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新马超 >

第112部分

三国新马超-第112部分

小说: 三国新马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04章 决意入长安!() 
“贾军师、法孝直之计可用,便依二人所言。然此计只可解得一时之忧,却未从根本上解决马家之祸。”马超开口打破了沉默,使得众人的目光均放在了他身上。

    “马家之祸,在于长安。若是长安之源不解,那日后马家便要陷入长安那方面无休止的刀兵阴谋之中。更何况,董卓此时位极人臣、手握重兵。只要他心不死,马家就永远不可能翻得身来。”马超细细将这阴谋的幕后剖析,一下让众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众人默然,显然认可马超这番说法很有道理。不禁为马超在悲痛当中,能有如此缜密犀利的思维而敬佩不已。

    “若如此,主公认为当如何应对?”杨阜开口,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纳表臣服,送质长安!”马超轻轻吐出这八个字,眼神当中有一往无前的决然:“此刻纳表已然晚矣,故贾军师、法孝直之计仍要施行。待震喝张鲁、击败阎行之后,便是送质长安之时!”

    “主公不可!休儿与铁儿新丧父亲,若主公执意如此,恐将被天下人唾骂!”庞德站了出来,拜倒请愿!

    “大兄,若是送人质,还是让我去吧!虽然”马岱也随后站了出来,可是说了一半之后,他猛然想起一个问题: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

    而众人听得马岱这番话,也突然明白了马超的意思:他不是要送马休或马铁入长安,而是自己要去长安!

    “主公,使不得!您现在为马家家主,若是单身入长安,恐怕是九死无生!”法正第一个跳了出来,他可知道,马超如长安是打着什么心思。

    果然,马超听闻法正之言后,淡然说道:“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若某不亲自去长安,又怎能探明父亲惨死的真相!”

    “主公,便是如此,您才万万不能去那长安。您可知道,您这一去,不仅要对付那穷凶极恶的董卓,还要防备长安士人的背后冷枪,稍有不慎,便陷入那万劫不复之渊啊!”杨阜进谏同时,猛然叩倒在地。

    “主公,您新任马家之主,治下无数事务,俱应由您主持。若是您这一去,治下离心失德,恐酿成大祸!”张既同样死谏,拜倒在地不起。

    “主公不可意气用事!”丑哥、韩枫两人也拜倒在地,死命阻止马超。

    此刻,大厅之中,除了贾诩正襟危坐之外。唯有马超在端坐在正座,冷冷注视这些死谏之臣,心中百感交集。但同时,他也知道,他心意已决,纵然是刀山火海,也要入长安一趟!

    “诸君请起,某心意已决,此事非如此这般不可!现马家唯有我入长安,才可让董卓安心。也唯有这般,才可保得马家有一段休整时期!”

    “主公英明,这些某等也知晓,然此番去长安,太过凶险,主公若是有何不测,则马家休矣!”法正第一个拜倒的,此时更是叩头不止。虽然他是被马超绑来的,但这么长时间之后,他对马超,早也没有怨恨,唯有挚友般的那种信任和隐隐的较量。此刻泣血进谏,也是情真意切。

    “孝直多虑了,长安之中,虽漩涡激流,却也不是龙潭虎穴。更何况,某前去长安,也有三张保命符”马超很想去扶起众人,但他知道,此时他身为马家家主,已经不能按照少主的身份来礼贤下士。有的时候,家主的这些威仪,还是必要的。

    “不知主公有哪三张保命符?”贾诩眯着眼睛,似乎想要看透马超心中真正的想法一般。

    “第一张,则便是军师上次入长安后带去的三十位暗影。经此半年之后,这三十名暗影想必已经混入长安之中。长安若是有何风吹草动,他们定然会来通知。”

    “三十暗影虽忠于马家,然却不见得便已然入得那些官宦将官之家。即便侥幸混入,也不见得能探得机密消息,主公此番只可以此为借鉴,却不可将身家性命交付。”贾诩摇了摇头,三十暗影,对于风云涌动的长安来说,实力实在可以忽略不计。

    “此番入长安,某还有董宜和貂蝉,这两人一为董卓爱女,一为王允义女,俱是董卓及长安士人心腹人物”

    “少主所言差矣,此二女虽身份尊贵,也有能力警醒主公。然此二女尚未归心。主公若是将性命托付,恐怕死无葬身之地!”贾诩又摇了摇头,很显然,他对马超这两个理由,均没有任何信赖。

    “某此番入长安,代表的是马家之势。若尔等在此期间,实行新政,联纵四郡羌胡。则无论是长安士人抑或是董卓,均投鼠忌器。恐遭马家反噬,如此原因,则是某最后的底牌!”马超怒极,扫视诸人一眼,慷慨说道。

    贾诩此时没有再反驳,事实上,马超所说三条原因,唯有此条才算得上理由。也唯有这个理由,才是能保障马超在长安游刃有余的最后依赖。

    所以,当马超说道这条理由时,他再度加了一句:“某此刻已订立三省制,更将所有新政汇入纲法。莫非诸君以为自人难当大任,保不得某之安全?”

    “属下定当殚精竭虑,报效马家!”这番话,与其说是询问,不如说是激将。这等阳谋,是众人万万反驳不了的一种责难。

    由此,马超便笑道:“既如此,尔等为何还要阻拦某入长安?”

    “主公,某等,某等”众人相顾无言,最后只好将眼光放在法正身上。而法正心中百转千回,最后颓然起身:“若主公心意已决,还请指定暂代主公之人”

    “法孝直!你莫非要陷马家于万劫不复之地耶?”杨阜起身咆哮,平时端庄斯文一面丝毫不在,其怒气勃发之模样,较之丑哥那狰狞丝毫不让。

    “杨义山!主公单身赴险,心意已决。难道你还未曾看出来!”法正年纪虽小,脾气真的不小,此时激愤之余,也丝毫不顾大厅肃穆氛围,指着杨阜的鼻子就大喊起来!

    “你这小兔崽子!”丑哥看到法正一心要让马超去送死,心下大怒,豁然拔出腰间宿铁佩刀,欲将法正剁成肉酱!

    “丑哥,如莫非要造反不成!”庞德此时也被马超说动,他对于马家的感情,更在于整个家族,而非如丑哥只服从马超一般。此时看到丑哥发怒,心中百味之下,也气得发了狂,竟拔刀与丑哥相向!

    “够了!”马超此时看到诸人为自己的决定而剑拔弩张,先是勃然大怒。可待完全拍碎面前案桌之后,却是眼泪盈眶,深鞠一躬:“诸位皆马家栋梁,一心为马家尽忠,虽九死亦无悔矣。马超铭感五内,无以为报,特”

    说着,马超哽咽起来,而诸人一时也都乱了分寸,纷纷跪倒在地,异口同声呼道:“主公!某等恨不得替主公去死,也不愿见马家受此磨难!”

    一旁的贾诩此时再也不是一副云淡风轻的面孔,他悄悄用袖子揩了揩眼眼角:“人心如此,何愁大业不定!”

第205章 断了的桃枝() 
“超哥哥,你怎么来了”蔡琰奔向马超,欲表达自己内心的欢喜时,却想起马腾新丧之事,迟疑不敢近前。而当她看到马超的神色之后,心中竟然升起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恐惧之情。

    因为进些前来,蔡琰才看到,马超的脸色如寒霜笼罩一般,英俊的面庞之上,似乎隐隐有股死气缠绕。而那股死气不仅折磨着马超的心神,更加马超渲染成一只从地狱新走出的厉鬼!

    “超哥哥,你怎么了”蔡琰再度后退一步,她从来没有见过马超如此一面,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

    此时闷热的天气,却将所有的情感炙烤,蔡琰无法开口,她恨自己现在这个尴尬的身份:若是自己已然是马家的大妇,那此时她可以用自己的温情来驱走马超身上的悲伤。可是,前些日子,父亲执意要离去,她架不住父亲的以死相迫,只得相从

    那个时候,她就知道,自己与马超之间,或许已经有了信任和坚守的裂痕。但想不到的是,她心中一直隐隐期盼的原谅,到现在居然是马超冷漠如冰的无情!

    忽然,蔡琰感觉院中吹过了一抹风,带动着那刚开放的桃花摇曳。花心颤抖,却没有被风吹落

    ‘超哥哥可能是因为父亲新丧之事悲痛,或许,他并没有怪罪自己的不告而别’蔡琰看着那没被风吹散的桃花,心中安慰自己道。

    “某来找蔡大家”马超看了蔡琰一眼,眼珠似乎转了一圈温情后,随即便冰峰锁住,开口说道。

    “父亲正在书房,琰儿带超哥哥入内”蔡琰试着挽救一下两人之间的冷淡裂缝,却只听马超淡淡说道:

    “不必了”说完之后,马超便大步朝着蔡邕的书房走去,丝毫没有回头看目瞪口呆的蔡琰。

    期间,他走过那枝伸到自己面前的桃枝时,似乎停顿了一小会儿,但随即,他伸手如风,将那桃枝折成了两截!

    而蔡琰望着那被马超一脚踩在脚下的桃枝,如傻了一般,愣愣看着那魁梧挺拔的身影。一瞬间,她只觉得,自己与他的距离那么遥远,远得甚至还不如不识!

    蔡琰终于忍受不了马超这种冷暴力的摧残,眼眶一红,哭着跑开。而马超听得身后的哭声,也觉自己的心痛如绞,默默对自己说道:莫回头!此时你只需祈祷的,是蔡邕根本没有参与谋杀父亲的阴谋!

    虽然将这些国仇家恨转嫁在那个纯真无辜的少女身上,马超知道自己做得有些过火。但他是人,是马腾的儿子,而不是什么狗屁圣人!他做不到,做不到能当着跟自己有杀父仇人嫌疑的仇敌女儿面前,露出哪怕一丝的笑脸!

    入得书房之后,马超看到蔡邕仍在凝神执笔,他静静站在蔡邕面前,看着蔡邕的落笔。

    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当世评价。

    但蔡邕最拿手的,却还不是隶书,而是他当初受灵帝之命修理鸿部门(东汉时称皇家藏书之所为鸿都),看到工匠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从中受到启发而创造的‘飞白书’。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

    此时用这种枯败的文笔,写吊唁马腾的祭文,实在契合不过。马超看到,蔡邕似乎没有看到自己一般,将一腔的大义和感动,写出了‘千秋忠义’四个大字。而环顾四周,书房内其他诸如吊唁的骈文,也有不少。看来,这些天,蔡邕一直在用书法,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马超看蔡邕写完最后一个字后,开口说道:“蔡大家不愧是大汉书法名家,恐某麾下的韦诞亦难比肩也。”

    “贤侄!”蔡邕此时才发现马超已站在他面前,竟猛然间热泪盈眶:“寿成贤弟一心为国,匡扶汉室,却不想”

    “如此说来,伯父是知晓家父入长安之事了?”马超冷淡回应,微动身躯,便闪开了蔡邕那颤巍巍的双手。

    “贤侄何故如此?”蔡邕惊诧,一时愣在当场。他想不到,马超对他竟是如此冷淡。

    “某只是想知道,伯父是否知晓家父入长安之事?!”马超再度沉声说道,眼中隐隐之间已经暴出一丝丝的杀机:“或者说,家父入长安之事,其中也有伯父的功劳?”

    这一抹带着杀机和戏谑的话,立时让蔡邕清醒过来。他用一种不认识的眼光看着马超,口中说道:“现汉室倾颓,黎民受难。寿成贤弟一心为国,入京勤王。以一人之力,独揽这大厦既倒,如此情怀忠义,当千古留名,不愧马家名门之义寿成贤弟虽死无憾,大义春秋自有美名流传。贤侄当节哀顺变,兴兵伐董”

    “够了!”马超刷得一下抽出腰间宿铁宝剑,指向蔡邕的脖颈冷声说道:“老匹夫,你空读万卷诗书,竟连‘己不所欲勿施于人’的道理都不懂?!”

    “贤侄这是说得什么话?忠君报国,乃大汉之民分所应当之事。寿成贤弟千秋大义,当不负某笔下留青”

    “老匹夫,董贼敬你名望,曾以屠戮你全家来威胁你复出,几日之间,连连擢升。这便是你报恩之举?”

    “老夫当时认为董卓乃扶持汉室之忠臣,却不想是篡汉之王莽!今恨不得食其肉、啖其骨!”

    “甚好,若如此,那你为何不亲自刺董?董卓待你极厚,若是你出其不意,岂不是为大汉除一祸害?”马超鄙夷地看着蔡邕,此时的他,只将这些愚朽不化、玩弄心计的士人看透了骨皮!

    “某乃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谈何刺杀”蔡邕丝毫不以为耻,反而理直气壮说道:“自古文主治、武主战,此乃大汉刀兵之大祸,岂是单单刺杀董卓解决的问题?你新丧父亲,不识大义,某不与你一般计较还望你记得你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