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魏臣子 >

第124部分

曹魏臣子-第124部分

小说: 曹魏臣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情的倾斜着箭矢。

    陈恒军躲在大橹之下,连出来用弓弩『射』击,阻止敌军靠近城墙都办不到。

    是故,攻城的第一日,高干军就护城河填平了一大段,足以让兵卒顺利『摸』到城墙。还将冲车、云梯等物推进了城墙外一箭之地。

    翌日,高干军再度故技重施,但是陈恒军不再闪躲了。

    陈恒将兵卒们分为两部,一部举着巨盾大橹,一部手执弓弩御敌。所以城墙上城墙下,都惨烈无比。

    曹军不断的有被石头砸出一个窟窿的,有被箭矢『射』死『射』伤的,凄厉的哀嚎不绝于耳。高干军也不好过,被居高临下的狙击,同样不停的有兵卒趴在地上再无生息。

    一刻钟后,高干军的石砲停止了发威。

    因为冲车推到了城门,云梯到了城墙脚下,无数的飞钩与长梯都往城墙上挂。兵卒们已经开始蚁附攻城了,再扔石头就会误伤己方。

    而这一刻,战场的惨烈才真正开始。

    无数的石头、檑木、金汁从城墙上倾泻而下,带走了高干军一条又一条活蹦『乱』跳的生命。而土山、攻城塔的箭矢也如蝗虫般,飞向不得不放下盾牌腾出手御敌陈恒军。

    绞肉机式拉锯战,一直持续到日暮时分。

    等高干收兵回营,陈恒清点伤亡,竟然发现才守一日就死伤了两百多兵卒!

第二三二章、为袁本初祈() 
“姐夫,如此下去不是办法啊!”

    得知伤亡的夏侯霸脸『色』有些急切,但又不敢『乱』了军心,扯着陈恒的袖子低声在耳畔来了一句。

    废话!我能不知道啊!

    陈恒白了他一眼,揪着胡子陷入了沉思。才一天就死伤两百兵卒,如此下去,数日后城池将无兵可守。

    不行,得想个法子,将攻城塔毁了才行。

    看着伤兵们被抬下去,陈恒心里默默念叨着。

    是的,造成这一局面的,不是石砲。石砲的发『射』间隔较长,而且敌军兵卒攻城后就不会再发『射』。其作用,威慑夺胆气更多。

    而攻城塔就不一样。它比城墙更高,完全可以瞄准了『射』击。事实上,曹军的绝大部分死伤,都是箭矢建功。

    有了!石砲弄不出来,但杠杆原理发力我还是知道的啊!

    拍了下脑袋,陈恒暗骂了句自己怎么现在才想到,立刻就对着夏侯霸下令,“仲权,汝带人去城内收集油脂,酒坛,还有竹竿。竹竿越长越好!”

    “嗯?为何。。。”

    夏侯霸睁大了眼睛。找油脂,酒坛很好理解,无非就用火守城。但竹竿拿来干嘛?

    不过他的疑『惑』还没说完,就被陈恒一声暴呵打断了。

    “聒噪!速去!”

    额。。。。。。

    一脸悻悻之『色』,夏侯霸领命而去。

    而等他让兵卒将一堆长短不一的竹竿抗上城墙,就了然了。

    因为陈恒让人将两根竹竿尾部绑在一起,固定在城墙上,顶部却是分叉了,还绑上了布兜。

    嗯,有点像外面石砲的抛竿。

    事实上,陈恒就是在弄超大型的弹弓。他要用竹子的受力,将装满油脂的酒坛子抛到攻城塔上,引火烧了!

    先让兵卒们反反复复拿着石头试验『射』程后,陈恒就『露』出了微笑,心里竟然隐隐期待着明日的攻城来。

    翌日,高干虽然觉得城墙上竖立了一堆竹竿有些奇怪,然而并没有猜测出陈恒想干嘛,迟疑了片刻便让兵卒们再度冲着城池发起进攻。

    所以攻城塔上的弓弩兵就惨了。

    站在塔上刚被推到攻击的距离呢,刚想重演昨日的辉煌战绩呢,就看见城墙上无数燃烧的酒坛子抛了过来。

    虽然准头有些差,有一半都砸在的地上,但架不住数量多啊!

    十几座攻城塔无一例外,都被酒坛破碎流出的油脂点着了,很快就演变为熊熊燃烧之势,如同有人在战场之上升起了篝火。

    春寒咋暖的时节,兵卒们穿得厚又挤得满满当当的,而且是在高塔上,逃都没法逃。直接被烧死的,窒息或烤死的,还有跳下来摔死摔残的,凄惨无比。

    等高干反映过来让人救火,弓弩兵已经十不存一。连带靠近了城墙的兵卒,都被这场人间惨剧给吓得跑了回来。

    而城墙之上,则是在肉焦味弥漫了整个战场之时,爆发一阵欢呼。

    好吧,士气此消彼长,今日是无法再攻城了。

    睚眦欲裂的高干,无奈之下只好收兵回营,待明日兵卒惊恐的情绪安定了再战。

    随后十日,发了狠的高干,每天都让兵卒攻城。但除了让频繁投石的石砲也损坏之外,成果不过是给双方的死伤增添了不少。

    四月了,初夏的雨水连绵了好几天,也彻底浇灭了高干想短时日内破城的冀望。

    他手下的兵马,都是去岁就开始抵御鲜卑,连歇口气都没有,就赶来了长子县。连日攻城却无法建功,自然是厌战情绪遍布。

    《孙子兵法·作战篇》有云: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能被袁绍任命为一州刺史,高干除了外甥的身份外,还有不俗的军事才能。自然是懂得“兵贵胜不贵久”的道理。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直接让兵卒们分批轮流回屯留城内休养,自己则以骑兵为依托,继续将曹军困在长子县中。

    打着坐等城内粮食断绝、不攻自破的意图。连曹军利用这段时间修缮城墙,都心情去没有『骚』扰了。

    嗯,他的做法还是很对的。

    反正断粮了,城墙再坚固,又能如何呢?

    不过呢,陈恒却不这么以为,虽然城内粮食仅仅储备了三个月之用。

    相反,他还心情很好的,准备措施给曹老大上表此次并州之战,各部将领的功劳了。

    是的,在陈恒的眼里,高干转攻为困,就已经错失攻破长子县的机会了。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袁绍应该是今岁上半年死的吧?

    袁绍要是死了,高干还会继续进攻么?

    呵!

    嗯,袁本初,你别太坚挺啊!有句话怎么说来的?哦对了,是早死早超生!反正这辈子你注定了是个失败者。。。

    站在城墙上,看着高干军营的陈恒,心里无比虔诚的在祈祷着。

    许昌城外。

    曹老大驻马站在麦田边上,看着就要变得金黄的麦子,心里也很欣喜。

    去年的雪下了很多,所以今岁的冬小麦长势喜人,麦穗也沉甸甸的垂了下去。再过十几日就会迎来大丰收。也为他想再次攻入冀州的意图提供了基础。

    “报!”

    一骑信使,正往曹老大的位置狂奔而来,声音由远至近。

    何事如此紧急,竟然不等孤回城后再报?难道并州上党,又有陈子初的消息传来了?

    曹老大盯着信使,把手放在胡须上,微微蹙眉。

    是的,陈恒在并州的军报,几乎每个月都有传来许昌。只不过这两个月,变成上党太守杜袭的代笔。

    是故,陈恒被高干率领大军围困在长子县,他上个月就知道了。

    但他觉得没有必要发兵去救援。

    好歹是领了两千多兵卒守城呢,那个竖子狡诈,用兵能力不错,总不至于被攻破。

    另一方面是从许昌发兵去救,估计到了战事都结束了。更何况,马上就要发兵去河北了,那还会有多余的兵力呢?

    嗯,反正子初就算败了,也能逃出条命来的。大不了就是长子与壶关两县,得而复失罢了。

    并州,终究是比不上冀州重要的。

    再说了,当时这竖子信誓旦旦,说不需要孤再支援一兵一卒。而孤都让朱灵与路招率军去了。。。

    曹老大正在心里合计着,那名信使终于来到了跟前。只见他没等马匹站稳,便一跃而下,声音急促而又亢奋。

    “报!启禀司空,河北细作传来消息,袁本初五日前已经呕血而亡!”

第二三三章、温曼基入某彀中()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

    夏五月,袁绍忧愤发病而死。因在位期间广施德政,一时间河北尽素缟,士人黔首皆挥泪。

    连远在荆州正在大开宴席的刘表,都垂了两行泪让人罢了席。

    顺便的,将驻扎在新野的文聘麾下减少到五千精兵,好给曹老大表态:你放心的北上吧,我和河北袁军不是盟友了。

    “袁本初死了,天下还有何人遏制曹贼矣!”

    同样在荆州南阳的邓县,一位身长八尺的年轻士子,正对着一座坟墓长叹不已。感慨之下,连平常喜欢摇曳的鹅『毛』扇,都扔在了地上。

    他是琅琊阳都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

    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丧父,自小被从父诸葛玄拉扯长大。而坟墓里埋葬的人,就是他的从父诸葛玄。

    诸葛玄当年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结果曹老大也任命朱皓(汉末名将朱儁之子)为豫章太守攻玄。玄不敌,往来依附刘表,于公元197年病故。

    嗯,诸葛亮和曹老大,算是有了杀父之仇。。。

    当然这个曹老大是不知道的。

    他此刻和一堆幕僚忙着粮草的调度。

    据说袁绍两个儿子闹别扭呢,三子袁尚继了大将军之位,而长子袁谭竟然自号车骑将军。此时不攻更待何时!

    曹老大很开心,让军队在聚拢准备再度攻入河北。看能不能趁着权力接替之交,人心不稳之际,攻下几个郡来。

    而在上党郡长子县的陈恒,就在跳着脚骂娘。

    高干军五日前就退了,连西河郡界休县的邓升,都退回太原郡了。

    不过呢,他在走之前,分兵将长子县的刚成熟的冬小麦全给收了,连泫氏县的收割了不少。

    好嘛,陈恒如今面临的困境,是上党郡养不起那么多军队了。

    就连关系特好的杜袭,都在三日内来找过他两次。话里话外都在催促着他赶紧领兵回许昌,别呆在上党祸害地方了。。。

    陈恒无奈之下,只好让廖化领本部人马回河东端氏继续屯田。将长子县交给文稷驻守,朱灵率军入发鸠山。自己则是率领着本部人马,浩浩『荡』『荡』的踏上归途。还不忘让人传令去界休县的郝昭,让他率领羯人回许昌。

    至于楼异和毌丘兴,就继续驻守。他们合兵才八百,壶关县还是能养得起的。

    唉,回去吧。

    估计两年之内,上党郡都不会再有战事了。。。

    陈恒马蹄向南,心里默默念叨着。

    是的,从去岁开始用兵到至今,不仅耗尽了前几年屯田的粮秣,连上党南部三县也库房空『荡』『荡』。

    而司州钟繇是不可能提供粮秣的,河内郡更不会。

    因为河内郡如今驻扎着曹仁的兵马,而且太守是赵俨!和陈恒有了分歧的颍川士人之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粮,就只能驻军防御。

    许昌倒是有粮,兖州、豫州和淮南的粮秣都被汇聚在那里,但那是给攻河北准备的。曹老大一斗都不会挤出来给陈恒!

    嗯,不知道回许昌后,曹老大攻冀州会不会带上我?唉,应该不会了吧,毕竟那么多将领,都在等着立战功呢!

    叹了口气,陈恒挥手招来夏侯霸,细细叮嘱一番,便让他督军先行。自己则带着几十骑去忙碌人情世故了。

    此番离开上党可能要好长一段时间,杜畿、贾逵、王凌和顾烨等人,都要去照个面的。为了以后再来的时候,情分也不减半分。

    反正仗着马速,也能在军队出司州之前赶回来。

    那就走一遭呗。

    情分嘛,都是多走动走出来的。

    不过等陈恒忙完了回到军中,却发现有位士人已经等了他好久。

    温恢,字曼基,太原祁县人。

    其先父为温恕,曾任涿郡太守,病死于任上。当年温恢才年十五,护送遗体回乡安葬后,散尽家财给宗族,让乡里称赞一时。

    他就是孙资去许昌之前,去信举荐给陈恒的友朋。

    陈恒大喜,他还记得这么一号人的。

    温恢在历史上深受曹老大器重,作为封疆大吏镇守一方。还特地调任蒋济给他当副手、去信告诫张辽与乐进等人,在军事上要和他商议后才行动。

    要不是四十几岁就病故了,必然能位列三公,位极人臣!

    “曼基,汝乡里人王彦云,曾任某军中长史,后来转为阳阿县令。”

    一番其乐融融的洽谈后,陈恒当场就抛出了橄榄枝,“现今此职位仍然空缺,若是曼基不嫌某军势小,某就上表朝廷征辟之可否?”

    只是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陈恒打算将温恢变成直属部下。

    因为他还记得在去岁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