么热闹的,历阳城有了码头,走漕帮的货物多起来。”平南的蚕丝粮食从这边北上,北边的山物从这边上岸。原本默默无闻的历阳城,这一年便风光了许多,来往客商甚多,短短一年的时间,这历阳城已经是富足之地了。

    孙朗找了铁匠铺子,定制了农具,给了订金,又买了两口锅,菜刀之类的。虽说孙老爷子说了可以借用农具,但是还是自己手里有了农具比较好,什么时候用都方便,总比求人的好。

    锅碗瓢盆,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买了一堆,盐巴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必须要买的。孙朗想想还是买了个织布机,织布机不好出去借着用,买布肯定没有自己织布划算。柳月娘虽然舍不得那买织布机的钱,但是想想毕竟是要用的,也没有拦着。

    两个孩子还小,没有肉吃,每天炖个鸡蛋也好,柳月娘找了地方买了两只活蹦乱跳的母鸡。孙朗去路边买了两串冰糖葫芦,藏在包袱皮里,包的严严实实的,以前想给孩子买过好多回,但是总归不是自己当家过日子。现在自己单过了,也想给孩子买些零嘴。

    渐渐的,东西拉了一牛车,又去木材行里买了木材,出来的时候不过是晌午。

    “我们吃了午饭回去吧?”孙朗牵了牛车,找了一处摆摊吃饭的地儿。柳月娘数着兜里的银子,有些舍不得,今天拉拉杂杂的买了一堆东西,已经花了不少钱了。但是两个人早上出门的时候就没有吃早饭,柳月娘强颜欢笑的跟着孙朗到了一处刚刚收拾干净的桌子坐下。

    “一碗阳春面,一碗鸡丝面。”

    “一碗鸡丝面吧!”柳月娘诺诺的开口,出门在外就应该听着孙朗的,但是这个时候自己是在是舍不得花那两碗面的钱。

    “两碗吧,吃过面,我带你去码头看看。你不饿,我可饿坏了啊!”孙朗笑看着柳月娘,自然知道她的心思。

    柳月娘一听孙朗饿坏了,就赶紧点点头,嘱咐老板快着点儿。面条上来,孙朗把那碗鸡丝面给柳月娘,自己抱了阳春面的大碗就大口大口吃起来。柳月娘把碗里的鸡丝都挑出来夹到孙朗的碗里。

    说是鸡丝面,不过是零星几根鸡丝,面条倒是鸡汤煨出来的,甚是好吃。柳月娘吃了一半,推脱着吃不下了,让给孙朗吃了。孙朗知道月娘的饭量小,也不推辞,自己把面条吃了,面汤也喝了。

    路边的面摊,一碗阳春面一碗鸡丝面也花了二十文,月娘咋舌,这二十文能割一斤肉了。月娘数了二十个大钱递给老板,心里疼的滴血了。

    吃了饭,孙朗果然带着月娘去了历阳城的码头上看看,正是晌午的时候,还是熙熙攘攘的。这个码头比省城那边的码头大了许多,根本不用等着干活,有那刚刚到码头的货船,就要找人帮着卸货。

    柳月娘的眼睛都不够看的,孙朗被人拉了一起去干活,货不多,不过是一条小船,只是一时找不到人,许了十个大钱的好处。孙朗见有钱可挣,嘱咐了月娘好好的在牛车上待着,自己去了那码头上卸货。

    不过是一个时辰的功夫,孙朗拿了十个大钱回来,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原本就是那三伏天,搬着货物就更加容易出汗了。柳月娘拿了帕子搬着孙朗擦汗,孙朗推开了,身上的长襟直接捞起来擦了汗,束在了腰间。原本想着出来买东西的,就穿了长襟,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穿个短褂子呢。

    回去的路上,孙朗心思就有些活络了。

    “月娘,你看啊,不过是一个时辰,就给了咱十文钱呢。活也不累,就是扛了些布匹。你说,我以后来城里做活好不好?”

    月娘有些沉默,要是孙朗出来干活,自己一个年轻的媳妇子带着两个孩子过日子,是诸多不便的。何况现在分了家,没有老人在身边。

    “咱地里的水稻现在还没收呢,每天灌水的,你也没这功夫出来。咱们还要垦荒,家里只有两亩水田,孩子大了,这两亩水田可就不够了。”照月娘的想法,到码头上干活累的厉害,两百斤的粮食直接就扛着走,干多了重活也伤身体。不如自己在家安安生生的过日子,打了粮食能吃,多了就卖了,也能换钱,总不会饿到了。

    “也是啊!”孙朗笑,自己一时就冲动了,要是自己出来干活了,家里可怎么办呢?

    夏日天长,两个人到家的时候,太阳还正挂在天上。卸了家什,孙朗把牛车还到四牛家去,柳月娘拿了只篮子,篮子里放着一块在城里买的花布。进屋的时候,两个孩子正跟四牛家的柱子玩的酣畅,柱子比两个孩子大多了,正带着两个孩子在屋子里躲猫猫。

    “四嫂子,这是今天赶集的时候见着的,看着这花布染得好看,配嫂子最好看了。”柳月娘把布偷偷塞到炕桌的一边,不能给孩子们看到了。

    四牛媳妇抓了布就往外推,“你这是干啥啊!嫂子是这样的人么!”

    “我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嫂子裁了衣裳穿着定好看。我走了。”

    柳月娘说着就抱着两个孩子出去了,正巧孙朗正跟四牛说着话,过来抱了怀仁。夫妻两抱着孩子回去了,四牛进了屋子,看着媳妇儿,“媳妇儿,怎么了?”

    “嗨!你看这夫妻俩客气的,给扯了块布。也没怎么的啊,咱们自来要好的。”四牛媳妇儿细细摩挲着花布,颜色大方,裁剪了做件夹衣正好看,要真的还回去,还真的舍不得呢。四牛看着也笑了,“舍不得就别还回去了呗,孙朗两口子不是那耍滑头的,人家说了给你买的就是给你买的。以后有啥事,咱多照顾着点就是了。”

    “也是,那两口子也不容易。” 

76为母则强() 
妞妞跟怀仁见到冰糖葫芦的时候;手足无措。两个孩子见到这样的吃食很少;李家村都是地里刨食的人家;很少有人愿意花一文钱就为了买一根冰糖葫芦给孩子吃。

    柳月娘嘱咐了两个孩子慢慢的吃,不要把籽儿吞进去了。两岁的孩子,拿着冰糖葫芦吃;还真的是不让人放心。两个孩子各咬了一口;又用布包好了,藏起来,留着以后吃。柳月娘看着就有些心酸,不过是三岁的孩子,已经懂得珍惜。

    柳月娘忙着收拾屋子,就让两孩子自己在院子里玩,给两只母鸡解了扎腿的稻草;放到院子,让它们扑腾扑腾。

    织布机支起来放在西屋,早上织布的时候不要吵醒了两个孩子。棉花是城里买的,也不算贵,虽说李家村家家户户种棉花,但是大家都是自己织布用的,这个时候有的剩的人家不多。

    孙朗去村里的林子里捡了些柴火回来,两口锅搽了猪油,开了锅才能用。到村口的大石磨下磨了面粉带回来,时间紧,一会会的功夫,也不过刚刚够一家四口吃一天的。到傍晚的时候,柳月娘看着天色,满天红霞,已经来不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