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魏臣子 >

第247部分

曹魏臣子-第247部分

小说: 曹魏臣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人免费看疾及孩子启蒙,最主要的是他们不用再听从首领的命令了。

    陈恒只给了那些首领两个选择。

    一是接受朝廷的爵位和赏赐,以手中的权力换取了子孙后代的富贵。另一,是担任都尉、别部司马等低级军职,随军拼搏出另一未来。

    当然了,他们也可以做出其他选择。就是要面对曹军拿着明晃晃刀子,来一次不友好的拜访,身死族灭。

    也就是说,在曹军治下的南中,已经没有了蛮夷部落的说法,只要统一的汉人。

    而世家与寒门的待遇并重,从陈恒的心腹部将马谡和宗预就可以看得出来。

    出身荆楚豪门的马谡,在打下了云南郡后,便被调令去了兴古郡。理由是天子曹丕可能要对江东用兵,让他率军去牵制交州的兵力。

    实际上,谁都知道陈恒这是将他调开,给寒门出身的宗预,在未来掌控南中做准备。

    不然的话,为什么马谡打下来的所有地盘,都交给了宗预来安抚呢?

    还有许多刚被征辟的僚佐,为什么都扔到宗预麾下接受调度呢?就连依然在攻打越嶲郡的黄权部,一个人都没有分到呢!

    而且据说,黄权将军有一次勉励巴蜀子弟的时候,无意中说到了,让他们的家人先去牂牁郡购置房屋什么的。

    这不就是意味着,黄权部以后将被调到牂牁郡去驻防?

    兴古郡和牂牁郡,一个挨着交州,一个挨着荆州,属于用兵之地。再结合宗预已经将官署设立在云南郡了,以后镇守南中的人,不就明摆这是宗预了嘛。

    出身寒门的宗预当南中督军,以后也肯定会照顾同样是寒门出身的士人,会彻底贯穿征南大将军“唯才是举”政令的!

    通过蛛丝马迹推断出结果的寒门士人们,一时间热情高涨,带着对陈恒无比的感恩,努力在职责上发挥才能,为了博取未来。

    而他们这种努力,也终于让陈恒松了口气。

    巴蜀人心已得,己吾陈氏的权威已经种下,他也可以放心的前往洛阳了。

    是的,天子曹丕有诏令,让他安排好巴蜀之地的事务后,即可赶往洛阳。没有说什么理由,就是催得很急,只给了一个月的时间。

    为此,法正还特地来拜访了一遍,问及陈恒对策。

    他还以为,天子曹丕要将巴蜀的权力委任他人,将狡狐陈恒招去就不复返了。

    而陈恒却是一脸的笑容,他隐隐猜到了天子曹丕的意图。

    已经是夏六月了。

    从冀州流传的谣言,已经遍布了整个大魏朝,说曹睿应该叫袁睿才对!

    天子曹丕的对策,是将曹睿急匆匆的封为了齐王。

    有些见识的世人都知道,曹丕这是用封王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用王爵来昭告天下,曹睿,绝对是曹氏的血脉!

    但是耐人寻味的是,曹睿才刚被封王没多久,天子的其他子嗣,也都被封了王。如曹霖封河东王,曹礼封京兆王,曹邕封淮南王,曹贡封清河王,曹俨封广平王。

    其中京兆王曹礼,被天子下令去伺奉无子的郭皇后!

    按道理来说,曹礼的生母徐姬还活着;而曹睿的生母甄姬已经亡故,又兼是长子,应该让曹睿去伺奉才对!

    但天子曹丕给出来的理由,是曹睿因其母甄姬之死,和郭皇后秉『性』不谐,不适合伺奉膝下。便改为让曹礼去伺奉。还特别强调了,此举不过为了让郭皇后有子辈承欢膝下,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但是朝中百官都猜到了,曹睿想被立为太子的可能,很悬。。。。

    在这种节骨眼上,被曹丕急令招去洛阳,陈恒自然也就猜到了是为什么。

    理由是,最早曹睿是被当成嗣子来培养的!

    陈恒的嫡子陈修、曹休的嫡子曹肇都给曹睿当过舍人。也就是说,大魏朝军权在握的五位都督,有两人是心向曹睿的!

    曹丕若是想取曹礼弃曹睿,就得为了先探明或敲打曹休和陈恒的心志。为了日后帝位过渡时,大魏朝不发生内『乱』。

    既然都知道了缘由,陈恒去洛阳,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将聪慧的曹睿排挤出太子之位,本来就是他暗中推动的的谋划,也早有了准备。没看到在去年,他还特地将陈修带来了巴蜀,调离了曹睿的身边吗?

    呵!

    如今该是去洛阳做戏的时候了。

    夏七月,陈恒抵达洛阳,被天子曹丕单独设宴会见。

    比起陈恒满脸红光不同,曹丕的脸『色』有些灰败。加上两个深深的黑眼袋和头上华发的滋生,不难看得出来,他这段时间过得很不好。

    也对,他也不可能过得好。

    孙权没有将孙登送来洛阳,反而在积极备战,已经让他怒火中烧了。天下又闹出了曹睿并非曹氏血脉的流言,能过得好才怪了。

    “臣,拜见陛下。”

    陈恒只是瞄了一眼,便垂下脑袋,很恭敬的顿首作礼。

    “免了。子初一路劳顿,不必在意礼节。”

    曹丕很和蔼的微笑着,看着陈恒的眼神,充满了的赞赏之意。

    因为从去年开始,南中的捷报就没有停止过。每个月都会有一处关隘或者一个县,变成了大魏朝的疆域。这也是在他代汉成为天子的时间内,能向天下夸耀开疆辟土之功的,唯一功绩了。

    很有人主风范的,曹丕让宦官给陈恒温酒分食后,才笑『吟』『吟』的问了句,“朕急招汝来,子初知道是何缘故否?”

    汝还能玩出什么事情来!不就是为了曹睿吗。。。。。

    陈恒心中有些好笑,脸上却很恭敬的回道:“回陛下,臣在路途中有所思,大胆猜测陛下招臣乃是为江东之事也。”

    “嗯。。。。”

    曹丕微微颔首,心中一动。

    他想起来了,在前些日子他向曹休和夏侯尚下达了诏令,让他们修缮军械准备再度攻伐江东;还特地问了太尉贾诩的意见。

    贾诩认为此时不宜攻伐江东,应该修生养息积攒实力。

    理由是如今天下,曹魏占据的地盘是最大,人口也是最稠密的!只要给以民生发展的时间,敌我差距就能越来越大!以后想灭掉那一方的势力,都可以用万钧之力碾压!

    在当时,曹丕心中有些不快。

    只是托了要继承先帝清平四海的遗志,说不敢懈怠,要朝夕必争什么的。

    然后呢,贾诩又指出了如今若是要征伐,也应该是灭掉马家军。理由是汉中郡已经在曹魏手中,已经可以达成了当年魏武帝的谋略,将马家军截成两段,分而灭之!

    可惜了,曹丕觉得还是孙权更可恨些。

    而如今,陈恒主动提到了攻伐江东,就让他心中又有了些暖意。

    他觉得,贾诩和朝中百官不看好的事情,陈恒却是拥护他的决定的。

    因为在前些日子,夏侯尚上书说南中的兵卒调动:陈恒的部将马谡,已经率军往兴古郡给江东牵制交州的兵力了。

    想起了这个,曹丕的笑容就更加灿烂了,举起酒盏示意,问道:“子初,朕听闻汝让部将率军往兴古郡增兵,乃是认为江东可伐之乎?”

    唉,该不该攻伐,不都是汝一言决之嘛!

    陈恒放下了酒盏,离席作揖,掷地有声,“回陛下,臣斗胆言之。臣以为,若是从现今局势来看,江东不可伐。”

    额。。。。

    本来带着期待的曹丕,脸上的笑容有些僵。

    不过呢,还没等他将心中羞恼发泄,陈恒又扔出了一句话,“但从我大魏威严来看,江东不可不伐!”

    顿时,曹丕心中有些诧异,捏着胡须思虑了一会儿,便开口问道:“此话当何意邪?”

    “无他,盖因江东孙仲谋可恨!可杀!”

    陈恒一脸的悲愤,装得跟真的一样,昂首大声说道:“陛下厚恩,赐孙仲谋为吴王,然其背弃信义,不遣送质子!此乃不臣之心也!亦是辱陛下也!自古君辱臣死!臣虽不才,愿请命率兵从兴古郡攻之,夺其疆土!灭其将士!为陛下雪恨!”

    好嘛,曹丕一下子就心中感动不已。

    满朝文武百官,都是从国事出发,都在谏言说不江东可以征伐。

    虽然他们都很对,却没有一个人,考虑过他这个天子的感受!没有一个臣子,有君辱臣死的同仇敌忾!

    而今天,这个一直被他猜忌的狡狐陈恒,却咆哮如雷、愤慨难当,立志要为他雪恨。。。。

    唉,臣子的忠义,从细节上也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带着心中的感动,曹丕好一番安抚陈恒的忠心和贴心。

    不过呢,还是以巴蜀战事频繁,兵卒劳顿为理由,拒绝了陈恒的请命。只是让他继续努力,将整个南中纳入了疆土先。

    然后呢,他也终于说到了,将陈恒召唤来洛阳的目的。

    而且还问得很有技巧,很居心妥测。

    他是这么问的,“子初,若是当年,先帝立陈留王子健为嗣子,汝当如何自处邪?”

    所以陈恒心中立刻就骂了句:彼曹子桓,何其阴险邪!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诛心了。

    在当年的魏夺嫡,陈恒是旗帜鲜明的站在曹丕这边的。是故,就导致了如今的答案,就会变成了两难:说拥护魏武帝的决定,就是背叛了曹丕;反之,则是背叛了魏武帝。

    深深的吸了一口,陈恒没有犹豫,很恭敬的又一次行礼,说道:“回陛下,臣当拥护先帝决定。”

    “为何?!”

    果然,曹丕勃然作『色』,呵斥之,“汝当年,乃拥立朕为嗣子!为何变故邪!”

    “回陛下,盖因臣乃曹魏之臣也!盖因陛下与陈留王皆是先帝之子也!”

    面对曹丕的呵斥,陈恒抬起了头,面『色』不改,直言而回。

    说完,又带着些感伤,轻轻谓之,“陛下,臣当年本布衣,不过己吾一士子而已。先帝不以臣卑微愚钝,抜于微末,将养女夏侯若君妻于臣;后更是委以重任,让臣建功立业于世!此乃再造之恩也!臣虽被世人冠为阴狠狡诈,但亦知忠义之事,安敢不忠于先帝邪?再者,臣意在陛下,乃私也;先帝之命,乃公也。若是先帝意在陈留王,臣又怎能隐私而废公邪?”

    曹丕听完,脸上怒意渐渐消失,陷入了默然。

    “善!先帝曾有言道,子初『性』子甚刚。今日得见,亦然也!”

    继而,他便昂头大笑,夸赞之。然后就往身后招了招收,“尔等,可出来见朕的征南大将军矣!”

第四五六章、大局尽在掌中() 
话说狡狐陈恒,从侧面回答了曹丕的诛心之问后,曹丕便赞赏之,还往身后招了招唤人出来相见。

    君臣对论,这个曹子桓竟然还让人藏着偷听?这是要玩什么花样?

    陈恒心中腹诽不已,带着诧异表情,定眼往曹丕身后看去。

    却见为首走出来的是一名『妇』人。身披金黄『色』的云烟衫绣,绣着兰花,逶迤拖地黄『色』古纹双蝶云形千水裙,手挽碧霞罗牡丹薄雾纱。云髻峨峨,戴着一支镂空兰花珠钗,眼神顾盼间尽显雍容与自信。

    这是个不好相与,也是不好糊弄的女人。

    陈恒瞬间就下了定论。

    而落后这个『妇』人半步走出来的,是一名未及弱冠的少年郎。脸『色』有些苍白,眉目微微往内陷,配合着高挺的鼻梁和薄嘴唇,让一丝阴郁之『色』流淌在神情中。幸好尚未繁盛的胡须和年轻的青涩,添加了些许朝气,不然让人第一眼看去就觉得是个刻薄寡恩的主。

    嗯,这幅容貌,和曹丕年轻的时候很类似的。

    也让陈恒瞬间明了:曹丕为何故意问到了当年魏夺嫡的话题。

    曹丕这是在试探陈恒的心志:是否会唯天子之命是从,放弃对曹睿的支持,转而去拥护曹礼。

    果然,曹丕马上的,就引见了这两个人的身份:当今大魏朝的郭皇后和京兆王曹礼。然后呢,又干咳了几声,带着些尴尬自圆其说,“子初莫怪,朕让他们旁听,乃是皇后有谢意要转达于汝。”

    陈恒当然是立刻行礼,口称不敢。

    他知道曹丕的尴尬由来。

    在当年,曹丕代汉称帝后,便吸取了大汉朝灭亡的根源。定令宦官与『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如今让郭皇后在屏风后旁听,当然是自己打自己嘴巴。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他身为天子,与陈恒这个重臣在谈论国事,却让人偷偷旁听,怎么看都不是帝王该有的风度。

    不过呢,陈恒对曹丕说郭皇后要转达谢意,就不知道了。

    他什么时候,和郭皇后有过交集呢?!

    在郭皇后的开口后,陈恒才知道了缘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