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魏臣子 >

第17部分

曹魏臣子-第17部分

小说: 曹魏臣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当过一郡主薄、当了一辈子家主的老人家,陈太公眼睛猛然闪过一缕精光。他瞬间明白了儿子想干什么。

    曹老大被通缉,在郡里招兵买马的事他早就知道了,但就是觉得跟陈家没什么关系。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陈家不想参合这种和谋反没两样的买卖。

    不过既然儿子提出来的建议是资助,他倒觉得未尝不可。

    卖个人情嘛,成了以后陈家就是雪中送炭;不成也没关系,陈家不差一点钱粮。要是日后官府追究起来,就说是郡守张邈和曹孟德『逼』迫的,陈家不得不掏钱买了个平安。

    嗯,就是这样!

    想到这里,陈太公心情大好,连抚着胡须的手动作都快了几分,带着几分考校的笑容问,“恒儿,你想怎么个资助法?”

    十几年朝夕相处,小陈恒对老父很了解,看陈太公的表情就知道他心里已经同意了,所以就很开心的说起自己的谋划来。

    “孩儿觉得,曹世叔与张郡守交情莫逆,届时也一定会发兵共讨董卓的,所以我们陈家私兵不能动。郡兵走了,郡里治安怕会『乱』,留着私兵也好以防宵小之辈窥测陈家。”

    主要是知道了结局注定是失败的,不想让陈家人去送死。

    陈太公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不能出人,那就是资助钱粮了。孩子觉得钱可以多出一点,粮少一点。世道要『乱』了,粮食才是安稳陈家人心的根本。”

    好嘛,还是因为知道后来董卓更铸汉五铢为小钱,彻底扰『乱』了货币市场,老百姓们都变成了以物易物。

    “我儿能有如此见解,为父很欣慰!”陈太公裂开掉了很多牙的嘴笑了,“说得很对!大兵将起,粮食才是最金贵的。金银珠宝这玩意不能吃,留着也无益。”

    “呵呵,都是阿父教导得好。”小陈恒先扔了一记马屁,“嗯,阿父觉得多少石粮合适?孩儿刚接触家里事务没多久,不知道家里存粮有多少。”

    被问到的陈太公眯起了眼睛,沉默了。

    一直在旁边的陈狗儿陈侃一看,很自觉的『插』了嘴,“家主,小家主,侃这就去把陈管家唤来。”

    资不资助曹『操』的事,听到了就听到了,反正过两天也会知道。但是小家主已经问到陈家家底了,这可不是家奴可以知道的。

    世代为仆的陈侃很有觉悟,找了个借口就离开了。走的时候还拉上了同在院子里的张婉儿,“婉儿随我走,你阿弟在练武,好像有事找你。”

    两人的身影消失在庭院中了,陈太公才幽幽的开了口。

    “恒儿,我陈家一直都不怎么存金银财宝,粮倒是存了些。也不多了,现在就有个三千石吧。唉,前些年旱灾频发,收成不好还施粥救灾的。”

    汉代一石等于现在的60公斤。

    小陈恒张大了嘴。

    三千石啊,这叫也不多了?

    他终于知道汉末百姓为什么被张角一呼就景从无数、曹老大有地盘后,终其一生都在打压豪强了。

    一个县城的小世家,存粮就有三千石,那四海知名的豪门存粮该有多少?最少也得有个上万石吧?

    大汉的耕田是不会变大的。豪强大户们的粮食多了,意味着霸占的土地就多了,也意味着老百姓的土地就少了。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没吃的了,不起义才怪呢!

    好吧,咱现在也是个万恶的地主阶层了,不能骂自己不是。

    小陈恒收拾惊诧的心情问,“那阿父觉得给多少好?”

    迟疑了一下,又问,“五百石可好?”

    “呵呵,我儿还是太年轻了。”

    陈太公拍了拍儿子的手,“我儿记住,大丈夫做事情呢,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了。卖人情也一样,既然是要卖,就要卖大一点,大到对方无法拒绝,让对方感恩涕零!不痛不痒的,他日曹阿瞒也不会念我们陈家这个情!”

    谆谆教导儿子世家之间的人情世故一番后,陈太公大手一挥,家主风范彰显无遗,“就给他一千五百石吧!钱也都给了。嗯,留下一点逢年过节赏赐家丁仆人的就好。”

    不愧是官宦世家的一家之主啊,老爹真是威武霸气!

    小陈恒佩服得五体投地,脸上倾慕之『色』洋溢不绝。

    更佩服的是,他老爹还特别交代了,这些钱粮必须要让曹阿瞒亲自来取。为了日后曹『操』失败了,万一官府追究起来,陈家也好以此为理由推卸责任。

    几句话就把事情安排得滴水不漏。古人的智慧绝对不容小窥,尤其是盐巴吃了很多的老人家。

    小陈恒心里感慨着,和刚到庭院的陈伯忙碌准备讨好曹老大的钱粮去了。

    七日之后,曹『操』大驾光临陈家乌堡。

    从这个速度看来,就知道陈家这份人情老曹同学是记在心里了。

    因为陈坤陈子德是花了六天的时间,才从己吾和襄邑赶了个来回。他送去陈太公亲笔书信和传达陈家愿意资助的消息了。而曹老大是在陈留郡的襄邑聚居人马的,但现在移师到了己吾了。

    阔别四年再度来访的曹老大,一看到出来迎接的陈太公,就先拱手为礼:“伯彦兄,今日之事,『操』感激不尽!”

    意思就是陈太公啊,你真是我曹『操』的老铁啊!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今董卓逆行倒施,孟德举兵讨之,乃我辈之楷模也!”陈太公也是笑脸相迎,目的达到了不是?

    不过当了那个啥,牌坊还是得立的,“笙虽年迈不能随行,然陈家薄有家产,愿尽一份力。”末了,还加了一句,“再说了,孟德乃故人耳,岂有不助之理!”

    潜台词就是:曹阿瞒啊,我这是看在你面子才出钱出粮,你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陈家啊!

    曹『操』多精明的人啊,对世家之间的龌蹉交易早就深谙于心,也挑着好话说,一时间主宾俱开颜。

    来来回回、话里话外的,都拿着匡扶大汉当遮羞布,心照不宣的达成了各自小九九。

    小陈恒也很开心,因为自己和陈家以后滋润的活着的目标,正式跨出了第一步。

    利益才是最坚固的盟约嘛!

    之前积累的名声,只是为了能让曹『操』知道有自己这么一个人而已。又不能当饭吃,边让、孔融、崔琰还是大名士呢,还不一样被老曹给杀了。

    不过小陈恒也有点奇怪,跟着曹老大一起过来的那个人,怎么看我的眼神怪怪的呢?

    跟着曹『操』来陈家乌堡的人,是夏侯惇的族弟夏侯渊。

    嗯,他家里有个女儿,而且夏侯惇在四年前就提过了一嘴老曹对小陈恒的评价。。。

第二十三章、多事之秋() 
公元189年12月,35岁的曹大大拉起了人生第一支队伍,五千人马,在陈留己吾正式起兵讨伐董卓!

    当时虽然已经有各种反董卓的势力,但曹『操』以实际行动公开讨董的第一人,成为首倡者。嗯,也是地方和朝廷公然对抗的首倡者。

    小陈恒目视着老曹同学意气风发的率领军队离去的背影,眼睛里并不是倾慕或者崇拜,而是类似怜惜的『色』彩。

    以历史的发展轨迹,他们都是一群去送死的人。即将为大人物们的权利之心化为枯骨,用鲜血滋养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

    唉,我也成为了推手之一,用陈家的钱粮铺就了你们的埋骨路。

    “雪又下大了,少家主,我们早点回去吧。”

    陈坤在身边轻轻提醒了一声,打断了小陈恒的思绪。

    “嗯。”

    伸出手接了一片雪花,看着晶莹剔透慢慢被手心的微温融为水滴,小陈恒不由又叹了一口气。陈太公又下不了床了。

    今年的雪下得有点晚,11月份的时候一场都没下过。但刚进去12月,天一下子变冷了好多,鹅『毛』大雪也纷纷扬扬了好几天。

    这种天气对任何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是一种折磨。陈太公去年冬春的时候就很艰难的熬了过来,今年怕是。。。

    陈家乌堡里的医者没有办法,请遍了整个己吾的医者,也都摇了摇头。

    “太公年纪大了,某也无能为力。。。但愿老天爷保佑。。。”

    他们都是这么说的。小陈恒很悲戚,也很无奈,还特地派了陈狗儿去谯县找华佗。

    但后者听到陈狗儿的描述后,只是说了一句:医者医病不医命,请早做准备吧。连来己吾诊治一番都不愿意,无论陈狗儿如何哀求、许诺加多少诊金。

    陈家乌堡所有人都绝望了,而作为当事人的陈太公却很看得开,还安慰了众人一句:“人老了,总会有这么一天的。莫悲切。。。”

    但私下却让陈伯加快了给儿子定亲的事。是的,陈太公已经挑好人选了,是己吾的豪强之家刘氏。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的脚步,在陈太公依靠各种汤『药』补品续命中,缓缓到来。

    “陈伯,你先回屋休息一会儿吧。”

    刚祭完祖的小陈恒,一脸疲惫的走出祠堂,还摇了摇手制止了陈伯的反驳,“陈泽,还不扶你大父回屋去!”

    陈太公下不了床,同样年迈的陈伯身体也不好过,但依然陪着小家主守岁、祭祖。小陈恒怕把这位老人家也熬出『毛』病来,一完事就半强制的让其回屋歇着了。

    “少家主,要不你也先歇歇。家主那边我先看着。”

    问话的是陈坤,他也以家仆的身份,帮衬着祭祖的繁琐流程。

    而陈链三父子作为庶子,却依着祖制礼法不能祭祖。如《礼记·丧服小记》所言:“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礼记·曲礼下》则称:“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也好,那就有劳子德了。唉,阿父要是醒了,记得第一时间叫起我。”

    小陈恒拍了拍陈坤的手,转身走去了主宅前堂的小塌。这些天他都是睡在这里的,因为陈太公的房间就在后面。

    刚跨入十四岁的少年,上唇依稀冒出了细软的绒『毛』,脸上的青涩依然,眼中却已经满是不符合年纪的怅然。

    他清瘦了不少,愁的,也是累的。一个多月来衣不解带的照顾着陈太公,『操』心着家里各种事务,还要故作坚强充当陈家乌堡的主心骨。

    陈家乌堡外,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会盟于酸枣,与董卓大战将起。整个陈留郡都人心惶惶,生怕兵灾祸害了身家『性』命。

    而陈家之内也是人心不定,顶梁柱陈太公时不时的就陷入昏『迷』中,而且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而这次,是从昨天中午开始的,到现在还没有醒过来的迹象。

    多事之秋啊!

    小陈恒闭着眼睛躺在榻上,心里思虑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身下依然是虎皮,当年被典韦打死的那只,被岁月光阴的无情腐蚀,已经发灰了。

    也是,它也应该旧了,连典韦都离开了陈家,听说还被张邈征为士,跟着军队去酸枣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现在阿父。。。

    “少家主,家主醒了!”

    一声疾呼,打断了小陈恒的思绪。他也不二话,直接从榻上一跃而起变往后堂奔去。

    病榻上的陈太公瘦得只剩下了一把骨头,颧骨高高凸起,两颊深深凹了进去,显得胡子尤其的张『乱』与长。

    厚厚一层被子盖在他身上,还用许多动物『毛』皮裹着,屋里也放了好多个火盆,只是亮红『色』的炭火却续不了老人忽明忽灭的生命之火。也暖不了陈家各人的心。

    陈链三父子,陈坤陈泽都围在塌前,用担忧的眼神看着老人。他们都很默契的让出了中间位置,让问讯而来的小陈恒填补。

    “阿父,你终于醒了!”

    小陈恒一个箭步冲过来,跪在塌前抓住了陈太公鸡爪一样的手,眼睛就忍不住朦胧一片。这一世,他享受了太多陈太公的慈爱,却没有来得及报答半分。

    “我。。。我儿,莫哭,莫哭。。。”

    陈太公微微睁着浑浊的双眼,努力的想抬起手,帮儿子擦去眼泪,但自己的眼睛也忍不住湿润了起来。

    “嗯,孩儿不哭。。。”

    小陈恒努力抑制住了抽泣,还将老父的手贴在了脸上,“阿父,要不要先喝点汤暖暖身体,孩儿让人一直用小火煨着。”

    “不了。。”老人微微摇了摇头,“什么时辰了,要守岁了吗?”

    小陈恒闻言,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泪又一次决堤,“阿父,孩儿已经祭完祖了。。。”

    “哦,那就好,那就好。”陈太公舒了一口气,微微了裂开了嘴笑了一下,“恒儿,陈家有你,为父也能放心的去了。。。”

    “阿父。。。”

    “家主。。”

    断断续续的这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