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柳娘子 >

第83部分

柳娘子-第83部分

小说: 柳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了秋天的时候,谢子珏跟怀仁也要去参加秋闱了,早些好些时候怀仁都不怎么去学堂了。学堂里闹哄哄的,倒不如家里清静。谢子珏也经常来,两个人讨论文章,看样子倒是胸有成竹的。

    到了临近考试的时候,柳月娘早早的给怀仁准备好了行李。吃的用的,都是准备的最好的,颇费了一番心思。

    但是怀仁跟谢子珏都不愿意带了小厮儿坐马车,只背了个简单的小包袱,带了些必要的欢喜衣裳,就自己骑马去应试。柳月娘看着自己精心准备的衣裳吃食都被丢下了,就有些担心。

    怀仁虽然才是十一岁的年纪,但是就要独自离家去省城赶考了,心里更是担心。十里长亭,眼看着怀仁的马绝尘远去,忍着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的流下来。

    “放心好了,我给他多多的带了银子,路上不会出什么事情,子珏在身边。”孙朗不知道怎么安慰柳月娘。更何况,自己心里也是极担心的,nǎ里想得到怎么安慰柳月娘。

    谢知府倒是挽了柳月娘的手,虽然脸上挤出笑来,但是脸上也是泪斑点点。“可莫哭了,这才是秋闱,去不过是一个月,要是去春闱甚至殿试,那就是一去三个月。要是外放了,那就是一届三年,都是见不着了。妹妹这是第一遭,心里自然是担心的。就说我吧,就是老大已经考过了,现在轮到老二,我这心里也一点儿都没有好受,还是那么担心。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们总想着他们多带点人手,也能少受些苦。他们年轻,nǎ里能体会我们的苦心,只觉得自己自在。”

    柳月娘点头,可不就是这个理儿。

    “放宽心,老大去赶考了要担心,家里可不是还有两个孩子?妞妞的年纪也不小了,当娘的肯定要多教导。怀林也要你好好的费心思,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谢夫人说的都在理,柳月娘点点头,对啊,怀仁去赶考了,自己的心也不能光跟着他走了。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呢。

    柳月娘心思回转过来,就好受了许多,点点头,拿了帕子自己擦了泪,吸了吸鼻子,“谢谢姐姐,我心里明白了。只是刚刚一时被伤心迷了心窍,倒是没有想到。” 

145第144章() 
上京的柳家,书信来的很快;那柳志和的舅子来盘账果真是背着柳老爷子的。但是;柳老太太到底是不是知情的;或者是纵容的;就没有人知道了。柳老爷子的信上也没有说;但是柳老爷子信上说的最后一件事情,倒是引起了孙朗的注意——柳老爷子打算开年就来历阳;想把两个儿子先分家了。

    至于家里的账目;柳老爷子自然有亲信;这个时候也开始盘账了。只是;这些都是背着两个儿子进行的,就算是柳老太太都没有透信儿。希望,柳月娘跟孙朗也能保守秘密。

    “咱爹这是什么意思?”柳月娘拧了眉头;父母在,怎么能分家?

    要是一般的乡下人家,只要谈妥了养老问题,是可以分家的。但是越是高门大户,越是讲究多。柳家这样的家事,长辈还在就分了家,怕是要被人说闲话。柳家虽是商户人家,总归也要顾及名声的。

    孙朗叹气,“怕是事情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了。”柳老爷子作为一家之主,是很有威慑力的。要是事情能够控制的住,不一定会分家,要是柳老爷子已经在暗地里准备分家了,那就说明,定是发生了巨变。

    “现在啥都不要瞎想了,等咱爹娘过来了之后再说吧!”现在担心什么都是没用的,柳月娘又是个心思重的,怕是会忧思。孙朗又笑,“说不得也不是我们担心的那样,上京的一切都挺好的。”

    “只能这样想了!”

    随信到的还有两万两银子的银票,在信里托了孙朗帮着在云上买地,只是先不要告诉柳良和,只是让孙朗出面吃下。

    给的银票有些多,足足两万两的银子。孙朗拿在手上都觉得沉甸甸的,还有点受惊,要是丢了,自己的家底所有加起来也没这么多的银子啊,可要拿什么来赔。也亏得柳老爷子胆子大,这么多的银票就随信寄过来了——信使估计也想不到,随信送到的居然有这么多的银子。

    柳老爷子在信上也明说了,里面有一万两都是孙朗的辛苦钱,但是孙朗怎么好意思拿。自己现在吃的住的,都是柳老爷子给的,不过是办些事情罢了。

    只是两万两银子买地,可能也买不了这么多。云上的地本来就便宜,孙朗花了两千两银子就在那边买了二十顷良田,要是两万两岂不是两百顷良田了?

    “不如,买个一万两银子的地,分几块地方,要是一下子买了一百顷的地,怕是过于显眼了,过于引人瞩目了。”孙朗琢磨着,之前的上下关系早就是走通的,这回稍微给些好处费就好了。这么多地一起买进来,估摸着价钱上还能优惠些,一万两买一百顷地,连带着好处费都够了。

    买地的事情很快就办完了,走的是谢知府的路子,地契什么的都办的妥妥帖帖的,不会有什么事情。一万两的银子花出去,因为是二回生yi,得了一百一十顷的良田。孙朗把一百顷的地契跟一万一千两的银票托人给上京的老丈人送去,那十顷地的地契找人改了谢子珏的名目,给谢知府送去。

    谢家富贵,谢子珏自小唉吟诗作对,就是八股文章,经济算计也是极好的。谢家夫妇都颇疼爱谢子珏,可是谢子珏是次子,家里的东西以后多是要被长子继承的,次子顶多得了部分家产分出去。

    也就是说,谢子珏现在没有分家,在家里也是金贵的,人称一声谢二爷。但是以后成年了分家,家里的大多数产业是要留给谢家的长子的,跟他没有什么关系。分下来的产业本来就不多,还要重新买房置地,还要自己担一份人情往来,以后的日子就难得这么风光了。除非谢子珏以后有足够的实力,能给自己挣下一份厚实的产业。

    如今,谢子珏参加秋闱,要是高中了,怕就要去参加明年开春的会试了,总归需要钱财打点。要是进了殿试,那就又是一番造化了。谢家府里的东西不能归了谢子珏,但是别人送的地契上要是就是谢子珏的名字,那谢子珏就能拿的理直气壮了。

    孙朗想了许久,又听了柳良和的意思,才送了地契给谢知府去。谢知府当时就拍着孙朗的肩膀,高兴的拉着孙朗喝了一壶珍藏的梨花白。

    谢知府自然是偏疼谢子珏的,但是自己作为一个父亲,总不能偏心的太明显。府上的东西都是登记造册的,丢个花瓶都能找到,想要私藏个什么东西给谢子珏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眼看着谢子珏就要成人了,以后要是留在上京或者是外放了,就能添置自己的产业了。要是谢子珏是个会钻营的,倒也是好的,能攒到些银子。要是光吃官奉,那些个官奉够不够自己吃饭都说不准,nǎ里有钱攒下了。

    买房置地?

    做梦吧。

    养老婆孩子?

    做梦都不可能的事儿了。

    总不能以后娶了媳妇,吃媳妇儿的嫁妆吧?

    孙朗送过来的十顷地契,怎么说每年都能有出息,就算是光收租,也能养活谢子珏跟他未来的老婆孩子了。至于想过的更好,就只能谢子珏自己努力了,毕竟不是每个送礼的人都像孙朗这么有眼色的。

    孙朗出门的时候都晕晕乎乎的,喝的晕乎乎的,欢喜的也是晕乎乎的——没想到谢知府居然也有这么热情的时候。

    孙朗这回进了谢府的门再回去,孙家的生yi就顺利的不得了。批条子什么的都相当的快(因为海运暴利,都是政府垄断的,海运上来的东西都是要批条子才能拿到货的),平时上门打秋风的小衙役也少了。

    但是,这些都不算什么。

    知道多年以后,孙朗才觉得这个礼送的真值啊!

    九月底,天气早就凉了,生了孩子就伤了元气的孙红都穿上小夹袄了。

    怀仁跟谢子珏踏着纷飞的落叶回到历阳的时候,报喜的人也已经赶到了。

    两个孩子现在都比在家的时候黑瘦了许多,但是都是意气风发的样子,骑着高头大马,虽然还是十多岁的少年,但是眼神里都是睥睨天下的神采。

    谢知府有门路,早就知道了他们的名次,谢子珏中了解元,是大大的喜事儿;怀仁的年纪虽小,但是也已经是考中了第九名,成了举人。两家早就在城门口迎着,只等报喜的人过来唱了喜诺,就赏了喜钱,放了鞭炮。

    就算是柳月娘这样见识浅薄的也知道,怀仁的举人都难中的很,很多人穷极一生都是一个秀才,更何况谢子珏中了解元。

    两家人互贺一番,就散了去,各自回家,自然有许多话要说。

    “怀仁,我们来日方长!”谢子珏抱拳,怀仁回礼,“明日在上门拜见子珏兄。”

    “好,明日在家等你!”

    谢知府也满yi的拍了拍怀仁的肩膀,点点头。这个孩子是乡试第九名,说起来谢子珏是解元,但是,怀仁不过才十一岁的年纪。十一岁的孩子能中秀才就已经是人中龙凤了,更何况是中举。

    再说了,谢子珏自小请了名师指教,自己也能指点一二,后来又拜了唐先生为师。这么一说,身边都是名师重教的。怀仁就是在唐先生的学堂里启蒙,学到了现在。

    怀仁跟谢子珏两个人是师兄弟,一起读书的情谊,如今又是一同赶考的难兄难弟,感情更是亲厚了。以后两个人常来常往,也是极好的。

    两人各自回家不说。

    怀仁回家就给爹娘磕了两个头,然后吃了个囫囵饭,就倒头睡去,也没洗去一身的风尘。

    “这孩子,肯定是累坏了。”柳月娘早就偷偷的抹眼泪,虽然说慈母多败儿,但是总归是娘身上落下来的肉,怎么能不疼?

    孙朗叹气,自己何尝不担心,不心疼。但是,怀仁有本事才能撑起自己的家业。再说了,读书科举的路都是他自己选的。孙家不过是农民出生,祖坟上多少代都没出过一个秀才,更何况是当官的。家里没有助力,怀仁只能事事依靠自己了。苦是苦,也不能半途而废了。

    如今,十一岁的怀仁中了举,孙朗跟柳月娘虽是自豪的,但是更多的是对孩子的心疼。比别人优秀,受的苦也一定比别人多。

    “我们先走吧,让怀仁好好的睡一觉歇一歇,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孙朗揽了柳月娘的肩膀往外走,“你在这伤心,不如给他做点好吃的,我记得怀仁最喜欢你做的桂花糕。这几个孩子都喜欢你做的桂花糕,如今后院的桂树已经开花了,我给你去割桂花,你给他们做桂花糕吃?”

    “嗯!他还爱喝藕粒莲子羹,我也做着。他不爱吃甜腻腻的,一盅汤只要放一勺白糖就好”柳月娘用帕子压了压眼角的泪水,絮絮叨叨的跟孙朗往厨房的方向走去。

    二丫跟在后面,远远的回头看了一眼怀仁的院子,有些犹豫,刚刚出门的时候自己明明见着大爷的被子没盖好,要是现在自己

    “太太都往厨房去了,你怎么还在这里!”红绡看着傻傻的站着,就回来拽了她往前走。

    “哦!”

    二丫回神,连忙就跟了上去。 

146第145章() 
九月底,隐隐的已经有桂树飘香;桂花香飘满了整个历阳城的大街小巷。

    这年九月底;历阳城的事情真多。谢知府的二公子乡试解元;虽然知府家低调;说了不摆酒;二公子还要准备明年的会试;但是上门贺喜的人还是从府门口排队排到了巷子口。

    还有一件大事儿是关于省城朱家的。朱家大爷亲自上张家的门来接朱家大奶奶回去。自从朱家大奶奶嫁进了省城;不说朱家大爷了;朱家大奶奶都很少回娘家了。省城的朱家那是官宦世家;纵观江南那也是少有的世家大族。

    张家是什么?不过是个乡绅;如今张家老爷领了历阳捕快的差事,虽然也是个有品的小官儿;那在朱家人的眼里,那就是自甘堕落。捕快?就算是授了品衔的,那历来也是贱业,一时半会儿都改变不了世人这样的想法。

    所以,朱家跟张家虽然是姻亲,来往并不密切,就是一般的亲戚家都是不如的。

    朱家大爷如今点了巡盐御史一职,是个正四品的官儿,又是钦差大臣,直接听命于当今圣上,手上的权力那是极大的。

    如今历阳是出了扬州府之外最大的往北的码头,这里盘踞的盐商虽没有扬州府多,也少不了多少。之前朱家大奶奶要安心养胎,上门送礼的都被拒之门外。如今正主朱大人来了,那些富得流油的盐商们一听到消息,就在码头上把朱家大爷的船堵着了。

    送钱的,送古董的,送美女的,一个个蜂拥而上。朱家的船是早上到的,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