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灯塔 >

第110部分

灯塔-第110部分

小说: 灯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同志,库尔斯克的情况怎么样?”看到鲍里斯走进门,正站在窗边沉思的斯大林第一时间回过头,语气严肃的问道。

    “库尔斯克南北两翼的防线正在修筑,”鲍里斯将军帽托在右边的小臂上,大跨步的走过去,说道,“各地方党组织对配合工作安排的很完善,预计再有半个月的时间,三道防线就能初步成型。不过,草原方面军的集结动作有些缓慢延迟,在我返回莫斯科之前,还有百分之三十的部队没有到达指定位置。”

    skbshge

第158章 争论() 
“既然库尔斯克两翼的防御工事有望在近期完成,”不等斯大林对鲍里斯简单的汇报做出答复,日丹诺夫已经抢先问道,“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的部队也基本到位,那库尔斯克方向的进攻是不是应该做出相应的计划了?”

    鲍里斯看了他一眼,这位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把头发梳理的一尘不染的家伙,显然不是个好对付的人。在斯大林的执政班底中,日丹诺夫这个人,占据着很重要的一个席位,他不仅是斯大林的助手,也是斯大林的亲家,同时,他还是斯大林的对手。

    自从当年的基洛夫遇刺身亡之后,日丹诺夫便接手了列宁格勒一切权力,原本,斯大林将他安排到列宁格勒,是希望他能够统合势力庞大且又不太听指挥的列宁格勒政治力量。但是,在经历了规模浩大的清洗运动之后,日丹诺夫不仅没有将这股游离在莫斯科中央外围的政治力量消灭掉,反倒将他们统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股以他为核心的政治势力。而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更是将日丹诺夫在列宁格勒的威望提升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恐怕已经令斯大林产生了疑虑。

    “库尔斯克的战役计划中,短时间内并不包含进攻的内容,”对日丹诺夫,鲍里斯并不会有任何的畏惧心理,因为他相信,自己越是同日丹诺夫有矛盾,斯大林越是会信任自己,这是一种政治考量,与军事问题无关。

    “不包含进攻的内容?难道你的计划,就是在库尔斯克被动防御吗?”日丹诺夫的语气已经流露出了充分的不满,他质问道。

    “是的,安德烈·亚历山大罗维奇同志,恐怕短期内,我们的计划就是这样的,”鲍里斯目视着面无表情的斯大林,语气平静的说道,“我们需要德国人率先发起进攻,并在防御中拖垮他们,在那之后,才是我们发动反击的时候。”

    “那么,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同志,请你来告诉我,德国人的进攻将在什么时候发起?”日丹诺夫懊恼的质问道。

    “在下一个冬季到来之前,”鲍里斯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下一个冬季到来之前?现在才是三月份!”日丹诺夫怒了,他咆哮道。

    朱可夫显然也没想到鲍里斯在日丹诺夫面前竟然会表现得这么强硬,他诧异的看了鲍里斯一眼,替他解释道:“我想,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同志的意思,是说德军的进攻将在夏季正式发起,因为在德国人观念里,我们的进攻是季节性的,也就是只能在冬季进攻才有战胜德军的把握。”

    “可谁又能确定德国人的进攻计划就是在库尔斯克方向?”日丹诺夫愤然道,“列宁格勒呢?列宁格勒这样重要的战略目标,难道不会成为他们这一场夏季攻势的主要目标吗?就我所知,他们目前在施吕瑟尔堡的攻势非常猛烈,两个师,不,是至少两个师的德军,正在那里向我们的防线发动攻势。”

    鲍里斯没有开口说话,他不认为现在是自己开口说话的时候,他也没有必要向日丹诺夫解释库尔斯克战役的构想,除非斯大林让他作出解释。

    面对鲍里斯和日丹诺夫之间的争吵,斯大林的态度很暧昧,他甚至自始至终都没有开口说过话,看他那严肃的表情,就像是在考虑这两人的对话谁有道理一样,但他内心世界真实的想法,却是没有人能够看出来的。

    “安德烈·亚历山大罗维奇同志,在列宁格勒外围地域,我们并没有发现德军大规模集群调动的异常情况,”朱可夫再次解释道,“也就是说,目前列宁格勒……施吕瑟尔堡地域发生的战斗,都是姆加德军作战集群发动的,从兵力上说,总参谋部认为,以列宁格勒现有兵力足以防御德军的进攻。”

    “没有发现德军的异常调动,并不意味他们确实没有调动,”日丹诺夫大声说道,“现在我们能够掌握的确切消息,就是德军正在向列宁格勒发起攻势,仅此而已。”

    “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同志,在列宁格勒的战事上,你有什么看法?”斯大林终于开口了,他看着鲍里斯,语气严肃的问道。

    “斯大林同志,我认为这是德军为牵制我中央作战集群兵力所实施的佯攻,”鲍里斯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理由呢?”斯大林脸上露出感兴趣的表情,他问道。

    “我需要地图,斯大林同志,”鲍里斯要求道。

    斯大林点点头,迈步朝前走了几步,将窗口附近悬挂的地图让了出来。

    “就目前来说,德军在列宁格勒外围地域作战的,是其北方集团军群,其下辖部队约为26个师,”鲍里斯指着地图说道,“而在卡累利阿地峡,还有4个芬兰师,也就是说,威胁着列宁格勒的德军仅有兵力不足30个师。而我军在该地域配属的兵力,则为列宁格勒和沃尔霍夫两个方面军,仅从兵力上来说,德军并不占据任何优势。”

    “可德国人并不是柱子,更不是死的,他们的兵力可以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做出调动,”日丹诺夫插口说道,他并不认可鲍里斯的看法。

    “而在列宁格勒以南,中央作战区域,”鲍里斯也不理他,继续看着地图介绍道,“自从莫斯科战役以来,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就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我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在正面方向上对德军该作战集群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压力。也正因为如此,德军才在去年中期开始,执行所谓的东方壁垒计划,在杜霍夫希纳、亚尔采沃、多罗戈布日、叶利尼亚、斯帕斯杰缅斯克等地,分别构建了由重兵防御的防御核心地带,以阻拦我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向斯摩陵斯克的突击。”

    说到这里,鲍里斯顿了顿,这才继续说道:“德军这种以核心防御地带为点,构筑防线的防御手段,虽然给我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构成了很大的麻烦,但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兵力灵活调动。换句话说,在这一线,德军同样不占优势,至少无法在短期内向我军发动突击性进攻。”

    “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同志的看法很准确,也符合总参谋部的见解,”趁着鲍里斯说话的空当,朱可夫插口说道,“就目前的整个一线战场而言,德军唯一占据优势的地方,便是库尔斯克突出部。这场战争进行到现在,德军的作战意图已经与战争初期截然不同。战争初期,德军对列宁格勒的突击,主要追求的是一个政治性的目的,而非战略性的目的。而现在,德军在整个战线上,正在日益失去主动权,在这个时候,继续浪费有限的兵力去追求一个不切实际的政治效果,显然是愚蠢的,因此,德军的夏季攻势绝对不会选择列宁格勒方向。”

    朱可夫说得不多,但却一阵见血。没错,德国人现在继续重兵攻打列宁格勒已经没有意义了,就算打下列宁格勒又如何?对扭转整个战局有所帮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德军现在需要的,是一场能够扭转被动局面的胜利,以这一目的选择战场的话,哪怕再次向莫斯科发动攻势,也比进攻列宁格勒更实际一些。

    那么,德军在夏季攻势中重点进攻库尔斯克又有什么意义呢?很简单,进攻苏军的库尔斯克突出部,德军一旦获胜,就能够围歼集结在该突出部内的苏军中央、沃罗涅日两大重兵集团。一旦苏军这两大重兵集团被粉碎,那么,德军将由沃罗涅日大缺口一拥而入,向东南方向进攻,可以突击西南方面军的后方,向东北方向进攻,则能够包抄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后方,从而再次对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构成威胁。

    对于朱可夫插嘴作解释的做法,鲍里斯心中有些不满,这家伙总是会抓住一些机会在斯大林的面前表现自己——若是在过去,鲍里斯不一定就会有这种想法,他甚至会认为朱可夫是在加强自己作战思路的可信度。但是现在,他还就是这么想了,这便是政客的思维方式。

    日丹诺夫显然对这样的解释仍旧不满意,他张了张嘴,还想继续说些什么,但却被斯大林摆手打断了。

    “统帅部也认为德军的夏季进攻计划应该会选择库尔斯克方向,”斯大林叼着烟斗,说道,“不过,在各方面准备到位之后,就是不是可以率先向德军发动攻势的问题,一些同志还存有异议。”

    “斯大林同志,我们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真正作战目的,并不是击退德军,也不是简单的将他们从哈尔科夫亦或是奥廖尔驱逐出去,而是尽最大可能粉碎这两个德军的重兵集团,”鲍里斯给出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答案,“因此,在防御中拖垮他们,再通过迅速的反击包围歼灭其进攻部队,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最有效战术。”

    (这本书写到中间的时候,一度想要放弃了,所以前面有一些留下的伏笔和涉及到的人物,都忘记了。更悲催的是,掌阅这边作者自己没权限修改发布的文章,不好意思,只能请读者大大们多见谅了。安吉普中尉可以确定为在图阿普谢战役中阵亡,至于苏娅,我还没忘了她,她会在不久之后再次出现。还有,苏娅不一定就是乔丽娅纸条上写的那个“苏娅”哦,当初就说了,纸条上的“苏娅”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计划,至于主角怎么想,那只是他想的而已。)

    skbshge

第159章 自荐() 
有人说斯大林在苏联搞独裁,实际上独裁这种事,好不好的要分多方面来看,至少在鲍里斯看来,在战争期间,若是这个独裁者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思维,对整个国家来说,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斯大林喜欢拿最高统帅部来说事,做出任何决定的时候,都喜欢打着最高统帅部的名义,实际上,任何人都知道,这个最高统帅部本质上就是由他说了算的。不管什么事情,只要说服了斯大林,那么就等于是在最高统帅部获得了通过。

    从库尔斯基紧急赶回莫斯科,鲍里斯用自己的分析加强了斯大林在库尔斯克与德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原本还上蹿下跳的日丹诺夫便安静下来,原本所谓的意见分歧,也再次得到了统一。

    ……

    细雨中的莫斯科,空气里似乎带着一股淡淡的腥气,这是富氧的缘故。站在滴水的雨檐下,深吸一口气,让那清凉而新鲜的空气充满肺腔,再缓缓的吐出来,有那么一瞬间,整个人会感觉这世界都变得鲜活了。

    自从调到莫斯科之后,鲍里斯发现自己似乎喜欢上了莫斯科的阴雨天气,那浓浓的阴云不仅影响不到他的心情,反倒能让他感觉到一种发自内心的舒畅。

    雨中的剧院广场人流如织,一顶顶各式花色的雨伞夹杂在人流中,朝着莫斯科大剧院的方向涌过去,宛如一朵朵盛开的花束在溪流中汇聚。

    鲍里斯站在大剧院对面近50米处的广场上,阿尔谢尼在身边给他撑着伞,小心翼翼的不让雨水落到他崭新笔挺的军装上,鲍里斯则微微仰着头,看向大剧院前顶上方那个由四匹骏马拉着的太阳神阿波罗的战车。

    鲍里斯已经在这里站了将近20分钟了,其间一步都没有移动过,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阿尔谢尼有心想问,却又不敢,只能那么安静的陪他站着。

    今晚的莫斯科大剧院注定是喧闹的,莫斯科市委组织的庆祝莫斯科战役胜利一周年活动,在经过了两次推迟之后,终于在今晚正式揭开帷幕。对于这次活动的前两次推迟,出面组织活动的市委宣传部门以及共青团市委,都不明所以,他们只知道推迟的决定是由市委书记谢尔巴科夫同志亲自决定,但有一小撮人却非常清楚,活动推迟的原因,就是由于主角没能到场。

    好吧,一个年轻的将军未能婚配,这原本不是什么大事,可问题是,斯大林同志借这件事不轻不重的批评了谢尔巴科夫同志,且不论这番批评背后的真实因素是什么,总之,谢尔巴科夫同志必须把这件事办妥,至少要做出在关心这件事的样子,这叫做政治表态。

    再有,马林科夫曾经操持过这件事,结果最终没有办妥,谢尔巴科夫目前正在谋求上进,斯大林亲信班底的7个人中:莫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