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283部分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283部分

小说: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在巨野城下等候我部会合了”

    虽然被人委以重任为名;限定在主战场外;但是某位据说为我据理力争过的李使君表示;还是给我弄到了几只宝贵的援力。

    只是这些援力;与我们这种主力序列有所不同;他们负责地方的守备和后续维持;而从大后方调剂上来三流部队;至于战斗力;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从这里前往巨野县城没有多远;我很快就看到了;站在道路上迎接的五个身影;

    他们见了我;似乎有些惊讶年轻;又有些恭敬的纷纷弯下脊背;举手施礼道;

    “标下邓元觉见过罗军帅……”

    我微微点头而过;他们只能算是npc里的大众脸武将了;唯一有用的估计就是提供兵员的补充了。

    “标下吕师囊见过军帅……”

    “标下郑彪;参见军帅……”

    “标下王寅。参见军帅……”

    只是最后一个声音;稍稍抓住我的耳朵。

    “小的方腊……见过观察”

    最后一个中等身材;面孔方正;表情有些朴实憨厚的汉子道

    “方腊?……”

    我微微惊讶了下;停下脚步。

    “你是哪里人士……怎么做的官军……”

    “回观察的话……”

    他有些受宠若惊的挺了挺腰杆道。

    “小人乃是睦州青溪人”

    我暗自嘿然一声;果然是历史上那个方腊;只是这一次不知为什么混到了体制内来。

    “小的祖上是茶山走贩的勾当……”

    “逢国朝光复正溯;而散家资起义兵投献……”

    “蒙东南行司右路置制祝大判派人检点;添授为蒙城都头;”

    他半文不白的自我介绍道。

    “得以领有这一帮兄弟;为国朝绵献薄力一二”

    我微微一笑;所谓散家财起义兵;虽然说的好听;但也就是个顺势而起的投机分子而已;弄不好还是啸聚一方的

    “标下已经列队齐全……”

    另一位最年长的邓元觉;上前请示道

    “还请观察移趾;检点观阅……”

    随后;我就看到这些调遣过来的人马。

    他们共计五只部伍分列数阵;每阵从数百到三千人不等;虽然普遍偏瘦;但是人员还算是健实;只是缺了那种正规行伍肃杀彪悍的味道;而有些松垮散漫。

    装备也是参差不齐;各种衣裳褴褛;大半光着头;也有皮帽子的;或是满是污渍的头巾;小头目们有一顶毛边盔;头领们则多一身杂色甲子;装备率甚至还不如我的散兵队。

    起码我的散兵队有大量缴获来的装备;虽然不够整齐;但是最少是人人有甲;长短兼备的。

    因此;看到我的大队人马;从面前鱼逦而过的时候;我可以明显听到嘈杂声彻底消失了;只剩下某种成片嘶嘶的抽气声;在他们的队列里冒出来;以及各种难以掩饰惊骇寒噤的表情。

    我稍稍留心了下方腊的部下;他们人数最少;装备也最差;但是精神面貌上;反而是最好的;虽然也有脸色发白惊撼的;但还没有其他人那么失态。

    根据底下的反应;我来之前;他们就一直在各种打听我的好恶和忌讳;以免不小心忤逆和冒犯了。

    因此;对于我这位名分上的主官;以及正当“炙手可热”的一线领兵大将;可谓颇为热心和不失推崇之意。

    只是稍稍认个脸熟之后;各种巴结和逢迎之词;就不要钱一般的倾诉而出。

    虽然之前不乏协同作战的经验;但显然这是我第一次指挥那些;被划拨到麾下的友军作战;哪怕是些杂牌;也算是难得经历。

    手机: 电脑:

第三百四十二章 投献()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三百四十二章 投献

    无视临时的几位同僚们;暗藏这羡慕妒忌恨的眼光;满脑子心思的方腊;匆匆回到了自己的临时宿营地。濠奿榛尚

    见过了新军右厢本阵的雄武鼎盛之后;那些原本令他有些自豪的部曲弟兄;却是怎么看也不成器的样子了。

    他们主要都是来自两浙之地;被就地收编的前藩镇旧属武装;还有所谓“喜迎王师的义军”之类的地方豪强武装

    邓元觉;王寅、郑彪;都是浙西当地的团练、义勇头领;属于旁系中的旁系;只是随着宣布易帜的官长一起降顺了南军;而得到暂时留用。

    吕师囊和方腊则是浙东出身的;所谓杂流“义军”;前者是歙州的大户;在藩镇派下的守官弃城之后;自募丁壮结城自保;然后在南军到来之后恭顺的迎献了出去;而得到授官新安提辖;

    后者则在清溪县的治下;长期客串着某种名为茶枭的非法职业;在南军逼近之后乘机杀死巡检;夺取了附近的梁水关;然后派人与东南行司的先头联系;而以投献之功;暂拜蒙城都头。

    按照南朝事先的规划和部署;对于这些未做大抵抗而易帜的东南藩镇;采取择检锐士;纳其精健于军前;而散尽浮亢的处置手段。

    因此那些原属地方守臣的牙兵、押班、亲军之属;是最先被编遣处理掉的;然后才是正编大小各军号;其次是各城守捉、团结兵;最后才轮到那些土团、义勇等临时性外围和地方武装。

    本来这些地方上的杂流武装;在调遣异地后是要整顿缩编;裁汰掉大部分人的;只象征性的留下一些人和新募丁员;一起混编成新的地方驻守。

    只是这几位运气比别人稍好些;因为名下编制较少;排在靠后的序列中;因此;轮到整编他们的时候;局势发生了较大变化。

    因为徐州军前急用人力;才就地遣散部分老弱后;把其中一些尚称精壮的;继续保留旧有建制调过来;做些辅役杂事。

    因此;这次协力于军前的表现;关系这他们的去留和前程命运;因此倒是各种放低身段和姿态;夹着尾巴做人;力求讨好这位过分年轻的观察使。

    按照方腊以茶枭/茶商身份;一贯走南闯北;所历练出来的见识和阅历;南朝大军数十顽疾;其中;也不过;如此年纪就得以重任领兵一方的人物。

    若不是有非凡出众的本事和功绩;便是有极硬妥帖的背景和靠山;被安排到军前来获取资历和;或者两者兼有之才是。

    而无论是前者的前程远大和治军手段;或是后者的背景深厚;哪一个都不是他这个小小半路投献的杂流出身;可以轻慢和冒犯的。

    谁知道这些眼高于顶的大人物;性情癖好如何;宁可拿出十足的小心和恭谨;去迎合侍奉着;也总比莫名其妙丢了前程和身家性命的好。

    只要舍得花钱和豁得出面皮;去帅司底下的人员中厮磨和打探;还是可以得到名面上一些众所周知的;又似是而非的消息。

    比如这位罗观察本人;居然是海外大藩的大公子;出自南朝世臣五脉八叶之一的罗氏嫡长;很可能是下一代的族长/家主

    这只军队中的其他成员;也是来头惊人;包括当代硕果仅存的国公家长孙;左参政崔氏家族的子弟、大内御卫班头的出身等等。

    光是这些名头;已经足够吓人了;更何况他还是带兵;先后参加过国中两次大乱平定的资深宿将了;这就更加让人不敢直视了。

    更何况根据那位拿了钱的兵曹从事指点;这位罗军帅的部下;可是南朝之中直属大本营的极少数资序之一;举国上下也不过区区七数之选。

    这不由让仅仅有过聚众一方;对抗地方官兵缉拿追缴经历的方腊;各种亚历山大;既喜且忧;

    虽然如此人物的品性和尊崇;可能很不好侍候也难以接近;但如果能够成功附骥其后;那前程远大也是难以想象的。

    但没想到;那位大人居然知道他方腊的名头;还多问了两句话;这样就足以⊥他们这几位之前;临时达成的互助同盟;出现了裂痕和嫌隙。

    但不管这背后的祸福如何;相比起想巴结而不得其法的其他人;他至少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和更加亲近的契机不是

    他必须想办法巩固和把握这个机缘才是;他如此想着;下定了某个决心;却又烦恼着究竟是那点;被人给看重的

    他不由再次想起瘦了好处的那位兵曹;诡异莫名的笑容和高深莫测的话语

    “你们这是摊上个天大的好处了……”

    我当然不知道仅仅一时兴起;就造成某个临时小团体的分裂;和某人胡思乱想的心里纠结。

    所谓“宜将剩勇追穷寇;莫让沽名學霸王”;沿着大野泽东西两岸;一路追击两厢扫荡;正面排开阵势;以相对优势直接碾压过去就好。

    这时候我却得到了前出的穆隆部;快马急送一个好消息

    “州治的郓城;被献出来了?;”

    “还可以帮助我们劝降其他城邑……”

    “条件是协助清理郓州境内私掠的乱军;”

    我不禁摇了摇脑袋;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啊。

    用献出州城为代价;请入侵家园的敌人;去攻杀自己名义上的友军;这是要闹哪般啊。

    随着我抵达郓城;彻底控制防要;特地召见了献城的代表之后;才得以明白过来;这却是某种因果牵连的使然。

    如今北朝在淮北-河南的战线几乎全面大溃;造成了各种残兵乱军四散于野;而这些流窜郓州境内的北朝残兵败将;对于地方上又实在是荼毒太甚。

    而且相对于那些乡土出身的地方团练、义勇;根本毫无下限;肆意妄为到连一同作战过的本地友军也无法容忍的程度。

    只是相对那些客军;本地武装的规模和实力实在有限;只能勉强守住几座城内而已;对于城外的广大地区;就无能为力。

    以至于这些当地出身背景的守军;宁愿转而求助于我们这些前来攻打的敌人;以献城为交换来整肃清靖地方。

    用他们的话说;不过是早死晚死的差别;但是任由这些乱兵作孽下去;不用等南军来攻打;他们先要给饿死困死了。

    就如我们当初在宋州遇到的那只河东军一般;据说是因为战事不利导致上层人士出现了剧变;影响到底下的士卒;索性破罐破摔的肆虐地方。

    结果还没等我们来攻打;倒是先与城内的团结兵内讧起来;让我们捡了个大便宜。而我的部队;当初在宋城遣散的守军中;有相当部分跑到了郓州来;也把我部的名声和传说给带了过来。

    这其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无心因果;却让我很有些感叹和唏嘘起来。坚持某种特立独行的风格和名声;果然还是有所好处的。

    这一次;就连那些私下抱怨我军法律条太过严厉的人;也无法可说了把。

    对于这些降服者的处置;按照在宋州的惯例;将他们按照人头给口粮;各自遣还回乡。

    这个决定宣布出去;顿时一片嘈杂起来;与在宋城那种大多数人;千恩万谢的局面不同;却是有些不愿意的样子

    一顿棍棒刀柄伺候;重新弹压下去之后;才让他们推出代表阐明缘故。

    问我们要不要就地募兵?并且协助我们剿灭那些流窜的北兵;这也行?;不怕反乱么;你愿意;我还不干呢。

    我正想挥手;将他们打发出去自生自灭。这时候;已经是挂名随军记室的带路党赵鼎;却主动站了出来恳请;

    给我解释了一番道理和缘由后;才发现我其实进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总以为打进了北朝多年经营的中原腹地之后;长期统治的积威犹在;必然是众志成城清野坚壁的坚决反抗;

    起码在南北对峙-征战-拉锯的这么多年后;已经对于偏安岭外的大梁;明显缺乏认同感和信心;因此处于某种信任度的问题;没有考虑过在短期征发民役之外;就地补充有生力量。

    但其实这个立场;在某些地区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忽略了藩镇割据下;人心纷乱思变长期演变的因素。

    比如郓州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郓州当地足够穷苦;因此民风颇为彪悍;投军卖命吃饭也是个重要的出路;而长期的藩镇割据征战更替;让这一带的人习惯了无所谓为谁卖命的差别;

    南朝北伐到附近的结果;也不过是让他们多了一处投献的选择而已。再加上郓州原本的守臣;比较贪敛和吝啬;真正愿意卖死力的人反而不多。

    因此原本出援宋州的那次试探性攻击;也是在洛都的强力要求下;虚晃一枪;应付了事而草草收场。然后大事不好之下;早早带着细软家眷;以求援为名逃到洛都方面去了。

    毕竟;随着南军的大举进逼腹心之地;北朝在地方上的控制力和影响;也无形间消退了许多;就算是底层的军民;在明眼人都可以看到的形势影响下;也不免要生出别样的心思来。

    更何况;如今他们已经是足够困苦潦倒;而且大都缺衣少食吃不饱的境况;相较被遣散的后果并无差别。

    “不过;这与我何于呢……”

    我看着他的眼睛;慢条斯理的道。

    “我带兵前来攻城掠地;又不是来做善事的……”

    “只怕有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