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604部分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604部分

小说: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用主战营么……”

    6务观微微皱了皱眉头。

    “四个主战营,四个防戍营为最佳”

    赵隆继续解释道。

    “若是情况有变的话,还可以从后方各州,再抽调同样的数目……”

    “作为后续或是援应……”

    “唯一的限制,反倒是我们的海路输送能力……”

    “再多的人马就要分作三四批,而且补给需要延后了……”

    “这还是因为冬季海贸渐止,淮东的运力得以集中闲置的缘故……”

    “毕竟是在外境行征伐之事……”

    “需要考虑到,完全无法在当地就食的情况……”

    “还有防寒被服和寒冻伤病的情形……”

    然后,轮休的前军统制官王贵,还有从前沿赶回来的崔邦弼,以及坐镇益都的韩良臣,则多少表示了各自的态度和意愿。

    崔邦弼要继续坐镇前方,王贵亦是同理,而韩良臣则需要整训和补充,那些在北线损失掉的部队。

    而这一次,

    平时形同摆设的转运使曾华,和被优容尊崇的待遇高高供起来的布政使李格非,也被格外请了过来,作为集体决定的见证和表态。

    算是一次扩大性的会议。关键是获得国朝支持的名分,就绕不过这两位。

    所谓擅起边衅和援护边藩,有时候就是一体两面的使其能够,就看上位者怎么去想了。

    “这一次,我将亲自带队……”

    我轻描淡写的最后总结道。

    “至于交涉的具体条件,直接上门谈好了……”

    “实在谈不妥的话,就自己去取好了……”

    “或者换一个合作对象好了……”

    当然,在这大冬天里渡海而击,哪怕只有短短数百里熟悉海程,也是需要周密而繁琐的准备和策划的。

    预定军队集结的港口和输送船只的汇聚补给,相应后勤人员的选派和物资劳役的组织。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需要足够时间来完成的。

    好在这些年,淮东的战争机器一刻就没有停止运转过,无非就是调整侧重的方向而已。

    而冬季用兵,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同样也是对于部队的一种锻炼和磨合,毕竟,相对于当初在严冬大雪下,千里辗转的乱世孤军而言,我们的境况已经改善了许多。

    而我们的初步目的,也只是最擅?的协助守御而已。情况乐观的话,很快就能达成目的。

    既然做出决定,就要用最多的准备和最好的状态去应对,而不是像二战中大多数时候,屁股指挥脑袋的霓虹金一样,一波流的猪突过去,然后各种赌运气直到全盘输光。

    此外,伴随军事行动的,还有在情报和咨询上的短时期遮断。以免成为内外潜在的反对势力的可乘之机。

    现在的淮东治下,监察与情侦体系以及初见成效,在军队中自有将虞侯司士委会和马统调互为表里,而在地方上,则有镇抚府下的考功曹观察使下的提刑部门和社统调,分别负责官吏民间的查访察防事;最后还有专门针对流民的肃反委员会。

    林林总总具体办事人员和外围座探眼线等,也有大几千号,其他不具名不入册,仅领津贴的兼职人员,更是倍于此数。

    而在军管治下,虽然有不少野外废弃之地,但是在相应编管人口的聚居区里,任何外来的生面孔和风吹草动,也很容易得到自下而上的反馈和察觉。

    这就和后世新中国六七十年代的全民联防,有着简单的异曲同工之妙。而这些管制区,又大多位于重点区域的外围节点,这就变相的增强了某种区域治防的效能。

    现在又是猫东的农闲时间,人口都被集中在若干各大型项目和工程上,这也意味着进一步压缩了人为的活动范围。

    但在亲自带兵去解决新罗藩求援的问题前,我先要处理一个突状况。

    却是那位负责“肃清奸细与反怠工委员会”的御史里行,秦长脚给我的一个“惊喜”

    他的手下在一次例行追捕逃亡当中,误打误撞的逮住了一个易装简行,潜入淮东境内的东海分社地区负责人。

    要知道,东海分社好歹是南海社分出来的三大集团之一,在国朝的诸多领域极有影响,就算是交涉不成,在淮东也不是什么被查禁的对象。

    但这么一个人物,却跑到海州来,偷偷摸摸的和人见面,这显然是非奸即盗别有隐情了。

    既然是在非正式的途经下,抱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自然是值得深挖下去,不择手段的将这个对象最大利益化。

    东海分社与北朝有所勾结,固然是过于骇人听闻了,但是通过手段巧妙的栽赃和适当的牵强附会,让东海分社里,有人收容亡命而暗通敌国,在朝堂上好好撕逼一通

第656章 出援() 
“此为破局之机……”

    以掌书记第五平,为首的幕僚团如是建议道

    “是突破现今僵持和对峙的格局,另行开辟一番空间和缓冲的楔子……”

    “新罗藩产出不少,而民多寻顺各藩孱弱少备,……”

    “只是一贯对外颇为警惕,而容易抱团相抗。”

    “金氏主动告求之邀,实属意外之喜……”

    “从现下看,风险小于所得……”

    “应人所急,则亦所求多允……”

    但在淮东上层内部还需要一个沟通和磋商。

    “出援新罗藩、……”

    根据未来的困难和压力,粗粗分析了局势,晓以利害之后,最先表态的却是副使辛稼轩。

    “某以为,关键看本镇想要从中得到什么……”

    “其地、其口还是仅仅一个稳定的产出来源……”

    “这都决定本镇的不同方略与对应手段……”

    “在情势粗概不明之下……”

    陆务观不出意外的扮演了最为慎重起见的角色。

    “需要用兵多少,后方可持多久……”

    “遇敌的对策如何……”

    “可以承受到什么程度的损伤与其他代价……”

    “一万人左右,半年多时间……”

    已经事先知会过的青州守捉使,兼统制官赵隆接口道

    “基本不用动用前沿备敌的人马,只要一些地方上的守备替换。”

    “都用主战营么……”

    陆务观微微皱了皱眉头。

    “四个主战营,四个防戍营为最佳”

    赵隆继续解释道。

    “若是情况有变的话,还可以从后方各州,再抽调同样的数目……”

    “作为后续或是援应……”

    “唯一的限制,反倒是我们的海路输送能力……”

    “再多的人马就要分作三四批,而且补给需要延后了……”

    “这还是因为冬季海贸渐止,淮东的运力得以集中闲置的缘故……”

    “毕竟是在外境行征伐之事……”

    “需要考虑到,完全无法在当地就食的情况……”

    “还有防寒被服和寒冻伤病的情形……”

    然后,轮休的前军统制官王贵,还有从前沿赶回来的崔邦弼,以及坐镇益都的韩良臣,则多少表示了各自的态度和意愿。

    崔邦弼要继续坐镇前方,王贵亦是同理,而韩良臣则需要整训和补充,那些在北线损失掉的部队。

    而这一次,

    平时形同摆设的转运使曾华,和被优容尊崇的待遇高高供起来的布政使李格非,也被格外请了过来,作为集体决定的见证和表态。

    算是一次扩大性的会议。关键是获得国朝支持的名分,就绕不过这两位。

    所谓擅起边衅和援护边藩,有时候就是一体两面的使其能够,就看上位者怎么去想了。

    “这一次,我将亲自带队……”

    我轻描淡写的最后总结道。

    “至于交涉的具体条件,直接上门谈好了……”

    “实在谈不妥的话,就自己去取好了……”

    “或者换一个合作对象好了……”

    当然,在这大冬天里渡海而击,哪怕只有短短数百里熟悉海程,也是需要周密而繁琐的准备和策划的。

    预定军队集结的港口和输送船只的汇聚、补给,相应后勤人员的选派和物资劳役的组织。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需要足够时间来完成的。

    好在这些年,淮东的战争机器一刻就没有停止运转过,无非就是调整侧重的方向而已。

    而冬季用兵,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同样也是对于部队的一种锻炼和磨合,毕竟,相对于当初在严冬大雪下,千里辗转的乱世孤军而言,我们的境况已经改善了许多。

    而我们的初步目的,也只是最擅长的协助守御而已。情况乐观的话,很快就能达成目的。

    既然做出决定,就要用最多的准备和最好的状态去应对,而不是像二战中大多数时候,屁股指挥脑袋的霓虹金一样,一波流的猪突过去,然后各种赌运气直到全盘输光。

    此外,伴随军事行动的,还有在情报和咨询上的短时期遮断。以免成为内外潜在的反对势力的可乘之机。

    现在的淮东治下,监察与情侦体系以及初见成效,在军队中自有将虞侯司、士委会和马统调互为表里,而在地方上,则有镇抚府下的考功曹、观察使下的提刑部门和社统调,分别负责官吏民间的查访察防事;最后还有专门针对流民的肃反委员会。

    林林总总具体办事人员和外围座探、眼线等,也有大几千号,其他不具名不入册,仅领津贴的兼职人员,更是倍于此数。

    而在军管治下,虽然有不少野外废弃之地,但是在相应编管人口的聚居区里,任何外来的生面孔和风吹草动,也很容易得到自下而上的反馈和察觉。

    这就和后世新中国六七十年代的全民联防,有着简单的异曲同工之妙。而这些管制区,又大多位于重点区域的外围节点,这就变相的增强了某种区域治防的效能。

    现在又是猫东的农闲时间,人口都被集中在若干各大型项目和工程上,这也意味着进一步压缩了人为的活动范围。

    但在亲自带兵去解决新罗藩求援的问题前,我先要处理一个突发状况。

    却是那位负责“肃清奸细与反怠工委员会”的御史里行,秦长脚给我的一个“惊喜”

    他的手下在一次例行追捕逃亡当中,误打误撞的逮住了一个易装简行,潜入淮东境内的东海分社地区负责人。

    要知道,东海分社好歹是南海社分出来的三大集团之一,在国朝的诸多领域极有影响,就算是交涉不成,在淮东也不是什么被查禁的对象。

    但这么一个人物,却跑到海州来,偷偷摸摸的和人见面,这显然是非奸即盗别有隐情了。

    既然是在非正式的途经下,抱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自然是值得深挖下去,不择手段的将这个对象最大利益化。

    东海分社与北朝有所勾结,固然是过于骇人听闻了,但是通过手段巧妙的栽赃和适当的牵强附会,让东海分社里,有人收容亡命而暗通敌国,在朝堂上好好撕逼一通

第657章 出援2() 
十数日之后,渤海与黄水洋交界,

    颠簸起伏的海船之上,迎面吹着如刀割的寒风之中,灰白色海岸线隐然可见,

    哪怕舱内烧的暖融融的火炉,和裹得紧紧的棉袍大衣,也无法阻止那无孔不入的冷潮和湿气。

    大多数人只能一边跺着脚,一边不停的喝着炉子上加热的姜茶,来保持着体温和活力。

    而在灰暗的天色下,隐隐约约的船影,浮动荡漾在浊浪滚卷的海面上,大概有数十条的规模。

    这也是淮东现下,短时间内穷罗收尽,所能拿出来的全部运力了,

    因此,这只船队上,满载四个全火器的主战营,四个半火器半冷兵的防戍营,以及相关的配备和足支一月的淄粮物用,此外,每个士兵身上的背囊里,还有七日份的便携压缩口粮和三个基数的定装子药。

    其中,属于衙前兵的亲直营、标兵营、教导大队,左右虞侯军的捉生团、游弋团,车营、猎骑营、工程团,轻炮队,各抽一部出来,组成我的直属序列。

    然后是来自杨再兴麾下的御左第四营“挺击营”,在家右护第一营,前军第一营,这些资深老兵居多的资序,构成了四营的主战序列。

    防戍营专门挑选了经验丰富的老营头,比如晁盖三人帮所在的陈桥营,宋公明所在的郓州营,方腊的清溪营。

    最后,还有黑岛仁的倭人营,以他们和新罗人的传统渊源,正好在需要的时候,方便私底下干点脏活什么的。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中日友好靠韩棒”云云。

    虽然在这个时空,无论是新罗还是扶桑,都变成了中土大唐的分藩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