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家意志 >

第268部分

国家意志-第268部分

小说: 国家意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们从东面下手,一定会有机会的,印度是个庞然大物,我们必须两面夹击她,否则不容易起作用。”

    “我会向上级转告你这个提议的。”

    “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快,我们这边坚持不了太久了。”上校黯然说道。

    上校说完这些话,悻悻地转身爬上梯子,他知道自己的话不可能起什么作用,但是不说出来又不甘心,整个战局大致已经明朗,印度在各个战场上的优势已经转变成了胜势,作为一名飞行员,他深深地感觉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

    “当心些,附近山上可能有毒刺导弹。”林淮生在身后说道,为了防范狙击手,他们并不互相敬礼。当然如果附近真的有狙击手,现在可能也在犯糊涂,因为飞机后座舱里坐着的人明显年轻一些,不应该是什么大人物。

    “被毒刺打下来?那可太讽刺了。”老头冷笑着钻进了狭小的座舱,然后带上头盔。这里的机场地勤人员不足,准备工作都得靠他自己。

    歼教七型战机通过辅助动力缓缓启动,随后慢慢移动到跑道尽头准备起飞,由于导航设备被破坏,他只能等待着前方旗手指令,如果附近山上埋伏着导弹发射小组,就很容易就可以通过这样信号来掌握时机,在飞机打开加力滑跑时瞄准机会最佳。

    萨米摆弄着机舱内的仪表和开关,有一些的作用他快记不起来了。前方50米,有人使劲挥动红旗,示意他可以起飞。此刻发动机转速已经起来,他松开刹车,开始滑跑起来。他提醒后面的年轻飞行员多注意后方轻情况,以免被敌人偷袭。这种飞机低速性能一般,视野又不怎么样,起飞阶段是非常脆弱的时刻。

    他没有如同往常一样,早早大角度拉起,而是等着速度积累起来,才缓缓抬头。飞机拉起到200米时;他想,如果要动手,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了,可别怪我没给你们机会。

    “左面有情况。”后座的飞行员喊叫起来。

    萨米陷在较低的前座位上,什么看不到,只能用一个横滚来进行观察。

    只见一枚导弹拖着白烟,正绕着一个大圈飞向自己,曲折白烟的尽头就在山中一座旧建筑的顶部,似乎是林淮生部队搜查过一遍的地方。他心里想,这些家伙可真沉得住气。

    加力早已推到了头,他只能释放热焰弹,并转而俯冲。他心里很清楚,毒刺比萨姆7更难摆脱。

    “右侧还有一枚。”后面飞行员,再次提醒道。他的座位较高,视野稍微好些,萨米一边向近在咫尺的地面大角度俯冲,一边转头向右搜寻导弹,把后座的小子魂都吓出来了。

    “坐好了!”

    上校大喊一声,丢掉机腹油箱,在离地很近的距离大攻角拉起。满载燃油的油箱砸到地面,翻滚几下后,将一座民房砸了一个洞。

    这一系列完全违反操作规范的手段很好地保持了速度,萨米对这种飞机在低空的飞行要领记忆犹新,水平面上的机动躲避,容易失速坠毁。

    歼教七拉起时,又一次进入了糟糕的观察状态,两个人都看不见后面的情况,机舱内的后视镜范围实在有限,只能通过滚筒动作来观察。

    好在2枚毒刺都辜负了发射小组的期望,没有抓住这架高度、速度都不足的飞机。一枚到达转弯过猛,撞到地上;另一枚更是不在视线内,此刻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林淮生在一公里外,目睹了整个袭击过程,这分明就是一次伏击,如果这次射击的目标是来接自己的直升机,这会儿大概已经得手了。他看出敌人的导弹发射时机拿捏很准,虽然后一枚导弹可能由于发射仓促或者冷却不充分,没有跟上目标,但是在跑道两侧安排了两个小组,同时开火,可见其准备之充分,目的之明确。难道对手真的是想要自己的命?这个念头,使得他周身一凛,难免有几分得意。

    萨米并没有立即掉头向西,他在空中做了一个筋斗,然后空地旋转的过程中,准确地在瞄准具中找到了那座发射导弹的建筑。

    一长串跑弹飞向目标,飞机拉起后晃了晃机翼,这才转向舍姆西机场;这次射击不为了击中目标,只为了给林淮生指引方位,他怕地面人员看不到山后的这个位置。

    林淮生立即通过电台,指派正附近的李平追击这股敌人。很快大致方位就传来了密集交火的声音。

    二十分钟后,李平告诉他,几名武装分子被击毙,其余的利用中国军队的包抄漏洞逃走了,他在废弃建筑内缴获了几枚导弹和大口径反器材武器,全部都为美制。;另外从遗留的灰烬看,这些人烧毁了半张指示目标的照片,从照片残余部分显示,是穿着中国军服的某人,但是不知道具体目标是谁。

378沿河而上() 
林淮生大致能感觉到,这张指示目标用的照片上的人,一定是周耀华身边小圈子里的某一位,是自己的可能性最大;虽然周耀华作为军队主官,一直就在外国情报部门的视线内,但是他在奎达与巴基斯坦军方来往甚密,行踪基本已经暴露;而且如果目标是他,敌人不至于会到这里。

    从这次袭击部署的周密程度看,敌人的情报是非常准确的,如果他们目的不明确,也不至于会专门对制定一个计划。从情报人员的角度,林觉得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他立即通过已修复的卫星通讯,与徐景哲进行了直接联络,在他离开时,徐景哲曾今与他约定,只有最关键的时刻才能直接与军区情报指挥中心联络。

    为防止泄密,林淮生报告了在机场遭到游击队防空火力袭击的事实,并未加入主观的判断,他相信老师能听明白其中的利害。徐景哲似乎对这些情况并不关心,只是催促他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迅速按原计划办(返回国内)。

    徐景哲的不动声色,不是因为他没有察觉到什么。实际上他早已经获悉,印度情报部门最近与其他各方势力,有加强勾结的动作。其中最危险的还不在于西方情报界,而是他似乎搭上了台湾这条线。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对大陆军事政治的情报收集,一直经营最很深,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其的部门刚刚从印度方面,反向截获了印度获得了某导弹旅从华东向西调动的情况。徐景哲很清楚查曼的能量,他的情报局只是内政部下辖单位,其中的中国部门,近年来虽然急速扩充,仍然不过两百人规模。处理一些前沿情报站截获的电文或许是够的,要把手伸到中国腹地,或者军政机关的上层,那还差得远。

    现在最让徐景哲担心的,除了林的安危,还有就是他精心安排下,让查曼吞下的那条长线,是否有暴露的危险?这几个月,他通过这条线,已经将不少颇有含金量的信息送给了查曼那里,只等最后关头,灌出迷魂汤,彻底混乱印度的判断。但是只要是情报头子,就不会太过轻信,查曼始终会揣着疑心的,如果他还有一条新的情报来源,难免会两相比较找出疑点。这又该如何应对?

    此刻,余振东和他的人正紧盯着屏幕,看着印度运输船只的繁忙的装卸动作,这是他以每十五分钟损失一架小型无人机的代价换来的。最近一个小时,印度重新加强了运输强度,大型船只进出港口的密度增加了不少,想必在外海集结了不少船只。舍姆西基地的飞机已经出动进行打击,不过余振东还得等等,他不想贸然出手。

    4架歼10战机此刻正直扑瓜达尔港,她们没有携带反舰导弹,这次出击主要是为了分散美国海军的注意力。而偷袭攻击机群,将在稍晚时候,从达什特河出海口,低空包抄瓜达尔港内的地方船只。之所以选择包抄而非正面攻击,主要是因为港口建筑挡住了导弹主动雷达在低空的视野,于是参谋部只能出此下册。

    宋宁沿海岸山脉靠近港口,他脱离编队,主动拉高高度,以吸引可能存在的印度导弹雷达注视,非常时刻,他只能用这样的办法。这个动作,立即就被远处的舰队搜索雷达发现,然后又有几部C波段照射雷达指向了它。远处大概有一艘什瓦克利级的护卫舰,但是他凭肉眼没有看见,对方的迅速反制,也没有给他留下使用雷达的机会。

    预警机同时告知,远处巡逻的美制大黄蜂已经转过头来了,虽然美航母编队距瓜达尔的直线距离,远远大于舍姆西至此的距离,不过他们随时都有几个编队的飞机在附近巡逻。

    “美机正在接近,注意不要先开火,也不要用雷达照射。”

    “让我去陪他们过过招。”赵林毛遂自荐道。

    “贴近些,不要给印度舰队机会开火。”

    “明白。”

    赵林立即脱离编队,向两架超级大黄蜂逼近。鉴于海上印度舰队的防空火力威胁,他不能在第一时间抢占高度,不过从整体上看,己方占据4比2的数量优势,倒是没什么怕的。

    指挥机上的伊斯拉姆上少将,已经看到了沿伊朗海岸线飞行的2个大黄蜂编队,都在向瓜达尔靠近,眼看正是动手的时候。

    机场待命的3架歼11战斗机和3架歼轰7战斗轰炸机,立即起飞,向边境地带飞行。虽然宋宁没有侦察到什么战区情报,不过瓜达尔港外一定聚集了不少目标,只要突破成功,绝对不会空手而归。

    赵林拉起来时,遭到了印度舰队的火炮射击,但是对方克制着没有发射导弹,显然是怕伤到友军。

    第一发炮弹在飞机一侧百米外爆炸,隔了几秒钟的第二发又在前面不远处。他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几只大船正在自南向北缓缓航行,每艘只见隔着大约2公里,都是些没有武装的民用船只。向他射击的敌舰,一定还在远处,他可没有时间仔细搜索海平面,只能按照敌人开火的节奏,及时转舵做出机动,炮弹再次打偏,落在了上面,他尽量躲过遮挡视线浓烟,在视野内搜索美机。他甚至有些盼着那些大黄蜂出现,也好让印度人消停一会儿。出发前的简报会上,上级总结了美印勾结后留给他们自己的难题,就是协调困难。所以主动靠近美机,是新的对策。当然,上级也说了,对抗美机也必须有理、有节;不让他们干扰到攻击机的行动,但是也不能主动开火。

    从显示器上看,敌机转了一个圈,正从西靠近,他抬起头,那是落日的方向。敌人正借着太阳靠近。他眯缝着眼睛,奋力迎了上去。敌机果然也没有使用雷达,但是也没有主动避开。此时,印度军舰的射击停止了,如战前的判断,打下一架美国飞机是他们害怕的事情。

    中国军方已经从不久前被美军电磁压制的被动中,找到了办法。战术飞机相对于无法机动的地面雷达而言,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干扰的。而美军飞机出现在空中,反过来,也会使得印度防空力量变得缩手缩脚。

    三架飞机以超过2倍音速的速度交汇,赵林借着速低俗优势,迅速转弯抢占有利位置,他可不能让敌人甩掉。远处印度舰队的火控雷达一直紧紧指着他,告警器响个不停,不过两军交战勇者胜,他就是要把瓜达尔上空搅乱,把战场上所有传感器都吸引到自己头上。

    美战机意识到被紧盯,迅速采取反制,他们不敢以盘旋对应,那样容易被低空的另外几架歼10咬住,只能拉起来,在垂直面上试图摆脱势。而这两架美机似乎很拘谨,一直没有解散编队,赵林想,如果允许射击,自己早开张了。

    2架大黄蜂眼见无法在垂直面上甩掉歼10,又不甘心离开,只能等待远处的另一个编队靠近,港口上空即将演变成4对4的对抗。

    海面上慢慢移动的印度船只上,船员们纷纷跑到甲板上,惊恐地看着头上的战机追逐。他们都是临时征用的民间人员,眼看着自己的舰队躲在了远处,而海军保证过的万无一失,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6架沿着达什特河偷偷飞行的战机,一直在关注着美国飞机的动向,这一次出动十架战机,是几个月来舍姆西最大的一次行动。

    出了河口后,他们还将转过吉沃尼角,那是一片突出于海岸线遮挡视线的地区,已知印度从海上发射的导弹就常在这一带,然后飞向伊朗。由于战场情况不明,出击前,只能大致设定了攻击的优先顺序,排在前面的是大型驱逐舰和新式的什瓦克利级护卫舰,然后是依吨位排定的各种运输船只。

    转眼,机群脱离了河口地带,歼11BS战斗机则拉起来侦察战场。

    数据链迅速显示了,歼11BS雷达扫描到的海上大致态势,瓜达尔正南30公里出集结着大批的船队几乎不动,其中有2艘大型驱逐舰格外清晰,而直抵港口的航线上,也有不少船只正在进行运输。按照事先分工,歼11BS从高空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