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帝国风云录 >

第430部分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430部分

小说: 大宋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备撤离兴庆府,到河西建行帐以策安全。

    李仁忠坚决反对。形势远没有危急到撤离京都的地步,此策绝对不可行,以免动摇军民之心。

    “我也没有说马上撤离。”梁乞申说道,“但我们必须做好这种准备,以防形势骤然恶化,措手不及。大夏自立国以来,虽然屡遭宋辽攻击,大宋甚至兵临灵州,但我们却是第一次在今天这种情况下被敌人逼近京畿。”

    梁乞申这句话一说,李仁忠黯然苦叹,皇帝和其它几位中枢则是悲苦无语。

    今天是什么情况?李乾顺自三岁登基开始到现在快四十年了,这四十年里王国内忧外患战争不断,国力遭到了空前消耗,至今已经到了崩溃边缘。正因为危机重重,李乾顺十六岁亲政后力推新政,但新政严重损害了党项贵族官僚的既得利益,这使得朝堂上的汉蕃矛盾愈发激烈,远甚于李乾顺亲政之前的外戚专权之祸。这种情况下,大夏王国已经是强弩之末,它就象一匹伤痕累累的西北狼,虽然看上去雄风犹存,但其实不堪一击。大夏国祚摇摇欲坠了,契丹人瞬间败亡的灾难有可能在大夏重演。

    从皇帝李乾顺、宰相梁乞申到中书、尚书,大家都清楚目前的财政状况,大夏的的确确打不起这一仗。

    虎烈军三月发动攻击进占前套,兴庆府为此不得不紧急集结军队。西夏全民皆兵,军队一旦集结,不但耽误农耕畜牧,还消耗粮食,时间越长损失越大。到了六月,虎烈军开始南下攻击贺兰山,这一仗肯定要打好几个月,西夏人又要耽误秋收秋种,所以今年的收成可想而知,假如宋军再从陕西一线发动攻击,那对兴庆府来说就是个噩耗了。

    “大宋人北伐幽燕之前,连续攻击我们五年。好不容易议和了,晋王又要打代北,连续数战没有取得任何战绩,导致财政入不敷出。前年大宋发动西征,几十万大军两路夹击,早已严重亏空的国库更是雪上加霜。”梁乞申摊开双手,摇头苦叹,“今年大宋再次发动西征,事实上他们的时机选择得非常好,我们已经无力抵抗。”

    “现在很多人都在骂我,说我把军队集中在京畿,只顾夺取军权,不顾社稷安危。”梁乞申苦笑,“但实际情况是,如果我们把京畿军队调遣到南北两个战场,兴庆府就要调拨更多的钱粮军需到前线,就要征调更多的民伕运送粮草辎重,但兴庆府做不到,不是不想做,而是国库空虚,确实无力去做。”

    梁乞申大吐苦经,半真半假,不过国库空虚,钱粮武器严重度短缺是事实,就目前形势而言,集结主力于京畿,依靠黄河、贺兰山之天险,京都之坚固,重兵防御,的确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消极防御,可以节约钱粮,而敌军千里远征,消耗惊人,双方实力此消彼长,战争的胜负最后就是拼钱粮,谁能坚持更长时间,谁就赢了。

    前任宰相薛元礼和一帮汉臣就是坚持消极防御的策略,而党项权贵们不同意。多少年来,党项人在西北顽强支撑,靠的就是积极防御策略,这是大夏立国的根本策略,汉人却要把它改掉,这势必严重危及到国祚安危,党项人怎能同意?

    梁乞申出任宰相,继续坚持消极防御的策略。仁多保国打算调集更多的军队到北线战场以包围虎烈军,但梁乞申最后说服了皇帝和中枢大臣,只给了仁多保国五万人,而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没有足够的军需。

    战局的发展证明梁乞申的决策没有错误。如今虎烈军打通了黄河东岸,粮道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仁多保国的计策失败了,当务之急就是把北线兵力撤回来,死守京都,舍此以外,再无他策,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宋军如果发动攻击,李察哥在南线肯定守不住,他也要撤回来,最后双方在兴庆府决战,夏军能否守住京师?所以,必须要做好京师失守的准备。当宋军和和虎烈军会师之后,京畿形势危急,皇帝必须撤离,带着行帐转移到河西,确保大夏国祚长久坚持下去。

    梁乞申的策略很悲观,对夏军坚守京师没有信心,这源自财政空竭和汉蕃矛盾,但皇帝不愿做个懦夫,他要和西夏军民一起战斗,因此他拒绝了梁乞申的建议,急召仁多保国和李察哥回京,共商卫国大计。此时此刻,党项人要不计前嫌,放下仇怨,齐心协力,否则亡国的日子就在眼前。

    =

    七月中,汴京。

    郓王赵楷、广阳郡王童贯联袂上奏,请求汴京发动西征。两人还密奏皇帝,详细说明西北策略,恳请皇帝同意他们的计策。

    汴京已经和金人商定了攻击之策,这时接到太原的奏议,得知李虎已经同意河东军进驻大同,当即鼓掌相贺。在他们看来,李虎完了,云中路到手了,而金人则会和虎烈军打得两败俱伤,可能就此退出代北。

    李虎同意河东军进驻大同的前提是,西北军必须配合虎烈军,从横山一线攻击西夏,但汴京国库空虚,财赋不足,没有能力发动西征。宰相白时中和副相张邦昌都认为,目前河北山东的反贼还没有平定,各地天灾不断急需加大赈济力度,不可能也没有更多的钱粮去开辟西北战场。

    皇帝不同意,坚决要求发动西征。

    国库亏空,财赋不足,可以想办法,可以实施一些横征暴敛之策,钱粮不是阻碍西征的主要问题。就当前形势而言,对大宋来说威胁最大的是北虏入侵。河北山东叛乱迭起,持续两年的战乱对这些地方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一旦边疆不稳,北虏南下,势必祸乱中原,所以汴京在消灭李虎的同时,大力扶植郭药师的燕山镇戍军。皇帝认为,只要河东军北上进驻大同,那么大宋事实上等于控制了燕云两地,重建了中原屏障,北虏南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大宋完全有条件再一次发动西征。

    皇帝和中枢大臣的争论仅仅持续了一天,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

    皇帝知道宰相和一帮大臣们为什么反对,说到底就是因为皇统,如果郓王在西北建功,将来郓王登基称帝,西北武将必能得到丰厚的回报,这损失了文官们的利益,他们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阻挠。

    皇帝为了缓和这种矛盾,突然与皇后一起亲临东宫,一家人欢声笑语,度过了美好的一天。其后,皇帝又在不同的场合,和太子一起出现,父子关系看上去非常融洽。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皇帝赞扬太子,说太子温恭谦和,将来肯定能治理好大宋。皇帝这一切举动无疑给大臣们一个强烈暗示,他打算放弃郓王,不再搞什么废嫡立庶了。

    皇帝改变了想法,汴京马上激流涌动。

    深得皇帝信任的内侍梁师成和太保蔡攸率先揣测到了皇帝的用意,他们非常默契地配合皇帝,主动向太子示好。梁师成和蔡攸的一举一动,对汴京朝堂有很大影响,于是在短短时间内,汴京的大臣们纷纷倒向太子,本来已经处于激化状态的皇统之争忽然间风平浪静了。

    皇帝的的计策成功了。七月下,郓王和童贯第七次奏请汴京,这次在皇帝的坚持下,汴京终于同意发动西征,不过考虑到国库的窘迫和当前国内动荡不安的形势,汴京把西征兵力的规模控制在十万。

    =

    这道圣旨刚刚出了京城,燕山郭药师急奏汴京,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一个讯息,金军在近期要入侵大宋。

    郭药师在奏章中详细说明了这个消息的可靠性。黄龙府下旨,征召士卒和民伕。中京的金军正在向古北口、松亭关一带集结。东北路的大量物资正通过海路运达平州路。金国南京留守府里的幽燕汉人用各种办法收买幽燕官员,其中包括郭药师的多名部下,据这些部下交待,金军可能在今年年底发动攻击。

    郭药师希望汴京向幽燕调拨更多的钱粮武器,征调更多的民伕抢修加固城防,确保边关安全。

    汴京对此嗤之以鼻。郭药师的用意太明显了,就是虚张声势恐吓汴京,乘机获得大量的钱粮武器以增强自身实力。宰相白时中直接告诉皇帝,郭药师就是第二个李虎,朝廷必须尽快遏制他的实力,以免养虎为患。一个李虎已经让汴京寝食不安了,如果再多一个郭药师,燕云可能就完了。

    皇帝也抱有同样的想法,他一面手诏郭药师,极力安抚,请他小心防范,一面书告童贯,叫他尽快赶到燕山府,想方设法镇制郭药师。

    宇文虚中提醒皇帝,防人之心不可无,郭药师的奏报证据确凿,金军或许真有可能撕毁盟约,南下寇掠,所以应该派个使者急赴黄龙府,警告一下女真人。皇帝同意了,让赵良嗣、马扩急赴黄龙府,同时督请太原,即刻调遣河东军北上云中。

    =

    =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603章 决心() 
七月下,克夷门。

    董小丑把主力集结到娄博贝,准备攻打阿拉善的时候,接到了李虎已经抵达克夷门的消息。董小丑当即放弃了攻击,再率主力赶赴克夷门。

    在军议上,耶律马哥主张以主力沿黄河东岸南下,先把兴庆府东南方向的州县全部扫平,等到宋军北上会合后,则发力攻击兴庆府。

    “如果我们以主力南下威胁兴庆府,灵、夏一带的敌军势必北上,这样我们就要和几十万夏军作战。”董小丑持谨慎态度,“我认为,既然宋军要从南线展开攻击,那么我们只要保持对兴庆府的威胁就可以了,这样我们既能牵制住夏军主力,又能帮助宋军迅速北上。只待两军会师,取得兵力上的优势,我们再攻击兴庆府也不迟。”

    “董帅,到目前为止,我们尚不能确定汴京是否同意出兵。”毛军马上反驳,他和耶律马哥的意见一致,认为此刻应该直接攻打兴庆府,“就算汴京同意了,西北军也要在十月之后发动攻击。现在距离十月还有两个多月,这两个多月战局会发生什么变化?党项人和契丹人不一样,近百年来,他们一直在打仗,战斗力非常高。此刻我们已经打到党项人的京都了,党项人难道还不反击?难道他们要等到宋军北上了,腹背受敌,然后乖乖的束手就擒?我可以肯定地说,要不了多久,西夏人就要反击,而且是全力反击。”

    “我同意毛帅的意见。”高宝龙说道,“形势很明显,西夏人如果不能尽快击败我们,必将腹背受敌,只能困守兴庆府。相反,如果他们击败了我们,等于一举扭转了不利局面,那时就算宋军打到了黄河边上,西夏人也不怕,毕竟对付一个敌人比同时对付两个敌人要轻松多了。”

    董小丑连连摇手,“我们只有十三万军队,而据范奏记的推算……”董小丑指指坐在身边的范直昌,继续说道,“即使西夏人的左厢军没有回援,兴庆府一带也有二十多万大军,如果决战,我们没有胜算,退一步说,就算我们以弱胜强,打赢了,我们也必定损失惨重,这对虎烈府来说,有什么好处?我们兵力严重受损,接下来怎么打兴庆府?打不下兴庆府,我们兵力又折损过半,这一仗有什么意义?难道我们打西夏,就是为了损耗自己,自取败亡吗?”

    耶律马哥脸色微变,悄悄看了一眼李虎,不敢说话了。董小丑这话说得很严重,如果契丹人极力要求决战,那就是别有居心了。

    毛军笑笑,摇摇头,望着董小丑问道:“董帅,如果不决战,我们怎么攻占兴庆府?难道西夏人会闻风而逃,拱手送上自己的京都?的确,我们独自攻击西夏,实力是不够,如果决战,损失肯定很大,但如果宋军来了,我们是不是一定有胜算?好,就算我们有胜算,我们击败了西夏人,那么,兴庆府是谁的?你打算送给汴京吗?你把兴庆府送给汴京,我们打西夏还不是一无所获。”

    =

    几位统帅争执不下,而李虎则坐在一边沉默不语。他的心思都在大同,无颜那双绝望的眼睛总是浮现在他的脑海里,让他惶恐不安。如果金军南下,如果金军势如破竹,汴京是不是有危险?靖康之耻是不是会发生?他反复推演局势,感觉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汴京前面还有黄河天险,只要扼守黄河,金军只能止步于河北,难做寸进。

    既然汴京没有危险,河东军又北上大同相助,那么虎烈军就应该下定决心在贺兰山打出战绩,否则这一仗就一无所获。董小丑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但如果为了保存实力而把西北策略放在次要地位,那就是本末倒置,将来必定自陷绝境。

    “总帅,你的意见呢?”柴云意识到这样争下去没有意义。李虎之所以离开大同亲自赶赴前线,就是代表了虎烈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