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家意志 >

第223部分

国家意志-第223部分

小说: 国家意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使用电台与预警指挥机进行了联络,通报了S300威胁已经解除,希望空军能够派出战斗机,对杰布里进行打击。

    预警机起飞时,专门搭载了2名联络军官负责与林淮生特遣队的通讯和协调,2分钟内,指挥机就做出了判断,她向舍姆西基地下达了攻击命令,3架一直等候在跑道上的,满载炸弹的歼11BS战斗机,在2架歼10A战斗机,一架电子战飞机的掩护下,迅速欺负给,向杰布里扑来。

    歼11BS战斗机上,搭载了新型的卫星制导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这些武器在巴基斯坦南部战线还是第一次使用,主要是为了弥补解放军空军夜间对地攻击能力的不足。

    与以往的编队不同,这次攻击还有一架电子战飞机随队飞行,随时准备对雷达目标进行电磁压制和硬打击。虽然中国空军在本次战争中被分割在了三个互相无法支援的区域作战,但是各战线对战法的摸索还是互通有无的,整个战争期间,各部队已经获得了大量的与随队电子战飞机配合的经验和教训。

    从阿克赛钦获得的最新经验表明,随队的电子干扰,是最让印度地面防空力量头大的,由此也可以弥补卫星制导炸弹射程不足的问题(射程小于敌人防空导弹射程)。

    9月间,战线已经迫近到了巴基斯坦最后的走廊地带,如果从好的方面看,中巴空军的出击效率确实已经远远超过了印度空军,舍姆西的飞机起飞后,真正能对其产生威胁的,就只有印度的防空火力了。

    编队在接近过程中,刘兆林一直在留心雷达告警装置。他一直不太信任那些护航的歼10战斗机,也信不过那架随队的EJ10电子战飞机,实际上他对所有的歼10战斗机都持保留态度,尽管目前为止,各型歼10飞机的战果要远远高于重型的歼11系列。

    “狮心,你们护航编队可别太大意,不要光盯着卡拉奇的警戒雷达,要当心的是那些随时从山区冒出来的制导雷达。”

    刘兆林对着电台说了一气。

    “这些我们早就已经都知道了。”护航编队的宋宁不客气地回答道。他觉得刘兆林已经被击落一次,外加重伤迫降一次,前后损毁了2架飞机,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来提醒大伙儿该当心哪里?

    宋宁低头看了看显示器,以确定附近的队友,赵林紧随着自己。那架干扰机的飞行员刚从国内转场过来,有些紧张,飞行动作比较僵硬。不过,谁都会有这么一段不适应的时期,他并不担心新手会拖累大家。

    预警机刚刚告诉宋宁,河西岸的S300部队还没有来得及部署,正在溃逃中,不过凡事都得留一手,谁也不敢保证,附近没有埋伏着一支防空导弹部队,这一点刘兆林的看法也许没有错。

    095方位有一部测距雷达出现,EJ10迅速对辐射源进行了分析,是一种高射炮阵地的测距雷达,发射一枚反辐射导弹似乎没有必要。预警机提醒飞行员进行普通的电子压制即可。

    编队越来越接近杰布里的铁路桥,始终没有发现附近有警戒雷达出现,通常长程的警戒雷达的扫描,是判断地空导弹阵地存在的首要迹象,但是也并非绝对。刘兆林和他的僚机开始着手解除炸弹保险,并使用雷达搜索铁路桥。突然间内所有的飞机的机舱内都响起了警报声,整个编队作为一个批次的目标,同时被一部强大的制导雷达截获了。初步判断这部雷达的距离不足40公里,从特征看,是一部相控阵雷达,主阵面发射的能量惊人,显然不是一般的无源干扰可以欺骗的。

    “情报部门不是说没有问题了吗?这他妈不是萨姆6。”

    刘兆林大喊大叫起来。他不喜欢和防空阵地周旋,因为按照这些导弹的攻击次序,总是优先照顾重型飞机。

    “别急,是一套S300V系统。”宋宁说道,他知道敌人仍然没有完成射击准备,这种半主动的导弹无法依靠一部跟踪雷达完成开火,还需要至少一部照射雷达进行不简单照射。虽然同样被称作S300,不过这种旧式导弹与S300PMU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不但射程不够远,并且比较容易被干扰。

    “幺动拐,我建议你升高高度,做好压制雷达,发射武器的准备。”宋宁对正在发呆的电子战飞机说道。这些新手总是主动性较差,比较喜欢现成的命令。

    “明白。”电子战飞机上的飞行员回答道。

    宋宁判断,敌人应该仍然处于目标识别、跟踪,或者指挥车对目标进行分配的阶段中,这个过程大概会持续15到20秒,所以,现在是争分夺秒准备反制的时刻。无论如何必须先抢占高度,否则反辐射导弹的射程就会不足。

    刘兆林与僚机加大速度,脱离了编队,继续用导航吊舱进行贴着山的低空飞行,他的机载雷达另有用处,必须尽快找到远处的铁路桥为武器指引目标。不过他还不得不时刻监视敌人地空导弹的动静,看看电子战飞机到底有没有起作用。

    刹那间雷达完成测距,发射时机业已成熟,他没有犹豫,立即投掷了所有的炸弹。炸弹在空中展开巨大的折叠单翼,随即开始调整路线飞向目标。

    卫星制导炸弹是中国空军一个独特的优势,势必将在这场战争中渐渐地崭露头角。印度在这个领域几乎没有可以匹敌的武器,即使美国恢复了次大陆的GPS定位系统,印度能够掌握的卫星定位的精度,仍然远远逊于中国自主控制的北斗定位系统。而这种相当廉价的滑翔炸弹,对于一场长期化的战争而言,无疑是最适合的武器。

    斯潘加部署在铁路桥两侧的高射炮部队,纷纷向这些俯冲而来的“无人机”开火。有几枚炸弹被击中后失去了准头,落在河里,但是大部分炸弹都落到了铁桥正中的位置,这是巴基斯坦工程师掌握的,这座大桥最薄弱的区域。一瞬间,火焰将大桥吞没,并将其炸成两截。

    EJ10飞机抢在敌人之前,向40公里外的跟踪雷达进行了强大的压制,并且立即有了效果,编队内所有其他战机被连续跟踪的状态都被解除了,除了EJ10型飞机自己,仍然被这部雷达透过干扰源捕捉的方式牢牢地抓住。

    预警机立即指示距离敌人雷达最近的刘兆林,抵近该目标发射反辐射武器,由于歼11BS的巨大载弹量和双座优势,在大部分任务中,总是携带者反辐射导弹。

    刘兆林通过数据链查看了敌人制导雷达的位置,位于纳尔河以东,虽然遭到了干扰,不过这部相控阵雷达,仍然在做着扇形扫描。这使得反辐射导弹迅速抓住了这个辐射源。刘兆林稍稍转过机头飞向敌机,为求稳妥稍微拉升了一些高度。想到自己将发射一颗俄制反辐射导弹,去攻击一部俄制的雷达,他突然觉得很有意思。原则上印度的S300系统在射程上占据射程优势,不过电子战飞机将其死死压制住,使得刘兆林几乎突破到了它们头上,而这些导弹至今也无法开火。

    敌人阵中,终于有一部照射雷达开机,它对准了编队中的那架EJ10飞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果然预警机立即通报了2枚导弹正在接近编队的坏消息。

    这是必须硬扛住的一击。虽然电子战飞机压制了敌人的跟踪雷达吗,使得整个系统失去了大部分指令修正能力,但是导弹上的半主动导引头,仍然有可能紧跟着连续波反射信号,跟踪到编队中的某架战机。虽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稍微施加一些无源干扰仍然十分有必要。

    编队内所有的飞机,开始同时释放了大量的箔条。形成了一条无源干扰走廊。2枚导弹在接近过程中,先后被错误的近炸信号给引爆了。最近的一枚就在EJ10型飞机下方200米出爆炸,将飞行员吓了个半死。

323猎手() 
斯潘加是一名推崇冒险主义的军人,正是军事冒险使得他在战争初期的一系列攻势中,屡屡占据上风。不过冒险本身会使人上瘾,最后,斯潘加与他的参谋部,在大部分决策上都倾向于风险较大的选择。

    在纳尔河以东布置一座足以覆盖到奎达的防空阵地,是斯潘加的参谋部能够拿出手的,最具攻击性的计划,因为从阿克赛钦战线最新的情况来看,地空导弹在于战术飞机的对抗中,往往处于下风;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简单地,从武器射程上得到的,而是中国军队目前所掌握的武器多样性决定的。

    诸如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之类的可以在GPS失效后,使用的武器,对于不常机动的防空导弹阵地而言,是最致命的。而反辐射武器在本次战争中,也表现除了其对防空导弹阵地的巨大威胁。

    斯潘加修改了参谋部保守的计划,他走的更远一些,要将一座S300阵地布置到纳尔河以西,如果部署成功,几乎可以达到一剑封喉的效果。当然他也知道,现代战争系统与系统的对抗中,绝不会有这么轻而易举的胜利。所以,他的计划还有后手,他将一个较为落后的S300V阵地,机动部署在纳尔河以东,同时在铁路桥周边部署了高射炮以及近程防御系统。

    在斯潘加的设想中,当一座S300阵地处于机动或者雷达关闭的状态时,另一座可以进行掩护,一旦敌人空军大举反击,至少还可以保证纳尔河以西的部队通过铁路撤回东岸继续作战。实际上,这是他借鉴了中国军队在苏莱曼山区的做法后作出的决策,中国军队的红旗9阵地就经常处于交替掩护中,步步后撤,很少有完全被动挨打的时候。不过,中将忽视了两点,其一是中国空军拥有比印度空军更有效的对地攻击武器;中国廉价的卫星制导滑翔炸弹,已经在北方的交手中证明了它的巨大价值,所以没有理由不在巴基斯坦南部出现。诸如铁路桥之类,坐标固定不变的目标,在这样的炸弹威胁下,已经变得极难防守了。

    他忽视的第二点,是印度陆军的战线过长,且前方的单位又过于的集中,这给了林淮生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校军官,一次与他对赌的机会。最后,林淮生将斯潘加的疏忽利用到了极致,他一个将营一级的机械化部队塞进了薄弱的后方。

    林淮生的运气确实要比斯潘加要好一些。林淮生出发前的情报并不完备,具体目的也不甚明确,基本属于走一步看一步,他发起的攻击甚至有些混乱,但是,他打中了斯潘加的软肋,印度陆军在杰布里附近集中了太多高价值目标,却无力防守。20分钟内,一个导弹营和纳尔河上的一座铁路桥都完蛋了,另一个营在向北逃窜中。

    杰里布的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传来。印度陆军指挥部内的参谋军官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突然发现,中国装甲部队已经深入到了这么后方的区域,似乎有切断整个第21集团军的退路的企图。

    斯潘加一个人呆坐在地图前不说话。周围的参谋开始谋划着,准备将周围的部队调回来支援杰布里,从杰布里周边雪片一样飞来的求救电报里,敌人的数量被描绘的非常之大。

    “我判断这不绝不可能是敌人的主力”中将终于开腔说话了。“这只是从我们指缝漏过来的一支小部队。”

    指挥部内其他人都望向他,等着他接着说下去。

    斯潘加站起身,来回踱了两步。

    “我们在吉尔吉特的兵力短缺,没有封锁所有的道路,这给了敌人这样的机会,至于敌人还使用了什么手段,我不知道。不过,我不相信这是一支大部队,他们在奎达能够集中起来的坦克,只有不足60辆。”

    “但是将军,杰布里的部队看到的敌人坦克,就超过了70辆。”

    “士兵们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夸大敌情,更何况是在夜里。”斯潘加说道,“如果他们有重兵,为什么不直接攻占杰布里?”

    参谋中有几个人在点头,觉得斯潘加的分析也不无道理。

    “我决心,只将集团军直属的反坦克部队调往那里,接应地空导弹部队到胡兹达尔,凌晨对奎达外围的进攻计划不变。另外,告诉杰布里的部队,坚守到天亮,一切都会好的。”

    “天亮后,敌人就会消失?”

    “是他们不会坐等被合围,天亮前一定会离开,也许向南边。如果我们放弃主要方向,回头追击,那么整个局面就搞糟了,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杰布里以西5公里的山上。

    林淮生和他的指挥部,正等待着各部队的战果。指挥部同时也通过附近的无人机了解敌人的动向。他期待着的敌人全面收缩,并没有出现,不过附北面有几支部队正在蠢动,破让他有些担心。将战斗打成僵持显然不是他的本意,但是现在还不能撤退,因为老丁仍然没有追上那个沿河逃窜的S300部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