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家意志 >

第80部分

国家意志-第80部分

小说: 国家意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该死的雨真是没个停。”

    王铁川蹲在草丛里骂道。雨水一直从他的望远镜前后淌下来,对观察造成了不太大的影响。

    “这个月份是这样的。观察的怎么样了?”林淮生在另一侧问道。

    “前面那座桥有一个班把守,桥2侧都有机枪。桥下低地的营房里有一个排,我们过不去。”

    正说着,他又从望远镜里看到了新的情况,一排军车摇晃着开到了检查站跟前,停了下来。

    “是东部军区的车牌。”

    “哦?”林淮生在湿草地里爬了几下,从另一侧凑了过来。之前他们发现的印度军车都有明显的标志,比如陆军或者防空部队,但是这些军车则没有。

    “嗯,是内政部临时调动的东部军区的车。”

    “会不会是边境特种部队?”

    “不像,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规模。”林淮生正说着,堵在后面的军车车上,跳下几名士兵在路边小便,隔着几公里也可以看清他们背着的恩菲尔德李式步枪。

    “看看,自治邦的准军事部队,预备役的。”

    “印度已经动员预备役了?”王铁川不解道。

    “起码我们出发时还没有,不过他们调走了那么多的正规部队到克什米尔,一定得有二线部队补充才行。”林淮生说道。

    “能确定番号吗?”

    “还不能,大概是17个预备役阿萨姆步枪营中的一个。没有重装备,不知道来干什么的。”

    “会不会是来搜查我们?”

    “有这个可能,但是昨天起我没有听到北面有枪声响起。”

    “我想他们一定是有所警觉了,以往卫星照片上,这些桥的防守没有这么严密,今天晚上一定要想办法到达则拉山口。”

    两人商议了一下,还是得想办法从这座桥过去,于是起身往大桥隐蔽前行。他们已经发现桥上的哨兵检查十分的马虎,说不定能够混上一辆军车通过。

    日落前,他们躲到了通向邦迪拉的13号公路上方的山里。下午5点时,又有一支印度车队从这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上经过。一辆卡车经过山脚时抛锚了,其余的才、卡车丢下它朝北驶去,只留下了2名印度兵在大雨中修理这辆破车,不知道为什么,两名衣衫不整的士兵决定先到附近的村子去一趟,于是就把卡车就丢在了路边。这里人迹罕至,他们显然并不怕车辆会被偷走。王铁川与林淮生从山上下来偷偷接近卡车,从车牌看是阿萨姆地方武装的车,车前的特殊通行证上写明为阿萨姆保安旅,运输2连。

    林淮生爬上卡车,发现车辆运输的是武器和零件。老练的侦察兵没有打开装武器的板条箱,从弹药箱外面的文字上看,是7。7毫米子弹,可见箱子里的武器不值得一看。零件箱子上注明是雷达配件,这引起了林淮生的兴趣。驾驶室内的通行证件表明,他们是早上从提斯普尔出发的,并于第二天返回,看来在剩下15公里长的路线上,必然有一处还未被发现的雷达阵地。

    驾驶室里没有地图之类的东西,但是留着一部对讲机,不时地响起。都是印度军队互相联络的呼叫,可以听到对讲机那头有人不停地催促后面的车辆赶上来。王铁川听不懂这些话,所以只能把后面的林淮生叫来,自己则留在大雨里担任警戒。

    “他们说什么?”

    “一直在询问汽车修好了没,还在问滤清器零件找到了没有。呵呵,这两个家伙竟然把对讲机丢到了驾驶室里。我看他们一定是到前面的门巴村子里找零件去了。”

    “这荒山野地的哪儿去找这些?我看这辆车今天是跑不了了。你来警戒,我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王铁川说着,拉开车门跳上了驾驶室。不出所料,驾驶员原果然将钥匙插在了车上,也许他们认为没人能将这辆破车开走。王铁川拧动电门,车辆发车嘎嘎嘎的惨叫,看起来点火没问题,但是一进入怠速运转随即在抖动中熄火。他看了一眼油压,始终上不去

    “我打赌就不是什么滤清器的事。”他呼地跳了下来,关上了门。

    “你能修好?”

    “没什么问题,那两个棒槌就算找来火花塞或者滤清器也没用,车子可以发动,只是燃油泵不运转。你是不是有什么新的点子?”王铁川问道。

    “我们是不是又想到一块儿去了?”

132过桥() 
“行,老子试试看。”

    王铁川绕到前面,一下子窜了上去拉开卡车发动机罩,他用手电草草扫过。果然不出他所料,只是燃油泵继电器的接线松脱了,这显然是燃油泵不运转的唯一原因,看来是这里的路况太糟造成的。他花了一点时间把它们草草拧到一起。

    “100公里内还得再坏一次,做戏得做的像。”他砰地盖发动机罩,跳了下来。

    “他们回来了,快。”林淮生小声说道。他从望远镜里看到,两个印度兵穿着雨衣正转过山头垂头丧气地再往回走,而且不出所料,双手空空——要在13号公路附近不通电的村庄里找到汽车配件,哪儿那么容易?

    两名侦察兵立即将附近的一切恢复原样,好在大雨使得道路积水,基本看不到脚印,接着两人钻进了卡车后部,躲到了几排箱子后面。王铁川躲避停当,“哗啦”一声将消声冲锋枪子弹推上了膛。

    等了很久,两个骂骂咧咧的家伙终于到了。

    “总是下雨,没完没了,看来今天得在驾驶室里熬一晚上了。”一名印度兵说道。

    “希望西卡门的车队能有多于的零件,或者他们有一个会修车的家伙在就更好了。”

    “别做梦了,还是告诉连长,让他安排明天从提斯普尔出发的车队带上零件和修理工。”

    “我们这么孤零零地停在路边会不会被中国飞机空袭?我们运输的可是重要的导弹零件?”

    躲在车里的林淮生为之一振,他想自己之前的判断没有错。

    “傻瓜,中国人怎么会知道你运输的是什么?他们又不是美国人。”

    说着话,两人先后从卡车两侧爬进驾驶室,丝毫没察觉有人进过驾驶室。车后面林淮生已经大致知道这辆车的目的地是某个萨姆6型导弹的阵地,这些雷达零件就是送往哪里的。

    现在两名中国侦察兵与这两个印度运输部队的士兵隔着非常近的距离,可以听到他们不停地埋怨天气、埋怨路况、埋怨上级,但是驾驶员就是没有试着发动一下车子,这让林淮生焦急起来,恨不得敲一下挡板,提醒他们现在发动完全没有问题。

    “我说,这么急着往前面送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要打仗了。”0可以听见,一个家伙吃力地脱掉雨衣,问另一个。

    “也许中国人只是装装样子,不过军区已经把预备役年龄提高到了40岁,我想上级认为有这样的可能。”

    “中国人如果想在这样的天气发动进攻,我想他们一定是发疯了。瞧瞧这里的路,他们的坦克开不了二十公里就会陷到烂泥里。邦迪拉以北的桥没有一座能过7吨半以上的车辆。”

    “也许他们会等到10月份,到那时候洪水就会退去,他们可以从山谷进军。就像以前一样。”

    车后的林淮生不由得点了点头,虽然说这个说话的印度兵不怎么精通修理,但是对这里地利的判断,还是可以的。

    “我的表哥在第21山地师当通讯兵,你猜怎么回事?”

    “……说说看?”

    “国防部准备在8月份前攻占伊斯兰堡,然后他们和其他几个师就会回来接替防守。雨季结束前中国人不会有机会的,最多象前天那样,打一些小仗。我们的空军会加倍奉还。”

    “空军?”

    “你没看电视?那个得了勇士奖章的小子他击落了很多巴基斯坦的中国制飞机,国防部长说我们的空军在亚洲没有对手。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重型战斗机。”

    “但是拉比,我总觉得,我们国家应该先把重型卡车造得更好一些。免得这些破车沾在泥地里动不了。”

    驾驶室里孳孳的声音响起,看来那部大功率对讲机又有通讯传来。

    “拉比,你和昆拉还在不在?请回答。”

    “我们在这里,队长。完毕。”

    “该死,刚才到哪儿去了?我联络了你们很多次。”

    “我们想到本杰拉村碰碰运气,想找到一些能用的零件。”

    “蠢货,本杰拉村都是些不可靠的本地土人,连电灯都没有,他们怎么会有零件?”

    “没错,我完全同意,他们什么也没有。”

    “该死的,我还以为你们被山洪冲走了或者被被中国人特工干掉了。”

    “中国特工?怎么回事队长?”

    “总部说的,这一带有小股中国人进行破坏活动,所有单位都必须小心。听到你们两个傻瓜还活着,说实话我的心情很复杂,今天晚上你们必须留一个人在车外面放哨,听见没有。”

    “是,队长。”

    通讯嘎然而止。林淮生知道这部V波段对讲机的通讯距离在山区不会超过10公里,他们的队长应该就在则拉山口的北面某个制高点上,那里显然就是布置隐蔽雷达站的绝好位置。

    两名印度兵有一些被吓住了,大概是因为队长说了附近有中共特工活动,也可能是6点以后外面的天色越来越黑,让他们惶恐起来。最后他们终于决定试着再发动一次,在这样的荒郊野外干等着也实在不是办法。

    不出所料,卡车在嘎嘎嘎的嘶鸣声中抖动起来,然后成功地发动了起来。黑暗中,王铁川朝林淮生转了转头,虽然光线太暗,林淮生看不见他的表情,但是可以想象一定是一副挺得意的嘴脸,他用了一分钟就修好了这辆趴窝的塔塔军用卡车。

    “怎么回事,这个老掉牙的狗屎竟然又好了?”

    “我怎么说来着,根本不是火花塞的事,肯定是……油路继电器的问题。一定是刚才电路不通。”

    副驾驶席上某人开始马后炮起来。

    “我们现在怎么办?”

    “你这个傻瓜,还不快走?万一山上的熊或者老虎出来怎么办?你真的想在外面放哨?小心些挂档,别再熄火。”

    卡车开始摇晃着开动起来,发动机发出了隆隆的运转声,林淮生已经听不见这两个家伙的对话了,这也是一件挺可惜的事情,因为从他们的谈话中确实能发现出不少时效性不错的信息。

    转过山头,卡车又停了下来。林淮生知道,那个桥前面的检查站到了。两人赶紧蹲到最后的一排箱子后面。过了一会儿,有人走到后面撩开篷布,一道手电光在卡车后方直射进来,扫了几下就熄灭了。

    “怎么这么晚才来?”

    “我们的车在后面2公里的地方坏了,整个下午都在修理。最后……终于被我们修好了。”

    “听说桥那边有中共游击队,可得当心。”

    “看来这个事是真的?”

    “没错,边境特种部队的家伙带着无线电侦察设备,正在那里搜索,听说中国人偷偷地与卫星联络,不太好找,不过那帮家伙找到了脚印。”

    “放心,我们有这个。”驾驶员说着晃了晃放一直放在前面的AK47自动步枪,“我正想捉几个活的,扔到后车厢里。”

    “祝你们好运,打开车灯,当心雷区标志。你们可以走了。”

    车辆再一次挂挡前进,很快上了那座桥梁。林淮生可以听到;外面的桥梁钢架发出的金属扭曲撞击声在整个山谷回荡。看来驾驶员所言非虚,这座桥无法通行载重量大的车辆。很久以前,林淮生就知道,印度陆军故意将这里的桥梁和道路修得不太好,就是为了防止中国伞兵在突然袭击中夺取这些设施,并且加以利用。他们总是防着中国军队的快速穿插,按照帕斯阿德以及很多老派印度陆军军官的想法,在长期消耗战中,印度必然将应为后勤优势占据上风,所以他们始终在防止中共军队从山区快速穿插。在林淮生看起来,这种看法也颇为明智,但是并非无懈可击,新式的陆军未必需要借助道路和桥梁才能快速穿插到敌后。

    卡车离开了吱吱呀呀的桥梁,开了好一会儿,王铁川做了一个手势示意跳车,但是林淮生摇了摇手制止。如果现在跳车,就很难搞清这批零件会送到哪里,所以他还想在多待一会儿。通过这些天的接触,王铁川已经很了解林淮生这个人了——野心勃勃且胆大包天,确实不同于那种整天坐在作战室,研究卫星照片的普通参谋军官。

    又过了一会儿,卡车渐渐停了下来。显然目的地还没到,但是两个家伙似乎是在黑灯瞎火的森林里有些迷路了。印度边境修路组织在这一带修建了大量的土路,在茂盛的原始森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