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家意志 >

第271部分

国家意志-第271部分

小说: 国家意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让他颇受打击。

    “见鬼,查曼的内线最近怎么一直没动静了?”辛格自言自语起来,“他们至少会报复一下的,没错,会在政治上寻求平衡。但是会在哪儿?”他站在偌大的地图前走了几步,重要的战略目标上都用红色标记过了,用空军空袭新德里?亦或者偷袭胡格里斯河下游的航母?前者倒是有可能,后者么,完全超越了空军的作战半径,除非他们直接穿越尼泊尔领空。

    “看来,必须将新到的S300系统全部用来武装首都。千万不能让他们钻了空子。”

    他似乎想到了答案,开始急着给首都防空部队指挥官打电话。

    北京时间,下午2点,林淮生军容整齐地来到了徐景哲的办公室,他已经构思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并且仔细考虑过几遍了,现在是向老师交底的时候了。早上老师已经告诉他,政治上的全面反击,将在明天一早展开,届时主要报纸都将刊登人民日报的社论,严正的谴责印度主动升级冲突的行为,社论题目为《人若犯我,我必犯之!》这是相当的强烈的全面对抗的信号。但是在这之前,军事上的惩罚必须先行,也就是说时间不足16个小时。

    总参的计划是用雷霆手段击沉孟加拉湾内的印度航母,具体的武器刚刚秘密部署到位正在调试,届时不论有没有十足把握,导弹都将发射出去;经过计算,同时发射3枚导弹,命中躲在油轮掩护中航母的概率,可以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但是无法提高到百分之百。不过林淮生倒不是这么想的,他觉得完全可以让印度人自己把航母从复杂的胡格利斯河水系里孤立出来,为导弹精确识别提供前提。从政治上讲,如果只用一枚导弹就解决一艘航母的话,对虎视眈眈的美国才是最好的威慑。

    他进办公室时,老头子正愁眉不展地揉着太阳穴,看来还在为戈尔什科夫号头大。

    “老师,我来了。”

    “快坐,我真等着你呢,你真的有成熟的计划了?”

    “是的,差不多有了。”

    “快,说说看。”老头子急切地催促起来。

    “我觉得,现在正是起用那条长线的时候了,”他不急不慢地说道。

    “启用长线?但是地面战仍然没有打响,我们可不能因小失大啊?”

    “不会的,我们将真的情报告诉查曼,无疑可以更加牢靠地钓住查曼。”

    “有多真?”

    “首先,他们想知道我个人的情况,全部放给他们。已知我们内部的内奸虽然职务高,但是并不是军区人员,所以他不可能有很详识的情报,通过我们的线喂给查曼,让他好好对照。”

    “嗯,但是时间上不占便宜,至少三天前,查曼已经得到了关于你的主要信息。所以,这样的情报对他只有核实作用。”

    “没错,所以还要将我们立即要对INS…VIK动手的细节出卖给他们,越精确越好。”

    “哦?”听到这里,老头难免也有些吃惊,不过他城府还深,只等林淮生讲下去。

    “ASBM系统,并不是印度能够防御的,所以,提前几个钟头告知,那艘航母仍然难逃一劫。并且如果他们察觉到航母可能遭到打击,慌乱中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将他迅速地移动到海上,向孟加拉湾深处藏匿。”

    “嗯,是这样。”

    “我查看了胡格利斯河的主要进出航道,都比较狭窄,这样的大船只能由大量的拖船拖离港口,离港作业在40分钟以上,从霍尔迪亚到孟加拉湾,则需要四个小时,这之前她发挥不了速度优势,所以无论如何这艘航母都跑不远;而且她调动时,周围也不可能有尺寸很大的民用船只环绕掩护。这样导弹寻的的难题也将引刃而解。”

    徐景哲停了一会儿,似乎在盘算可行性,他倒是枚料到林淮生能想到这样的办法。

    “要是她不出来呢?”

    “不出来就按原计划攻击,这样至少可以让查曼把我们的内线安心吃进肚子,我知道搞情报的人都是多疑的,查曼尤其如此,必须……”

    “等等,你这个计划有漏洞。”老头飞速地想到了一个问题。

    “怎么?”

    “我通过秘密渠道给他情报,然后他调动航母离港,结果航母被击沉在港口外不远处,这样他仍然会从因果关系中,怀疑这是一个计划。为了增加百分之十的命中机会,你是否觉得值得?”

    “老师,我还没有说完。”林淮生坦然答道,“明天凌晨的这次ASBM的攻击计划,必须在比原先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军内通报。”

    “你的意思,是故意漏给那个内奸?”

    “是的,但是他发出这个情报,必须晚于我们的那条线。”

    “嗯,我有一点儿听明白了。”

    “没错。让我们的内线,用紧急方式联络查曼,告知他我们将要动手的全部内容。一两个小时候,真的内奸会发送内容大致,但是细节不够详细。这样他会怎么判断?”

    徐景哲深吸一口气,他现在必须假设自己就是查曼,然后进行判断。作为情报头子,他应该会对情报的及时性和完整性进评估,当两份来源不同的情报高度一致的时候,他会立即通知上级,对航母进行调动,然后传来航母被击沉的消息。那么他就很难察觉到情报的源头是故意针对他的,除非两个源头都是不可靠的,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听起来似乎可行。”

    “实际上,这也是我们顺藤摸瓜,抓到这个内奸的极好机会。目前来看,军内个首长的通讯显然是受到监视的,而这个人必然是有一定特殊的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在特定时间段内进行排查。即使这个人没有落网,今后我们通过内线向查曼传送误导错信息时,也会更占优势。”

    徐景哲站在那里思考了整整5分钟,林淮生的计划显然经过深思熟虑,各个方面都算计到了,没有任何的漏洞,唯一的问题,就是要惊动最高当局为他演这出戏,这显然是一件无法预测的事情,暗藏在军内高层的这个内奸,预判军衔在少将之上,也确实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漏洞。

    新德里时间下午七点,查曼突然接到来自北美处的特工发回重要信息,告知内线在预定时间外,突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了紧急情报。查曼已经获知了中国军方的高层会议,已经进行了几个小时,此刻他正急盼着获得一些情报。

    这条内线是他情报生涯的骄傲,他用了复杂而又曲折的单线联络方式,来保证他发出情报的安全,现在将要有所回报了。

    七点三十分,情报分三部分发送到了他的眼前。解密拼接后的内容为:中国军方已经侦察到了隐藏在胡格里斯河下游,霍尔迪亚港附近的维兰特号航母,截止上午的具体坐标为,北纬2201′15。25″、东经8805′16。53″,军方决定在凌晨两点,对该目标使用一种反舰弹道导弹(ASBM)进行打击,此次军事报复针对印度在印度洋航线的破坏行动,将配合明天凌晨时分的严厉政治声明。

    第二部分是新华社即将发表社论的大致内容,主要针对印度破坏海上运输规则的导致冲突升级的行为,提出最严厉警告。警告使用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样典型的,交战状态语言。

    最后一部分是对印度作战参谋部圈子的主要人事信息,包括现在正在巴基斯坦南部作战的一名陆军少将,和多年躲在幕后进行情报分析和参谋工作的一名上校,这名情报人员的身份长期以来是绝密的,目前只能收集到一张此人2002年,在俄罗斯考察俄国出口型号武器时的照片,和一些关于南亚局势分析的文章。

    附带的照片一看便知,与几天前不同渠道弄到的照片上的是同一个人,只是看上去也更年轻一些。照片上,这名情报人员当时正站在一辆T90S坦克前,军衔是陆军中尉,旁边站着一些俄国军方和外贸人员。俄国人不知出于什么理由,在十多年前,让中国人偷偷地看了即将出口印度的T90S,也许当年俄国还妄想过向中国出口坦克。

    对于查曼而言,现在不是对着林淮生照片发感想的时候,维兰特号航母危在旦夕,现在是考虑该怎么解救的时刻。已知这艘航母真的就在霍尔迪亚港的三号码头旁,与中国人的侦察分毫不差。

    查曼立即在地图上大致测量了一下距离,这里距离中国最近的边界不到800公里,似乎攻击时可行的。关于ASBM,查曼所知不多,当然他知道这种一团重重的武器射程至少有1500公里。至于这种武器的末端制导和姿态控制是怎么进行的,他并不清楚,自然也不会知道该怎么防御。

382国之重器,也需要示人。() 
接到消息后,查曼哪里敢怠慢,立即向国防部长打了一个电话,告知辛格有紧急军情,但是不方便在手机里说,必须尽快面谈,听得辛格胆完全摸不着头脑,他此刻正在视察新德里以西30公里的防空阵地,于是约定了一个小时后见面,然后放弃了视场,直接驱车会国防部。

    查曼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他的这条内线从未让他失望过,并且这份情报很详实,但是这件事事关重大,最好再有些不同渠道的对照。他真希望台湾那里也能尽快弄到情报,供其进行核对。现在他手上有两条线,情报局对中国局面比半年前好的多,但是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这份情报多少来得晚了,即使现在维克兰拉马蒂亚号就全速离开胡格利斯河河口,是否就能逃离这种神话般武器的射程?他也并不清楚。

    之前情报局只知道这种导弹的型号,还知道它一直处于试验阶段。与之有关的各种报告中,充斥着情报分析人员拿来应付年终考核的凭空臆想;比如这种武器通过无线电测向进行末端制导,并不太精确,需要使用核弹头来弥补精度上的误差;或者,这种导弹,只能对停泊港口的目标进行打击,末端搜索范围只有大约一百平方公里,一旦航母以25节以上的速度在海上运动起来,这样的搜索范围就远远不够了。

    到底哪部分接近事实?查曼不知道;但是经验告诉他,这些分析报告多半都是蒙人的。

    与此同时(北京时间晚上9点45分),中国四川。

    林淮生正等待着那艘航母机动起来,以示计策起了作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但是即时更新的卫星照片表明,那艘航母还停留在三号船台,没有起航的迹象。在胡格利斯河沿岸,还有徐景哲联合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布置的大量内线,他们通过互联网或者海事电话发回的情报,可以弥补侦察卫星飞跃孟加拉湾间歇时,对该航母的监控。总之,她还在那里,甲板上静悄悄的,人员也没有异动,附近停着的几艘超级油轮,倒是偶尔移动一下。

    林淮生对这艘航母,始终抱有独特的感情,虽然他出身陆军,不过基于工作性质,常年跟踪印度的武器装备,而这艘航母一直在他的视野内。

    实际上很多年前,他在北德文斯克船厂时,在还上去过,当时这艘船还叫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他知道这艘航母特有的巡洋舰特征,但是没想到,竟然会对导弹末端雷达成像并识别带来一些麻烦。他还知道,这艘船的锅炉存在着先天的毛病,这使得其试航时的极限航速很少能达到28节以上。相对而言,他倒是并不了解中国反航母弹道导弹的能力,只是技术人员刚刚告诉他,最理想的情况是,在她离开河口进入孟家湾的时刻动手,这样既不会有周围低速的大型船只簇拥,也不至于跑得太快太远,一下子躲进大海里,虽然为了对付这艘航母海专门发射了一枚海洋侦察卫星,但是这种可能性始终是存在的;所以攻击时机必须拿捏得极准;当然目前的优势完全在我方,这艘航母至今的还在内河里,其动向完全掌握,而距离发射阵地的直线距离,大约1400公里,而从导弹发射到命中的时间,只需要几分钟。

    “林参谋长,”有人跑了过来,打断了他的沉思,“美日在东海演习,正在进行中,舰队序列十分庞大。首长让我把资料拿来给你看一下。”

    “知道了。”

    林淮生结果材料,突然有一些受宠若惊起来,上级特意将不同战区的情况拿来给他看,这在以往是不曾有过的。可见自己取代周耀华,成为指挥部最核心成员的可能性正在变大。

    他草草看了看美海军的行动,从横须贺出动了两个航母编队,目前在鹿儿岛西南洋面进行海上联合补给的科目,随后还有舰队防空的部分。而之前侦察到的另外一个编队,突然消失了,暂时还不知道会在哪里出现。总的来说,来者不善,大有给印度侵略集团打气的架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