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柳娘子 >

第64部分

柳娘子-第64部分

小说: 柳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绡给柳月娘挽了个干净利落的圆髻,不用出门的时候,圆髻最方便,选了朵绒花簪上。烟灰色的棉袄,青灰色的襦裙。

    早饭很是丰盛,是孙朗早早的让人去锦春买的早饭。吃过早饭,孙朗准备了礼物,叫人架了马车,送孙家二老去了袁家。

    听说柳月娘要拟单子,妞妞叫人摆了笔墨纸砚,自己提笔写了,噼里啪啦打着算盘,算好了银子,交到前院老肖手上。老肖如今是府里的管家账房,天天忙的脚不沾地的。好在茶馆的事情,现在基本已经不用老肖操心了。

    拟好了单子,前面还回,说是柱子跟墩子已经过来了,怀仁正好在前院的书房,这会儿正陪着说话。

    “呀,柱子哥跟墩子哥来啦!”妞妞一听是柱子跟墩子,立马提了裙子往前院走。妞妞在家的时候,四牛媳妇照顾的多,跟柱子墩子的感情也好。李四牛家也没有女娃娃,四牛媳妇也真的是把妞妞当自己亲闺女疼的。

    现在,虽说柱子跟墩子也在城里,但是他们俩在茶馆做伙计,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到了晚上,累了一天了,就歇在茶馆的后院。所以,平时妞妞见到他们的机会也不多。

    “太太,姑娘年纪大了,这么跟他们玩闹,不太好了吧?”张勇家的担心,妞妞毕竟已经是十岁了。

    “没事,他们兄妹难得见面,不用避讳什么。”柳月娘也站起来,吩咐了张勇家的,“让红绡把我那屋里桌子上的包袱拿到前院去,多准备两道菜,中午我们就在前院摆饭了。”

    柱子跟墩子再是自己人,柱子已经是成年了,总不好随随便便的来后院,墩子的年纪也不小了。

    柱子已经说了亲事,是四牛媳妇儿娘家村里的姑娘,据说是个性格好的,说不上能干,也说不上好看。照四牛媳妇儿的话来说,姑娘不是个十全十美的姑娘,跟柱子能配的上了。只要两个人能看对眼,日子过得顺心就好。

    进了前院,几个人没在屋子里说话,却围在院子里。墩子脱了外面的棉袄,只穿了单衣,在院子里练功夫。几个人眼睛都看直了,nǎ里见过还有真功夫这回事。一套功夫耍玩,怀林第一个扑上去叫好。

    五岁的怀林不爱读书,就好动,这个时候见了墩子的功夫,简直惊为天人。

    “墩子哥哥,你教我吧!”怀林抱着墩子的大腿,两眼巴巴的看着墩子。

    “跟我学功夫可不成。我这也是刚刚学了两年,还没学到什么本事呢。你要是想学啊,叫了你爹去我师父那边拜师学艺才是正经。”墩子把怀林拎起来,一把子臂力已经是十分了得了。

    “这个天穿着棉袄还凉飕飕的,穿着单衣,没得冻坏了身子。赶紧把衣服穿上,到屋里去暖和暖和。”柳月娘嗔怪。

    墩子嘿嘿笑,赶紧把柱子手里的棉袄穿上了。“二婶子,你看我结实着呢,刚刚耍完功夫,头上还冒汗。”

    “那也不能干冻着。进屋去洗把脸,歇歇。”四牛把孩子托付给了孙家,柳月娘自然要自习照顾着。

    进了屋子,墩子老实交代。

    原来,码头上藏龙卧虎,墩子历来是个闲不住的,每日里跟码头上的人混在一处。认识了一个漕帮的管事,一身的好功夫。墩子就这么惦记上了,天天磨着那管事要拜师学艺,偷偷的画了一个月的月钱,买了拜师礼,扑通一声,就跪着不肯起来了。

    那管事实在是被磨得没法,就收了这么一个徒弟。想着,要是吃不了苦,就会自己放弃了。没成想,墩子倒是坚持下来了,那管事如今也认认真真教了。

    “怕是还瞒着家里呢吧?”

    柱子作了一揖,笑道,“爹娘那边还瞒着呢,还望二婶子帮着瞒着。我看着墩子练了武,倒是真的结实了许多。”

    柳月娘nǎ里真的会做这个耳报神,“那你们自己回家跟爹娘说,他们不一定就是不准的。墩子私自拜师,总归是不好的。师父哪是收了拜师礼就成的,逢年过节的礼数不能少。师父不计较,你怎么也不上心。”

    怀林闹着墩子还要打拳,墩子自己带他去了外面玩闹。柳月娘拿了那包袱出来,又另外包了两个红包给柱子和墩子。

    “二婶,这nǎ里成!我们已经收了工钱了。”柱子不肯收。

    “怎么就不成了!你二叔说了,你们在这边干活极好的,今年茶馆挣得多,自然是你们的功劳。现在不肯收,是不是明年不愿意卖力了?”柳月娘让怀仁把红封塞到柱子的手里,“你们好好干活,也给我们省了不少心,这是你们应得的。”

    柱子这才接了。

    等到吃过午饭,柳月娘让家里的车夫架了车,把柱子跟墩子送回去。还收拾了两筐子水果,回去让大家分分。

    “娘,墩子哥真厉害!”妞妞吊着柳月娘的胳膊,叽叽喳喳的说着,“你没见着,一开始的时候他一拳打在树上,那树都裂开了缝。力气好大!”

    “对对对!娘,我也要拜师学艺!”怀林两眼放光,墩子哥哥真的好厉害。抱着自己转了好多个圈圈都不带大喘气的,自己都被转晕了。

    “你也要学?你个小懒猪,入学都不愿意,你还能吃得了这个苦?每天早上五更天就要起床打拳,你起得来么?”柳月娘翻个白眼,捏了捏怀林的脸。其实柳月娘也不知道学武到底有多辛苦,反正往狠里说就成。怀林喜欢玩闹,也有几分小聪明,但是就是不能吃苦。

    “啊——”怀林抠着手指头,原来学功夫这么辛苦的。但是,刚刚墩子哥打拳的时候好厉害,而且,好像不怕冷的样子。怀林看了看自己——衣服穿了一层又一层,跟个圆球似的。

    怀林小脸皱成一团,真的是个很矛盾的事情啊。

    好想学功夫啊,但是自己也很想睡懒觉啊!

    小孩子忘性大,柳月娘让小厮儿带着怀林出去玩去,估摸着一会儿就忘了要学武的事情了。妞妞跟着柳月娘回了屋,下午是学针线的时间。

    “娘,我真的是学不会的。”妞妞嘟着嘴,不怎么情愿。

    “怎么就学不会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别推脱了,娘也不指望你做的多好,好歹能做双鞋给你爹穿。你爹这么疼你,你也让你爹高兴高兴。”柳月娘叹气,妞妞都已经十岁了,缝个帕子都不成样子。叶子这么大的时候,家里的鞋子都指着她一个人做了。

    “爹说了,我不愿意学,就不用学!”

    “你爹那是心疼你,你能不能心疼心疼你爹?”

    “我爹不是有娘您么,您做的针线,这历阳城绝对是头一份的!”妞妞不忘给柳月娘拍马屁,然后觑着空,就溜走了。

    “这孩子!”柳月娘叹气。 

119莹莹() 
买下茶馆的铺面的事情算是很顺利;虽然价钱高了点;但是历阳现在是个码头城市;南北货都从这边走;而且发展的越来越好。孙朗一点不担心这里的生yi,以后总归是会越来越好的。

    “要是三年前,咱们狠狠心;把那铺面买下来;可省了不少钱。咱们这三年算是白忙活了!”孙朗觉得可惜,一个铺面要了两千两;当初可是四百两就愿意脱手的。

    柳月娘一愣;旋即失笑,“咱们当初可是没想到要开铺子。当初找了铺面开茶馆的时候,咱们就想着每个月能挣个一两银子,能够买点菜就好了。后来,哪知道,一个月挣了一两银子不说,一天就能挣一两银子了,现在已经不止这么些了。那时候也不知道现在的生yi会这么好呀!”

    “还是咱们没有前后眼!没看的这么长远,当初良和就让我把铺面盘下来的。”当初孙朗是不懂生yi经的,但是柳良和知道,这个是个商机。

    “咱们现在也没有过得不好,也没有什么前后眼的事情。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变成什么样儿,我们走一步看一步就是了。”柳月娘觉得自己的人生算得上是跌宕起伏的,人生的际遇从来不是你能预料的,所以,做好自己就好了。

    “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更好的事情了。良和还劝你去贩货走南北呢,你不也是不愿意的?看看大姐夫现在的生yi做得多大,你是不是也觉得没有前后眼?”

    孙朗笑笑,自己自然是不愿意跟着

    “不管日子的酸甜苦辣,一家人能在一起就是最好的福气了。我只要你跟孩子们平平安安的,我就安心了。钱多钱少,不过是活法不同罢了。”

    等过了年,孙家的茶馆就开张了,一开年就开了春,江面上就解了冻。码头上又开始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

    刘廷坚也带着叶子跟两个孩子来投奔城里的舅哥。孙朗带了刘廷坚出去,叶子跟着柳月娘进了后宅。叶子一身干净的棉布襦裙,身上的衣服不算是好料子,但是也是保暖的。看样子,搬出去住也没有受什么苦。

    “你们就这么分了家,想好了要干什么没有?”柳月娘当初分家的时候也是匆匆忙忙的,只是,当初的自己是被逼无奈的,叶子却是受不了气,一下子就分出来了的。

    “我也没什么成算,但是肯定是干老本行的。我们家廷坚就会做豆腐,我们想着开个豆腐坊,带着两个孩子就能过活。”刘家做了几辈子的豆腐,祖上的手艺传下来。刘廷坚也做了好几年的豆腐,别的不敢说,做豆腐绝对是行家。

    “说起来容易,要开个豆腐坊可要不少的银子呢!”柳月娘垂了眼眸,想要晾一晾叶子。

    看样子,叶子就没什么银子,肯定是想跟家里借些的。这是亏的家里有钱,要是家里穷的叮当响的,叶子也受不了气就这么负气分出来可就要受苦了。

    “这不是还有二嫂跟二哥么!”叶子呵呵笑着,抱了两个儿子给柳月娘看。小的尚小,还在襁褓里,不过是三个月大的孩子,每天都是睡的时候多,醒的时候少。大的倒是已经满地跑了,喊着要跟怀林哥哥玩。

    “不是嫂子不帮你,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年前你二哥刚刚买了茶馆的铺面,家里现在怎么也没什么银钱支持你们开个豆腐坊的。”柳月娘这话说的半真半假,家里确实是买了铺面,家里的银子也确实不多。

    毕竟,在历阳城开个豆腐坊,买房买地也要不少的银子呢。

    “这个二嫂倒是不用担心的。我跟二哥说了,成亲三年,我们也攒了些私房,租个小院子,我已经找人去打磨了石磨,估计也费不了多少工夫。我可以在城里摆个豆腐摊先卖着,以后再说什么豆腐坊的事情。”

    刘廷坚跟着孙朗撩了帘子进来,叶子的想法是要靠着二哥二嫂的支持。但是,刘廷坚的想法不一样。叶子嫁给了刘家就是刘家的媳妇儿,没道理还是要老是依靠着娘家。刘廷坚相信,靠着自己的手艺,也不会让叶子他们娘儿三个饿着了。

    孙朗点点头,也是一脸的认同的样子。要是妹妹妹夫开了口,自己当然不会一味的拒绝,但是,救急不救穷。自己帮得了一次,帮不了一世,日子还是要他们自己过出来的。

    叶子急的直跺脚,“你说什么呢!”

    刘廷坚伸手搂了叶子的腰,“放心好了,要相信你相公,总不会让你饿着的。”

    刘廷坚确实是个能干的,在历阳城北租了个小院子,也没有住在孙家,更没有向袁府求助。每天早上做了豆腐,挑到集市上卖,价钱公道合理,还顺带着卖些豆腐花,豆浆之类的。

    到了下午,还做了烧饼,挑了豆腐花,豆腐汤,到码头上去兜售。码头上的汉子们,干的下力气的活,吃过午饭,过个个把时辰就饿了。更兼之,买了烧饼的,刘廷坚免费送豆浆喝,大家更是喜欢了。因为风雨无阻,倒是成了码头上的一景。

    孙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茶馆的门口做了雨檐,刘廷坚也不拒绝孙朗的好意,在茶馆的门口还摆上了桌椅。

    因为跟谢知府的关系好,怀仁更是知府府衙常来常往,大家渐渐的知道了孙家的小子跟谢知府的二少爷是同门师兄弟,大家的眼神也不一样了。张捕快更是爽快,现在保护费都不收了,根本也没人到孙家的茶馆闹事——墩子可是个有功夫的。有人来找茬的时候,墩子直接把人打的满地找牙。

    大周朝的现任皇帝,也真的开了海运,舟口成了全国最先开放的沿海城市。舟口跟历阳走水路不过是半天的路程,历阳又是南北枢纽,舟口的开放直接带动了历阳的发展。

    历阳城的人口更多了,城东原本稀稀疏疏的,现在也不断的有人买地置房。这回,孙朗本着先下手为强,也不管是不是贵贱,就买了好几个沿路的铺子。

    “本来,这些铺子的价钱可不便宜,这都是沾了谢知府的光,明年的拜年礼,可要重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