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魏臣子 >

第107部分

曹魏臣子-第107部分

小说: 曹魏臣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卑骑兵也看到了。

    许多小首领大声的呵斥着部下整队,试图调头转向去迎敌。但刚刚的疾驰追击中,阵型拉得太长,仓促之间哪能如愿。

    只见关羽带着五百河北精骑和牵招的一千乌桓突骑,只用了一个冲锋,就凿穿了鲜卑队形,将他们截断成了三段。

    鲜卑首尾的骑兵,正往中间急促奔驰而来,想扼住关羽和牵招的攻势。

    但还没赶到,就被己方的溃兵堵住了,混『乱』之下,竟然还有不少骑,被自己人给挤进了桑干河里。

    等他们驱开溃兵,也失去了速度。

    而关羽那边已经迂回了,正小跑加速再次冲锋而来。

    骑战,本来就是借助战马的速度,来回冲杀的。失去速度的鲜卑骑兵,再次被关羽率军一举杀入,根本无法抵御。

    更狠的是深谙骑战的牵招。

    他率领的是乌桓突骑,这群在马背上长大的胡人,无论掉头转向还是协调队形,都要比关羽手下河北精骑要迅速得多。

    牵招的再次迂回,直接将手下骑兵分为五个小队冲杀,继续将鲜卑骑兵分割成无数个小块,更加溃不成阵。

    而此刻,刘备与张飞也完成了迂回,调头杀了回来。

    三面夹击,一波迎着一波。始终无法组织队形、让战马跑起来的鲜卑骑兵,彻底『乱』了。

    各个部落的小首领们,根本找到自己的部下,都在各自为战。

    不到一刻钟,鲜卑骑兵被冲击得支离破碎的阵型,再也无法维持,直接大溃,各自亡命而去。比刘备刚刚逃命的时候,更加狼狈。

    刚杀透鲜卑敌阵的刘备,一抹被溅了到脸上的鲜血,便往稍微高点地方奔去。他是主帅,要时刻观察战场。

    不过,他也没必要观察了。

    牵招早就带着乌桓突骑吊在鲜卑溃兵的身后,衔尾追杀扩大战功的同时,更让溃兵持续逃命,不让他们找到小部落的头领而被聚集起来。

    关羽也在带着骑兵将降兵围了起来,还有余力分出一半人马,将不愿下马投降的鲜卑骑兵往桑水河里驱逐。

    此战,鲜卑一万骑兵被刘备行诱敌之计杀败,溺水死在桑干河里的就有一千多骑。投降的两千多人,当场被杀和被己方践踏而死的有三千多。

    是代县被袁绍纳入囊中后,史无前例的大捷!

    光凭此战,便可让代郡上至世家下至黔首,彻底对刘备归心。

    尤其是刘备还将死去的鲜卑人头,垒砌成为两座巨大的京观!即是告慰惨遭屠戮的大汉边民,也是炫耀武功。

    相信消息传到许昌,深恨刘备的曹老大,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让荀彧上表朝廷为其表功。毕竟,心里再怎么希望对方明天就死掉,骨子里也都大汉子民。

    不过呢,对处理被俘虏的鲜卑骑兵上,关羽和张飞都有点搞不懂。对这些恶贯满盈的胡人,不应该屠戮了血债血偿吗?

    为什么要收编呢!

    只有牵招没有提出意见。他回到代县休整两日后,就再次出发了。

    不是弃刘备而去,而是接到了袁绍的命令:去渤海郡!

    军报上说着,在渤海郡,有一股贼寇骑兵,自称是白马义从,流窜各地惨无人道的杀戮与破坏,当地驻军根本无法抵御。

    是的,程昱和张辽,在付出两艘海船覆灭,一百多骑兵魂归大海的代价,终于跨海而来了。

    当初刘备看到军报的时候,还吃了一惊。

    他让赵云去了渔阳郡找田豫,试图让对方再次归来自己的麾下。前两天赵云还遣人来通消息说,田豫并没有当场表态,但却愿意为刘备聚拢白马义从。

    赵云就是忙活这事去了。

    刘备还以为是渤海郡的那股骑兵,是赵云带的白马义从呢。

    但后面细细思量一番,赵云为人谨慎、『性』格仁厚,根本不会做出屠戮世家豪强之事。更可况招揽白马义从,是为壮大自己势力,而不是去招惹袁绍的怒火。

    所以,刘备对这股骑兵的出现,恨之入骨。

    不光是侮辱了白马义从的名声,更让袁绍将牵招手下的兵马都调走了。

    所以刘备不得不捏着鼻子,试图收编这些鲜卑骑兵。

    他的野望,他不屈不挠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需要很多兵力才支撑,才能实现。

    不过刘备还是好的,比他更闹心的人,是袁绍。

    自从决定出兵攻打曹『操』开始,他就各种不顺心。

    田丰犯言直谏,说此战必败,他一怒之下便打入了大牢。

    而沮授也劝说了,虽然没有坚持,但在出征之前将家产全部分给了宗族,叹息说自己回不来了。为此他分了沮授的兵权,交给郭图率领。

    压下了各种反对的声音,亲率大军而来。结果大将颜良、文丑和韩猛相继阵亡,自己却被堵在官渡,寸步难进。

    战局打成这样,不光自身威望受损,麾下众人也有些异议。连跳梁小丑张燕都敢出来挑衅了,鲜卑也来寇边。

    好不容易都解决掉了,渤海郡竟然又冒出来贼寇来。

    贼寇就贼寇吧,这年头落草为寇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打起白马义从的名号,就不能忽视了。

    与他势不两立的公孙瓒余孽!

    更可况这些贼寇实在是太过分了!专找世家大户的乌堡,攻破了人没杀几个,但粮草宅子全给烧了。地里刚要秋收的麦子也一样,据说每天都有浓烟滚滚而起!

    迫不得已,在渤海郡士人的哭求下,他分了五千人马过去,还命令牵招带骑兵去了。

    希望能解决掉吧!

    哼,攻破曹阿瞒也用不了多久了!他可没那么多粮食耗得起!

    只是,袁绍不知道的是,伴随着渤海郡被袭而来的,还有一个消息。留守邺城的审配,以贪赃枉法的罪名,将许攸的家人砍了。。。

    唉,可怜的袁本初。

    呵!幸运的曹阿瞒。

第二零零章、假运粮计入泫氏() 
泫氏县。

    一名将领打扮的大汉,正站在城墙上,有些愁眉不展。

    驻扎在端氏的曹军,不知道为何,忽然就动了。近两百骑依仗着速度来去如风,尽挑些偏僻之处,大肆破坏。还抢收不少刚熟的小麦!

    能遏制骑兵『骚』扰的,只有骑兵。

    他的守戎麾下,并没有骑兵。所以求援了长子县的上党太守,派了五百骑兵,结果一直被人牵着鼻子走。

    什么声东击西,什么围魏救赵等等,各种伎俩玩得炉火纯青。

    真搞不懂,能有这等谋略、这种调度的曹军将领,竟然只带了不到两百骑来此小打小闹!

    难道曹司空麾下,人才如此之多乎?

    前五日,就更让人无语了。

    己方的五百骑兵,忍不住敌人的挑衅,竟然犯了逢林莫入的低级错误!被人引入狭窄之处,以绊马索为堵,引火而攻!

    秋天本来就天干物燥,火势猛烈异常,当场就被烧死了近三十多骑。而狼狈逃过一劫的,出了林子却发现,敌方骑兵早就完成了迂回,正等着呢。

    己方中计,正士气大跌,哪能抵御。结果又扔了下了四五十骑的尸体,灰溜溜的跑回城里来。

    好嘛,五百骑兵,去攻一百多骑,然后被得再度迎战的勇气都没有了。

    那名骑督,就很凄惨的、很坚决的率残军回长子县了!撂了挑子!

    残军啊!

    不过损失了不到一百骑的残军!

    难道并州狼骑,自从吕奉先故去之后,就没有了脊梁骨吗!

    泫氏县的都尉,对此无比愤怒,但是却无可奈可。他没有权力对那名骑督指手画脚,哪怕他姓高。

    嗯,他姓名是高克,是并州州牧高干的宗族之一。

    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仕途惯例。这种凭借血缘关系被一县都尉,在大汉朝并不稀奇。

    但在民风彪悍的并州,却很让人鄙视。

    高克的话语,并没与多少份量。那名骑督,根本不怕他会上书上党太守控诉。

    唉,自为之吧。

    无奈的高克,也只能领兵出去抢收了小麦,加强县城、关卡的防御。还让各个村子、乌堡各自保重。

    是的,自求多福。

    因为无论是哪里被袭击,等他领兵到了,曹军骑兵早就没影了。

    “报!”

    一匹探马从远处奔驰而来,站在城下就昂头行礼,“报都尉,城外十里有一支军队正往县城而来。”

    嗯?天『色』都晚了,曹军竟然敢来攻城?

    被打断思绪的高克,顿时就传令让人准备迎战。

    心里还愤愤了一句:本来还在琢磨着,是不是上书一封给从叔高干,请求发兵去攻打端氏县呢!你们倒是自己送来死了!

    哼!

    不过呢,马上的,又有一骑探马疾驰而来:“报!都尉,是阳阿县戎卒运粮而来了。”

    不是曹军啊。。。

    有些可惜,高克挥了挥手,让探马继续巡游,自己又开始在城墙上思索着心事。

    没多久,城外就有一支有些臃肿的队伍,驱赶着驽马耕牛拉车,徐徐而来。

    高克用手放在眼睛上,极目眺望。只见为首有一骑策马横枪,身后还有一杆大旗,正被秋风吹得很开。

    上面好像是个郝字吧?难道是郝伯道亲自运粮而来了?

    高克又疑『惑』了。

    他是知道郝昭这个人的。

    他的从叔高干,还没有被袁绍任命为并州刺史的时候,郝昭就在并州小有名气了。

    此人武艺高强,作战勇猛无比,还有些谋略。从军不过短短数年,便从一介小小伍长,累积战功成为军司马!只是很可惜,这个人对从叔的治理主张不太认可,脾气有倔,就被扔去了阳阿小县坐等发霉。

    只是,他身为一县守将,怎么能擅自离开阳阿?

    “高都尉,某听闻泫氏有曹军『骚』扰。是故不敢掉以轻心,只好亲自率军押送粮食而来。天『色』已晚,便想在泫氏借宿一晚,明日再去长子。”

    刚到城门下的郝昭,不等高克询问,便自己说出了原因。

    原来如此。

    高克没有怀疑,直接下令让人开了城门,亲自下来迎接。一番客套后,便带着郝昭进城。他还很好心情的,很客气的说,今夜为郝昭接个风什么的。

    嗯,他还是多看了押送队伍好几眼的。押粮的兵卒约『摸』一百,民夫约『摸』两百人,一个个膀大腰圆的。

    但高克并没有想到其他的地方,心里感慨的话语是:怪不得郝昭能立下那么多战功啊,他的麾下光看外表就知道是精锐!

    如果某麾下也有如此悍卒,就直接率军去端氏县地界驻扎,哪能任凭曹军马蹄践踏泫氏的土地!

    那些民夫看起也不错。不过也对,运粮是艰辛的力气活,怎么能不征调身强力壮的!

    不出意外的,郝昭拒绝了他的好意。

    直接表示职责所在,要于兵卒们一起守在粮车旁边休息。

    果然是倔种!

    都进了城池了,某有一千兵卒守戎泫氏,难道还能丢了你的粮草不成!这么不懂人情世故,难怪被扔去并州最偏远的阳阿小县。

    想趁机结交一番的高克,被拒绝了也不再勉强,打了个哈哈就离去。脚步匆匆,连头也不回一下的那种。

    所以他没有发现,郝昭看着他离去的背景,眼中尽是冷意。

    是夜,三更。

    原本沉沉睡着的郝昭,缓缓睁开了眼睛,活动了一番手脚便走出账外。却发现不远的火堆前,徐盛独立在深秋的凉意中。

    高克给他们划的营地,是离城墙不远的一片空地。人口还算不少的泫氏城内,也就这点地方能安置粮车和人了。

    轻轻的走了过来,郝昭压低声音,半是询问半是肯定。

    “徐都尉,一夜无眠?”

    徐盛麾下兵马虽然不过是六百,但已经是都尉之职了。

    拜陈恒将一切功劳都往他身上堆所赐。据说得到消息的文稷,感慨了良久。他自己的都尉之职,奋斗了十年!

    “嗯,某习惯了不在陌生之地睡。”

    转过来了身体,徐盛『露』出了个微笑,“伯道,唤某表字文向即可,督军麾下只论军功,不谈先来后到。”

    “喏。”

    郝昭闻言眼睛不由亮了些,又问了句。

    “徐都。。。咳。文向,我等现在唤醒兵卒吗?”

    “时候尚早,再过半个时辰吧。伯道莫担忧,牛盖已经带人去城门脚下潜伏了。”

第二零一章、一袭风雪故人来() 
泫氏城外,约『摸』两里。

    从草原南下的冷风,被太行山所堵,打着旋缠绵在上党郡,演变成了令人无比厌恶的秋雨。淅沥沥的下着,淋湿了趴在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