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家意志 >

第309部分

国家意志-第309部分

小说: 国家意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校只能放弃攻击,转而向南撤离。他的编队已经损失了一小半,好在该发射的反辐射武器都已经打出去了,倒是地面的敌人雷达交错开机,给了他一个错觉,这次攻击多少还是起到效果的。当然他也知道攻击计划有些欠妥当,原以为敌人刚刚占据此地24小时,应该立足未稳,不料他到了贾布瓦上空才觉察到,下面化整为零的防御,完全是外松内紧,已经发现的对空搜索雷达有几十部之多,还都是机动的,完全清除几乎不可能。他希望,今天回去后,重新再研究一下反击的计划。不过在这之前,他还得不断地做出急转动作,以摆脱紧紧咬住自己的雷达和导弹。

    他的被动躲闪,还是起了作用,没有一部雷达能持续地对这架米格29形成跟踪,不过连续不断的告警声,最终让他有些麻痹起来。毕竟,没有预警机飞行员无法全部掌握所有的情报,而些半主动雷达或者红外制导导弹飞来时,告警器不会进行额外的提醒。并且这些远道而来的R27导弹在空中完全没有闪光的尾焰(发动机已经停止工作),在夜里是不容易看见的。

    中校不停左右转头,但是却看不到威胁。他下意识地做出一个摆脱动作后,紧盯自己的最后一部雷达也被甩掉了。正有些得意,机翼一侧就发生了一次剧烈的爆炸,他赶紧拉杆,紧接着第二枚导弹在前方爆炸。飞机已经失去了动作能力,中校只能跳伞。之前中国空军已经向这架飞机已经发射了几枚导弹,前几枚导弹都被这架米格机每隔一段时间,就无端做出的规避动作闪过了,但是最后的2枚R27ET则静悄悄地靠近了目标,将其击落。

    拉巴拉斯中校在半空中发现北方的雷雨云滚滚而来,耳边风声骤起,狂风正将他卷向丁苏吉亚以东的空旷地上,那里正在印度装甲部队的行军路线上。

    米格29突然坠落的爆炸,提醒了印度坦克兵们抬头看,果然看到月光下,有降落伞飘过。按照坎比亚坤少将不留俘虏的命令,几辆搞不清状况的坦克同时使用高平机枪向其开火,拉巴拉斯中校的降落伞被打得千疮百孔,从150米高空坠落下来。

    丁苏吉亚附近的薛小岩部早已经撤退到了小镇内部,这座小镇拥有一些4层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主要集中在火车站附近,可以据高而守,于是他将人马布置在了附近。原来以为,敌人会在城外被空军发射的末敏弹消灭过半,但是没想到突然出现的米格29编队,打乱了原定计划,使得空军失去了在丁苏吉亚东南旷野阻击敌人的机会,现在林淮生只能让步兵在镇内先拖延一下敌人,再调整部署了。由于丁苏吉亚就在贾布瓦机场正东10公里处,空中的运输实际上已经被切断了。

    印度坦克急速驶过57师不久前留下的大量残骸,现在谁都知道,在空旷地带停留就是同样下场。果然中国军队再次故伎重演,流星般的远程火箭弹从天而降,落在了公路以南地区,烈焰顿时吞噬了那里数十平公里的树林和沼泽。大约十分钟前,那里还是第4装甲旅集结区域,可见敌人下手既狠又准,只是时间没有计算准确。

    林淮生在坐在指挥部,默默地等待远程火箭落空,这完全在他预料之内,他不相信这样遥远的火力支援,能在一天之内两次发挥作用。

    林淮生的警卫部队,已经在北方去建立了新的指挥部,不过没到最后关头,他还不想走。印度米格29编队的反击,总算有惊无险被粉碎了。他的防空火力看似薄弱,但是这些不依赖指挥车,可以独立作战的机动防空武器,实际上很难对付。并且卫星也很难发现。

    如同他在奎达时就经历过的情况一样,敌人装甲部队在攻击前,习惯于占据一座城镇作为最后的出发阵地。城镇有利于敌人躲避从天而降的打击,也有利于机械化部队在长途行进后,进行必要的组织。不出意外的话,敌人马上会沿着从丁苏吉亚到贾布瓦的直线展开攻击。如果贺凡动作够快的话,他可能从侧面打击到敌人。考虑到敌人现有的规模,即使能够冲击到贾布瓦的机场,也不会剩下多少。他希望在天亮后彻底解决问题,一是好恢复空运,第二是腾出手来,提前提斯普尔进军。刚刚控制的备用机场,已经可以运作了,这也是他有恃无恐的原因所在。

    “参谋长,最新的气象报告,云层正在北方积雨云正在形成中,移动很快,这里就要下雨了。”老丁说道。

    “听上去对我们空军的打击很不利。”

    “对敌人的空军也一样。”

    “云层厚不厚?”

    “低空积云,对无人机也有些麻烦。”

    林淮生不做声,坐在显示器前。目前无人机在较高的空域仍然可以通过热成像设备拍到敌人的地面单位移动。一旦有云层挡住视线的话,对指挥来说,是一个麻烦。次大陆的气候确实有些奇怪,气象报告一会儿一个样,充满了变数。他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不如将埋伏在丁苏吉亚的4个连撤出来,然后直接用远程火力将这座城市炸成平地,一了百了。但是很快,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国内也绝对不会同意这样胡来。这场战争的胜负不光是体现在军事上,也体现在政治上。这24小时以来,从阿萨姆地区人民的麻木观望中就可以发现,在这里是可以找到合作者的。

    “告诉薛小岩,必须在火车站附近拖上30分钟。”

    “他们缺少能和坦克对抗的夜视能力。”

    “马上就要下雨了,敌人的优势会被抵消的。”林淮生很有把握地说道,“让自行迫击炮从城外不简断打照明弹。”

    第4装甲旅的坦克前锋已经冲进了丁苏吉亚的市内,天上的滚滚雷声也同时到达了这座城镇的上空,随即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这场大雨完全在坎比亚坤的算计之外,第4装甲旅常年驻扎拉贾斯坦邦,在那里全年降雨不足260毫米。坦克在空旷的沙漠地带进行夜间演习时,除了冷却不力导致的探测距离不足外,热像仪从不会面临湿度过大的问题。滂沱大雨中,空气中的水汽急剧增,车长们发现,观测设备很快就无法分辨远处的物体了。

    薛小岩的指挥部就坐落在铁路旁的一幢漏水的仓库里,仓库里还停着几节待检修的火车。中国军队进驻后,火车站的人员就都逃走了,留下了这些东西。

    林淮生的命令是让薛小岩尽量挡住敌人,拖延时间,但是薛连长则希望能利用地形,好好地给敌人一点儿教训。他的连刚刚补充了大量的PF89式火箭筒,这些武器虽然轻便,但是从正面似乎不可能击穿T90,其瞄准镜也不具备夜视能力,不过他已经研究过这里的街道和建筑,丁苏吉亚的道路破旧且狭窄,只有少数通道可以通过坦克,所以敌人来势是可以预料到的。他在这些地区都布置了反坦克小组也埋设了反坦克地雷。只等敌人坦克自己撞上门来。

    前方的侦察报告不间断传来,敌人的坦克在无步兵支援的情况下,一路从正面的主要路线挺进,眼看就就要到了。薛小岩走到指挥部南墙处,这里有一扇窗户正对敌人来犯的方向。他蹲在炮对镜后面,试图发现敌人,无奈怎么也看不见。

    漆黑的夜晚和嘈杂的降雨声,将敌人的进行动静彻底的隐藏住了。直到空中一个霹雷闪过,薛小岩这才看到了街道上蜿蜒排列的敌人坦克,离自己只不过200米距离了。

    第一辆隆隆开进的T90,终于闯到了路口处。印度车长有些纳闷,为什么突破了大半个城镇也没有遭到敌人反击,难道敌人都逃走了?出于谨慎,他呼叫后方的整个坦克连停下,然后从潜望镜中观察四周,尤其留心着两边建筑的窗户。可以看到雨水从光学设备上急速流淌过,建筑上的窗户里黑洞洞的,街道上也看不到半个人影。正面有一座高大的建筑,他知道是火车站旁的车库建筑,他想,如果自己是中国人,应该会在那里设立指挥部。

    车长将头顶热像仪到目镜上,水平转动起来,可以看到整栋建筑的轮廓,但是看到不到上面有人和武器存在。但是车长还是能够感受到无形中的压力,似乎有很多双眼睛正在黑夜中紧盯着自己。

    电台里传来了连长不耐烦的声音:“旅长发话了,先头部队连不要磨蹭,继续向前行驶,机枪对准两侧建筑。”

    “明白。”

    于是车长将行驶的工作丢给驾驶员,自己转动机枪,将瞄准镜中的十字线对准头上的房屋顶部,如果有谁探出头来,不管是敌人还是城里的市民,他都会毫不迟疑地开火。由于穿越空旷地域时,敌人的火力直接打到了后面,造成了各部队之间争先恐后,从而出现了一些混乱,如今第4装甲旅的车载步兵还在后面,暂时无法靠步兵解决战斗。

    这辆T90坦克再次起步,在暴雨中,碾压着碎石铺成的破烂地面向前推进。

    突然间,几颗照明弹从天而降,将整个街道照射的如同白昼一样。领头的几辆印度坦克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即停车,用火炮向着对面的建筑开火。儿高射机枪对着沿街的房屋逐一扫射,也不管看没看到目标。

    照明弹的光芒缓缓消失了,最终什么也没有发生,歇斯底里状态下的印度坦克渐渐停止了开火,为首的车长向躲在后面的连长报告,可以确定附近确实有中国军队,但是还没有看到。连长对他的畏缩不前很不满意,严令不得招借口,必须立即朝前。

    躲在各个拐角处的中国步兵一直在等待敌人低速通过,好从侧面发起攻击。此刻大雨已经到了如柱的地步,对于双方的观测而言,都将面临巨大的苦难,而躲在坦克内的印度士兵,似乎更不利些。

427掐头去尾() 
城外发射的照明弹,接二连三地从天而降,缓慢地将死寂的小城丁苏吉亚照得透亮,照明弹落下的间歇,城市各处都出现了一些短促的,试探性的开火,这是印度人的火力试探,他们希望能够立即交火,好判断出中国军队的规模有多大。

    让印度坦克部队始料未及的是,热成像设备所具备的的技术优势,在大雨中完全迅速地丧失殆尽了。这些来自少雨地区的坦克兵们,从来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大雨中穿着雨衣的步兵,在热成像仪中几乎是隐身的。包括该部队的大部分指挥官们,也没有意识到这场雨将会带来多大的麻烦。堪比亚坤本人不久前还在暗自庆幸,这场大雨的降临将会阻挡中国空军的肆虐。他的进攻有些毛躁,没有放下步兵,先行在这座小城的穷街陋巷中站稳脚跟,也没有调遣部队分头行动,而是企图在行进间完成占领。

    林淮生的准备要比第4旅充分得多,他的反坦克小组,全部布置在了这座小镇的最后三分之一处。因为这里的街巷最狭窄。他预计敌人坦克行进到这里,应该能够拉升到几个足够长的一字纵队。这样就相当有利于自己的反坦克火力,从侧面打击敌人较为薄弱的装甲。

    出于谨慎,林淮生将3个装备反坦克导弹的连放在了城外,以防敌人快速包抄,而在城内,则部署了几个只有火箭筒的步兵连,核心阵地由薛小岩的侦察连防守。他给代号狐狸的侦察连补充了一些重型的反坦克小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够拖住敌人一段时间就行。

    带头的印度坦克走走停停,显得非常小心。上级不断地催促先头的C连前进,但是车长意识到,最后几百米的路程,不会那么简单。城外的敌人在不断地发射照明弹,这说明在城里的暗处,一定藏着什么东西。

    车长不停地四处观察,但是指挥塔上的潜望镜完全被水流遮挡住了,只有在对方照明弹落下时,才能看到对面那幢阴森大楼的轮廓。而雨点打在装甲上的声音,竟然盖过了发动机怠速状态的动静,一切都太诡谲了。

    电台里,连长继续大喊大叫:

    “不要磨磨蹭蹭,我们没时间了,赶快越过铁路。”

    “连长我请求打开车灯,地面上有些奇怪东西,可能遮挡着地雷。”

    “你发生么神经?”连长大声说道,显然对这个没常识的请求有些生气,“赶快行动。”

    躲在拐角处的中国反坦克小组,听到了坦克履带碾过碎石时,发出的刺耳的声响。一道闪电落下,可以看到一辆坦克的狰狞影子映在了对面墙上。

    “都别急着开火,等我的命令。”中国班长用压过雨水声的大嗓门吼道,他自信乌龟壳里的敌人是听不到的。

    坦克隆隆驶来,转眼开上了一堆破砖,下面果然藏着一枚地雷。

    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坦克轰然而停,随后一侧的履带板滚落到了地上,一股焦糊味弥漫在空中。

    发现战车失控,惊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