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魏臣子 >

第76部分

曹魏臣子-第76部分

小说: 曹魏臣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人嘛,暗地可以让人骂上万次无耻不要脸,但表面上一定要道貌岸然,让人无可指诋。

    而且陈恒觉得,张辽是愿意和他称兄道弟的。

    毕竟他在曹营中的尴尬,比徐晃还要惨上许多。

    作为当年吕布手下掌骑兵的张辽,给曹营众将添加了许多不太美好的记忆。比如夏侯惇、乐进、于禁就没少吃过亏,李典更是仇大苦深。

    他的从父李乾、堂兄弟李整的死因,张辽至少要负上一半的责任。就差没亲手挥刀砍下脑袋了。

    好吧,两军征战,各有死伤也无可厚非。但为什么你一个败军之将,一投降到主公的麾下,就被拜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呢?

    你才二十八岁(198年投降)好不!我们出生入死那么多年,官职才是都尉、还没被封侯好不!

    凭什么啊!

    正如陈恒所料,张辽对他的来访还是挺热情的。

    庭院中那只烤得金黄『色』的全羊,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表面上说,这是他乡里并州雁门马邑那边的待客之道,但围着烤全羊而坐的,还有他几岁的儿子张虎。

    儿子都拉出来,不就是奔着通家之好去的嘛。

    陈恒的诚意表现得更明显。

    他让管家陈坤备下的两份礼物,给那位不知姓名的亲兵无非是钱财布帛之物;而给张辽的,则是一堆竹简:陈太公从王家坑蒙拐骗来的《吴子》。

    都是带兵打仗的,把兵书给送出来了,张辽当然知道是什么个意思。

    而且陈恒还邀请了他十日后来陈家宅子里一聚,说什么要介绍徐晃给他认识一下。最后,很臭不要脸的,隐晦的通过提及夏侯若君的身份,来彰显自己和曹老大的关系。

    好嘛,已经接到随征去黎阳命令的张辽,也只能应下了。

    徐晃和他同为降将,认识一番,看能不能抱团取暖是应该的。曹老大的养女丈夫,是可以结交的。就算是自己只想当个纯粹的武将,没有蝇营狗苟之心,也得看在小张虎的份上不是?

    赶在禁宵之前告别,陈恒终于可以躺在了自家的榻上。

    一天之内马不停蹄的拜访了三家,身很疲惫,心更累。

    唉,人呐,一旦踏上了仕途,就会被各方各面的人情世故推着走,最终活成了连自己都讨厌的样子。还不得不装得甘之若饴,自我安慰一声活着就得背负责任。

    叹息了一声,起身跪坐在案几前,点燃了熏香,闭上了眼睛。

    一日三省吾身。

    但他今夜是注定无法静心想事情了。因为房门被敲响了,还传来了管家陈坤的声音,“家主,可安歇了否?坤有事禀报。”

    “子德进来吧。”张婉儿还在己吾,陈恒也不介意房内房外了。

    “喏。”

    进了房的陈坤,烛光中也能看出一脸的憔悴,给忙的。陈恒仓促成亲,他才是最惨的人,各种琐碎缠身。

    “子德,事虽多,但也莫忘了用餐。”

    没等陈坤开口,陈恒便叮嘱了一声。

    “是。坤等下就用。家主,这是给元方公的答谢礼单,还请过目。嗯,孤本已经在抄录了,今夜五更前定能抄完。”

    陈纪答应当下聘之人后,陈恒便吩咐要奉上一份礼物作为答谢。礼尚往来嘛,别人要不要是一回事,但送不送是态度问题。

    而且有蔡邕的藏书孤本在,陈纪也不会拒绝的。

    拿起礼单,陈恒微微过了一眼,“嗯,很好。对了,把虎骨酒也拿上两坛吧。”

    虎骨酒,是当年典韦打死老虎后,陈太公备下留给陈恒成亲的时候用的。

    “是。只是家主,婚礼之时就不够用了啊。”

    是不够用了,此番他就带来了十坛。

    陈恒给用腰比较频繁的曹老大送去了三坛,夏侯渊两坛。而酒鬼郭嘉免不了送去一坛,荀攸也得备一坛。若再给陈纪两坛,就剩下一坛了。

    “无碍,婚庆之时,就不要拿出来了。嗯,今夜抄书之人,记得赏些钱财。”

    “是。”

    “早点歇息吧,这些日子还很忙,莫累坏了身体。”

    “是。”

第一四零章、能征战否() 
十日后,陈恒成婚。

    司空府中门大开,张灯结彩,但府内的宾客只是稀稀落落的几个。只有夏侯渊、曹洪、曹纯几个本家,连驻防在放兖州的夏侯惇都没有回来。

    婚礼之简陋,氛围之寂寥,比个县里的豪强都要凄惨些。

    据说为这个,丁夫人还怒怼了曹老大一番,说为何定婚礼时间如此仓促。而曹老大用一句“不日将率军去打袁绍,不想错过若君婚事”什么的,给糊弄过去了。

    不过呢,该来的,终究是会来的。

    话说陈恒按照曹老大“一切从简”的要求,只邀请了荀攸、郭嘉、陈群、徐晃和张辽几人来热闹热闹而已。连并肩作战过的文稷,都没有让他破费一份礼物。

    本着走个流程什么的,就这么过去了。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老狐狸贾诩和张绣竟然不请自来了。

    他们今日刚到的许昌,明日早朝才觐见天子。如此神通广大得知婚事,应该是留在许昌的张泉报的信。

    明显的,张泉摆了个乌龙。他还以为当朝司空嫁女,应该要大肆庆祝呢!就算是个养女,也不应该简陋到连嘉宾都不足十人。

    老狐狸贾诩和张绣刚到,一看还挺尴尬的。但是呢,马上就更尴尬了。因为陈恒直接打脸,连门都不让他们两个进。

    “两位还请回吧!汝二人与恒同殿为臣,恒虽然不会做出违背朝廷法度之事,但老死不相往来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扔下一句话,就转身进屋了。

    “竖子欺人太甚!”

    跨上马匹回去的路上,张绣一脸怒容。

    他现在是扬武将军;贾诩是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由于冀州在袁绍手里,便留参司空军事。

    两人官职比陈恒高了不是一星半点。屈尊而来,不过是想一笑泯恩仇罢了,又不是巴结,却招到这样的对待。

    而老狐狸贾诩却一脸风轻云淡。他是不打算来的,只是拗不过张绣的邀请,抱着最后为旧主做一件事才来的。

    “将军不必动怒,区区一个都尉而已,何必介怀。我等刚来许昌城内,还是莫生事端的好。”

    劝了一句,贾诩便闭上了眼睛。

    陈恒,陈子初是吧?呵呵,有意思。

    嘴上说得不咸不淡的,其实他心里已经惦记上了。不是要报复什么的,而是觉得这个小小的都尉很有意思。竟然直接用打他们两人的脸,来表现了自己的立场。

    是的,老狐狸猜得没错,陈恒就是在表现立场。

    他并不想这样的,但心里有苦说不出来。

    当年他给曹老大说自己志向,是领兵随征天下,替曹昂完成未了心愿,还给自己儿子起名叫“仇”。

    如果现在接受了张绣带来的善意,那么曹老大会怎么看?

    会不会觉得他当初是作秀而已呢?

    而且丁夫人,可是一直对曹昂之死耿耿于怀的。他如果和杀死曹昂之人泯恩仇了,丁夫人定然也会觉得他背叛了。

    主公、主母一下子都得罪了,他还能混得下去吗?

    陈恒觉得不能。被穿小鞋还是好的,更大的可能是被塞去一个角落里,坐等发霉。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选择得罪那一方,答案很明显不是?仕途上混的,哪有能面面俱到的。

    而得罪贾诩和张绣,多个仇人,还有一个好处:让未来的曹老大安心。

    他毕竟是一个外姓之人,如果和其他人都一团和气,曹老大会不会觉得他太过于得人心了?是不是该猜忌一下?

    就算曹老大没这份心,未来的曹老二呢?

    当属下的嘛,既然都要抱着别人的大腿嘛,得让人放心才可以一直抱着不是!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了徐晃和张辽的心情,还是一脸笑容,该贺喜的贺喜,该喝酒的喝酒。而都是人精级别荀攸等人,就更不会说什么了。

    奇怪的是,陈恒带着夏侯若君回门,曹老大连一句“竖子任『性』行事”的话都没说,好像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

    曹老大诶,你好歹说句话啊!骂一声也行啊,好歹让我知道,你是怎么想不是?

    觉得自己白白做秀了的陈恒,反而有点郁闷了。这种郁闷的心情,一直持续到婚后的第十天,才解了。

    曹老大让他去一趟司空府。

    刚见面,就问了一句,“子初,扬忠都尉部能战了否?”

    额。。。

    陈恒顿时明白了,曹老大是念了他站在曹昂角度的情分的。只不过是因为他麾下之前死伤过半,觉得不堪再战了而已。

    “回主公,可战,只是兵卒甚少。”拱手一礼,陈恒便低下了脑袋。他是怕脸上的愤愤不平被曹老大看到了。

    的确,他心里是很不舒服的。斩杀袁术之功,不仅捞到了一个关内侯,还让曹老大松口将扬忠都尉部,扩张到了一千人。

    但是呢,现在兵营里只有五百人!

    此事说起来,话就有点长了。两个月前,从淮南回来的兵卒,刨去伤退的,仅剩下近三百人。亲卫部曲,仅三十余人。

    陈恒在回己吾之时,让陈坤掏出陈家不少家底,给死伤的部曲一笔厚厚的抚恤,赢得乡里一片夸奖仁厚之风后,才又凑够了一百部曲。

    而回到了许昌,却发现自己的兵营里,只多了一百号人。还是从当初袁术军俘虏中挑选出来的。说好的益兵,说好的一千人,结果两个月都过去了,连个影子都没有。

    好嘛,主要是陈恒赶上时候了。

    袁绍已经动了,曹老大也得跟着动,所有的老兵几乎都纠集起来,即将赶赴兖、冀边界对持。而驻防各地郡县都是新兵卒。

    曹老大还真是没有多余的兵力,给陈恒补上了。毕竟连年征战,民生凋零,百姓也大量减少,兵源也减少了。

    “嗯。汝为主将,文稷为副,半月后进军昌虑县,威胁东海郡。”

    “喏!”

    大爷的,又去当驻防的!

    出了司空府,陈恒忍不住就腹诽了一句。

    曹老大亲帅大军去黎阳,而派遣了刘岱、王忠去徐州攻打叛变的刘备。让他去昌虑,是因为东海郡守昌霸也叛变跟了刘备。

    曹老大这是让他去牵制住昌霸的兵力,好让刘岱、王忠更容易攻破刘备呢!

    不过在历史上,好像他们反而被刘备打败了吧?

    呵!

第一四一章、夏侯仲权() 
昌霸,另外一个名字叫昌豨,和孙观、吴敦、尹礼并称为“泰山四寇”。

    最早依托于臧霸一起当陶谦的部下,又跟了吕布混,最后归降了曹老大。曹老大对他还是很不错的,划了东海国为郡,让他当了郡守。

    是从落草为寇,逆袭成为两千石太守的典型例子,无数草根的偶像。

    然而不知道是觉得在山上窝着比住郡守府更舒服,还是基因里传承着放『荡』不羁爱自由,随着刘备反叛占领下邳,他就让家人搬去了三公山,再次呼啸山林了。

    陈恒与文稷领军进入东海郡的昌虑县,竟然一路坦途,半个兵卒都没有看到。要不是探马、斥候都打探到了承县的边界,陈恒还以为昌霸玩诱敌深入的把戏呢。

    “陈都尉,要不我等去承县看看?”

    在昌虑无所事事的驻军了十几天,文稷忍不住就跑来找陈恒问了一句。他现在也是都尉了,只不过手下兵卒还是原先的五百人。

    “再等等吧,文都尉。”

    给了文稷一个笑容,陈恒将手中的书简合上,“某已经派探马往威县与阴平一带打探了,且看刘备军部署,我等再做打算。”

    末了,又对文稷扬了一下眉『毛』,“文都尉是了解某的,呵呵!”

    威县,是毗邻关羽屯兵小沛的县;而阴平和彭城挨着,彭城是小沛和下邳的必经之路。

    文稷顿时也笑了,他知道陈恒是个不安分的主,打探这两个县的军情,定然是要参上一脚。

    “喏。一切依陈都尉之言,文某先行告退。”

    很恭敬的拱了个手,文稷也不再打扰,客气一声就离去。

    嗯,他对陈恒的恭敬,是发自肺腑的。不光是因为对方是主将。而是觉得和陈恒一起出来,功劳肯定会捞上的。

    这是他从上次一意孤行跑去寿春城,错过了拿袁术的人头,眼睁睁看着陈恒被朝廷封了关内侯,得出的教训。

    关内侯啊!比起自己不过是名义上官职升为都尉,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唉,领悟啊,是多么的痛彻!

    “姐夫,那文都尉与汝同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