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我在红楼当天师 >

第40部分

我在红楼当天师-第40部分

小说: 我在红楼当天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对于好看的男人,总是非常宽容。

    谢清朗面无表情:“聻的消息。”

    安怡心挑眉,她这样美,这人却不为所动,让她兴趣大起,一股隐隐的征服欲在心中升起。

    她慢慢走近谢清朗,整个人堪比最美的春光,声音更像沉醉在春风里:“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谢清朗并不意外:“你的条件。”

    安堂主倚向谢清朗,伸手欲抚摸他的脸:“当然是加入我们,为我的主人所用。”

    她的双眸波光潋滟,好似千言万语欲说还休,无尽的情思流淌出来,令人难以自制地心生怜惜。

    谢清朗没有动,静静看着她,苍白高傲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奇怪的笑意。

    安堂主一怔,她不仅美的摄魂夺魄,修习功法更是可以在一颦一笑间动摇人的神魂,令人迷恋于她。

    可是这人,毫无反应。

    正思忖,突然指尖剧痛,一股阴煞之气顺着经脉急速窜入身体,令她浑身战栗。

    安堂主的面色变了,她迅速后退,拉开距离,才运转内息全力拔除那股冰寒之气,脸上却依旧笑意盈盈:“看来,你并没什么诚意。”

    一丝黑气在谢清朗身上缭绕,让他看起来更加森冷无情:“我不喜欢废话多的人。”

    他的语气毫无波动,却令人毛骨悚然。

    安堂主无趣的耸了耸肩,秋水明眸似嗔似怨地瞪了谢清朗,才丢给谢清朗一个玉璧:“对着这个法器立下心魔誓,加入星辰会,永不背叛。”

    谢清朗毫不迟疑地发了心魔誓。

    安堂主收回玉璧,只见玉璧纹路已变,显然契已成。

    她白皙的手指抹过眼睑,就见谢清朗的心脏处已镌刻了一道枷锁。

    确认无误,安堂主笑容更加柔媚,娇声解释道:“人死为鬼,鬼死为聻,但聻以鬼为食,是破坏世间秩序的凶悍之物。故而,一旦聻出现,就会被天地法则送入九渊之下。”

    见谢清朗的眼里聚起生气,她愈发得意,缓缓靠在旁边的桌案上,眼波盈盈:“聻一旦到了那,就会渐渐失去自我,化作希、夷,一步一步失去形体、感官,重归混沌,飘散于天地间,再从混沌中慢慢孕育出新的灵魂,重新投入轮回。”

    “我要告诉你的,就是饲聻、将他们召回之法。一旦脱离九渊,聻就能超脱六道,永世不灭。”

    夜渐渐深了。

    室内点起了九九八十一根白烛。

    谢清朗面色不变地将七根魂钉钉入了自己的体内。

    安堂主难以置信世上竟有这样的疯子,望着谢清朗依旧稳如山岳的身躯,喃喃道:“你只要每次抓个凡人用来做诱饵即可,何必以身试法?这样做,会封住你体内所有生气,不仅痛苦不堪,以后将会无穷无尽的鬼怪聚集而来,稍加放松,他们就会生吃了你。”

    谢清朗声音里却透着愉悦:“我只要效果最好的。”

    仿佛感受不到痛苦,他凝视着虚空,目光沉醉。

    安堂主感受着身边人诱人的阴气,体内的渴求蠢蠢欲动,她按耐下来,缓缓道:“你体内气场已形成聚阴阵,凡是鬼物,都会被你吸引,前仆后继而来接下来,我们开始下一步。”

    聚阴阵效果惊人,很快有许多鬼魂被吸引过来。

    谢清朗手执长剑,剑气盘旋激荡而出,每一剑挥出,必有一支白烛熄灭,同时有一个魂魄被收摄。

    八十一根白烛全部熄灭时,已经是鸡鸣时分。

    八十一个魂魄也已集齐。

    微薄的曙光从窗外落进来,谢清朗剑光一转,收了手。

    安堂主靠在软座上,仅是作为协助却仿佛耗尽力气,已经倦极。

    谢清朗却神色未变,身形巍然不动,额间连一丝汗液也无。

    这人的精力仿佛无穷尽一般。

    仅仅一夜,就让安堂主真心折服。

    她的眼眸里缓缓流淌出真心的欣赏和迷恋,温柔地凝望着他:“你是不是成功了?”

    “是的。”谢清朗眼睛微微发亮,竟是透出一股前所未有的生气勃勃。

    八十一个魂魄,足够锁定他寻找之人。

    安堂主将后续的沟通聻之法交予他,忽然叹了口气:“你实在是我生平仅见天赋、心性最适合邪修的,怪不得能有如此成就。后续的沟通召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恐怕已经帮不了你。”

    她已完美地完成了主人交托的任务,原本应很是欢喜才对,但她心中却盈满了空虚惆怅。

    因为这个男人,正是最吸引她这样的女人。

    让她心驰神往。

    她似惋惜,又似哀愁:“你的表姐,是个怎样的人?”

    谢清朗没有回答她,抬步往外走了出去。

    安堂主怔怔地望着他,谢清朗经过她身畔,忽然出手,一剑贯穿了她的心脏。

    安堂主瞪大了眼睛,慢慢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

    至死都不明白因由。

    谢清朗拉开衣袍,他的心口处破开了一个血洞,心魔誓的枷锁绞紧了他的心脏,几乎将他的心脏研碎。

    若是普通人,早已死去。

    谢清朗痛苦的几乎死去,脸上却露出了迷醉的微笑。在将魂钉钉入体内时,他就钉住了自己的魂魄。

    心魔誓依旧会反噬,只是不会死罢了。

    他的身体痉挛抽出着,却笑得浑身颤抖。

    京城。

    太上皇转眼已停灵二十七天,关于西北王进京奔丧事宜终于拟定好章程。

    西北是抵御鞑靼的关隘,兵马不能妄动。

    考虑到西北王为父尽孝的拳拳心意,允许率三千亲卫进京祭奠太上皇。

    过了几日,圣元帝颁下诏令,要亲自前往茗香山宿燕观为太上皇打醮祈福。

    一时之间,到处都是歌颂皇家父慈子孝、兄弟和睦之声。

    茗香山张真人近年来因圣元帝的推崇,声望日隆。圣元帝此举一出,更是将他的声势推至顶峰。

    宿燕观也隐隐了天下第一道观的架势。

    法会持续三天,第一天圣元帝带领诸皇子公主,清场亲临。

    上行下效,之后两天的法会几乎所有达官显贵都闻风而动,携家眷上山。

    宿燕观位于茗香山顶峰,终年缭绕着一股雾气,恍若仙境。

    山中风景秀丽,美不胜收。

    一时言道车辆纷纷,人马簇簇,远远就能听到观中钟鸣鼓响之声。

    赵大人作为吏部侍郎,自然也紧跟圣上步伐,由护卫开道,艰难地挤进了观门。

    赵夫人与赵芙两人前往招待女眷的偏殿时,里面已坐满了珠环翠绕的贵妇人与小姐。

    法会还未开始,赵夫人就上前和几名相熟的妇人笑容满面地寒暄着。

    赵芙去寻小姐妹们玩耍。几人聚在一起,各自叙完近况,就天南海北地说着。

    赵芙眸光闪闪:“我二哥哥真是很厉害,书读的特别好,十六岁就中了北直隶乡试第十七名,他的同科好多都比他大了几十岁呢。但父亲却担忧他一心读书,对世事一窍不通,说要磨磨他的性子,经历世事,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

    京城各家都听过赵二公子的才名,几个姑娘就掩了嘴笑。

    苏三姑娘与赵芙交好,与赵靖有过几面之缘,对他极仰慕,闻言不由笑道:“你可别妄自菲薄,是赵大人教子严厉。”

    赵芙与有荣焉道:“是啊,要我说,二哥哥就是去年参加秋闱,也必定能高中进士,偏偏父亲就是不让。”

    她旁边一个粉衣姑娘不耐烦听她千篇一律的夸耀,就和闺蜜挽着手,轻声交谈:“你见过林姑娘吗?林侍郎在扬州任职九年,他们一家都好久没消息了,我都没见过她,听说长的姿容无双,是真的吗?”

    那姑娘摇头,表示自己也并不清楚。

    赵芙话语一顿,突然掩了嘴笑,语气中有几分恶意,“我前几日才见过呢。”

    见众人目光聚焦过来,都似是好奇,赵芙就轻扬下颔,挑剔道:“她长的是不错,就是一点也没个姑娘家的样子。”

    见众人不解,她作出神神秘秘的模样,嗓音却丝毫没有压低:“我们两家祖上是姻亲,他们回京后,我二哥哥奉命携礼上门拜访,刚好撞见了这位林姑娘,呵呵,她就喜欢上我二哥哥了,想嫁给我二哥哥,我母亲碍于两家的交情,不好拂了林家的意思,邀了她上慈恩寺相看,可惜,我母亲实在看不上她”

    她还未说完,就见黛玉立于她不远处,静静地望着她。161

第51章() 
久违的茗香山;让黛玉非常怀念。

    山上云烟雾绕;深秋青绿与红黄枝叶交错;人影纷纷,为这世外之地染上了浓墨重彩的喧嚣热闹。

    黛玉与其她女客一样,聚集在西南的偏殿歇息。贾敏虽离京九年;却丝毫没有生疏的模样,与几名贵妇人寒暄着,时而微笑时而戏谑,气氛欢愉融洽。

    随着女客渐多;正值花季的姑娘也多了起来,今日前来的女眷皆是勋贵及三品以上官员之家,装扮一新;三三两两聚拢着说话;显得花团锦簇;争奇斗艳。

    贾敏就笑推黛玉,让她与莫夫人、颜夫人的女儿一起玩去。

    莫姑娘、颜姑娘都很健谈,一会儿说着今年流行什么式样的首饰,一会儿又说起名门闺秀们的诗会,很快熟悉起来。

    黛玉今日穿了件云霞色襦裙,雪白皓腕上一圈红宝石手串流光璀璨,举手投足间衬得她肌肤更加莹润如玉。

    两个小姑娘目光不时流连过来;颜姑娘终于忍不住道:“这是哪家铺子买的?我竟从未见过成色这么好的珠串。”

    黛玉微微一笑;正要推脱过去;不远处却传来赵芙的声音。

    两个姑娘听了几句;面色微变,觑着黛玉,一眼又一眼,踟躇许久,其中一个弱弱开口:“她是不是在说你啊?”

    黛玉慢慢转过身,就见赵芙被几个小姑娘簇拥着,满脸意气风发地说着话。

    这是内容就不那么动听了。

    见到她,赵芙霎时心虚地顿住话头,目光游移不定。

    黛玉不由冷笑:“背后造谣,污人清白,赵姑娘真是好教养。”

    气氛一时凝滞。

    赵芙身边几个小姑娘好奇地打量起黛玉,见她姿容清丽,举止落落大方,不由对赵芙刚刚的话语产生怀疑。

    这样的出身,这样的美貌,又何须放低姿态,求而不得?

    苏三姑娘见大家都眼观鼻鼻观心地站着,丝毫没有插手的意思,不由揽住赵芙,笑着打圆场:“芙儿心直口快,并非有意,林姑娘莫要和她一般计较。”

    她又侧头看向赵芙,使了个眼色:“快和林姑娘赔个不是。”

    赵芙却不愿示弱于黛玉,强作镇定地瞪视着黛玉,咬唇不语。

    黛玉轻笑一声,不紧不慢地走到两人面前:“一个喜欢背后中伤人,一个惯会粉饰太平,两位可真是好朋友。”

    她双目清亮有神,不卑不亢地直视赵芙:“我与令兄不熟,也无意于他。赵姑娘莫非会读心术不成,还能知晓我的心事,急忙替我公之于众?恕我孤陋寡闻,只知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从未听闻哪家未订下亲事就告知子女的。莫非赵家规矩与别家不同?”

    语气淡定平和,不闻丝毫的怒气,但其中透出的教训之意,却非常严厉了。

    莫、颜两位姑娘呆立原地,一脸崇敬地望着黛玉。

    赵芙倔强地扬着下颔,脸却慢慢涨红了。随着黛玉话落,眼里更是蓄起泪水,晶莹水珠在眼眶里打着转。

    渐渐的,更多不知情的人察觉异常,纷纷看了过来。

    小木人抱膝躲在黛玉袖中,咬着小袖子,暗搓搓地给黛玉传音:“无耻,太无耻了,居然装可怜,这下大家都会以为是你欺负她了。”

    果然,下一刻,赵芙的眼泪就委屈地流了下来。

    赵夫人也发现出了状况,忙疾步过来,见她眼睛、鼻子发红,委屈巴巴的,忙搂了她,一脸心疼地给她擦泪。

    赵芙仿佛无助的孩子,把脸埋进了赵夫人怀里。

    此时,已有许多人注意到了这里的动静。贾敏察觉气氛不对,走了过来。

    见黛玉孤零零立在那儿,仿佛与众人对立一般,哭笑不得道:“这是吵架了?”

    小姑娘们凑在一起,吵个架实属正常。贾敏不以为意,她年轻那会,性子肆无忌惮,常常都把人怼哭了。她走向女儿,揽住她,笑道,“这么不高兴,没吵赢吗?”

    这关注点哪里不对?

    众人瞪大了眼睛,有些错愕。

    黛玉不服气:“自然赢了,我向来以理服人。”

    贾敏点头,望了眼扑在赵夫人怀里抽抽搭搭的赵芙,笑盈盈地对赵夫人道:“小姑娘面皮薄,做错了事,心情羞愤也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