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家意志 >

第286部分

国家意志-第286部分

小说: 国家意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阵地照射雷达一次开机就成功捕获目标。后来这座雷达遭到了一架苏30MKK的一次攻击,拖车部分遭到了破坏,情报局通过卫星照片分析,最近印度人又偷偷行动,差不多将其修好了。

    红队减慢了速度,偷偷降低到了危险的高度,以避开探照灯。战士们都可以听到咆哮的江水就在脚下了。他们将从敌人的眼皮底下溜到这座据点的南部,等待其余部队达到指定位置,同时从南北两面展开行动。

    由于中继无人机为躲避敌方萨姆6阵地转弯,红色突击队暂时失去了通讯,队长冯建春正在操心协调问题,突然间几公里外的敌人军营方向,拉响了刺耳的防空警报,看来空军来的分毫不差。

    “全体注意,空军来了,尽量靠东,不要掉进自己人的火力。”

    他通过电台提醒道。不过留给他们机动的区域并不多,几道光柱就在小组头顶上不远处飞舞着。如果有向上的气流通过,随时有可能将动力伞拽到容易暴露的高度。所以战士们只能冒险将高度降到更低的水平,队形渐渐散乱起来,有人已经被江面寒冷的水花溅湿了裤子,好在并没有人因为操作失当,掉进水里。

    东西岸山后,同时开始发射出连串的曳光弹,那显然是敌人的机动防空阵地在开火。红队队员打开夜视仪,可以看到沿岸有敌军在一两百米外来回走动,并没显得过于惊慌失措,可见驻守这里的敌军,比前面的要专业一些。

    天空中传来炸弹滑坡气流的尖啸声。突击队员们抬起头却什么也看不见。随后那座突出于江面的高峰上,发生了2次剧烈的爆炸,燃烧着的雷达桁架天线,被高高的抛起,就从冯建春的眼前落到江里,溅起的水雾甚至打湿了他的脸。

    第三、第四次炸弹爆炸随后发生,火焰几乎映红了整个江面,刹那间,将这支小小的降落伞完全暴露出来,但是沿岸敌人的注意力都在头上,并没有人看到这支25人的小队。

    印度防空部队的反击没有持续太久,东西两岸山后的连串火光几乎同时消失了。经历了最近几个月,在失去制空权环境下的残酷磨练,印度机动防空部队已经准确拿捏到了攻击/转移的时机。原则上,他们只要一开火,其炮瞄雷达就可能会被侦测到,随后带着激光制导炸弹待命的中国空军飞机很可能会立即调转机动,完成一次雷达地面搜索。要是跑的完了,一顿炸弹可能难免。

    河流四周突然陷入了片刻的寂静,只剩下了河水的咆哮声和山头的熊熊的火焰燃烧声。

    “红队注意,当心东侧敌人,拉起来一些。”

    队长此时已经看不到四周队友了,可见队形早已经混乱了,不过在电台里还都能找到。

    “我们在山峰南面汇合。”

    “红色队长,这里是指挥部。蓝队、黄队距离你2。5公里,你再等一会儿。”

    “明白。”

    空袭后,红队与指挥部的通讯恢复了,也许那架负责通讯的无人机又掉头回来了。

    冯建春心里想,林强的动作比预计的有些慢了,不过这么复杂的任务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计划完成。

    一架无人侦察机安静地飞过目标区域上空,对轰炸后的敌人阵地进行高空拍摄。指挥部通过卫星通讯,及时对敌人表面阵地的破坏程度进行了分析。几颗500公斤炸弹的攻击下,制高点上的机枪阵地和雷达都已经破坏殆尽,山西侧的一辆通讯车也被敲掉了。但是阵地上火光冲天,无人机无法使用夜视设备观察到敌人地面部队的活动情况,也无法就这一点给予突击队指点。

    “红色队长,山峰上火光太大,敌人残余力量暂时看不清。”

    “明白。”

    “新的情况,北面火势太大,不利于突击,指挥部决定由你从南面先行展开攻击。”

    “明白。”

    意料之外的坏消息还是来了,山头的火焰可能会破坏部队的潜行,甚至可能将敌人隐藏了起来。

    冯建春率先完成转弯,逆着拂面的热风,带头向山头靠近。他提醒后续人员不要紧跟,只在空中警戒,然后将热像仪的冷却设备打开,以增强图像,但是夜视设备的作用距离还是大打折扣。虽然燃烧的区域在山头的北面,但是气流还是将火焰的热量带到了自己这边,对于热像设备而言,这是非常不利的环境。他可以选择不使用夜视设备,但是那样对于搜索四周不利,所以他还是带着夜视镜。

    “计划时,还是没有想到敌人会在山头堆积太多易燃材料?”

    刺鼻的气味告诉他,这是某种保温材料燃烧后产生的气体。

    他迎着一团火靠近,准备找到平坦处降落。突然3个人影从苍白的火焰的背景中显现,抢在了他的身前。这些人背对着他,似乎也在观望火海。冯建春已经没有空间,再从容转弯飞一圈了,几秒钟内敌人就该听到推进器的声音了。

    他果断丢下控制姿态的拉绳,任由气流带动晃动向前,腾出手来操起消音冲锋枪。枪口下射出一道激光,光点落在了靠右的一名敌人脑后,这个距离上,其人应该已经听到了发动机声,但是还是浑然不觉。

    啪的一个点射,麻痹的敌人应声而倒。另一名敌人转身时,也被扫射撂倒。冯建春来不及调整姿态,射击第三个人,眼看冲到了敌人跟前。他从空中飞过,猛踹张大嘴看着自己的敌人,但是骤然上升的气流将他扯到空中,他想转身补一梭子,但是在空中可由不得他,转瞬间完全失去了射界。那名印度兵终于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大喊着向山下跑。第二名飞到的突击队员,在100米开外,进行了一次毫无准头的长扫射,侥幸一颗子弹扫中了他的下盘,印度兵再次跌倒。突击队员在空中利索地更换了弹夹,期间印度兵一直在坚强地向前爬行。当他最终踉跄起身后,还是被一阵扫射干掉了。

    解决了降落场,红色突击队一个接着一个在制高点南侧降落,渐渐控制了这一侧。可以看到,碉堡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完全找不到进入的入口了,但是不能排除下面还有其他的敌人。而此时其他的支援小队,也正在靠近当中。无人机拍摄到,敌人的一支救援部队正在200米外集结,似乎在准备水桶和脸盆,有可能会赶来救火。

    “红色小队注意隐蔽,马上就会展开新的空袭。”

    西藏某纵深机场内,此刻正是灯火通明,一架架战机不断地从跑道上滑跑起飞,投入到空袭中;而跑道边上有几架连接着冷风管子的歼11B型战机始终没有出动。

    地勤人员正在为其任务做最后的准备——挂载一种特殊的炸弹。几个钟头后,这几架战机将突破到布拉马普特拉河南面,使用石墨炸弹对一些军民两用的电力设施展开攻击。这些攻击可能会导致大半个阿萨姆陷入恐慌当中,在这之前,中国军队从未对民用目标展开过攻击,对非争议地区的阿萨姆的攻击,也相当克制,尽管那里是整个阿鲁纳恰尔地区印度军队的直接后方。

    在印度总理卡汗或者国防部长辛格的意识里,挑起战争或者升级战争是他们的特权,印度空军在巴基斯坦早就有了对平民扫射或者人为制造水灾的记录。今天,中国空军将放开手脚,给他们当头棒喝,如果他们能清醒一些,届时应该可能认识到,战争并不总是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规划进行的。当然攻击准军事目标的电厂,比起印度空军将炸弹直接投向人群,还是要克制很多了。

400突击敌后() 
空袭首要的战术目的,仍然是为了配合之后的垂直降落战,以防阿鲁纳恰尔山区有人用手机给提斯普尔通风报信,使得整个计划功亏一篑。所以在林淮生的计划中,整个阿鲁纳恰尔中部与阿萨姆一部分的民用电力、通讯设施也必须摧毁。

    一名地勤用记号笔在炸弹上写下了:“停电快乐”,四个字。正好被从一旁走过的上级看见,这显然是违反中国空军条列的事情,不过上级决定睁一眼闭一眼,只是摇了摇头,从这个无聊的家伙边上走过去了。

    对达旺周边的夜间空袭仍然在不间断地进行,空中侦察表明,印度工兵正忙着在河上的2座桥梁装炸药,这样他们就随时可以动手炸桥;借着10份稍缓的水势,他们还在河上搭起了浮桥,暂时有宪兵把手,防止逃兵私自过桥。一切动向表明,达旺城里的印度人正在做弃城逃跑的准备,查古耶并没有准备硬拼。

    从西藏各机场起飞的歼击机编队,在这里建立起了第一道防线,专门防守可能横穿不丹,突然出现的印度阵风战斗机;另外,由于巴南部的空中作战已经告一段落,印度也可能会调集了一些精锐中队紧急转场向东部增援,所以对更深远地区的早起预警,必须由预警机和歼击机一起完成。

    提斯普尔的地下指挥部内,午夜起乱哄哄的场面已经愈演愈烈了,前线各处不停地发来各种电报,有请求支援的,也有报告发现中国渗透部队破坏的,英帕尔的个别地区更是出现了游击队袭击运输车队的事情;好在指挥部已经扩编,目前人还够,通讯也还算畅通。

    查古耶中将一个人站在地图旁,喝了第十杯咖啡。安静地眼看参谋人员在地图上添加新的红色标记。敌方正从他预料的方向慢慢席卷而来,不如他预料的迅捷,但是势头很猛。尽管56师已经上报了600人的损失,但是中将还是暗藏着一些得意,因为损失比预计的小一些。

    全盘的作战计划,他已经提交给陆军参谋部了;计划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加强了各友邻部队间的掩护,保证能够在给与对手重大杀伤后,组织严密地逐次后退,而不是各部争先恐后地走向崩溃。这是他钻研了60年前战争后,唯一能够想到的的计划。如果敌人完全按照他预想的方式攻击,即使最终没能守住,达旺甚至是邦迪拉,责任也不在他,而在于其他方面。中将命令参谋部,每隔20分钟就将新整理的态势发送回陆军参谋部,同时抄送报备国防部,以防将来需要撇清责任时,有人拿他顶缸。

    这次作战中国人谋划了很久,提前夺去了大部分地区的制空权,战场几乎对他们单方面透明。还没开打,第4集团军就差不多失去了在白天调动的行动自由,最后能打成什么样,还得看新德里能不能迅速在提斯普尔和斯利那加之间,做出判断和取舍了。现在,中将只是坐等地2山地师和印藏特种部队部署到位,并不做其他动作。同时指示集团军情报处和参谋部,将一些明显被夸大的敌军人数和火力的数字,送抵上级。

    邦格附近的制高点争夺战,已经悄然完成了第一阶段。先后赶到的几支突击队已经在雅鲁藏布江进入阿萨姆平原前,最曲折的转弯处,偷偷落下,正准备找到碉堡入口歼灭残敌。

    但是高空的无人机发现,附近有一支大约200人的敌军正在附近集结,随时可能过来。这支部队并不在事先得到的情报中,情报显示,沿河的据点一般比较孤立,没有友邻单位;但是情况显然有了变化。

    无人机的信息及时送到了后方指挥部以及后方的早期预警机上,预警机上的指挥官知道整个计划和其中厉害,小分队提前暴露,会对整个行动带来重大的威胁;他来不及等待指挥部命令,当即命令2架碰巧从周边飞过,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的苏30MKK,修改原来的任务,转而对这股敌人展开攻击。

    苏30编队中的长机有些纳闷,原来的任务是搜索并攻击停在北拉金普尔附近,铁路支线上的一支装备萨姆导弹的印度陆军独立防空部队。几个小时前,空军发起的卫星制导炸弹攻击,将这个正在处于运输中的重要单位分割成了几部分,被迫停留在了铁路上,提斯普尔的指挥部似乎还没有想出办法。如今正是将其消灭的绝好时机。而那些没有在起飞前严密部署过,到了空中才突然由指挥机临时更改的新任务,也是所有习惯于按部就班的飞行员最痛狠的。飞行员看不出,转道去袭击一个连级步兵单位到底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不过既然是命令,还是得认真执行。

    战机携带着大量250公斤的激光制导炸弹,在多雄拉山口附近完成转弯,长机提醒指挥机,他必须依赖目标指示才能展开攻击,指挥机告诉编队靠近目标后,等待指示。

    中国军队依靠复杂的通讯网络,建立起来的新式作战模式,或许会让节点内的某些单线任务的人很不适应,不过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而言,信息优势如果不能转化为指挥优势,是全无用处的。

    冯建春此刻正严密地监视着对面的敌人,他们只要靠过来,任务就失败了。无论自己能不能阻挡住这股不该在眼前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