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丰碑杨门 >

第181部分

丰碑杨门-第181部分

小说: 丰碑杨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山海寨的这一批人加入,海港府的基础建设也会迅速的加快。

    同时,他们也会在各地商人们的侵蚀下,慢慢的抛却体内的原始野性,学会利益性。

    一旦这些山海寨的俚人们学会了利益性,那么海家加在他们身上的标签,就会慢慢消失。

    到时候,他们就会变成真正的南国人,和海家再无半点关系。

    杨延嗣下重手,快刀斩乱麻的处理了海家的问题,海家是南国境内,唯一一个有资本对南国朝廷形成威胁的家族。

    如今解决了海家,杨延嗣也算得上是真真正正的把南国掌控在了手里。

    随着南国彻底掌握,一条条的律法也开始正式的走出了汉城,开始普及向全国。

    这其中就包括了杨延嗣在港澳码头制定的一百三十条商法。

    南国的律法有两个不分,一个部分叫基本法,就是铭刻在皇城门口石碑上的,以人为本的基本法。

    其中大多都是宏观的条例。

    比如,事关商人的条例,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商人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外国商人,只要依照税法交纳税赋,享受于本国国民同等的权益。

    这就是基本法。

    南国律法的另外一个部分,就是扩充法。

    在基本法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更加详细的律法。

    其中指明了,做什么事是违法……

    扩充法迅速扩散下发。

    各地也立马组织起了本地的百姓们,聚集在一起,听老儒生们给他们科普南国律法。

    一时间,南国陷入到了一个,一边工作,一边学法的环境中。

    杨延嗣也在港澳码头的一座临时的小院里,在仔细的观看着从汉城急送来的扩充法。

    仔细阅读过后,碰上不合理的,就用朱笔在上面打一个叉叉,碰上有待商讨的,就在上面画一个圈圈。

    律法是一个很严谨的东西,容不得丝毫大意。

    杨延嗣必须谨慎对待。

    “蹬蹬蹬……”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杨延嗣耳边响起,杨延嗣皱了皱眉,不悦道:“落叶,平日里你最沉稳了,怎么今日如此慌张?”

    如今的落叶,暂时统领了皇城军,由于皇城军乃是海山旧部,平日里事比较多,所以落叶一般时间,都事穿着皇城军专属的铠甲,坐镇在皇城军中。

    落叶快步走到了杨延嗣面前,抱拳道:“启禀首领,据手下传来的消息,临时搭建的海港府衙门,被一群人围了……”

    杨延嗣放下了手里的扩充法,有些难以置信,“什么人这么大胆,竟然敢公然围困府衙,山海寨的人?皇城军的人?”

    落叶摇头道:“都不是,是一群商人,具体有什么目的,属下还正在探查。”

    杨延嗣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商人们敢聚众围困府衙,应该是有大事,既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就派人仔细盯着,一有消息立马汇报。另外,再调遣一些人马,暗中护佑海港府的人安全。

    现在朝中正是用人之际,损失不得。”

    落叶抱拳,“属下这就去办。”

    落叶一走,杨延嗣招来了传令兵,吩咐他去海港府衙门,传谢韬来回话。

    杨延嗣住的地方,距离海港府衙门并不远。

    传令兵赶到海港府衙门,看着前门被堵死了,就从后门进入,然后把杨延嗣传唤的事情告知了正急得团团转的谢韬。

    谢韬听到杨延嗣传唤,心里七上八下的,仔细穿戴好官服以后,赶到了杨延嗣所在的小院。

    一进门,谢韬赶忙躬身施礼,“臣谢韬,参见王上。”

    杨延嗣懒洋洋躺在椅子上,摆了摆手,道:“不必多礼,找个地方坐下吧。”

    谢韬惶恐道:“臣不敢……”

    杨延嗣缓缓坐起身,盯着谢韬,疑惑道:“你很紧张?为什么紧张?”

    谢韬立马诚惶诚恐的,低着头,抱拳喊道:“臣有负王上重托,这才刚上任,就被人堵了衙门。”

    杨延嗣闻言一愣,笑道:“此事也不怪你,一年半前,你只是一个微末的芝麻官,短短一年半时间,越过了知县、知州,一路跨越到了等同于知府的位置上。

    别人需要数十年的苦工,你却只经历了一年半。

    在经验和为政之道上,难免会有所欠缺。

    因此,你做事有一些差错,也是情有可原。”

    听到杨延嗣宽慰的话,谢韬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他抱拳感恩道:“王上对臣有知遇之恩,如今有对臣委以重任。臣自治理政的本领有所欠缺。回去以后,一定勤恳学习。争取早日成为王上手上有用的人。”

    杨延嗣请谢韬坐下,谢韬也没有推辞,坐在了杨延嗣下首。

    杨延嗣开口道:“为政之道,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单靠书本,是无法真正的理解为政之道。

    其实,学习只是次要的,学的是一些手段、谋略,提升的是智慧。

    而真正的为政之道,却在民间。

    寻常的时候,你应该多出去走走,和海港府的百姓,过往的商客多交流交流。”

第0346章 商人们的想法() 
“了解一下,百姓们和商客们,内心深处的需求。同样,要理性的去判断他们的这些需求,那些是真正有利于大家的,那些是存在私信的。

    长此以往,这海港府内的百姓需要什么,你心里就都有数。

    你只需要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想要做一个好官,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这国家,像是一个大酒楼,皇帝像是东家,相国像是掌柜,汉城里的官员们像是后厨,你们这些在外的官员,就相当于是店小二。

    而这酒楼里,真正的客人,却是百姓。你明白吗?”

    杨延嗣的声音,平淡无奇。但是他的话,却犹如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颠覆了谢韬内心存在了二十多年的世界观。

    “王……王上……”

    “咕嘟……”

    “王上,您说笑吧?按照您的意思,咱们这些官员,甚至皇族,都是在为百姓服务?”

    杨延嗣摊开手,“不然呢?”

    谢韬咬了咬牙,沉声道:“不可能的,当官的,是官老爷,天生比百姓高一头。咱们是帮百姓做主的人,不是服务百姓的。”

    杨延嗣摇头一笑,“如果这天下间没有百姓,你到谁面前去高一头?还有,帮百姓做主和服务百姓,有区别吗?

    在我看来,就是名号不同而已。”

    “这……”

    谢韬想反驳,很想大声的反驳。

    他想告诉杨延嗣,在大宋,官员就是人上人。百姓们只是地里刨食的下贱胚子。

    可是,这话他不敢说出来。

    因为,他一旦说出来,就违背了南国基本法的第二条。

    人生而平等,不分高低贵贱。

    瞧着谢韬沉默不语,杨延嗣也没有再继续追着他讨论问题。

    杨延嗣品了品桌上的茶水,待到谢韬冷静下来以后,才继续开口,“刚才咱们聊过了,险些误了正事。此次传你过来,就是想了解一下,港澳码头的是商人,围困在府衙门口,究竟所为何事?”

    谢韬抱拳道:“臣正要向王上禀报此事,前些日子,王大人,从辽国置换了不少辽地汉民,运回了咱们南国。

    这些辽地的汉民,进入咱们南国后,就受到了王上的厚赐。

    这些商人们看到了以后,心里就有了一些想法……”

    “什么想法?”

    谢韬沉吟道:“其一,商人们跑到衙门里询问,他们想加入南国籍贯,不知道有什么条件。会不会也像是辽地汉民一样,得到一百一十一亩的良田。

    其二,商人们通过王大人的事情,发现了一条商机。他们想把南国的粮食运到辽国去,然后换一些辽地汉民,再运回来。他们想知道,我南国有没有收购这些汉民的意向。”

    杨延嗣用食指敲打着眉心,所有所思,“很聪明的一个计划……”

    “怎么讲?”谢韬疑惑。

    杨延嗣笑道:“首先,在目前的时代,大多商人都是以家族形式存在了。能出国行商的,家族产业就更加庞大,人口就更加繁多。

    如果他们在家中挑选个成千人,入驻到我南国,加入了南国户籍。拿到了一百一十一亩良田。那么他们手里的良田,就能迅速的积累成千上万亩。

    其次,辽地缺粮,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他们把粮食运送到辽地去,自然能够轻而易举的换到相应的辽地汉民。

    这些汉民被他们拯救出了火坑,自然对他们唯命是从。

    到时候这些汉民们得到了田地赏赐,到头来还是成为了这些商人的囊中之物。

    商人们不仅把辽地汉民的卖身钱赚了,还赚到了他们的土地。

    这简直就是一个一举两得的计划。”

    谢韬闻言,咬牙切齿道:“这些商人真奸猾,咱们应该想个办法,挫一挫他们的奸计。”

    杨延嗣缓缓摇头,“人家没偷没抢,凭本事和智力赚钱,赚的合情合理的。依照我南国的律法,人家只要交纳够了商税,咱们还的保护他们。”

    谢韬不甘道:“岂有此理,难道就看着他们大赚特赚吗?”

    杨延嗣莞尔一笑,“不急不急,这不是还没答应他们,他们还没赚到吗?”

    谢韬沉声道:“可是属下看王上的意思,似乎是有答应他们的想法。”

    “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王上,您就别取笑臣了。”

    杨延嗣眯起眼,低声道:“这件事,肯定是没办法阻止的,有这些商人们加入,王明诚的压力也会轻一些。而且我南国国民的数量也能迅速的扩充。

    此事不仅不能阻止,还的鼓励。

    只不过他们想出的那个类似土地兼并的小手段,应该想办法给克制一下。

    嗯……”

    杨延嗣低头,沉思了起来。

    怎样在不压制商人们积极性的情况下,制约他们暗中谋划的土地兼并呢?

    杨延嗣考虑了许久,许久……

    猛然间,他抬起头,脸上全是笑意。

    “王上有办法了?”谢韬一直守候在杨延嗣身旁,看见杨延嗣脸上的表情,他就知道杨延嗣肯定有办法了。

    杨延嗣乐呵呵一笑,道:“也不算是什么高明的办法。他们的条件可以答应,只不过,从辽地带回来的汉民,不能兑换成金银。只能交给官府,作为回报,咱们可以给他们减免一定的商税……”

    “减免商税,就能挫败他们的计划了?”谢韬有些愕然,“臣怎么觉得,这是在助长他们的威风呢?”

    杨延嗣嘿嘿笑道:“动动你的脑子,辽地汉民以置换赋税的形式,被官府收拢。那么这些人就是官府的人了,和那些商人们再无瓜葛。

    到时候,再把落籍的商人家族和辽地汉民们分开。

    一个搁到南边,一个安置到北边。

    他们的阴谋,就能轻易挫败了。”

    谢韬恭维道:“王上这个手段高绝,如此一来,确实能够避免土地兼并的问题。”

    杨延嗣感慨道:“说实话,我并不在乎土地兼并。只是,土地兼并是大宋固有的风气。连带着这个风气的,还有一个风气。就是大宋人喜欢在自己家里多吃多占,却一点儿开拓的精神都没有。

    广阔的大地浩瀚茫茫,这些土地都能任由我们驰骋,不能固步自封。”

第0347章 重甲骑兵() 
杨延嗣所述的道理简单,谢韬却始终转不过脑袋里的弯。

    最后,杨延嗣索性直接让谢韬照着他的话做,不必多问。

    杨延嗣在港澳码头停留了足足三个多月,对于港澳码头的发展,他事无巨细的都叮嘱了谢韬。

    港澳码头,乃至整个海港府,杨延嗣都寄予厚望。

    一个沿海的商业城市,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优厚的政策扶持。

    相信,港澳码头,会在很短一段时间内,迅速的繁荣昌盛起来。

    同时,它也能带动整个南国的商业发展,并且迅速的增强南国的实力。

    港澳码头以后发展的基础基调,杨延嗣已经为谢韬制定好了。

    谢韬不许要做太多,只需要按照杨延嗣制定的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即可。

    安顿好了港澳码头,杨延嗣踏上了回汉城的归程。

    不过,杨延嗣并没有急着一路疾驰回汉城,而是沿着南国东线,一路绕了两千多里的路程,仔细的巡查了一番南国东部的发展。

    南国朝廷鼓励农耕,又加上地理位置的优越,以及引进的大宋的一些先进的农具。

    南国的百姓田地里的粮食产量在节节增高。

    其中,一些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