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家意志 >

第15部分

国家意志-第15部分

小说: 国家意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一团糟?”博士打断了中尉模棱两可的描述。

    “我想,是这样的。”

    拉尼停下来冷笑了一下。

    “中尉,你是不是同意,我们的HAL公司制造的飞机非常的强大。”

    “是的先生,我完全同意。”

    “我们的飞机可以轻而易举地同时消灭所有这些敌人,是因为我们的雷达可以在更远距离看到他们,而我们的导弹射程更远?”拉尼博士问道,他希望进一步强化民众头脑里必胜的信心,作为印度人民党的坚定支持者,他总是在节目里不遗余力地推销类似的观点。

    “我们有最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可以在远距离发现他们,实际上,苏30MKI可以同时跟踪30个目标,向其中的8个主要目标开伙。”戈亚背了一遍数据,他知道这个数据并不是真的。

    “呵呵,我真的有一些可怜这些巴基斯坦飞行员了。”拉尼冷笑着摇了摇头。

    戈亚瞄了一眼摄相师身后的卢贾德纳罕,看到他微笑着朝自己点了点头。看起来自己的回答没有让他失望。

    “很好,现在我们来问一下,第二位勇士,”拉尼把脸转向了罗尔上尉。

    “这就是我们三叉戟中队的罗尔上尉,昨天,他一举击落了一架侵犯领空的F16形战斗机,这是巴基斯坦武器库里最先进的武器。”

    “是的。”罗尔简练地回答道。

    “据我所知,F16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对手,是不是这样?”拉尼问道。

    “是的,这是巴基斯坦最强大的飞机。”

    “也就是说他也能发射远程导弹。”拉尼接着问道,博士似乎对这种名声在外的美制飞机还是有所忌惮,不象之前谈到雷电时那么的不屑一顾。

    “是的,这种飞机可以发射远程导弹。”

    “嗯,确实是一个劲敌。”

    戈亚发现,博士对战斗机武器的理解,主要体现在武器射程上。

    “能说说当时激战的情况吗?”

    “好的,当时他们正在轰炸我们的地面部队,我的小队,发现他们,然后开火。”

    “敌人没有反击?我是指他们没有发射远程导弹?”

    “他们的后援向我们发射了AIM120导弹,但是我们迅速转向。”上尉做了一个向外切的手势,

    “我们这样飞可以将敌机置于3点钟位置,这个动作使得他们的雷达只能看到我们,而无法很好地跟踪我们。”

    “嗯,太棒了。然后呢?”

    “然后?”

    “就是说,他们无法逃避我们的导弹攻击,是这样吗?”博士开始谆谆诱导起飞行员

    “是的,我想我们的导弹更好一些。”

    “告诉我,除了F16他们还出动了什么其它的飞机。”拉尼问道,这是一个事先没有告知上尉的即兴问题。

    “还有1架雷电战斗机。”上尉说道。

    “嗯?怎么又是这种飞机?他们似乎很喜欢出动这种廉价货色。”

    “是的。”

    “对你构成威胁了吗?”

    “完全没有。我们在他们的射程之外。”

    “为什么不把它一块儿打下来?”

    “是这样的,米格29的火控没有戈亚中尉驾驶的苏30MKI这样的先进。很难同时攻击其余的目标。”

    “所以你选择了价值更高的F16”拉尼提出的问题已经完全颠倒了前后的顺序。

    “呃……我想……”

    “很好,你做了最正确的选择。”拉尼博士打断了上尉结结巴巴的话,给了一个肯定的结论。

    “上尉,这是一架俄国造的飞机?”

    “是的。”

    “而更先进的苏30是我们印度制造的?”

    “没错。”两名飞行员同时回答道。

    “各位观众们,现在问题已经很清楚了,尽管我们的优势已经十分的明显了,但是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些难题,在节目的最后,我们希望HAL(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能够制造更多更强大的战斗机。”

24危局() 
拉合尔被轰炸的12个小时后。林淮生坐在基地的一间房间里看电视新闻,他和世界上其他的人一样,震惊于在这样的时代,印度会用如此张扬的手法升级冲突,非但成立了紧急内阁,而且立即就投下了炸弹,就差没有正式宣战了。当然另一方面,林淮生也有一些惊讶,他的老师徐景哲少将确实很准确地预料到了战争的会在几天内扩大,林淮生想,一定是情报系统起了作用。

    新闻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一个靠南部的边境城市拉合尔,在巴基斯坦政府强烈的要求下,联合国人员推迟了前往克什米尔冲突地区的行程,他们改道来到了被印度飞机狂轰滥炸的境城市拉合尔。从画面里可以看到喷涂着联合国蓝色标记的飞机在机场降落,这说明机场的跑道还在起作用,不过导航设施已经被摧毁了。

    电视里的紧急新闻还在不停地来回重复过去几个小时的新闻,偶尔会有一些比较新的内容。林淮生查阅了资料,这个城市唯一值得打击的目标就是机场,巴基斯坦的一个运输机联队的几架C130J常驻与此,但是从直升机拍摄的新闻画面中看,大部分的爆炸点偏离了跑道大约一公里,全部落在了居民区内部,其中最为醒目的是,一座倒塌的大清真寺,已经成为了瓦砾,林淮生看到仍然耸立的一面高墙上一个清晰可见的大洞,应该是某种有火箭助推的炸弹砸出来的,电视画面一转,可以看到,清真寺旁的大片民居也被夷成了平地。

    一名当地人正在用英语对CNN的记者说,他在梦中被爆炸声惊醒,然后接连又听到了好几次爆炸,他坚信印度使用了非人道的集束炸弹,所以造成了这么大面积的破坏。摄像机镜头随着这名当地人手指的方向移动,地上果然布满了深坑,有一辆被击毁的车辆侧翻在了其中一个大坑里,几乎没了顶。林淮生摇了摇头,这不是一般的集束炸弹能够形成的,他猜想可能是某种破坏混凝土跑道的反跑道炸弹造成的,也许是俄制的BETAB…500形炸弹,不过没有看到现场有降落伞的痕迹,他不敢乱下判断。

    不轻易做出判断是林淮生的习惯,因为内徐景哲少将喜怒无常,有时候他会对下级缺乏依据的猜测给与很高的评价,也有的时候换来的是一顿臭骂,林淮生自认缺乏察言观色的能力,所以一般不说不够成熟的看法。

    他现在琢磨着,标定的目标应该就是跑道,可能是印度飞行员缺乏夜间精确打击的技术手段,才会偏离了目标那么多。

    “昨天晚上,突然间就停电了,然后我听到有飞机的声音,我们起初以为是有飞机降落,因为你知道拉合尔的机场有时候会有深夜的飞机降落,但是后来炸弹就掉了下来。;感谢真主;我和我的家人都没有事。”一名被炸掉了房屋一面墙的当地居民阿卜杜勒赛义夫正在外国记者介绍昨天的情况。

    “附近有军事基地吗?”法新社的记者用糟糕的信德语问道(下面有英文字幕)。

    “没有,我向真主发誓,镇上只有一个警察局。”

    新闻画面切换到了某外国电视台演播室内的实事评论部分,一名自称精通南亚战略关系的歇顶学者坐在了巨大的定格画面前面,开始夸夸其谈起来,画面上的大字写着:南亚核战争一触即发?

    “全世界都在问为什么?为什么印度政府突然失去耐心,突破了她自己界定的地交战规则?这和我在2个星期前断言的情况几乎一摸一样……”一名学者开始激动地说他的先见之明。

    林淮生将音量调到零,他没功夫听这些扯淡,现在需要思考他自己的问题,印巴的战争已经升级,那么这和4157乙计划会产生什么关联?现在看起来,预设的前提正在一个一个出线:印巴交火、战争升级、看起来地面战升级也会很快出现,显而易见,印度一定会从东南方向抽调走几支主力师到西面加入地面进攻。但是,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巴基斯坦能够坚持多久的问题了,如果能坚持到十月份……林淮生摇了摇头,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印度选择的开战时机非常巧妙,是在给最后这个前提出难题,他相信巴方会在7月份,甚至6月份选择有条件的停战,或许再损失一些领土,甚至按照印度的要求将三军情报局的军官较给印度审判,总之他们坚持不了太久;而印度的意志绝对只是速决战而已。无论如何,这个古老的计划会是明天会议的一项主题,所以准备工作不能马虎,印度在藏南以及纵深的阿萨姆地区的部署,林淮生了然于胸,但是他已经很久没有去藏南了,所以难免有一些新的情况没有跟新,万一讲错了,可就麻烦了。

    门外有人敲门,林淮生穿着拖鞋去开门,果然是徐景哲少将军容整齐地站在外面,他总是在部下压力最大的时候准时出现,来增加新的压力。

    “老师,你来了。”

    徐景哲探进头看了一眼,看到一台电视正在播放外文新闻。

    “很好,没有睡懒觉错过这么重要的实事新闻。”

    “哪儿敢睡懒觉?我知道这些天局势要变,所以……老师请坐。”

    “你怎么知道局势要变的?说说看。”少将走了进来,做到了一张桌子旁。

    “老师我先去倒茶。”

    “不用。”徐景哲说道,他说‘不用’两个字的时候,绝不是在客套。于是林淮生转身坐到老师的旁边。

    “这不是你说的吗?印度憋着开战,我哪儿敢乱猜。”

    “你自己就没有猜测过局势的走向?”

    “我只是觉得,印度不会贸然动手……现在成立了紧急内阁,从政治动员的程度上,已经超出了历次印巴战争时的得状态,实在在我的预料之外了。”

    “哦?你好像和社科院的专家们的普遍看法很接近嘛?我刚才和高研究员通了电话,他说他不敢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少将笑着说道,暂时听不出是褒还是贬。

    “老师,你为什么那么有把握说战争必然会爆发?”

    “很简单,情报。”

    “情报?”林淮生的语气显得不太相信,因为总参的情报收集能力大多集中在外国军队部署、番号、武器类别这些领域。更深入的,比如印度的的大政方针方面的决策情报,即使国家有,也不是徐景哲少将这个级别能接触到的。毕竟看看卫星照片识别导弹阵地和偷看国家首脑的私密言论是完全不同的领域。

    “别跟我大眼瞪小眼,这么多年,你还是停留在侦察兵的水准,以为趴在地上数别人的火力点也算情报了。”林淮生知道现在不是辩解的时候。

    “我们和巴方有情报交换的机制,而且在印度的军区一级情报单位,甚至内务部和情报局都有一些来源。”

    “哦,这这样?”

    “嗯,一个月前,我们就获知了会有恐怖分子以渔船渗透的方式,袭击印度的一座延海城市。”

    “一个月前?我国政府没有通知印度?”林淮生问道。

    “没那个必要,因为消息的来源就是印度内务部。”

    “就是说印度情报当局事先知道恐怖袭击,而没有警告印度政府?”林淮生大吃一惊。

    “你是我所有的学生里,接近最笨的一个。”徐少将摇着头说道,这已经是他最客气的一种表达失望情绪的方式。

25撤离() 
“老师我知道了,印度故意让第二次孟买惨案发生,实际上是为了给开战找到借口。”林淮生赶紧补救。

    “嗯,把我气糊涂了,这么明白的事情都看不出头绪。好吧,接着说情报,2008年的孟买事件后,印度在卡瓦拉提岛建立了巡逻艇基地,这个你知道吧?”

    “这个我还不知道。”林淮生摇了摇头说道。

    “这个基地地建立,是印度军方为了阻止来自阿拉伯海的海面渗透;但是据我们后来知道,4月3号,达保林的导弹艇基地接到一份电文,要求巡逻队所有的4条巡逻艇,在4月5号这一天,到达果阿造船厂进行年度的检修。”

    “原来如此,他们在放恐怖分子进入领土。”林淮生连连点头称是,但是他心里想,这些情报你都没告诉我,让我哪儿去分析?

    “所以,你不难看出印度开战的决心,4月6号的第二次孟买事件,实际上是卡汗和他的国防部梦寐以求的借口。从世界政局上说,印度一直担心拉登死后,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关系会在几年内被修复,所以这是一个最佳的时间窗口。”

    “我认为印度的时机选得不错。从战争角度上讲也是如此。”林淮生说道。

    “你认为?说说看。”

    “老师,我是这么想的,不光是美国的态度,从季节上看,他们在别的方向的压力明显是最轻的。他们很清楚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