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

第174部分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174部分

小说: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二十八章 海盗的态度() 
驳船按照制造材料分类,大致有三种。

    最开始自然是木材制造的驳船。

    不过在进入20世纪后,木质的驳船,因为木材价格上涨,还有环保意识的兴起,而逐渐的被其他材料所取代。

    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钢铁制造的驳船,是世界各地使用最多的驳船了。

    不过,在钢铁驳船技术发展成熟之前,或者也可以说是在世界钢铁产量大爆发,钢铁产量过剩之前,各国使用最多的,还是另外一种水泥驳船。

    因为技术简单,可以一次性浇筑成型,随便一个稍微有点技术的工厂就能制造。

    而且,随着建筑业发展,水泥这种原材料的产量极其巨大,几乎是随处可见。

    所以,在钢铁驳船技术发展完善前,水泥驳船就是取代木质驳船的产品。

    而且,因为水泥驳船价格便宜,制造简单的缘故,哪怕是钢铁产量大爆发之后,还是有很多的地方,在使用这种水泥驳船。

    煊军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三座完整的水泥厂。可以说,水泥的生产技术已经是很成熟了,随时可以扩产。很合适生产水泥驳船。

    在此之前,华夏联合王国的水泥产量已经完全满足了国内的需求。

    水泥生产工厂因为找不到多余的销路,所以暂时停止了扩张的速度。

    现在有了新移民聚居区的建设,如果再加上水泥驳船,正好是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啊。

    既然技术上还有产能上没有问题,那么,水泥驳船就是个很好的选择了。

    不过,无动力的水泥驳船制造是很简单,但是这些无动力驳船也是需要动力船进行牵引的。

    一台拥有动力的牵引船或者是推船,就能够带动至少10艘无动力的水泥驳船。

    如果不嫌船队的速度慢,那还能携带更多的无动力驳船。

    这样一来,在制造水泥材质的无动力驳船的同时,还要生产一定比例的动力水泥材质驳船。

    蒸汽机厂也可以进行扩建,增加产能了,重工业也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怪不得后世的时候,国家总是搞些大工程,原来,大工程有这么多的好处啊。

    想到这里,陈信的嘴角不由的露出了一丝笑意。

    没想到,王国第一次爆装备,就是水泥驳船啊,说出去,会不会显得有点LOW啊。

    不过,能够在1630年爆工业海,还真的很带感啊。

    咦,不对啊,陈信到了这里才想起来,似乎第一件爆工业海的产品似乎是快蟹?

    虽然在不停的改进中,快蟹被划分了十几个型号共计70多艘,而且,还是在四年时间内累计完成的。

    但是,70多艘确定了工艺,以分工协作方式制造出来的200吨排水量级别的船只,在这个时代,也勉强算是工业海了吧?大概。

    在和军管会的负责人确定了未来长时间内河驳船的大致制造方向后,陈信又根据军管会大计划的需要,分别签发了一大堆的人事、物资调动命令。

    等到两个多小时候,这一场会谈才算是初步结束。

    不过,这还只是个开始而已。

    接下来的几个月,恐怕陈信都不可能闲的下来了。

    当天,军管会就确立了大计划的名称,成立了“南部大开发”总指挥部。

    煊军全体开始做出战略收缩态势。

    首先就是后金方面,原本从吉林、黑龙江地区出发的2000虎贲和少数民族组成的吉黑支队骑兵,结束了对后金周边地区长达半年的袭扰,退回了深山老林里面,继续潜伏发展势力。

    朝南行政区的部队也从原本的进攻态势转变回到最初的积极防御状态,不再去攻城掠地,而是好好消化分过去的一部分新移民。

    游击支队情况特殊,他们的任务就是搅浑朝鲜王国的水,尽力削弱朝鲜王国的人口和发展潜力,而且,他们也不需要消耗华夏联合王国的多少物资,基本上全靠当地高丽人的供给。所以,他们不需要停止进攻,只要按照原计划进行就没有问题。

    九州行政区也要就收一部分的移民,同时,王国在进行“南部大开发计划”的时候,基本上是无力支援九州行政区的军管会了,所以,他们也需要把原本对倭国突袭战的频率降下了。

    幸好的是,之前对倭国幕府的打击,也有了些效果,长时间被动挨打,还不了手的局面,让很多原本畏惧幕府的大名们,有了点小心思。

    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至少10家大名不再遵从幕府的号令了,所以,适当的减小幕府的压力,让倭国重新回到战国争霸状态的计划,可以实施了。

    接下来,就是尼德兰人了。

    这帮不远万里来到亚洲进行商贸殖民活动的混蛋,会不会再次前来报复,那就谁也不知道了。

    既然己方暂时没有能力进行远征,那么,也只有想办法,抓紧时间增强海军实力了。

    不过,这个时代的消息传递那真的是能慢的急死人,尼德兰人想要报复,或者做出其他反映,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甚至是更长。

    历史上的对彼得的处理,就是进过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定下来。

    所以,陈信倒不是太过担心尼德兰人。欧洲距离亚洲距离实在太远,以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还有物资储存能力,是不可能有太多的船只和人员突然来到亚洲的。

    而且,半年时间,己方的海军实力肯定早就恢复到最佳状态了,而且,还很可能因为后膛火炮、后座装置还有观瞄、引信、炮弹装药等技术的进步,而更加的强大。

    让陈信在意的,是那些在南中国海纵横的打海盗们,他们会不会因为己方没有全歼来犯的尼德兰船队,而对己方有所轻视?会不会不顾之前己方的警告,对王国的船队进行袭击?

    一切都是未知数,在之前几年的情报线路建设中,车逆行年把重点放在了后金和大明,对这些打海盗,实在是有些疏忽了,所以,现在根本没有能够判断敌人态度的情报依据。

    陈信只能让海岸警备队加强护航时候的警戒级别,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第三百二十九章 退役军人安置条例() 
大海盗们的事情可以放一放,先看看他们未来一段时间的表现再说。

    实在不行的话,大不了选个离得近一些的大海盗,以雷霆万钧之势,来上一次杀鸡儆猴的行动。

    海盗向来最能审时度势,只要己方出手够狠够快,应该不至于结束现在海盗之间的内战,让他们结成联盟。

    所以,陈信的目光重点还是放在了“南部大开发计划”上,开始有计划的退役现役陆军野战部队的军人。

    为了让退役制度化,新的《兵役法》或者,暂时叫做“兵役制度条令”开始制定。

    条例规定了,华夏联合王国公民,不分种族、民族、职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只要是在一定的年龄内,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兵役,这种兵役制度带有强制性。

    在执行义务兵役制度的同时,还执行另外一种志愿兵役制。

    不过,相应的服役年限,还有其他的一些细节东西,还需要开会讨论,所以,兵役制度短时间内是拿不出来了。

    为了赶上这一波的春耕,让老兵们尽快退役,陈信先把兵役制度条令中的退役部分给拿了出来。

    每一个参军多年的老兵,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陈信不可能让他们轻松的离开,失去和王国陆军的牵绊。

    所以,初步的《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开始实行了。

    退役的军人,根据其在部队时候的军衔、职务、服役时间等等条件,可以获得一笔退休金,外加一块退役安置田。

    田地可以由退役军人自己打理,也可以交给军人资产委员会代理,每年等着分红就好。

    军人在退役后,立即转入预备役,需要随时听候总参谋部和预备役相关单位的调遣和命令,如果抗命,授予的退役安置田将会被收回,其本人将会被军事法庭审判。

    随着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的颁布,第一批长时间没有能够升职成为士官的普通士兵们开始了退役安置工作。

    他们每人带上10户参加“南部大开发计划”的新移民,10户新移民编成一个组,设组长,退役的士兵们就是组长。

    接下来,第二批退役的,就是那些升任士官后,长时间没能再立新功的军人。

    10个组变成一个工作队,设队长,这些士官,就是队长。

    10个工作队编成一个社,设社长。依照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还有交通情况来看,这社长,就是短时间内基层最重要的领导岗位了,所以,陈信从虎贲营中抽调了一部分的虎贲,去充当社长一职。

    基层的情况是最为复杂的,移民们之中鱼龙混杂很容易出事,有了这些虎贲在下面看着,陈信才能稍微的放心一点。

    原本,按照陈信的想法,退役人员应该带着自己的武器一起退役,这样一来,在新的聚居区的民兵组织建立起来之前,也算是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可是,经过了半年的的战斗,在最近的军事总结会议上,很多连队提出,四年式步枪有问题,不好用。

    陈信紧急抽查了一批武器后发现,原来,是因为加工精度的问题,闭锁的栓动结构和滑槽的连接有些不严密,原本这也没什么。

    可是,在长时间的战斗后,因为后方的弹药供应不及时,战士们就临时性的使用民兵的二年式步枪的弹药,直接往枪膛里面装填。

    没有了制式弹药那一层铜壳的保护和约束,膨胀的火药气体不断冲击那层栓动闭锁机构,让它慢慢开始和滑槽脱离,最终出现了严重的漏气情况。

    当然,这里面,陈信是不可能去怪罪那些不按照条例去使用武器的战士。

    因为,当时的战斗实在太激烈了,后方的铜壳但要产能不足,战士们也不可能空着手去和后金搏杀。

    归根到底,还是陈信本人和确定步枪制式的人员的责任。

    想当然的认为,这种射速够快的武器,适合煊军装备使用。

    可是,因为射速太快,后方机械加工的铜壳弹无法及时供应,就造成了现在的这种情况。

    陈信不禁感叹“超越时代太多,果然会出问题啊。”

    制式武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随身武器跟随退役人员一起走的想法被打破了。

    不过,陈信也不可能让退伍兵们空着手走。

    于是,一声令下,军械厂以二年式火绳枪为蓝本,紧急改装了一批燧发枪出来,配发给了退伍兵们。

    燧发机构在四年式步枪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改进,只要以二年式火绳枪的枪管结构,换上一个稍微改动过的四年式步枪燧发机构,就是一杆二年改式燧发枪了。

    到了这个时候,陈信心中再次升起了一股怨念,在枪管甚至是炮管内,拉膛线的技术,己方早就已经具备了。

    可是,还是那句话,枪好造,子弹难搞啊。

    使用历史上的米涅弹是个好选择,可是,铅块太软了,容易给膛线挂铅,铜太贵了,己方还没奢侈到能把铜当作一次性消耗品的地步。至于使用其他合金,配方难搞啊。

    无奈之下,穿越都5年时间了,自己的手下,居然还只能使用滑膛枪,陈信再次叹气。

    不过,滑膛枪实际上,也不算是太差劲,特别是加工工艺达到一定的水准,可以进行标准化制作后,己方的滑膛枪威力和精度已经有了质的提高。

    很多人都认为,滑膛枪的精度非常的低,只能射击50米以内的目标。

    从历史上的战斗情况来看,这确实没错。

    18世纪,50年代,有两个普鲁士的步兵连被安排去打靶,目标是7米宽,10米高的木板,结果在200米的距离上,只有百分之十二点五的命中率,当距离拉近到100米距离上,命中率也只有百分之四十六。

    法国人的命中率更加糟糕,720名法国士兵射击一个3乘以3米的靶子,在100米距离上只有52个人射中了目标,在200米距离上,只有18个人射中了目标。

    这两场实验似乎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可是,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的多。

第三百三十章 燧发枪和挽马() 
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的多。

    其实,滑膛枪本身的精度的确不高,但是也没有那么历史上各大战役中表现出来的那么差劲。

    曾经在那两场军队实验之前,有过一场更加正式的实验。

    由人在170米远的距离上试射滑膛枪,散布精度大概在76cm左右。

    这种实验,是把滑膛枪安放在一个固定的架子上,彻底排除了射手的影响因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