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灯塔 >

第28部分

灯塔-第28部分

小说: 灯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台,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同志,我们需要一部可以同团部联系的电台,”鲍里斯说道。

    “非常遗憾,少校同志,”站在一边的少校开口说道,“电台我倒是可以为你提供一部,但与47团团部的联系,我们也无能为力。勒沃茨基在三个小时前落到了德国人的手里,你的47团团部已经彻底联系不上了。”

    这个结果在鲍里斯的预料之中,不过他还是装出一副沉默的样子。

    “奥列什尼,把备用电台留下,”赫鲁晓夫挥挥手,给少校下了命令,“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库廖科夫少校同志,尽管联系不到47团,但你也不是在孤军战斗,你可以直接与军区指挥部联系,直接与我联系,我会在指挥部等候你的好消息。”

    有赫鲁晓夫的命令,少校也不能说什么,他转身指挥士兵将备用的电台留下,又给了鲍里斯一个电码本,当然,也免不了要叮嘱他,关键时刻必须将电码本销毁。

    赫鲁晓夫一行人总共在209营驻地停留不到20分钟,除了安排摄影师拍了一些照片之外,就留了一部电台,之后就急匆匆的走了。

    实际上,对于赫鲁晓夫这样的大人物,能够在战时孤身跑到这样的地方来,鲍里斯还是很钦佩的,同时呢,他也意识到一点,那就是包括沃伦斯克、卢茨克一线在内的整个战场,肯定已经是打乱套了。作为军区代表,赫鲁晓夫来这里的目的定然不是为了他这个小小的209营,而应该为了去某支集团军的指挥部。

    适才查看地图的时候,鲍里斯隐约记得在罗日谢方向上,似乎标注有第4机械化军的番号,那里离着这里不远,就在西北方向上,直线距离不到15公里,如果不出意外,赫鲁晓夫一行人应该是准备去那儿的。

    了解到附近地域还有大规模的友军存在,同时,自己所在的位置也不是主战场,这令鲍里斯放心了不少。

    送走了赫鲁晓夫一行人,鲍里斯立刻召集各连队指挥官到指挥所开会,将赫鲁晓夫亲自到战地视察,并安排摄影师拍照记录的消息传达下去,并且言之凿凿的告诉这些基层指挥官们,209营在一线奋战的消息,将会登上报纸。

    上报纸啊,别小瞧这种事,在这个年头里,对每一个士兵来说,这都代表着无上的荣耀,其对部队士气的激励作用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

    …………

    浓浓的夜色再一次笼罩了整个基辅,不过与往常不一样,今晚的基辅注定是不平静的。

    因为空军损失惨重,基辅及周边地区的制空权也基本丧失了,今天一整天,德国人的飞机对基辅先后实施了6次轰炸,城区的很多地方都变成了废墟,基辅特别军区驻地自然也不例外。

    幸好的是,漫长的白天总算是过去了,德国人的战机大晚上的还不敢飞到基辅来,因此,这个受难一整天的城市总算是平静下来。

    军区驻地,临时挑选出来的一个营房里,中午才从莫斯科急匆匆赶来的朱可夫,正在闷头吸烟,在他面前的长桌上,是一张看上去乱七八糟的态势图。

    在朱可夫的对面,是一个身材微胖的家伙,他是朱可夫的副手,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而在瓦图京的右手边,还站了一个长着一张马脸,脸上还架了一幅黑框眼镜的中年人,此人是基辅特别军区的参谋长马克西姆?阿列克谢耶维奇?普尔卡耶夫。

    房间里的气氛很凝重,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非常的严肃,作为职务最高的人,朱可夫更是时不时的看看腕表,像是在等什么人亦或是什么消息的样子。

    就在这种凝重而沉闷的气氛中,房门外传来皮靴踩踏木板的咔哒声,声音很急促,也很杂乱,显然来人走的脚步很快,而且人数不少。

    不一会儿,微微闭合的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先是一个身材高大,长着国字脸的中年人大跨步的走进来,还没等脚步停下来,他便大声说道:“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同志已经找到第4机械化军的指挥部了,不过情况不是很好,目前,他们已经同摩托化81师失去了联系,兵员配备严重不足。”

    来人说这话,走到了长桌边上,他将拎在手里的军帽啪的一声扔在桌上,直到这时候,门外才又呼啦啦进来一票人。

    朱可夫歪过头看了看,除了说话的人他认识之外,后面那四五个人他也全都认识。

    说话的人正是目前的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基尔波诺斯。而在他的身后,则是基辅特别军区目前的高级将领。像大脑门的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维奇?雅科夫列夫,他目前是军区的炮兵司令;一看长相就是个老实人的霍夫汉内斯?哈恰图罗维奇?巴格拉米扬上校,他刚刚接替鲁布卓夫上校出任军区的作战部部长;朱可夫的老朋友,备受基尔波诺斯赏识的军区司令助理兼供给主任瓦西里?叶夫兰皮耶维奇?别洛科斯科夫。至于站在最后面,表情写满忧虑的三个人,则分别是军区空军司令普图欣,以及分别指挥第5、第6两大集团军的穆兹琴科和科斯坚科两位将军。

    很好,除了在外寻找失联第4机械化军的赫鲁晓夫以及视察通信恢复工作的军区通信主任多贝金之外,整个基辅特别军区的第一梯队主要将领基本都到齐了。

    skbshge

第41章 大战役() 
朱可夫和瓦图京两人专程从莫斯科赶过来,又召集了基辅特别军区的一干高级将领,其目的自然不会是为了闲唠家常,而是为了针对战争爆发后第一天的战场情况,制定一个反击的策略。

    在来基辅之前,人还在莫斯科的时候,朱可夫就已经对整个战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了解,总的来说,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天里,苏军在各个方向的表现都很糟糕。在这其中,尤其是西部特别军区的表现,简直是糟糕透顶,作为军区司令员,巴甫洛夫就像是喝醉了酒的酒鬼一样,整个人迷迷糊糊的,整个上午,莫斯科都没能联系上他,下午好不容易联系上他了,他却对他的部队情况一无所知。

    除了西部军区之外,受到攻击的还有北方,列宁格勒军区也受到了来自北方的威胁,挪威人、芬兰人,这些法西斯的走狗都在趁火打劫。幸运的是,在远东方向上,那些日本人被中国战场牵制住了,他们没有和盟友联合行动,共同对苏联发起攻势,否则的话,再加上一个远东战场,两面受敌的情况下,局面就彻底的无法挽救了。

    看着一众人都进了房间,朱可夫双手抬起来,做了个向下按的动作,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这才说道:“诸位将军同志们,现在的情况我想大家应该都了解了,是的,非常的复杂也非常的危及,可供我们利用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用来叙旧和闲谈了。”

    “首先,我要在这里宣布一条最高军事委员会的决定,”朱可夫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包里取出一份文件,看了看,说道,“面对突然爆发的战争,为了能够更有效的调动一个方向上的军事力量,以集中优势兵力、武器和装备,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入侵,最高军事委员会决定,暂时取消原有的军区制度,实行战时的更有效率的方面军军事制度。”

    文件翻过一页,朱可夫继续念道:“原基辅特别军区,就地整编,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成立西南方面军,方面军司令为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基尔波诺斯同志。”

    听到自己的名字,基尔波诺斯双腿一并,挺胸昂头,行了一个军礼。

    “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为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同志,”朱可夫说道,“鉴于赫鲁晓夫同志在前线,此决定稍后我会另行通知。”

    “最后,”视线在众人脸上转了一圈,朱可夫继续说道,“方面军参谋长仍旧为马克西姆?阿列克谢耶维奇?普尔卡耶夫同志,至于其它人的任命决定,稍后会另行通知。”

    尽管说是稍后通知,实际上,现在能来参加会议的人,应该说肯定都是要留任的了,不要以为这是个好消息,恰恰相反,在这个时候,任何一个明智的人都不会喜欢到这边来任职的。

    “62和18两个混合航空兵师联系上了吗?”文件合上,随手丢在一边,朱可夫看向位置靠后的普图欣,问道。

    “暂时还没有,”普图欣急忙上前一步,说道,“不过我已经安排人赶过去了,想必再有几个小时就能收到消息了。”

    “几个小时?可我们已经没有几个小时的时间了,”朱可夫语气不满的说道,“我最多只能给你2小时的时间,2个小时之后,我需要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

    “好的,朱可夫同志,”普图欣咬牙点头道。

    朱可夫也知道普图欣这个航空兵司令很为难,毕竟在过去一天的战斗中,基辅特别军区的空军力量损失相当惨重,而在莫斯科,斯大林同志却还在考虑要给德国人以及那些德国人的帮凶一些颜色看看。就在今天上午,得知战争爆发之后,斯大林同志亲自给空军下达了命令,要求他们集中轰炸几个敌方目标,这其中不仅包括了赫尔辛基、但泽、布加勒斯特和柯尼希斯贝格等地,还包括了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他甚至命令红海军黑海舰队出动,去袭击罗马尼亚的康斯坦撒,因为那里有大规模的油库。

    对于这些只具备政治意义,但却很难收到军事实效的自杀式袭击,朱可夫并不认可,但他却没有能力阻止,他只希望在明天的反攻发起之后,自己手上还有空军可以用。

    “好啦,都过来,”询问了空军的情况,朱可夫示意所有人围到桌边,“现在由我来宣布最新的作战计划。”

    针对第一天的战斗情况以及方方面面收到的或真实,或不真实,甚至于是自己猜测到的情报,远在莫斯科的军事委员会的一干委员会们,制定了旨在将的德国人赶回边境线的“3号作战命令”。

    这个命令将会动用到基辅特别军区的几乎全部军事力量,但命令本身却只有很简短的一条:要求“西南方面军以若干个机械化军和全部空军,以及第5、第6集团军其他部队的集中而强大的突击,包围并歼灭在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及布罗德方向上进攻的敌军集团,到6月24日黄昏时占领卢布林地区。”

    注意,这个作战命令不是由总参谋部亦或是西南方面军指挥部制定的,而是由总军事委员会制定的,换句话说,它是由一群搞军队政治工作的军事委员们制定出来的,当然,斯大林同志在上面签了字。当朱可夫和瓦图京带着这份命令赶到基辅之后,基尔波诺斯也在上面签了字,作为军区军事委会员委员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瓦舒金同志也在上面签了字,他甚至在电话询问了赫鲁晓夫的意见之后,也替他签上了字(这为瓦舒金其后的自杀和赫鲁晓夫的推卸责任奠定了基础)。

    就在半个小时前,当朱可夫和瓦图京拿出这份命令的时候,唯一反对的声音来自方面军参谋长普尔卡耶夫,他在详细分析了方面军目前的实际情况之后,主张采取较为保守的方案:一方面以现已参战的部队迟滞敌军进攻,一方面在后方的纵深地域组织坚固防御,同时,在新构建的筑垒地区组织第2梯队的反击部队,等到各战线稳固下来之后,再采取反击。

    普尔卡耶夫的主张,一度赢得了了解真实情况后的朱可夫以及瓦图京的赞同,但身为军事委员的瓦舒金同志坚决反对,最终,来自莫斯科军事委员会的3号命令还是得到了通过。

    实际上,如果莫斯科军事委员会得到的情报和战况都准确,同时,对德军攻击方向的预判也都没问题,另外,西南方面军对下属各作战单位也还能有效指挥的话,这个3号命令也还是没问题的。因为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德国人虽然已经将战线推进到了卢茨克、利沃夫等地,但规模庞大的第5、第6两支集团军,仍旧奋战在边境线上,而且受损不大。德军的第1装甲集群,只是在沃伦斯克一线,撕开了一个50公里宽度的缺口,一旦其某个侧翼遭受苏军优势兵力的进攻,涌入进来的德军很容易被包了饺子。

    可惜的是,军事委员会低估了德军的战斗力,却高估了自己一方的能力,另外,他们对德国人的军事部署也产生了完全错误的预判,因此,这场规模庞大的反击作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惨淡的下场。

    而对于鲍里斯来说,以他一个小小营长的身份,哪怕是刚刚被赫鲁晓夫口头提升为少校,也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么高层次的军事部署计划,他所能做的,就是按照赫鲁晓夫的命令,领着他那个上千人的209营,固守布列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