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魏臣子 >

第122部分

曹魏臣子-第122部分

小说: 曹魏臣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明恭敬的声音刚落,陈恒心里忍不住吸了口凉气。

    嗤。。。。

    大爷的!原来是孙资孙彦龙!贾逵当年推荐王凌时,感慨过的另一位友朋!

    不过,当时贾逵不是说,孙资不是早就被王允举荐为县令了吗?

    怎么当起隐士来了!

第二二八章、迎来送往皆学问() 
得知姬明是被孙资指点,举壶关县来降后,陈恒对此再无疑虑。

    当场就以曹老大授命在并州有便宜行事之权,征姬明及壶关县五百兵卒为麾下本部,还上表朝廷请封其都尉之职。

    嗯,上表中他的说法,表明此举是为了将姬明调离壶关县,好将这座易守难攻的城池彻底掌控手中。

    顺带的,还让楼异带着五百兵卒去接手城防去了。

    对此,姬明一点都不反感。

    相反,还感激莫名。

    毕竟官职是升迁了,还被纳入了督帅的本部中当成嫡系。

    所以呢,在陈恒提出要去见一见孙资的时候,他不顾一路劳顿,自告奋勇当马前卒引路而去。

    孙资的隐居所在,是个死葫芦山坳。

    如果被贼寇引兵来袭,就是死路一条,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山坳间的道路有点陡峭,由低向高,还有冻出冰花的涓涓小细流,在阳光下折『射』着绚丽的五彩斑斓。路过几块不大的梯田和以个小羊圈后,便看见几个不大的木结构草屋错落分布,颇有点闲云野鹤安家在此的味道。

    只不过靠近茅庐的小径上,积雪已经被打扫得一干二净。

    看那痕迹,应该是今天才弄的,似乎早就料到了有访客来。

    不过想想,也对!

    作为历史上改变了曹魏政权命运的人,孙资既然都怂恿了姬明举壶关而降,怎么可能没有料到陈恒会来此地找他。

    说不定孙资去年劝说姬明隐忍,就存了将今日之事当成了进身之阶的心思!

    反正在这个时代,除了寥寥无几的隐士之外,其他的士人隐居养名望,就是为了当更大的官!

    让部曲牵着战马在外守候,陈恒示意姬明也留下,自己推开几根竹子围成的篱笆,高声叫唤了一句,“彦龙兄在否?”

    吱呀。

    木门应声而开,一位年纪约『摸』三十,士人打扮的男子走出来。看到一身戎装的陈恒,也不惊讶,『吟』『吟』微笑拱手。

    “不知将军是何人?为何来此地寻资?”

    陈恒也『露』出了玩味的微笑,拱了下手,“彦龙兄当真不知某是谁乎?”

    和聪明人说话,从来都不费劲。

    孙资闻言昂头大笑,直接就称呼陈恒的表字,伸手示意请入内。

    “去岁贾梁道便与恒言及兄,今日幸得一见耳。”

    才分主宾入座,陈恒便来了一句,借着贾逵拉近了双方的关系。

    而孙资也很上道,也回了句久闻陈恒之名,恨不能相见云云。

    两人就挺像那么回事的,来来回回相互捧了臭脚,让初次见面变成了老友的久别重逢后,陈恒便切入了正题。

    “彦龙兄,贾梁道曾言,汝被故王司徒举荐任县令一职。但今日为何隐居于此?”

    说吧,你通过姬明向我昭示自己的存在,是有什么意图。

    孙资闻言就深深的叹了口气,神情有些落寞,还夹带着些许悲伤。

    “唉,此事说来就话长了。”

    原来孙资三岁那年,家中父母便亡故,是兄嫂拉扯长大的。

    还督促其读书,长大了后进了雒阳太学,被同郡人故大汉司徒王允赏识,提拔了个县令之职,算是衣锦还乡。

    才刚报答兄嫂的抚育之恩几年呢,连那年刚当上司空的曹老大都听过他名声、征辟他去当僚佐呢,兄嫂竟然被人给害了。

    孙资哪能干休!

    直接弃了前程,亲自刺杀了仇人,带着家眷跑到了人烟罕至的壶关县隐居。而姬明当年为猎户,有一次追逐猎物凑巧闯进了这里。

    后来姬明丧父,『性』子大转,折节向学,想起了孙资的谈吐与打扮定是博学之士,便时不时的带着些物品过来讨教学问。

    一来二去,两人算是结识了。

    “原来如此!彦龙兄之事,真令人唏嘘。”

    陈恒听完后,感慨不已。还暗道了句:舍弃前程为兄报仇,孙资的为人是可交的。

    “彦龙兄,此乃国家多难之时,曹司空征辟兄为国任事,恒以为兄当效力之。即可施展胸中所学,又可光大门楣,让先考、令兄可含笑九泉也。”

    心里念念不忘着拉拢并州士人为仕途助力的他,马上就谈到了此来目的。

    “得彦龙兄助力,方有壶关举县来降,恒不胜感激!愿派兵护送兄及家眷前往许昌,并上表朝廷表兄之功劳。”

    先是扔出来了报效朝廷的大义,又说起光宗耀祖的孝悌,然后释放了为其表功的利益善意。。。

    好嘛,陈恒耍嘴皮子的功力,让人反驳的空间都没有。

    连饱学之士的孙资,都先是愣了下,才慨然作『色』,“子初之言真乃发聋振聩!资虽不才,然亦愿为朝廷效力耳!”

    装完了以后,便『露』出了个微笑,话锋一转又加了句,“许昌之地,资人生地不熟,以后就有劳子初多多指点了。”

    以后同朝为官了,大家没事多勾搭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哦不对!是团结互助相互扶持。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陈恒很真心的笑了。

    他又成功的拉拢仕途上的助力,而孙资也借势再次回归仕途,两人都皆大欢喜。当场就一片其乐融融,简陋草屋的闲聊,都有了点皇宫宴饮的感觉。

    没闲聊多久,孙资就大手一挥,让家人收拾一番,随着陈恒回长子县。等陈恒将上表朝廷的文书写好发出后,才再取道河东郡去许昌。

    临走之前,他还将几间草屋和梯田羊圈什么的,都一股脑扔给了姬明。

    嗯,估『摸』当是利用姬明来刷存在感的报酬吧。

    不过他一个仆人,却是留下了。

    因为临走之前,孙资还特别说道一件事。

    说什么当年贾逵受陈恒恩惠,就举荐王凌出来效力。如今自己也受到恩惠了,就学一学贾逵的珠玉在前吧。

    那名仆人,就是带着书信去太原郡了。

    嘴上说得挺好听的,但其目的也很明显。

    不外乎是借着陈恒如今的权势,让更多并州乡党踏上仕途。

    对此,陈恒自然是不无不可,还差点表示多多益善了。

    毕竟多来一个,他就多了一个门生故吏!

    送走了孙资,回到军营已经是日暮时分。

    中军帐内,陈恒有些疲倦,『揉』着有些胀疼太阳『穴』,不由心里就愤愤了句。

    这蝇营狗苟的,真他娘的累!

    唉。。。。

    “来人,将姬文亮与毌丘子繁都唤来。”

第二二九章、夜半无人私语时() 
壶关口的赵守将,最近有些烦恼。

    不是因为贼冷的天气冻裂了手,也不是平日里在峭壁上逗趣的猿猴不再出现,而是和壶关县城与长子县失去连续近一个月了。

    不知道夏昭这个太守是怎么当的,突然就让一股曹军给堵住了壶关口外,一个月了都没有驱除掉!

    壶关口是易守难攻没错,防御以一当十没错,但是曹军没来攻啊!自己就三百兵卒,难不成还敢弃关隘出去野战找死不成?

    一个月了,得不到外界消息的兵卒们,一顿瞎揣测,说什么的都有。

    比如什么曹军攻破了壶关县,关隘这里已经被困死了。

    比如什么曹军将整个上党都占了,因为要打进太原郡的关系,所以没来寇关。

    。。。。。。

    反正就是人心惶惶,谁都不会往好的方面想。

    毕竟如果己方夏昭太守获胜,困在关外的曹军应该退了才是。

    该死的!

    赵守将狠狠的咒骂了声。

    这些日子,他每一天都派遣几个兵卒,偷偷『摸』『摸』去打探曹军退了没有。但得到的答案都是令人沮丧的。

    关隘之上常备军粮,仅够两个月食用。

    一旦粮食也见了底,那么就是兵卒哗变的时刻。就算他守备在此三年了,威望无人能及,也不可能压制得住。

    唉,再观望十日吧!

    若是曹军还是没退,就让人去冀州广平郡求援。从最近的涉县运粮,来此只需要十五日。能坚持一日便是一日吧,免得让冀州匹夫给看低了!

    “假司马,曹军退了!曹军退了!”

    站在城墙之上的赵守将,正思索着接下来的打算,却被一阵喧哗打断了思绪。

    急忙定眼看去,却见关隘外,一名兵卒正沿着陡峭的山路狂奔而来,一边嚎叫着,声音里满满都是兴奋。

    赵守将认得这名兵卒,是自己派出去打探军情的。

    挥手让兵卒们用绳索放下箩筐,将他吊了上来,细细询问了一番。

    曹军是今日早晨退去的,连营寨都拆了。但从痕迹上可以看出,曹军并没有经历过战斗。

    “假司马,什长让某先行回来报知。他带着余下几个兄弟继续打探去了。”

    解释一番后,那名报信的兵卒又来句。

    顿时,就让赵守将心安了不少。曹军无故撤退,总得搞清楚了才好。万一是玩了个引蛇出洞呢?对吧?

    唉,但愿是夏太守战胜了,迫使曹军退回泫氏县了吧。。。

    赵守将心中有些期待,等着打探什长的归来。

    是的,他没有指望夏昭能将上党的曹军都赶出去。今年冀州仓亭之战消息传来后,所有人都对曹军的战力有了全新认识。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

    直到太阳偏西了好久,赵守将把自己手上的冻伤,都抠出不少带血的死皮后,消息才姗姗来迟。

    不过带来消息的,不仅是那名什长,还有壶关的运粮队。

    赵守将大喜,急忙让人大开关隘城门,让运粮队鱼贯入内。连例行盘问一番的谨慎,都不需要了。

    因为是姬明亲自押粮车过来的。

    赵守将在壶关守戎了好久了,当然认识姬明。而且他的假司马职位,就是根据姬明的军司马职位而任命的。

    “司马,怎么是汝亲自押粮食而来了?”

    亲自下来迎接的赵守将,有点诧异的问了句。

    虽然他比姬明还大了一岁,不过脸上的恭敬丝毫不作伪。不是因为官职,而是敬佩姬明这些年征战的功劳。

    “唉,子文,某这个司马如今除了运粮,还能做何事。”

    有点自嘲的感慨了句,姬明扯着赵守将的胳膊往关隘内走,将脑袋凑近了说,“不过也不是坏事,刚好我等好久没有一起痛饮一番了。某今日可是特地带来了几坛好酒!”

    赵守将是上党潞县人,落魄的寒门子弟,名英字子文。

    也是少有勇力而从军,累积功劳当壶关口守备好些年,平常与姬明关系不错。自然也是知道他被高克夺了兵权,沦为摆设的事情。

    去岁得到消息的时候,赵英也为此愤愤不平过。

    但他一个小小的假司马,就算有不平也得憋着,哪敢对并州刺史高干的宗族高克杠上。

    “唉。。。”

    是故,他张了张嘴安慰两句,却不知道敢说什么,最终还是化成了一声叹息。

    顿了顿后,才顺着姬明的话头说道:“有好酒?正好某麾下兵卒年初猎到了几只獐子,还晾着不少呢!定不会文亮吃亏的!哈哈。。。”

    嗯,为了避免姬明尴尬,他连官职都不称呼了。将此次相见,直接变成了老友的串门。

    不过该来的总会来。

    酒过三巡,夜半无人私语时,两个人不可避免的谈到了此番战事。

    按照姬明的说法,是曹军来袭的兵力不多,夏昭以绝对兵力优势让对方知难而退了。还特地解释自己为什么带三百兵卒运粮而来的原因。

    说什么是怕曹军下次再来断了壶关口与外面的联系,多运点军粮过来,也能让壶关口多坚持一些时日。

    比如万一下次夏昭太守,要用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击退曹军呢?

    赵英对此不疑有他,还赞许有加。

    毕竟,只要有足够的粮食,他麾下的三百兵卒就能保关隘不失!

    不过呢,姬明说着说着,借着酒劲就叹了口气。

    “子文,某有时候想想,若是这上党让曹军占了,对我等也不是件坏事。”

    “司马慎言!”

    当场就把赵英吓了一跳,急忙提醒。又环顾四周没别人后,才低声道:“唉,文亮如今处境,某知矣。只是切莫出此怨言,当心隔墙有耳。”

    姬明却不领情,猛然灌了口酒,又恨恨的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